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界线与你的子女

年轻的雪侬不停的哭着。身为两个稚儿的母亲,她不能想象自己竟然会那么生气,那么失控,更不用说虐待自己的孩子了!可是,一个礼拜前,她竟然抓起三岁的鲍比猛摇他,对他大声嘶吼喊叫。而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过去一年来,她已经做过无数次了。惟一不同的是,这一次她差点伤害了自己儿子的身体,她为此恐惧万分。

因为担心她会控制不住而伤害孩子,雪侬和她的丈夫裘德打电话给我,与我约谈。雪侬非常自惭与愧疚,当她叙述整个事件时,都不敢看我的眼睛。

对鲍比失控前的那几个小时,雪侬的情绪很糟。她与裘德在吃早餐时,大吵一顿,裘德没对她说再见就上班去了。然后,一岁大的天雅把麦片撒了一地。鲍比偏偏选在那天早上做遍了过去三年来被警告绝对不许冒犯的过错。他去拉猫咪的尾巴,自己开门跑出庭院冲往街道,他拿雪侬的唇膏在餐厅白色的墙涂得惨不忍睹,他还把天雅推倒在地板上。

最后那件事终于让雪侬火山爆发。看到天雅躺在地板上大哭,而鲍比跨在她的身上,脸上一副洋洋自得的表情。她再也忍不住了。像是一头斗牛士手中的那块红布,雪侬没经思考就一头冲向儿子。 以后发生的事你已经都知道了。

等到雪侬比较镇静下来,我问雪侬:她与裘德平常是怎么样管教鲍比的。

“是这样的,我们不想要疏远鲍比或折损他那稚嫩的心灵,”裘德首先说:“如果对他的管教被动一点,我们就会觉得太…..太….消极了。所以,我们试着跟他讲道理。有时,我们会警告他:‘今晚,你不可以吃冰淇淋!’有时我们会赞美他言行的乖巧。他无理取闹时,我们则试着不理他,希望他或许会自己停止。”

“他会做得太过份吗?”

当父母的都点头。“你不会相信的,”雪侬说:“他好像根本听不到我们说的话,总是执意做他小王爷爱做的,直到我们中间一人实在受不了,大声呵斥他,他才会乖乖地听话。我想,我们是有个问题儿童吧!”

“我想,确实是有点问题,”我回答:“可是,我想,可能鲍比一向被训练成只对失去控制的愤怒有反应吧!让我们来谈一谈界线与孩子….”

在界线范围内,最迫切与最重要的莫过于有关养育孩子的界线了。 我们如何向孩子设限与如何养育孩子,对孩子的个性、价值观的发展、学校的表现、如何选择朋友、跟怎样的人结婚、以后的事业是否成功,都有很大的影响。

家人的重要

神,就是永恒不变的爱(《约翰一书》四章8节)。神很倾往与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我们出生到死亡,神渴望与我们有亲昵的关系。“我以永远的爱,爱你”(《耶利米书》三十一章3节)神爱的本质不是被动的,而是活泼的。爱本身会不停地拓展繁衍。神不仅是很注重关系的爱的主体,还是位积极的创造者。他要将他所创造的大地充满了爱他并能彼此相爱的人。

家庭是神创造的社会单位,为使具有他爱的本性的子民满遍这个世界。家庭是抚养与教育婴儿最好的场所,直到他们长大成人,走出家庭往其他地方,继续照神的样式去繁衍他们的下一代。

神最早挑选以色列人作他的子民。以色列人历代一再顽劣抗拒他的恩典后,他选择了教会:“因他们(以色列人)的过失,救恩便临到外帮人,要激动他们发愤。”(《罗马书》十一章11节)基督的身体——教会,与以色列的角色一样,为要繁衍神的爱与神的性格。

教会常常被形容为家庭,我们“当向众人行善,向信徒一样的人更当这样”。(《加拉太书》六章10节)相信神的人就是“神家里的人”(《以弗所书》二章19节),我们必须“知道在神的家中当怎么行。”(《提摩太前书》三章15节)

上面所说的以及《圣经》中许多有力的经节都一再告诉我们:神如何“看待家庭。”神像父母一样地解释他的心意,是我们的父亲。他也喜欢他的工作。《圣经》中所显示神的样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为什么父母亲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在这地球上,他们必须把神的本性彰显在自己孩子的身上。

界线与责任

神,最好的父母,要帮助作为他儿女的我们好好成长。他要看我们“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以弗所书》四章13节)这个成熟过程的一部分,就是帮助我们知道如何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我们对待自己的亲生骨肉也应该这样。父母所能给予子女最大的礼物(仅次于学习如何搭建亲密的关系与感情)就是让我们的子女有责任感:知道他们应该为什么负责,不必为什么负责,知道如何拒绝和如何接受别人的拒绝。责任感,是一份具有无上价值的珍贵礼物。

我们都碰过一种人――人已中年,却只有一岁半孩子的界线。人家一向他设限,他就大发雷霆、愠怒、闷不说话,或是干脆消极的顺从,只希望求得和平无事。请记住:这些成年人也都是从孩子长成的,只是,他们很久很久以前就学会恐惧或痛恨界线。重新学习界线的过程对这些成年人将是很艰辛的。

逐渐灌输VS整修界线

有一次,一位儿女已经成年、满有智慧的女人,看到一位比她年轻的朋友正在与她的孩子奋斗。孩子不肯听话,年轻的妈妈快被搞疯了,却依旧坚持孩子必须自己在椅子上好好坐着。肯定那位母亲的态度,这个年长的女人说:“亲爱的,现在辛苦一点,好好地管教孩子,你就可能安度他们的青春期了。”

在孩子幼年时期就帮助他们发展界线,是预防胜于治疗.如果我们在孩子幼年就教他们责任感、设限、延后对需求的满足感,孩子成长的界线就会顺利一些。起步得越晚,无论是我们或是孩子,都会越辛苦。

假如你的儿女现在年纪比较大了,不要灰心,只是他们对设立界线将有比较大的阻力而已。因为他们不认为学习界线对他们真有什么益处,你必须花费比较多的心力帮助他们,从朋友那里得到更多的扶持,而且需要更迫切地祷告!在这一章后面,我们将会谈到不同阶段的孩子应该有哪些适合他们年龄的界线。

孩子界线的发展

孩子的界线发展就是教导他们学习有责任感。当我们教导孩子有关责任的好处与限制,就是教导他们什么是自主权——装备他们长大以后去面对与应付人生。

《圣经》很多地方谈到设定界线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所占的重要角色,我们通常称之为管教。所谓“管教”希伯来文与希腊文的意思就是“教导”,包括正与负两方面的观点。

管教的下面是反省、预防、指示。正面的管教是跟对方好好坐下来,教育与训练他(她);父亲必须教养孩子“照着主的教训与警诫。”(《以弗所书》六章4节)。管教的负面则是纠正、征戒、后果。负面的管教是让孩子承受自己行为的后果,学习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舍弃正路的,必受刑罚。”(《箴言》十五章10节)

良好的教养孩子的方式包括:预防性的训练和操练,以及指正性的后果两方面。比如你规定你十四岁的女儿最晚十点钟必须上床。你说“你是为你好,这样你的睡眠才足够,明天上学才有精神。”这是正面的教导。结果,他一直闲荡到十一点半才睡。隔天,你跟她说:“昨晚你没有按时上床,所以今天你不可以跟你的朋友打电话聊天。”这就是负面的管教。

为什么发展好的界线需要“红萝卜”与“鞭子”赏罚兼用呢?因为神就是用操练——

一试再试的方法帮助我们成长的。我们收集资料,手忙脚乱地应用,犯错,从错误中学习,下一次再改进。我们的成熟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得来的。

