3 如何促进亲密关系

什么因素会影响人们亲密关系的起伏?让我们来讨论以下几个因素:依恋类型、公平和自我表露。

依恋

爱情不仅仅是一种选择的体验,它其实更是一种生物性的驱使。我们,从根本上说就是社会性动物,注定要和他人联系在一起。正如本书开头提到的,我们的归属需要具有适应性意义。合作可以促进我们种族的生存。在单打独斗中,我们的祖先并不是最厉害的捕食者;但是作为狩猎和采集者,以及抵御其他捕食者方面,他们通过集体行动获得了足够的力量。由于群居者能够生存并繁衍生息,所以今天的我们携带了那些预先注定我们与他人联系的基因。

婴儿期对成人的依赖增强了人类之间的联系。人在刚出生不久就会表现出许多社会性反应——爱、恐惧、愤怒。但是最首要的是爱。作为婴儿,我们几乎是最先产生了对熟悉的面孔和声音的偏好。在父母注意我们的时候,我们会嘟嘟囔囔并且报以微笑。到八个月时,我们就可以跟在父亲或母亲后面爬,而且一旦和父母分离就会哭闹,等到重新见到父母时,就会紧紧粘住不放。社会依恋作为一个强大的生存推动力,使得婴儿和父母保持着亲密的关系。

依恋,特别是对看护者的依恋,具有强大的生存推动力。1993年8月,在一场监护权官司之后,法庭判决两岁半的杰西卡应回到她亲生父母的身边。图为她在离开“她所知道的惟一的家(即养父母家)”时因恐惧而大哭的表情。

如果剥夺儿童熟悉的依恋对象,或者在极端受忽视的情境下,儿童可能会变得退缩、畏惧,沉默寡言。精神病学家约翰·鲍尔比对无家可归的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之后,向世界卫生组织反映:“与他人的亲密依恋关系构成了一个人生活的核心……人们都是通过这些亲密依恋来获得力量和享受生活的。”

研究者比较了亲子之间、朋友之间、配偶或情侣之间等不同的亲密关系之中的依恋和爱的特性,发现在所有的爱的依恋中都有一些共有的元素:双方的理解,提供和接受支持,重视并享受和相爱的人在一起。然而,激情之爱似乎还有一些额外的特性:身体上的亲昵,排他性的期待,以及对爱人的强烈迷恋。

激情之爱并不专属于情侣。菲利普·谢弗等人指出,周岁的婴儿会对父母表现出强烈的依恋,这和青年人热恋时所表现出来的依恋非常类似,他们会期望得到爱抚,分离时会感到沮丧,重聚时会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反应,并会由于对方的注意和支持而表现出强烈的喜悦情绪。由于婴儿和他们的看护者之间产生依恋的风格不同,谢弗和哈赞就试图探讨婴儿的依恋类型是否会延续到成人期的关系中去。

依恋类型

大约七成的婴儿以及接近这个比例的成年人,都会表现出安全型依恋。当婴儿被放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通常是一个实验用的游戏室)时,如果母亲在场,他们就会很舒适地玩耍,快乐地探索这个陌生的环境。母亲一旦离开,他们就会变得紧张起来;当母亲重新回来时,他们会跑向母亲,抱住她一会儿,然后才放开母亲继续刚才的探索和玩耍。很多研究者相信,这种信任的依恋能够形成一种亲密的运作模式——为个体绘制一幅成年期所形成的亲密关系的蓝图。安全型依恋的成人很容易和别人接近,并且不会由于对别人太过依赖或被抛弃而感到苦恼。这样的恋人也会在安全的,以及忠诚的相互关系中享受性爱。而且他们的关系趋于令人满意和持久的状态。

大约两成的婴儿和成人表现出回避型依恋。回避型的婴儿在和母亲分离或重逢时,虽然会出现内部的生理唤醒,却极少表现出悲伤。这种类型的成人往往会回避亲密的关系,他们往往对这种关系表现出较少的兴趣,更倾向于摆脱这些关系。他们更可能涉足没有爱情、只有性的一夜情。巴塞洛缪等人指出,回避型个体可能既害怕他人(“当我与别人太接近时我可能会感到不舒服”),又排斥他人(“独立和自足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大约一成的婴儿和成人会表现出焦虑和矛盾的行为,称为不安全型依恋。在陌生环境中,这类儿童会充满焦虑地粘在母亲身边。母亲离开时,他们会哭泣;母亲回来后,他们却会对母亲表现出冷漠或敌意。成年的焦虑—矛盾型个体对他人也不够信任,因此会产生较强的占有欲和忌妒心。他们和同一个人的关系可能会反复地出现破裂的情况。在讨论出现冲突时,他们会变得情绪激动而且易怒。当不安全型的女性怀孕并觉察到来自丈夫的怨怒或得不到丈夫的支持时,那么,她们会比安全型女性更容易在孩子出生的头六个月陷入抑郁。