在我们生活各种领域里,例如:滑雪、写论文、使应用科学计算机,都需要操练。我们要跟别人发展深度爱的关系,或是熟读《圣经》,都需要操练。我们在灵性上与情感上的成长也是一样;“惟独长大成人的,才能吃干粮,他们的心窍练得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希伯来书》五章14节)要学习界线与责任感,操练是一门很重要的功课,我们可以从错误中学习。

管教是一种外在的界线,用以发展孩子内在的界线。它可以供给孩子一个安全的避风港,直到他们发展出成熟的个性,不再需要它为止。好的管教使孩子内在的结构更为稳固,使他们更有责任感。

我们必须分辨管教与惩罚的不同。惩罚是做错事而付出的代价,就法律而言,就是触犯法令而受到刑罚。惩罚没有留下多少练习的空间,不是一个好老师,代价也太高了;“罪的代价乃是死”(《罗马书》六章23节)“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条上跌倒,他就是犯了众条”(《雅各书》二章10节)惩罚并没有为错误留下多少余地。

管教却不相同,管教不是为做错事付代价,而是神自然的律法;我们种什么因,就结什么果。

管教与惩罚不同,因为神已经不再处罚我们了。当人接受基督为救主,惩罚就在十字架上完全结束了。“他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彼得前书》二章24节)基督为我们受苦,为我们承担了所有的处罚与罪过。

管教与惩罚在时间上也不同。惩罚是往后看,专注在对过去错误的征戒。比如:基督的受苦是为我们的罪付出代价。管教却是往前看,我们从中学会以后不再犯相同的错误:“万灵的父管教我们,是要我们得益处,使我们在他的圣洁上有分。”(《希伯来书》十二章10节)

管教如何帮助我们呢?管教使人们在犯错时,不怕被论断的,或失去彼此的关系:“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罗马书》八章1节)基督为我们赎罪,使我们在操练中不必付出可怕的代价。惟一的危险是其后果,而不是孤立或被论断。

比如:一位母亲对十岁的孩子说:“你再这么粗野无礼,我就不再爱你了。”这个孩子注定要失败的,因为他只能在两害中选择其一:反抗,而失去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或是听话,变成外表的顺服,因而失去练习正视问题的技巧的机会。现在,让我们来比较另外一种响应。“我永远不会停止爱你的,但是,如果你再那么粗野无礼,我就三天不准你听手提收音机。”亲子关系没有受到影响,并且没有定罪,孩子却有机会选择是要负起责任或是面对后果,而不必害怕会失去爱与安全感。这样才是迈向成熟的方式,才是学习吃固体食物;安全地操练管教。

孩子在界线上的需要

界线可以满足孩子哪些特别的需要呢?设立界线的能力将在他们一生,连本带巨利的发挥多项功能。

保护自己

你看过比婴儿更无助的吗?人的婴儿比起其他动物的幼儿更无法照顾自己。婴儿刚生下来几个月的时间,是神特地给予父母亲机会(或其他看顾者)去和婴儿建立深刻的关系,让他们知道没有他们每一分每一秒的照顾,婴儿是没有办法独自生存的。他们花费在婴儿身上的时间与精力,变成持久不变的情感,让孩子在这世界有安全感。

只是,神让我们成熟的计划不止于此。父母亲不可能永远在儿女的身旁保护他们,保护的工作最终必须传交给儿女自己,使他们长大以后,能够保护自己。

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两个十二岁的男孩:

吃晚餐时,吉米向他的父母说:“你们知道吗?今天学校有些孩子要我和他们一起抽大麻。我拒绝了,他们就说我没有男子气概。我告诉他们:是他们自己太蠢太笨了。我喜欢他们其中的一些人,可是,如果我不抽大麻,他们就不喜欢我了,这表示他们原本就不是我真正的朋友!”

保罗也刚刚从学校回来,两眼充红,言词迟缓,走路不太平稳。他的父母很关心的问他哪里不对劲了。保罗一再矢口否认。最后,他终于忍不住大声脱口而出:“每个人都是这么做的,你们为什么这样讨厌我的朋友呢?”

吉米与保罗都来自充满爱心、坚信《圣经》教导的基督教家庭。可是,两个人的作为怎么会如此相异呢?原来吉米的家一向允许儿女与父母意见不同,让吉米有机会操练设限的技巧,即使是对父母设限。当吉米两岁他母亲哄抱着他时,只要他烦躁不安,说:“下来。”意思是:“妈妈,请给我一点呼吸的空间。”即使她还想抱着自己的孩子,她一定把他放在地板上,说:“要跟你的小卡车玩玩吗?”

吉米的父亲也有相同的养儿哲学。当他与儿子在地板上玩摔角,他会小心注意吉米的界线。当他们玩得太剧烈或是吉米累了,吉米会说:“爸爸,停一停!”爸爸就马上停止,站起来,改玩其他的游戏。

吉米所接受的是界线训练,学习当他害怕、不舒服,或想改变状况时,他可以直接向对方说不。这简单的“不!”给予他生活所需要的自主权,使他不会陷于无助或一味顺服。当吉米跟人家说不,对方不会因此生气、受伤,或做出一些想要操纵他的回击,像:“可是,妈妈现在好想抱抱你啊,好吗?”

吉米从婴儿时就学到界线是好的,可以用来保护自己。他学会抗拒那些对他不好的东西。

吉米家庭最大的特征是:容许不同意见存在。比如:吉米会与父母争论他应该上床睡觉的时间,父母并不会因为他们观点不同而回避或惩戒他。他们总是耐心倾听吉米的理由,如果合理,他们就会改变先前的决定;如果不合理,他们则会坚守他们原来的界线。

在决定家中一些事情上,吉米也有投票权。他们全家一起活动的晚上,他的父母会征询吉米的意见,一起去看场电影?或在家玩板上游戏?或打打篮球?难道这是个没有界线的家庭么?事实正好相反,这是个把设立界线看得很重要的家庭,认为那是儿女必须发展的技巧。

当吉米的朋友对他施压,要求他一起嗑药,这就是抵抗“现今世代邪恶”(《以弗所书》五章16节)一个很好的练习机会。吉米怎么有能力拒绝呢?因为到此时,他已有十年来的经验——跟生命中很重要的人持有不同看法,却不必担心失去对方的爱.他不怕在朋友面前坚持原则而受到遗弃,因为他已经成功地跟家人试验过许多次,而仍保有家人对他的爱。

保罗成长的环境正好与吉米的相反。在保罗家,他的“不”只会引起两种不同的反应:他的母亲会受伤,感情退缩与闹脾气。她会说些让保罗内心愧疚的话语,如:“你怎么可以跟这样爱你的妈妈说不呢?”他的父亲则大为愤怒,威胁他说:“小鬼,我不准你回嘴。”

没多久,保罗就学会表面顺服。他变得很会在表面上说好,同意父母的价值观与他们对他的控制。不管他有什么意见——晚餐的菜式、电视的限制、教会的选择、衣服,或宵禁,保罗全往心里塞。

有一次,他试着拒绝母亲的拥抱,母亲马上感情退缩,把他推开,并说些很伤感情的话:“有一天,你将为这样伤害你的母亲后悔的。”一天又一天,保罗被训练成不去设下界线。

保罗学会做个没界线的人,结果使他看起来似乎是个很有满足又有礼貌的儿子。但青春期对孩子是个严峻的考验,在这段艰难时期,我们可以看出怎样的性格已在孩子里面生根建造。

保罗崩溃了,他降服在他朋友的压力下。只是,保罗——已经十二岁了——第一次说不的对象竟然是自己的父母亲,你感觉到意外吗?保罗心中的不满以及他多年来的没有界线,开始腐蚀他为了生存而发展的虚伪自我。

对个人的需要负责

我所带领的心理治疗团体突然变得很安静。我刚刚询问珍妮一个她无法作答的问题。那个问题是:“你需要什么呢?”她一脸困惑,陷入深思,身体往后靠着椅背。

珍妮方才描述了她这个礼拜来的痛苦:她的丈夫要求分居,她的孩子一个个失去控制,她自己也濒于被解雇的危机。同组的人脸上都明显地表露出关怀的表情,却没有人知道如何帮忙,因为他们和珍妮一样,都是来此解决有关感情与安全感的困扰。所以,我这个问题事实上是替所有的人发问的。可是,珍妮没有办法回答。

珍妮的背景很常见。她的童年大部分都为父母亲的感情担负责任。她是家中的和平天使,一再设法协调她父母之间的冲突,说些安慰的话语,像是:“妈妈,我确定爸爸不是有意要跟你发脾气的,她只是在外面忙了一天,他累坏了。”

珍妮对家人那种不合《圣经》教导的责任,所产生的结果在她的生活中是显而易见的:对别人太有责任感以及不晓得自己的需要。珍妮身上的雷达对准别人的伤痛,对自己的需要却无法发挥功效。难怪珍妮无法回答非所问我的问题,她根本不了解这是神所赐予的合理需要。她完全不会形容自己的需要。

这个故事倒是有个圆满的结局,我们团体中的一员说“假如我是你,我会知道我需要什么。我需要知道这个房间每个人都关心我,不会把我看成可耻的败笔;都会为我祷告,并且让我在这个礼拜可以放心地打电话找你们谈心。”

珍妮眼中充满泪水,那位朋友以同理心设身处地为她着想的一番话,触及了连她自己都无法触摸的角落。她让好些受过安慰而得以去安慰人的话语,留存在她的心中(《哥林多后书》一章4节)

珍妮的故事显示出发展界线在我们孩子身上所结出的第二个果实;有能力去掌握自己的需要,为自己的需要负责。神本来就希望我们知道自己什么时候饥饿、孤独、陷入困难、被击溃,或需要休息了,然后主动去满足那些需要。《圣经》也提到耶稣了解自己的需要,所以,在一次向大众宣传福音时,他要求与使徒坐船暗暗地到旷野地方去歇一歇。“因为来往的人多,他们(他与他的使徒)连吃饭也没有工夫。”(《马可福音》六章31节)

界线在此过程中扮演一个主要的角色。我们的界线在我们与别人之间形成一个属灵的情感上的空间,一个独立分开来的地方,使我们的需要可以被听见,被了解。如果没有明显的界线,我们就很难将我们的需要从别人的需要中过滤出来。人与人之间有太多的杂音了。

如果我们能够教导孩子了解与体验他们自己的需要,他们的人生将有真正的优势,会懂得照顾与防卫自己,不会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而让自己精疲力竭。

如何帮助我们的儿女经历他们个人的需要呢?最好的方法就是父母鼓励孩子用言语说出他们的需要,即使他们的需要“与家人所想的并不相同”。当孩子被允许去要求一些或许不是众望所归的东西(即或他们得不到)他们学会感知自己想要什么。

下面是一些你可以帮助子女的方法:

·允许他们谈论自己的怒气。

·允许他们表现出哀伤、损失、伤感的情绪,而不试着使他们开心一点,或劝他们不要那样。

·鼓励他们问话,不要以为自己的话与《圣经》的话语是同等份量的。(这必须很有自信的父母才真的做得到!)

·当他们看起来孤立、困恼的时候,关心他们的感受;帮助他们把负面的感受讲出来,不要为了制造虚假的和睦与亲密关系,而对他们的感受避重就轻。

要对自己的需要拥有主权,首先,必须能够辨认出自己的需要。这就得靠我们属灵的雷达了。珍妮的雷达破损了,没有好好的发挥功用过,因此,她无法辨认自己的需要。

对自己的需要拥有主权的第二步是:主动地担负照顾自己的责任,而不是把责任放在别人身上。我们必须让我们的孩子承受他们不负责任、错误的、痛苦的后果。这就是《希伯来书》五章12节中的“训练”与十二章所说的“管教”。当我们的孩子长大离家时,他们内心应该对自己的生活深具责任感。他们必须有下列的信念:

·我一生成功或失败大抵靠我自己。

·虽然我可以从神或其他人身上求得安慰与指导, 但我也要独自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虽然我一生深受那些与我有亲密关系之人的影响,但我不能把我的困难都推给别人, 我必须为自己的问题负起责任。

·虽然我常常会失败或需要扶持,但我不能总依靠那些太有责任感的人来帮我度过属灵上、情感上、经济上、人际关系上的危机。

“我的人生,成败在我”的态度乃出于神。神要我们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他要我们善用自己的才干,就像耶稣说的那个有关才干的比喻(《马太福音》二十五章14-30节)。这种责任感不只将跟随我们整个成年生涯,甚至于死后跟着我们到达基督的宝座前。

你可以想象如果我们不为自己的生活负责,当我们和主见面时,说:“可是,我来自不健全的家庭啊!”、“可是,我很寂寞孤单啊!”、“可是,我没有什么精力啊!”这些我们自以为有理的“可是”,与“才干比喻”中那位仆人的借口一样,是不会发挥什么功效的。这不是说我们不深受我们背景与各种压力或好或坏的影响。那是一定会的,但我们最后仍然必须为我们如何处理那些伤害或不成熟的灵魂负责。

聪明的父母会让孩子经历“安全的苦难”就是让孩子承受适合他或她年龄的后果。允许一个六岁的小女孩天黑以后到户外去,不是在训练她成长,因为她还没有成熟到懂得做正确的决定;事实上,她的父母原本就不该让她做那种决定。

佩特的父母曾允许她去经历一些安全苦难。他们在她刚上高中时就给她整学期的零用钱,由她负责支付学校的伙食、衣服、社交、课外活动等等开支。那些钱用在这些开销上是足够有余的。表面看起来,这是一位少女的梦想成真——有这么多钱,可以自由地支配使用/

第一学期。佩特买了一些美丽的衣裳,也与她的朋友出去玩了好几次;有几次,她甚至慷慨请客。那笔钱本来应该够她花用三个半月的,结果,她一个月后就几乎全部用罄。佩特捉襟见肘了,以后两个半月时间,她常常留在家里,把余钱用在学校午餐上,并且重复换穿她在学初所买的那些衣服。

第二学期,情况大为改善。高二刚开始时,她已在银行设有自己的帐户,也有一个合理的预算。佩牧终于发展出设立界线的能力。原先爱逛街的她不再乱买衣服、激光唱片、食物、杂志,那些她通常一定要有的东西。她开始学习为自己的生活负责,所以,她不像有些大学毕业生因为多年有人在后面撑腰,还是不会煮饭、打扫或平衡支票本。

所以,尽可能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担当后果是很重要的,这才是真正的人生。

孩子的家庭作业也是学习设限很好的地方。父母若不是帮助孩子学习负责任,就是制造那永垂不朽、无所不能的假形象,永远为他们的孩子承担后果。当你的孩子泪汪汪来找你说:“我明天要交一份十项的报告,但我现在才要开始。”身为有爱心的父母,很本能地就想要帮孩子渡过难关,帮他们找研究资料,规划组合,打字,或干脆全包揽下来。

我们怎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爱我们的孩子。就像神渴望给予我们最好的东西,我们也会想要给子女最好的东西。可是,就像神会让我们去经历自己的失败,我们或许也应该让孩子在成绩单上留下一次污点,因为那是他们自己不事先做周详计划的后果。

有控制与选择的感觉

“我不要去看牙医…..你无法强迫我去。”十一岁的潘蜜跺脚、怒发冲冠,看着站在大门口等她的父亲赛尔。

有一阵子,对潘蜜这种无理取闹,赛尔恨不得对她说:“好,咱们等着瞧吧!”然后,用力硬把那尖叫的孩子拖进车子里。

可是,经过许多次的家庭辅导,以及研读有关这类问题的处理方式后,赛尔懂得怎样应付这无法避免的情况了。他很冷静的跟潘蜜说:“甜心,你说得没错,我没办法逼你去看牙医。假如你真的不想去,你可以不去,但你要记得我们的规则:你选择不去看医生,就是选择不参加明天晚上的派对。我一定尊重你的决定,你要我取消你的门诊吗?”