一些研究者将这些不同的依恋类型归因于父母的反应方式。哈赞概括出了如下观点:“早期的依恋经验形成了内部工作模式或关于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独特思考方法的基础。”安斯沃思和埃里克森观察发现,敏感的、反应型的母亲——会让孩子对于世界的可靠性形成一种基本的信任感——她们一般都会培养出安全型依恋的孩子。而那些童年曾经受到过悉心养育的人往往会和他们日后的爱情伴侣发展出温馨而具有支持性的感情。其他研究者相信,依恋类型还可能会反映出个体不同的天生的气质类型。不管怎样,早期的依恋类型看来的确为后来人际关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公平

如果感情关系中的双方毫不考虑对方,而都只追求个人需求的满足,那么友谊就会结束。因此,我们的社会教育我们彼此之间要交换馈赠,这被哈特菲尔德等人称为吸引的公平原则:你和你的伴侣从感情中所得到的应该和你们双方各自投入的成正比。如果两个人的所得相同,那么他们的贡献也应该是相同的;否则其中的一方会觉得不公平。如果两个人都觉得自己的所得和付出成正比,那么他们都会觉得公平。

陌生人之间,以及日常的熟人之间通过交换利益来保持公平:你借给我课堂笔记,将来我会把我的借给你;我邀请你参加我的聚会,你又邀请我参加你的。而在那些持续时间较长的人际关系中,比如室友或者爱人之间,则并不会追求完全相同的交换——“笔记对笔记,聚会对聚会”——而是更随意地通过一些不同利益的交换来达成公平(“你过来把笔记拿给我,为什么不留下来吃晚饭呢?”)。最终也就不再追究谁欠谁的了。

爱是自我利益中最微妙的东西。

——约翰逊·霍尔布鲁克

长期的公平

认为友谊和爱情植根于公平交换回报之上很愚蠢吗?难道我们有时候在满足爱人需要的时却没有考虑任何回报吗?确实,那些处于公平的长期关系中的人并不在乎短期的公正。克拉克和米尔斯认为,人们甚至会努力避免算计交换的利益。当我们帮助一个好朋友的时候,我们并不在意马上获得回报。如果有人请我们吃了饭,我们会过一阵子才向这个人发出回请,以免让他认为,对他的回请只是对“社交债务”的偿还而已。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呢?就是人们在几乎不可能得到回报的时候也会去帮助朋友。当人们看到自己的伙伴牺牲了自我利益,他们彼此的信任就会有所增长。怎样判断一个人是否已成为了你的好朋友呢?就是在你根本料想不到他会和你分享的情况下,他却做出了这样的分享行为。幸福的夫妻是不会斤斤计较自己付出几许,收获几许的。

克拉克和米尔斯在马里兰大学的学生中进行了实验,他们发现,不斤斤计较是友谊的标志。在正式场合中,投桃报李会促进双方的关系,但在友谊中却不是这样。克拉克和米尔斯猜测,在婚姻中,如果夫妻指出自己期望对方做出什么样的行为的话,这样的做法只会破坏他们之间的关系。只有当对方自愿做出某种正向的行为时,我们才会把它归因为爱情。

此外,这种长期公平原则还可以解释为什么婚姻双方的“资源”往往是相当的。他们在外表吸引力、社会地位等方面往往是匹配的。如果他们在某一方面不匹配,比如外表吸引力,那么他们在另外的方面也会出现不匹配,比如社会地位。但总体上他们之间的资源是平衡的。没有人会这样说,甚至很少有人会这样想:“我的美丽外表可以换取你的巨额收入。”但是,公平原则确实是存在的,在那些持久的感情中更是如此。