潘蜜眉头深锁,想了一下后,慢慢回答说:“我去,可是,并不是因为我一定得去才去的。”潘蜜说得没错,她选择去看医生是因为她想去参加派对。

孩子需要有能够控制与选择自己生活的感觉。不要让他们觉得自己只能依赖大人,只是个在父母亲管辖下茫然无助的小兵。帮助他们看见自己可以做选择,有个人自由意志,可以主动控制自己的生活。

孩子在刚出生时确实是很无助的,必须依赖父母,但他们虔诚信主的父母应该设法在各方面帮助他们学习思考、做决定,以及掌握他们的环境。从他们早上起来穿什么衣服,到选修什么课程,都由他们自已决定。让孩子做适合他们年龄的决定,可是帮助他们在生活中有安全感与控制感。

好意或操心的父母都想防止孩子做出会引起痛苦的决定,想保护孩子不受到任何伤害。这种父母的座右铭是:“来,让我替你做决定。”结果,某些特性因久不用而在孩子身上萎缩——他们的自信或做改变的能力;这是神的形像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都应在孩子性格中发展。孩子需要感受到他们的生活与命运大抵由他们自己决定,但必须在神的最高权威范围内。这可以帮助他们懂得权衡轻重,而不是避免做选择。他们可以学习面对自己所做决定的后果,而不是愤恨别人替他们做的选择。

延后对目标的满足

现在,是孩子的专利,因为他们就生活在“现在”的世界里,向一个两岁大的孩子说明一而再把甜点给她吃,她不会相信的,明天就代表“永远不会了”。事实上,新生儿不能理解什么是“稍后”,这就是为什么六个月大的婴儿在母亲一离开房间后,就会恐慌。对他来说,母亲一去,就不会再回来了。

然而,在我们成长的某段过程中,我们学到了“稍后”的价值,知道等待那后来更好的。我们称呼这种技巧为延后满足感。那是一种稍安勿躁,暂时控制我们的冲动、愿望、欲望的能力,以求稍后更好的结果。

《圣经》很重视这种能力。神用这技能让我们看到事前计划与准备的益处。耶稣就是个很好的范例:“他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便坐在神宝座的右边。”(《希伯来书》十二章2节)

一般来说,这种技能到孩子一岁以后才比较重要.新生儿的第一年,以和父母亲建立亲密的关系优先。一岁以后,就可以开始教导孩子这种技能。先吃红萝卜,再吃点心;好的,等在后头。

年纪大一点的孩子也需要学习这技能。有些衣服或娱乐用品可以等到年底才买。再说一次,在此过程中所发展出来的界线,对孩子以后的生活很有助益,可以防止孩子长大以后经济破产,生活失去秩序,或任性不知节制地奢侈浪费。如此,我们的孩子才有办法像蚂蚁一样自给自足,不至于成为懒惰的人,永远陷于危机当中(《箴言》六章6-11节)。

让孩子学习延后满足感帮助他们生活有目标。他们可学习节省时间与金钱来获得一些对他们很重要的东西,看重他们经选择而买下来的东西。我就认识一个家庭,父母教导儿子省钱买下他第一部车子。那个孩子在他父母的帮助下,十三岁就开始进行他的买车计划,周末与暑假都很认真的打工。当他所赚的钱够他在十六岁时买下一部车子,他把那车子看成自己的宝贝,尽心保养清理,连车引擎盖都干净得可让你在上面吃午餐。他事先就算好他的花费,并珍惜他努力达成的果实(《路加福音》十四章28节)。

尊重别人的界线

孩子从小就必须能够尊重父母、手足、朋友的界线。他们必须懂得:别人不总是想和他一起玩的,别人不一定也想看相同的电视节目,别人或许会想到另外一间餐厅吃饭。他们必须学习:这世界不是绕着他们打转的。

这之所以很重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学习尊重界线的能力可以帮助我们为自己负责。了解别人不可能让我们随叫随到,听我们的使唤或遵照我们的吩咐行事,可帮助我们反求诸已,不是老向外依赖别人,也帮助我们担负起自己的“背包”。

你是否碰过那种无法听人说不,总是哭哭啼啼哀求、甜言蜜语谄媚、乱发脾气、拉长脸,不择手段以达自己目的的孩子?问题是,我们痛恨或抗拒别人的界线越久,我们就会越依赖别人。我们期待别人来照顾我们,而不懂得自己照顾自己。

不管怎样,神已经安排生活本身来教导我们这种法则,这是我们可以在这世上共处的惟一方式。愿不愿意,迟早会有人向我们说不。人生本来就是这样,谁也逃避不了。让我们来看:抗拒别人界线的人在生活上会经历哪些不:

1. 父母向他说不。

2. 兄弟姐妹向他说不。

3. 学校老师向他说不。

4. 同学向他说不。

5. 老板或上司向他说不。

6. 配偶向他说不。

7. 因为暴饮暴食、酗酒、生活不检点,他的健康向他说不。

8. 警察、法庭,甚至监狱向他说不。

有些人很早就学会接受别人的界线,甚至早在人生的第一个阶段就已开始。可是,有些人却必须走到第八个阶段才能了解应该接受别人的设限:“我儿,不可听了教训,而又偏离知识的言语。”(《箴言》十九章27节)许多失去控制的青少年都要到三十多岁,当他们厌倦工作不稳定、没有固定的居所后,心志才成熟。他们必须财务跌到谷底了,有时甚至露宿街头一段时间后,才会开始在工作上稳定下来,存钱,成长,慢慢接受生活的界线。

不管我们认为自己有多强壮,总是山外有山,有人比我们更厉害、更强壮。假如我们不先教导我们的孩子接受别人的不,一定会有其他人代替我们做这项工作的:一些远不及我们这样爱我们的孩子、却比我们更厉害更强壮的人。大部分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遭此境遇的,所以,越早教导孩子界线越好。

第二个,也是更重要的——接受别人的界线对孩子很有助益的理由是:注意别人的界线可以帮助孩子去爱别人。尊重别人的界线是他们可以对别人感同身受,或爱人如已的基础。我们孩子的“不”,需要受到别人的尊重, 同样地,他们也需要学习尊重别人的“不”。当他们能够用同理心设身处地感受别人的需要,他们就会变得成熟,更能爱神爱人。“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约翰一书》四章19节)

假如你六岁的孩子不小心用垒球重重打到你的头,你不把它当一回事,或表现得好像一点都不痛,这会让孩子以为他的行为并没有什么后果,他就不会有责任感,不会对别人的需要或伤痛有警觉。但如果你告诉他:“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可是,你那个球真的打得我好痛。你以后试着更小心一点。”在没有谴责的劝导下,帮助他了解他这样的行为可能会伤到他所爱的人,他的言行举止是会影响别人的。

假如父母不教导孩子这种原则,孩子很难长成一个有爱心的人。他们往往变成自我中心、爱控制人。到那时,神要我们能够成熟的计划就更难实现了。有一位找我心理治疗的病人,从小被家人训练成忽视别人的界线,结果,他变得很爱操纵别人,最终因偷窃而下监。这个经历虽然痛苦,却教会他如果何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我真的不知道别人也有他们的需要,也会受伤。”有一次,他向我解释。“我从小就被教导要专注在自己身上,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当我开始正视自己不尊重别人需要的问题,很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我竟然茅塞顿开,在心中挪出一处空间来,开始能够为别人着想。我并没有忽略自己的需要,但,生平第一次,我看到了自己在进步。我的言行曾如此伤害我的妻小,我真的深觉愧疚。”