对公平的知觉与满意度

处于公平关系中的人们往往满意度更高。那些认为其关系不平等的人往往会觉得不舒服:占了便宜的一方会觉得内疚,而被占便宜的一方会感到愤怒。(考虑一下自我服务偏见——大部分的丈夫会觉得他们自己做的家务比妻子认为的要多——那些“占了便宜”的人对于不公平较为不敏感。)

谢弗和基思调查了几百对各个年龄段的夫妇,他们发现,那些觉得自己婚姻不公平的人大多是因为某一方在烹调、家务、照顾孩子等工作中贡献过少。知觉到的不公平会导致这样的结局:觉得不公平的一方会更加沮丧和苦恼。在哺乳期,很多妻子都会觉得自己付出的多,而丈夫付出的少,于是这一阶段的整体婚姻满意度会降低。而在蜜月和“空巢”期,夫妇往往更容易觉得公平和满意。如果双方的付出和获益都是自愿的,并且他们一起做决定,那么他们的爱情更容易持久而美满。

知觉到的不公平——觉得和自己的配偶比起来,自己在婚姻中贡献的多而收获的少——可以预测婚姻紧张以及对婚姻生活的不满意。

图8 知觉到的不公平会导致婚姻紧张,而又进一步加强了不公平感

格罗特和克拉克根据他们对结婚伴侣的长期追踪研究结果,得出结论认为,知觉到的不公平引发了婚姻紧张。但据他们报告,不公平与紧张的关系是双向的:婚姻紧张又会加剧知觉到的不公平(图8)。关系不佳时,我们尤其会觉得不公平,自己付出得多收获得少。

自我表露

深厚的伴侣关系是亲密无间的。这种关系使人们能真实地展现自己,并且可以从中知道自己是被他人接受的。我们会从美满婚姻和亲密友谊中获得这种美好体验——这时候,信任取代了焦虑,使我们更容易展现自己,而不需要担心失去他人的友情或爱情。后来,这种特点就被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西德尼·朱拉德归结为自我表露。随着相互关系的深入和发展,自我表露的伴侣会越来越多地向对方展现自我;他们彼此的了解越发深入,直到一个适当的水平为止。

研究发现,大多数人都会喜欢这样的亲密关系。如果一个平时很内向的人说我们的某些东西让他觉得“愿意敞开心扉”,并分享他的秘密,那么大部分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感到十分高兴。被他人挑选为自我表露的对象,是很令人高兴的事情。我们不仅喜欢那些敞开胸怀的人,而且也会向自己喜欢的人敞开我们的胸怀,而且在自我表露之后,我们会更加喜欢这些人。如果缺乏发展这种亲密关系的机会,我们就会有孤独的痛苦感受。

很多实验试图探索自我表露的原因和效果。人们什么时候最愿意谈论这样的私密信息呢——比如“你喜欢自己的哪些方面,不喜欢自己的哪些方面?”或者“你最羞愧的事情是什么?最骄傲的事情是什么?”这样的表露对双方有什么效果呢?

我们在沮丧的时候会更多地自我表露——比如生气和焦虑的时候。对于那些我们期望与之有更多交往的人,我们会更多地自我表露。而且安全型依恋的人会比其他类型的人自我表露更多。最值得信赖的结论是,人们之间存在表露互惠效应:一个人的自我表露会引发对方的自我表露。我们会对那些向我们敞开胸怀的人表露更多。但是亲密关系的发展并不是随之即来的。(如果亲密关系立即产生,那这个人就会显得不谨慎和不可靠。)合适的亲密关系的发展过程就像跳舞一样:我表露一点,你表露一点——但不是太多。然后你再表露一些,而我也会做出进一步的回应。

对于那些恋爱中的人们,亲密关系的不断加深会使他们兴奋。鲍迈斯特等人认为:“亲密关系的增强会创造很强的激情感觉。”当亲密关系稳定时,激情就相对较少。这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些丧偶再婚的人会在婚姻开始时有相对较高的性交频率,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严重冲突得到和解后,亲密关系可以激发更高的激情。亨德里克等人说:“激情和友谊是感情满意度的两个主要预测指标。”这两者可以相互影响:友谊的增进可以提高激情水平。