他以后要走的路还长吗?那当然。可是,他毕竟走到正途来了。虽然他很晚才着手学习界线,仍是一个开始——成为合乎《圣经》教诲、真正有爱心的人。

季节性的界线:适合自己年龄层的界线训练

假如你看了书前的目录就选翻阅这一章,你很可能是当父母的,可能你正和你的孩子有些界线问题,或者只想事前预防。更可能你早已深陷痛苦而希望藉此得到解脱,比如:你的新生儿哭闹不停;你的幼儿在家无法无天;上小学的孩子不守规矩;上国中的孩子行为鲁莽;上高中的孩子爱喝酒。

这些差错都可能因界线问题引起。这里提出一些孩子应该学习也适合他们年龄层的界线训练大纲。我们当父母的需要考虑到孩子发展的需要与能力,避免要求超过孩子所能负荷的,却也不要要求太少,疏于管教。

以下是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基本训练。想知道出生到三岁更详细的资料,请参考第四章幼儿时期如何发展界线的那一部分。

出生到五个月

在这个阶段,新生儿需要与父母亲或主要照顾他的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孩子需要有归属感、安全感、受欢迎感。在此阶段,设立界线不如给予婴儿稳定感与安全感那么重要。

这里唯一真正的界线是母亲的存在,给予孩子无限安全感。她保护婴儿,抚平他(她)内心的紧张、害怕,或面对冲突的感觉。婴儿独自时,常常会因孤独或缺乏内心的架构而感到恐慌不已。

好几个世纪以来,母亲(包括耶稣的母亲马利亚)都襁褓过她们的婴儿,或用布紧紧把孩子包起来。包裹婴儿,除了可以调节婴儿的体温以外,他使婴儿有安全感——一种外来的界线。婴儿知道他(她)从哪里开始、哪里结束。所以当婴儿被脱光衣服时,常常会因为失去外面的保护物而惊慌失措。

有些好意的基督徒老师提倡婴儿必须接受“训练”,认为抱、喂婴儿应该有特定的时间。这些方法试着教导婴儿不该随便哭或要求安抚,因为“那表示控制权是在孩子而不是父母”,或因为“那要求都是孩子自私与顺从肉体的表现。”不从《圣经》或孩子身心发展的理论来了解这些观念,对孩子将有很严重破坏性的影响。

一个四个月大的婴儿大声啼哭是她想知道这个世界是否安全。因为她还没有学会在四周无人时感到自在,她内心感到恐惧、孤立。依照父母的作息时间不顺着婴儿的需要来抱她喂她,正如耶稣所说的“将无罪的当作有罪的了”(《马太福音》十二章7节)

这些老师宣称他们的方式符合《圣经》的教诲,因为它们有功效。“我晚上不再把她从婴儿床抱起来后,她就不再哭了”她们会这样说。这或许是真的,可是,哭泣停止也可能是因为婴儿感到沮丧,他(她)放弃希望而退缩了。“所盼望的延迟未得,令人心忧”(《箴言》十三章12节)

教导孩子延后对需求的满足应该等到一岁以后,等婴儿与母亲之间的安全感的基础建立起来以后。诚如恩典总是先于真理(《约翰福音》一章17节),独立分离以前必须先有深情的联系。

五到十个月

如同我们在第四章学习到的:婴儿从六到十二个月是“孵化期”。他们正在学习“妈妈和我并不是同一个人”。此时,婴儿正在一步步地爬向外面那个又可怕又美妙的世界。虽然婴儿有很强烈的依赖性,他们开始慢慢地从与母亲的合为一体中挣脱出来。

在这个阶段,父母虽然仍是孩子可以依附的安全锚,为了帮助孩子发展健全的界线,需要鼓励孩子尝试分离,成为独立的个体。允许孩子在父母亲以外,还能被其他人或事物吸引。让你的家成为一个安全的新大陆,让孩子可以探险。

帮助你的孩子孵育成长时,你还是不可忽略他们与人的感情联系,那是建立他们内心根基所需要的,因为那毕竟是婴儿最主要的工作。我们必须小心满足孩子跟父母良好关系的需要,让他们在感情上有安全感,同时,也允许孩子在自己的父母以外可以放心地往外发展。

可是,在这个转接期,孩子的注意力从母亲的身上转移到外面的大千世界,对许多的母亲却很难适应。那种失去跟孩子亲密关系的挫伤往往非常剧烈,尤其是在怀孕生子阶段过后。一个负责的母亲会设法使自己对亲密关系的需要,在成人的世界得到满足与慰藉。她会鼓励孩子的“孵化”,深知她正在装备她的孩子“离开与分开”的能力。

对“不”这个字,在这个阶段,大部分的婴儿还没有能力了解或适当的反应。为了避免孩子陷入危险,把他们抱起来并带他们离开危险的地方是最上策。

十到十八个月

在这个“练习”的阶段,你的婴儿不只开始讲话,也开始走路了。世界在她面前展开,充满各种希望与可能性。这个世界是孩子的蚵——她花很多时间想打开它,要跟它玩。她现在已经有情感与认知能力可了解与响应“不”这个字了。

在这个阶段,界线变得更为重要,无论是拥有或倾听界线。锻练“不”那部分的肌肉乃当务之急。“不”,使你的孩子发现:他为自己的生活负责将产生好的结果,或“不”只会起别人感情的内缩。父母要学习以喜乐之心接受幼儿的“不”。

同时,你也要小心协助你的孩子了解:宇宙并不是以他为中心的,人生还是有些界线的。随便在门上涂鸦,任意在教会大吵大闹,都有其后果。只是,你也要注意在指正时,不要浇熄孩子对这个世界所产生的新奇感与兴奋感。

十八到三十六个月

在这个阶段,孩子有一件很重要的任务:学习必须将自己与人分开却又连接。那个在“练习阶段”中的孩子现已更成熟,发现人生是有界线的,可是,即使是一个分开了的个体,不表示不能有亲密的关系。在这个阶段的目标是拥有下列的能力:

1. 有能力与别人有感情的联系,却不会因此失去自我,或与人分开的自由。

2. 有能力对别人说适当的不,却不会担心失去对方的爱。

3. 有能力接受别人向自己说不,却不会因此在感情上退缩。

十八到三十六个月的孩子需要学习独立自主。问题是她不想被父母控制,却又必须信赖父母。聪明的父母会在孩子没失去与父母的亲密关系下,帮助她获得独立自主的感觉,接受她当她发现自己不是无所不能时。

在这个阶段,要教一个孩子学习设立界线,你必须能在适当的时候尊重孩子的 “不”,也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坚持自己的“不”。你可以很容易就打赢你与孩子之间的小战役,可是那种小战役无以数计,结果你会因小失大,错失了大前提——与孩子的亲密关系。所以,不要浪费精力在芝麻绿豆小的琐事上,或一直想要控制那些偶发的事件。小心选择重要的战役去赢取胜利。

聪明的父母会在孩子欢乐的时刻与他们同喜乐,但是,对于在练习阶段的孩子,父母也要同样地、持续地守住那些牢固的界线。在这个阶段,孩子可以学习家规和了解触犯家规的后果。下面列的是一个可行的管教程序:

1. 第一次犯规。告诉孩子不要在床单上着色。试着用其他方法来满足孩子的需要,比如:给孩子着色本子或空白纸张涂鸦,取代涂床单。

2. 第二次犯错。向孩子再一次说不,并说明他不听话的后果:要被罚站在墙角一分钟,或是整天不准再拿蜡笔画画。

3. 第三次犯错。执行孩子犯错后的结果,跟他解释为什么,然后给他几分钟去生气及与父母分开一下。

4. 安慰与重归旧好。拥抱与安慰孩子,帮助他与你重新和好。这步骤帮他辨别:做错事的后果与失去父母亲的爱是不同的。让他知道:任何痛苦的后果都不应该伤害到亲子关系。

三岁到五岁

在这个阶段,孩子迈进与性别有关系的发展。每个孩子会认同与他(她)性别相同的父母,小男孩要效法父亲,小女孩想要跟母亲一模一样。他们也发展出与同性父母竞争的感觉,想要与异性的父母结婚,而在过程中打败同性的父母。他们在为长大成年后各自的性别角色做准备。