有些人——主要是女性——特别善于使人“敞开心扉”。她们可以轻易地引发他人进行亲密的自我表露,即使是那些通常很少表露自己的人。这样的人似乎都是好的倾听者。在交谈中,他们会一直保持高度注意的面部表情而且总是显得很乐意倾听。对方说话时,他们也会时不时地插一些支持性的话语,以此表达自己对交谈的兴趣。心理学家罗杰斯把这些人称为“促进成长”的听众——他们是真正表露自己情感的人,接受他人情感的人,以及共情、敏感并且善于思考的人。

卡尔·罗杰斯(1902~1987),美国心理学家,是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曾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56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这样的自我表露有什么效果呢?朱拉德认为,这样的方式——扔掉我们的面具,真实地表现自己——是培植爱情的方式。他认为对他人敞开自我,同时将他人的自我表露当做是对自己的信任,可以使人们之间的交往更加愉快。例如,拥有一位亲密朋友,我们可以与他讨论我们对自我形象的恐惧,那么我们这方面的压力就得以减缓了。一段真正的友谊还可以帮助我们处理其他关系上出现的问题。罗马的戏剧作家塞内卡这样说道:“当我和好友在一起时,就像跟我自己在一起一样,我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推到极致,婚姻也正是这种友谊,它以彼此的忠诚为特征。

什么是朋友?我来告诉你吧。那就是一个能让你做你自己的人。

——基督长老教会牧师 弗兰克·克莱恩

自我表露也是伴侣之爱所带来的快乐之一。那些经常敞开自己心扉的夫妇或情侣,他们会报告更高的满意度并且更容易保持长久的感情。那些认为自己“总是把自己最隐私的感情以及想法和自己的伴侣分享”的夫妻,往往对婚姻的满意度最高。盖洛普进行的一项美国婚姻调查结果显示,共同祈祷的夫妇中有75%(不共同祈祷的夫妇中只有57%)的人报告说他们的婚姻非常幸福。在信徒中,发自内心的共同祈祷是谦卑的、私密的、触及灵魂的表露,那些共同祈祷的夫妇也更经常地讨论他们的婚姻,更尊敬自己的配偶,并把自己的配偶评价为善解人意的爱人。

研究者还发现,女性通常比男性更愿意表露自己的恐惧和弱点。正像凯特·米利特所说的,“女性表达自己,男性压制自己。”然而,现在的男性,特别是那些持男女平等观点的男性,似乎也越来越倾向于表达自己内在的感受,并乐于享受伴随双方信任和自我表露而来的满足感。阿伦等人指出,这正是爱情的精髓——两个自我相互联系,相互倾诉,从而相互认同;两个自我保持其个性,但又共享很多活动,为彼此的相同之处而感到愉悦并且相互支持(图9)。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反映友谊亲密感提高的经验,来培养亲密关系呢?阿伦夫妇和他们的同事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他们把互不相识的人分为两两一组,让他们共处45分钟。在最初的15分钟里,让他们交流一些低亲密性的话题和想法,比如“你最近一次自己唱歌是什么时候”。接下来的15分钟,讨论比较亲密的话题,比如“你最宝贵的记忆是什么”。最后的15分钟,要引发更多的自我表露,比如“完成这个句子:‘我希望有一个人能和我一起分享……’”以及“你最后一次在别人面前哭是什么时候?自己哭泣呢?”。

图9 爱情:自我的交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相比于花45分钟讨论一般问题(“你的高中是什么样子”,“你最喜欢哪个节日”)的人,那些在近一小时的时间里经历了自我表露逐渐升级的人,明显感觉自己与交谈伙伴更亲密——事实上,研究者报告:“有30%的学生认为,这些交谈伙伴比生活中最亲密的朋友还要亲密”。这些关系显然并不包含真正友谊中的那种忠诚和承诺,但是,这项实验却提供了一个惊人的结果:自我表露可以如此轻易地帮助个体建立对他人的亲密感——在互联网上正是如此(见“聚焦:互联网究竟创造了亲密关系还是人际隔绝?”)。

亲密关系的性别差异

男性和女性在对待亲密关系的方式上会有什么不同吗?南希·霍多罗夫等人提出,从总体上来说,女性比男性更重视亲密关系。

与男孩相比,女孩之间的谈话更加亲密,而且游戏也更少攻击性,埃莉诺·麦科比经过数十年对性别的研究作出了这样的总结。而由于他们各自和同性别的人交往,所以男女之间的差异就会逐渐显现出来。

聚焦互联网创造了亲密关系还是人际隔绝

如果你是这本书的读者,那几乎可以肯定你是世界上大约6亿(2003年数据)互联网用户中的一员。在北美,大约花费了70年,才使家庭电话普及率由1%上升到75%。而互联网,大约只花费了7年的时间,普及率就达到了75%。你和其他的大众(很快就会达到10亿)可以轻松享受电子邮件、网络冲浪、阅读新闻、聊天等等服务。

你对这些现象怎么想:以计算机为媒介的沟通,能够替代发展人际关系的真实的沟通吗?它是扩展我们社交圈的绝佳方式吗?互联网使得我们能够更容易寻找到新朋友,还是占用了我们面对面的交往时间?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讨论。

正方观点:就像印刷品和电话一样,互联网扩展了沟通,而沟通使人际关系得以发展。印刷品使面对面讲故事的时间减少了,电话使面对面聊天的时间减少了,但它们都使我们可以更加方便地与他人接触,而不受时间和距离的限制。社会关系需要建立社会网络,而互联网正好可以达到这一目的。它使我们可以高效地与家人、朋友、志趣相投的人联系——包括那些用别的方式不可能发现并结为朋友的人,如多发性硬化症病人,还是圣尼古拉斯的收藏者,或者是哈里·波特迷。

反方观点:诚然网络可以用于沟通,但这种手段传递的信息相当贫乏。它无法反映目光交流、非言语线索、身体接触等微妙的变化。除了一些简单的表情符号——比如:-)表示微笑——电子信息缺乏手势、面部表情、语调等信息。难怪它们容易让人产生误会。缺乏富有表现力的电子表情,使得情绪容易被人误读。

比如,语调的细微差别可以表示一个陈述是严肃的、开玩笑的,还是神圣的。贾斯汀·克鲁格等人表明,尽管人们觉得自己开玩笑的意图在E-mail中或是口头表达中是同样清晰的,但实际上,在E-mail中却不是如此。由于匿名的原因,误会有时甚至可能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此外,互联网还像电视一样,占用了人们用在真实关系中的交流时间。虚拟爱情还没有发展到与现实约会同等的地位,而网络性爱也是人为制造的亲密假象。个体化的网络娱乐取代了桥牌之类的游戏。这种虚拟化与隔绝是令人遗憾的,因为我们进化的历史决定了我们天生需要真实的相互关系,充满了假笑与微笑。难怪斯坦福大学的一项调查发现,在4000名被调查者中,有25%的人报告说,他们的在线时间减少了他们与家人和朋友面对面交流和打电话的时间。

正方观点:但是,大多数人并没有觉得互联网使他们孤立了。另外的一个全国调查发现:“一般的互联网用户——特别是那些女性用户——都相信他们利用E-mail增强了他们的人际关系,并增加了与亲朋好友的交流机会”。互联网的使用可能会取代人际间的亲密交流,但它也同时取代了花费在看电视上的时间。而且,如果网上购物不利于你住所附近的书店的话,那么,它也为你的人际交往腾出了时间。电信通讯也是同样的,它使很多人可以在家工作,并且为他们的家庭生活赢得更多时间。

为什么说通过互联网形成的关系不真实呢?在互联网上,你的相貌和所处的场所都无所谓,年龄、种族也不再有影响,你的友谊决定于更重要的东西——你们共同的兴趣和价值观。在工作中,以计算机为媒介的讨论更少受到地位的影响,从而使人更为坦诚,且参与机会均等。并且,以计算机为媒介的沟通还往往比面对面的沟通更能引发人们自发的自我表露。

到2003年为止,每个月都有4500万人报告,他们在使用互联网的约会网站。在2003年的上半年,仅就美国人而言,在这类互联网约会网站上的花费就达到了2亿1400万美元之多,这个数字几乎是2001年总和的3倍。

大部分互联网上的调情都会无疾而终,一位多伦多妇女谈道:“所有我知道的尝试过网上约会的人……都承认,她们对于和一个网友花费了几个钟头闲聊之后见面,却发现他是个溜须拍马之徒这样的事情感到十分厌恶”。但是麦克纳和巴奇等人的报告中却提到:通过互联网形成的友谊和浪漫关系更容易保持至少两年时间。在一个实验中,研究者还发现,人们在互联网上表露得更多,表现得更加诚实而不那么做作。如果拿互联网上相处20分钟的人与面对面相处20分钟的人相比,人们更喜欢那个网上的人。甚至在两种条件下碰到的是同一个人时,情况也仍然如此。在现实生活中的调查也显示,人们认为网上的友谊与现实中的友谊一样真实、重要和亲密。