此时,父母的界线任务很重要。当母亲的必须温和却很坚定的允许女儿与自己竞争,也必须好好处理儿子占有欲的问题,让他们知道:“我知道你很想跟妈妈结婚,但妈妈已经嫁给爸爸了。”作父亲的对儿子和女儿也该如此。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学习跟异性父母认同,并保有适当的性格。

恐惧儿女性观念初长成的父母,常常会为儿女这些渴望的增强而评断儿女因为本身的恐惧,他们可能会批评或羞愧自己的孩子,使得孩子压抑渴望或性趣。另一个极端是:本身的需要没被满足的父母有时会很情绪化,甚至在肉体上引诱异性的孩子。母亲会跟儿子说:“你父亲不了解我,你是惟一可以了解我的人。”这种话会使她的儿子对自己在性方面的角色困惑多年。成熟的父母需要有条界线允许儿女发展他们在性方面的角色,并将父母与子女的角色上划分清楚。

六岁到十一岁

在这个所谓的潜伏期或耕耘期,孩子正准备为即将来临的青春期做最后的冲刺。这是童年时期的最后几年,他们借着学校的功课或游戏来学习如何处理事物,并学习结交同性的朋友,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这段期间,孩子忙着上学与结交朋友,而父母也有其特定的界线任务必须完成。父母必须协助孩子建立一些基本的界线;做功课、做家事、做专题个案。孩子需要学习做事情有计划、有始有终,也要学习延后对自己需求的满足感、有目标,以及如何调配自己的时间。

十一岁到十八岁

青春期,是孩子成为大人之前最后的阶段。这阶段牵涉到一些很重要的任务,比如:在性方面的成熟,任何环境下都可以处变不惊的自我,事业的野心,与爱的选择。对父母与子女来说,这段时间可以叫人心惊胆跳,却也是刺激让人兴奋的。

此时,“退出父母身份”的程序应该已经开始了。你和孩子的关系开始有改变。你不是控制他而是影响他。你给予他多点自由,也增加他的责任。你必须比较有弹性比较有弹性地重新考量你设下的规矩、界线与后果。

所有这些改变就好像是太空中心火箭发射前的倒数计时,你准备把即将长大成人的孩子送到外面的世界。明智的父母会把孩子即将跨入社会的事情放在心里,反复思考。他们必须常常挣扎的问题不再是:“我要怎样让他安分一点。”而是:“我要怎样帮他靠自己过活?”

十几岁的青少年必须尽可能去设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生活作息、价值观、金钱上的界线。如果他们越出自己的界线,就应该承受现实生活中的后果。如果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去上大学,一定会有严重的问题发生。那时,学校里的教授、院长、舍监都不会在这些小事上设限了;他们处置的方式就是叫他重修、留校察看,或开除学籍。

假如你家的青少年没有受过界线上的训练,你也许会感到很迷惘,不知该怎样着手才好。不管你家的孩子现今情况如何,从现在就开始吧。如果他们无法对人说不,或不能接受人家对他们说不,请现在就把所有的家规与超越界线以后的结果向他们说清楚。在他们离家前的最后几年尽你全力补救,对他们仍会有帮助的。

以下所列举的几个征兆意示比较严重的问题:

·将自己孤立起来,不与家人亲近

·忧郁沮丧的心情

·反抗的行为

·与家人老是发生冲突

·结交损友

·在学校老出状况

·饮食失控症

·喝酒

·嗑药

·有自杀的念头或行为

面对这些问题,许多父母的反应不是设下过多的界线,就是设得太少。太严厉的父母可能会跟即将成年的孩子失去亲密的家庭关系,而太宽大的父母则在孩子需要有个可尊敬的对象时,偏偏想要当他(她)最好的朋友。此时,父母应该考虑的是:找位懂得青少年问题的专家协助与辅导。不找专家帮忙,所付出的代价将不可言计。

管教的类型

很多的父母不知道知道如何教导孩子尊重界线。他们会阅读许多有关体罚、暂停、限制零用钱等等管教孩子的书籍与文章。虽然这个问题超出本书所要讨论的范围,有几个观点或许可以帮助寻找答案的父母。

1. 后果是为了增加孩子的责任感,以及对自己生活的控制。

那些只会增添孩子无助感的界线是没有助益的。硬拖着一个十六岁的孩子到学校上课,对他两年后上大学所需要的自动自发的向上心根本没有什么帮助。借着“报赏与后果”的系统来帮助他选择对自己有益的学校,他以后成功的机率会要大些。

2. 界线必须适合当时的年岁。你必须把你管教的意义事先想清楚,比如:体罚会让一个青少年感到羞辱与愤恨。但是,如果执行正确得当,可以帮助一个四岁的孩子建立稳固的界线基础与架构。

3. 后果必须与犯错的严重程度成比例。就像我们的刑法系统一样,不同的罪状有不同的刑罚,你必须能够分辨小过错与大过失,否则严厉的处罚会变得没有意义。

一个病人对我说:“不管我犯的是小小的错误或是很大的过失,我总是挨打。所以,我干脆找些大的过错去犯,这样似乎比较划算。“一旦被判死刑了,做好又有什么用呢?

4. 界线的目的是内在的自动自发,是自己所要的结果。成功的管教是我们的孩子自己要起床上学、负责、将心比心、关心别人,因为这些事情对他们很重要,不是对我们很重要。当慈爱与界线成为孩子真实性格的一部分时,他们才算是真正成熟。否则,我们所养的不过是个顺从的鹦鹉,迟早会自我毁灭的。

当父母的有个很严肃的责任:教导孩子有出自内心的界线感,而且能够尊重别人的界线。这个责任是如此严肃因为《圣经》就是如此教导我们的:“我的弟兄们,不要多人作师傅,因为晓得我们要受更重的判断。”(《雅各书》三章1节)

当然,即使我们训练了孩子,并不能保证他们一定会留心注意。孩子自己也有责任要听、要学习。他们的年纪愈大,责任就愈大。可是,如果我们自己能够先好好学习我们的界线问题,并为那些界线负责到底,使自己先成长,就增加了我们孩子学习界线的机会——在成人世界里,在每天的生活当中,他们都会迫切地需要这些界线能力。

十一章

界线与工作

我小时上主日学,读到亚当、夏娃和他们的堕落,发现亚当、夏娃的犯罪原来是一切“坏”的起源。那天回家后,我对母亲说:“我不喜欢亚当与夏娃,要不是他们,我就不必清理我的房间了。”

八岁的小孩觉得“工作”不好玩。因为不好玩,就是坏事。因为是坏事,就是亚当的错。这是孩子很简单的神学理论,却也是年轻人的谬论。事实上,工作在亚当、夏娃犯罪以前就存在了,也一直是神对人的计划。神计划人做两件事:统治与管理(《创世纪》一章28节)。人要统治、管理全地,这听起来就是工作嘛 !

伊甸园原是乐园。我们工作有困难,是在亚当与夏娃犯罪后才发生的。神对亚当说:“地必为你的缘故受咒诅;你必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地必给你长出荆棘与蒺藜来,你也要吃田间的菜蔬。你必汗流满面才能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创世纪》三章17-19节)

亚当与夏娃的犯罪在其他方面也影响了我们的工作。第一,我们有推卸责任的倾向。前几章所提到我们的界线问题——不挑负自己的责任,便是始自伊甸园。亚当、夏娃为他们所犯下的原罪互相指责与推卸责任,亚当怪夏娃,夏娃怪罪蛇(《创世纪》三章11-13节),他们都设法摆脱责任,想把注意力从自己的身上移开。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是工作上的主要问题。

始祖的堕落也将爱和工作分开。在犯罪以前,亚当与神的爱连结在一起,因为他被神所爱,他爱他的工作。犯罪以后,他工作的动机不再出于完全的爱了,而是他所受到的诅咒与律法的要求。原出于爱的“想要”变成律法所要示求的“应该”。

保罗告诉我们:律法的“应该”增加我们想要反抗的意愿(《罗马书》五章20节);律法惹动忿怒,使得我们为“应该”做的事情生气(《罗马书》四章15节);也激发我们去做错的事情(《罗马书》七章5节)。这一切,加上我们不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发掘自己的才干,不自己做选择,所以不能承担责任与有效率地工作。难怪我们会有工作的问题。

这一章,我们要探讨:界线如何解决与工作有关的问题,以及界线如何可以使你工作得更快乐、更有满足感。

工作与个性的发展

基督徒常常对他们的工作有错误的观念。除非所做的是“传道”工作,他们认为自己的工作都是世俗的。这种工作观念根本扭曲了《圣经》的道理。我们每个人(不只是全职的传道人)都有恩赐的才干,都能贡献世人。我们都是受召的人,都有服事的“呼召”。无论我们在哪里工作,无论我们做什么,都是为主做的(《歌罗西书》三章23章)。

耶稣以有关工作的比喻来教导我们如何在属灵上长进。这些比喻谈到金钱、工作的完成、忠心的管家、诚实的工作情绪。借着人跟神、人跟其他人的关系,它们教导性格的发展,教导在神的主权下以爱为基础的工作态度。

工作是种属灵的活动。神以他的形象造人,而神本身就是一位工作者、管理者、创造者、开发者、管家、医治者。所以,身为基督徒,我们要在世上与神同工。借着给予别人,我们得到真正的满足。

《新约》教导我们:工作给予我们的,不只是地上暂时的满足与奖赏。它也为了发展我们的特性,为以后在永恒中我们所要做的工作做准备。把这个观念放在心上后,让我们来看看;在工作上设立界线如何帮助我们属灵的成长。

工作上的问题

缺乏界线会在工作上造出许多的问题。从辅导一些公司员工的经验中,我发现:缺乏界线是他们出现管理问题的主因。假如人人能为自己的工作负责,设立明确的界线,我所协助处理的大多数问题就不会存在了。

让我们来看看为什么设立界线可以解决工作上一些很常见的问题。

问题1:替别人担负责任

苏西在一家帮工业界训练员工的小公司担任行政助理。她负责安排课程与调配讲员。她的同事杰克负责场地设施,把器材先带到场地准备好,并准备点心饮料。苏西与杰克合作,让这些训练课程能顺利进行。

最初几个月,苏西真的很喜爱自己的工作,慢慢地,就开始失去冲力了。她的同事朋友琳达关心地问她到底怎么了。起先,苏西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最后她发现:原来问题在杰克!

杰克老是要求苏西“出去的时候,顺便帮我拿一下这个东西!”,或“请你帮我带这箱东西到会议场地一下”。慢慢地,杰克把自己的工作责任都推到了苏西的身上。

“你必须停止替杰克做事。”琳达告诉苏西:“你只需专心做好自己的工作,不必管他的事情。”

“可是,事情要是搞砸了呢?”苏西问。

琳达耸耸肩。“他们只会责怪杰克。那不是你的责任。”

“如果我不帮杰克的忙,他会生我的气的。”苏西说。

“随他!”琳达说:“让他生气,总比他坏的工作习惯伤害到你好些吧。”

所以,苏西开始对杰克设立界线。她告诉杰克:“我这个礼拜没有时间帮你带东西。”当杰克来不及把事情按时做完,苏西说:“我很遗憾你没能按期完成,也了解你出了问题,或许,下一次你会计划得好一点。那不是我的工作与责任。”

一些来训练员工的讲员很恼怒场地没有按时准备好,而他们的顾客也因休息时间没点心而不高兴。老板追究责任下来,发现是杰克没尽责。于是,命令他好好做,否则另找出路。这件事的结果是:苏西又开始喜欢她的工作了,杰克也受到教训,变得比较负责。一切都因苏西懂得设立界线与坚持到底。

假如你因担负别人的工作而怨恨,你必须为自己的感情负责,并且了解你不快乐并不是你同事的过错,而是你自己的问题。上面所举的例子就像其他任何界线冲突,你必须先为你自己担负起责任。

然后,你必须对你的同事负责,向你的同事解释你的状况。假如他要求你做的不是你份内的工作,不管他要求的是什么,都要跟他说不。如果他因为你的拒绝而生气了,仍坚守你的界线,以同理心了解他为什么生气,但不要动怒。如果你跟他一样生气,就与他一般见识了。不要让自己情绪化,你只要对他说:“我很遗憾你不高兴了,可是,那不是我份内的事。我希望你能顺利的解决难题。”

假如他要继续和你争论,告诉他你们的讨论到此为止,除非他要与你谈其他的事情。不必解释你为什么不能帮他做他份内的工作,否则,你会不知不觉又掉入他的圈套——要是你能做,就应该帮他做;他也会试着要再使你乖乖替他出力的。你不需对任何人解释:为什么你不想做非你份内的工作。

过于有责任感的人与欠缺责任感的人一起工作时,前者总是替后者担负后果、解除困难与危机,以致无法享受自己工作的乐趣,或与这些人的关系。他们的没有界线,不只伤害自己,也阻碍对方的成长。如果你是这种人,你必须开始学习设立界线。

可是,有时候有的同事是真的需要额外的帮助。帮助一位有责任感的同事解决一时的难题或做些特别的让步,而那位同事会负责地利用你的让步来改进状况,则是完全合情合理的。这是爱。好的公司应该在爱中运作。

我们这些在同一家医院工作的心理学家,有时也会互相帮忙执行医院的工作,或交换值班的时间。可是,如果我们中间有人开始要占他人的便宜,我们就会阻止他(她)的行动。姑息并不是真的帮忙,是助纣为虐,只会养成对方不负责任的恶习。

恩惠与牺牲是基督徒生活的一部分,姑息养奸不是。从观看你所施予的援手是使对方变得更好或更坏,去学习分辨它们之不同。《圣经》要求受惠者必须有负责的行动,如果你在一段时间后,看不出那种效果,就要懂得设立界线了(《路加福音》十三章9节)。

问题2:工作超时太长

当我出来自己开业时,雇用了一位妇女帮我管理办公室里的大小事宜,每周工作二十小时。第二天她来上班,我给她一大堆事情去做,十分钟后,她来敲我的门,手上拿着一大叠文件。

“有什么事吗?罗莉”我问。

“你有一个问题”她告诉我。

“我有一个问题?我有什么问题呢?”我问她,一头雾水,不晓得她在说什么。

“你雇我一个礼拜做二十个钟点,你刚刚却给我四十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我想请问一下,你是希望我做哪个二十小时的工作呢?”

她说得很对,我是有个问题——没有好好计划我的工作量。因此,我若不多花时间协助她,少做些项目,就必须多雇一个人来帮忙。罗莉说的没错:那是我的问题,不是她的问题,我得为此负责并设法解决。罗莉提醒我的是那句老话:“你计划不周到,我有什么好急的呢!”