反方观点:互联网可以使人们展现真实的自我,但同时也可以使人们假装成任何他们想要的样子,有时候甚至还为了达到性欺诈的目的而不择手段。而且,网络色情和其他形式的色情作品一样,会扭曲人们对性的实际情况的认知,降低他们真实伴侣的吸引力,使男性更多地从性的角度看待女性,将性胁迫当作小事,为人们在性情境中的行为方式提供心理图式,提高唤醒水平,从而减低抑制并导致对无爱性行为的模仿。

最后,罗伯特·帕特南提出,以计算机为媒介的沟通带来的社会收益受到两个现实方面的限制:“信息鸿沟”加剧了既得利益者与未得利益者之间的社会和教育不公现象。“网络割据化”使得宝马2002款的业主们都涌入了互联网,这种“割据化”也使得白种人至上主义者得以相互联络而彼此促进。“信息鸿沟”问题可以通过降低互联网费用和增加公共使用场所来解决,而“网络割据化”问题是任何媒体都具有的。

随着对于互联网对社会影响的讨论不断持续,帕特南说:“最重要的问题并不是互联网对我们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而是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互联网?……我们如何利用这种技术手段增强我们的人际关系?我们如何改进技术以增加社会性的存在,增强社会性的反馈,以及社会性的线索?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快速而经济的沟通手段去弥补现实沟通手段的不足?”

在女性各种声音中,包含有真正的关怀。

——美国女权主义者、心理学家 卡罗尔·吉利根

对成年人而言,生活在个人主义文化中的女性经常用更富有关系性的词汇来形容自己,乐于接受更多别人的帮助,体验更多与关系有关的情感,并努力使她们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更加协调。男性在谈话时常常关注任务以及与大群体的关系,而女性则更多关注个人关系。打电话时,女性和朋友的聊天时间更长。在电脑面前,女性花费更多的时间发送电子邮件以表情达意。在群体中,女性之间会相互分享她们各自的生活,为他人提供更多的支持。当面临压力时,男性倾向于以搏斗回应,通常以反抗来应对威胁。谢利·泰勒指出,几乎在所有的研究中,遭遇压力的女人更多的是需要他人的照顾和帮助。她们向家人和朋友寻求帮助。在大学一年级学生中,10个男生中有5个认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非常重要的”,而女生每10个里面就有7个人具有同样的想法。

女孩的游戏通常规模较小且比较亲密。而男孩的游戏却更富有竞争性和攻击性。

费利西亚·普拉图及其同事报告说,总体上,男性总是会被那些增强性别之间不平等的工作所吸引(公诉律师,广告策划者等);女性则被那些减少性别之间不平等的工作所吸引(公诉人,慈善工作的宣传者)。对64万人的工作偏好的研究发现,男性更倾向于看重报酬、提升机会、挑战和权力,而女性则更看重合理的时间安排、私人关系、帮助他人的机会。确实,北美大多数需要关注他人的职业,比如社工、教师、护士等,女性从业者都比男性要多。此外,女性似乎更加仁慈,在所有资产超过500万美元的人中,48%的女性做了慈善捐款,而男性的比例只有35%。女子学院很少得到男校友的支持。

与多数女性的想法相反,和男人发展一段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是一件相当简单的事情。当然,这个男人必须是一只拉布拉多猎犬(一种会把猎物取回来的猎犬)一样的人。

——美国普利策奖获得者 戴夫·巴里

作为母亲、女儿、姐妹、祖母身份的女性可以很好地维系家庭。女性会花更多的时间照顾孩子和老人。与男性相比,女性会花3倍的时间购买礼物和贺卡,用2~4倍的时间处理私人信件,给朋友和家庭打的长途电话要多10%~20%。当要求参与者提供可以描绘自己的照片时,女性提供的照片更多地包含了父母和其他人。尤其对于女性来说,相互支持的感觉对于女性的婚姻满意度是极为关键的。

当然,在不同的情境下,微笑也会有所不同。但在400多项研究中,女性较高的联系能力表现在更高频次的微笑上。比如,玛丽安娜·拉弗朗斯分析了9000张学校毕业册中的照片,哈伯斯塔特和塞塔考察了1100张杂志和报纸的照片,观察了超市、公园、街道上的1300个人,均发现女性的微笑次数更多。

接受调查时,女性更倾向于将自己描述为能够“共情”,能够感受他人的感觉——为他人的喜悦而高兴,为他人的悲伤而哭泣。尽管在实验室条件下,共情的性别差异没有那么显著,但的确存在。在观看幻灯或者听完故事以后,女孩会有更多共情的反应。在实验室的模拟情境或实际生活中令人沮丧的情境下,女性比男性更可能为他人遭受相似的经历而表现出共情的反应。女性更容易哭泣,也更多地报告为他人的悲伤而难过。12%的美国男性和43%的美国女性报告说因为伊拉克战争而哭泣。而自闭症,一种缺乏共情能力的障碍,也多发于男性。

共情就是与他人感同身受,就像7岁的拉马尔·皮尤在做的一样。

所有这些都有助于解释与男性的友谊相比,为什么男性和女性都报告说和女性的友谊更加亲密、愉悦并容易维持。当需要别人共情和理解时,男性和女性都倾向于向女性倾诉自己的快乐或者伤痛。

对男性和女性共情差异的一种解释是女性具有更强的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朱迪思·霍尔对125项考察男女对非言语线索敏感程度的研究分析发现,总体而言,女性更善于发觉他人的情绪线索。例如,呈现一个2秒钟的无声影片,内容是一个悲伤女性的面孔,女性被试在猜测她究竟是在批评某人还是在考虑离婚的问题上表现出更高的准确性。女性对非言语线索的敏感性有助于解释她们在积极、消极情境下更强的情绪反应。女性也能根据某些情境更准确地预测复杂而细微的情绪(比如与你一起工作的一个朋友,因为工作获得了嘉奖,你心情如何?你的朋友心情如何?)。

为了考察人们“共情的准确性”,威廉·伊克斯及其同事们对两个人之间的互动进行录像(包括陌生人之间,朋友或夫妻之间,病人与医生之间)。而后他们要求每个谈话者观看录像,在任何一个产生想法或感受的时刻停止播放,并记录自己的想法或感受。而后再次播放录像,要求观看者(有时候是谈话的另一方)猜测在这些时候,另一个人在想什么或感受如何。

结果发现,理解朋友的感受比理解陌生人的感受,其共情的准确性更高。但确实有些人具有更好的共情能力。有些人是较好的共情者。而女性共情的准确性,总体来说,比男性的准确性要高。此外,也发现女性在记忆面部特征和其他外表特征方面更为准确。

霍尔报告说,女性非言语地表达情绪能力同样非常出色。根据科茨和罗伯特·费尔德曼的报告,这个特点在积极情绪下更为明显。他们要求被试谈论令自己感到快乐、悲伤和生气的情境。而后给观察者呈现5秒钟有关这些陈述的无声影片。结果发现在快乐情境中,观察者对女性情绪的推测更加准确。相反,男人在传达愤怒时似乎更加出色。[你是否认为:西方女性应该更自立,以适应西方社会的个体主义文化?还是说她们应该借助女性注重关系的倾向来改变西方社会的权力导向(以较多的儿童被忽视、孤独感和抑郁为代表),使其成为充满关怀的社会。]

不管是对女性还是对所有人类,像温柔、敏感和温情这类的特性都对亲密关系的维系有重要作用。在悉尼,约翰·安蒂尔对已婚伴侣的研究发现,如果丈夫或者妻子其中一方拥有上述这些传统上属于女性的特点的话——双方都有则更好——他们的婚姻满意度会更高。如果配偶很有教养并且会给对方提供情感上的支持,他们会体验到较高的婚姻满意度。

小结

从婴儿到老年,依恋都是人类生活的中心。安全的依恋会使婚姻持久,生活美满。

伴侣之爱的一个好处就是彼此有机会进行亲密的自我表露,这是一种双方随着对方表露程度的提高而做出回应从而逐步达到的一种状态。如果双方觉得相互关系是平等的,他们的付出与回报是成比例的,伴侣之爱就能更持久。

《魅力何来:人际吸引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