很多老板却没有我这么幸运,都是员工在替他们的缺乏计划负责,从来不敢向他们设立界线。于是,这些老板曾被迫去正视他们缺乏界线的问题,一直等到他们的员工精疲力竭而离职,才省悟过来,但已经太迟了。这些老板需要清楚的界线,只是,很多的员工都不敢像罗莉一样,因为他们需要那份工作,或是担心老板不同意。

假如你因为“需要那份工作”,或是因为怕被解雇,而做了太多不是你份内的工作,你自己也有问题了。假如你工作的时间超过你所能接受的,你就被你的工作捆绑住了。你是奴隶,不是合约下的员工。完整明确的合约可以让所有相关的人士都清楚自己的工作,也能被强制执行。每个主管都应该把每份工作职责与资格清楚列出与记录。

这听起来似乎很难,可是,你必须为你自己负责,采取行动来改变情况。以下是一些推荐的步骤,你或许可考虑看看:

1. 在你的工作上设限。决定你愿意超时工作多少时间。在一些特别的节令或状况,加班可能是免不了的。

2. 如果你有工作职责撮要。把它拿出来重新查看。

3. 把你下个月需要完成的工作明列出来。拷贝一份,并把优先级标明出来,然后在这份拷贝上指出那些不是你份内的工作。

4. 跟你的上司约个时间讨论那些过多的负荷。和你的上司一起过目你下一个月需要完成的工作,请他们列出优先级。假如你的上司要求你必须把所有的工作都按时完成,而你觉得在你所愿意付出的时间内根本不可能达成,他就得雇请临时工来帮你把工作完成。如果你觉得他给你的工作超过了你的职份,就利用此时与他一起查看你的工作职责撮要。

如果你的上司对你仍有不合理的要求,你可以找一两个同事一起再找他谈谈(《马太福音》第十八章写的模式),或你可以到人事部找适当的人谈论你的问题。如果那时他对你的工作仍不做合理的要求,你或许需要转到其他部门或另谋高就了。

你或许需要上夜校与接受其他训练,让自己有更多的工作机会。你或许必须到处找就业机会,寄出无以数计的简历(这可以参考由布兰里特(James Bramlett)所写的《如何找工作》(How to Get a Job)一书。注一),或许你可以考虑自己创业。你或许应该准备一份紧急基金,让你在辞掉旧工作、开始新工作之间可以动用,维持家计。

不管你怎么做,记住,工作超量是你自己的责任,也是你自己的问题。假如你的工作让你不胜负荷,快要把你逼疯了,你需要采取行动,正视问题。不要再让自己处于受害者的地位,开始设立界线。

问题3:颠倒优先级

我们已经谈到跟别人设立界线,你也必须懂得对自己设限。你必须了解你自己有多少时间、精力,然后依照你的能力做事。了解你可以做什么,又什么时候可以做,其他的则免谈,必须暂时搁置。跟罗莉一样,学习明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坚持你的界线。跟你工作的同伴或上司说清楚:“如果我今天做A,我必须延至周三才能做B,可以吗?否则我们必须重新考虑我应该先做哪一项?”

有效率的员工能做到两件事:他们认真努力地把事情做得很完美,而且懂得把时间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很多人可以把事情做得很好,但常常分心在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上。他们把那些不重要的事情做得尽善尽美,便以为自己表现得很好了,他们的上司却不高兴,因为他们没有达到重要的目标。然后,他们觉得花费了那么多的心血而不被感激珍视,就怨恨不满了。他们确实工作得很卖力,但没有界线设在他们花太多时间的地方,也没把注意力放在那些重要的事上。

对不重要的事情,你要说不;对你不想尽全力去做的事,也说不。假如你能够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尽你所能,你将可以达到你的目标。

此外,你还要好好计划如何完成那些最重要的事情,而且在你的工作上设立一些围墙。了解你的极限,不要让你的工作控制你的生活。有了界线就可以帮你事先设下优先次序。假如你一个礼拜就只能花某个固定的时间在工作上,你就会好好利用那几个小时。假如你以为你有无限的时间可以使用,你可能会答应去做每件事。对最好的说好;有时,你必须向一些次好的说不。

有一个人,他的传道工作需要他常常出门旅行,于是他和他的妻子商量,决定他一年只在外面过夜一百天。当人家邀请他时,他必须先考虑他时间上的预算,决定他是否愿意把他很有限的时间花在那一份邀约上。这个计划强迫他必须对旅行有所选择,为其他的生活留下一些时间。

另有一个公司的董事长花费太多的时间在工作而太少的时间在家,于是,他决定以后一个礼拜只要留在办公室四十个小时。最初,他很挣扎,因为他实在不习惯如此规划时间与持守承诺。然而,慢慢地,当他发现他只有那么多时间可以工作,就开始明智地使用。因为被迫必须更有智能地工作,他完成的建树反而比以前还要多。

时间愈多,事情就愈多;不控制时间,总会有做不完的事来填补那些空档。如果开会没有议程时限,就会讨论得没完没了。所以,把时间分配好,设下你的界线,这样你就会做得聪明一些,也会更喜欢你的工作。

试着跟摩西的岳父叶忒罗学习。当他看见摩西缺少界线,问摩西为什么要工作得那么辛苦(《出埃及记》十八章14~27节)

“因为百姓需要我。” 摩西说。

叶忒罗回答:“你这作的不好。你和这些百姓必都疲惫,因为这事太重,你独自一人办理不了。” (《出埃及记》十八章17~18节)即使摩西把事情做得很不错,叶忒罗预见摩西将会精疲力竭,超过负荷。摩西求好心切而太劳心劳力。在做好事上有界线,才能持续好的成绩。

问题4:难以相处的同事

一位人事处辅导员常常会送些工作压力过重的人到我们医院来。把情况一一摊开明说后,所谓的“工作上的压力”其实都是一些人为因素,是工场或办公室的某人逼得另一位受压者快要发疯;那人能在情感上有力的影响另一位在痛苦中的人,让他或她不知如何处理才好。

在这个例子,你必须记住“能力律”:你只有能力改变自己,你无法改变别人。你必须看到问题是在你自己,不在对方。把别人当成你必须处理的问题,是把控制你与你利益的权力拱手让人。因为你无法改变别人,你才会失去控制。真正问题在于你怎样与那位问题人物互动来往。是你深陷痛苦当中,就只有你有能力去化解。

很多人发现自己无法控制别人,他们所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对那人的反应,他们不容许那人对他们产生影响。这种观念上的突破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这才是真正自我控制的开始。

问题5:严苛的态度

和或替 太吹毛求疵的人工作,往往会引起压力。人们若不是试着要赢得那位挑剔者的心——那根本是不可能成功的,就是让对方成功地激怒自己。有此人还把那些苛刻的批评全放在心里,给自己压力。这些反应都是无法把自己与爱批评者分开,以及不能把持自己界线表现。

不要在意那些批评你的人,把自己和他们分开来,不要把他们的意见积存在心中。要对自己有更明确的评估,在心中与他们的意见积极对抗。

你可以与那太严厉批评你的人,依照《圣经》的模式(《马太福音》十八章)面对面处理这个问题。首先告诉她:你对她态度的想法,而她那种态度又如何影响到你。她要是够聪明的话,自然会虚心接受。如果她听不进去,而她的态度也影响了别人,你可以两人或多人一起找她谈。如果她还是不答应改变,你可以告诉她:你再也不想和她谈话了,除非她能够改变她的态度。

或是,你可以遵守公司的“陈情政策”向公司抱怨与申诉。最重要的是,你不能控制她,可是,你可以选择限制自己与她在一起的机会,不管在身体上或是情感上,都尽量与她保持距离。这就是自我控制。

避免想要得到这种人的认同,那是行不通的,你只会觉得自己被对方控制住了。避免和对方争执或讨论,你绝对讲不赢对方的。记得《箴言》里的话:“指斥亵慢人的,必受辱骂;责备恶人的,必被玷污。不要责备亵慢人,恐怕他恨你;要责备智慧人,他必爱你。”(《箴言》九章7-8节)假如你让他们亲近你,以为你可以改变他们,你是在自找麻烦。和他们保持距离,谨守你的界线,以免陷入他们的圈套。

问题6:与权势的冲突

假如你有困难与你的上司相处,你或许患有“感情转移”的问题——你将过去所未了结的感情移转到现在来。

转移作用常常会发生在你与上司之间,其原因是:他们是掌势当权的人。上司属下的关系引发你过往的权威冲突,使你产生不适合当前关系的强烈反应。

比如,当你的上司告诉你:他希望你在哪些事上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你马上有“被贬谪”的感觉。你想:“他从来不认为我做的事情是对的,我要做给他看看。”你的上司或许只是随口说说罢了,却引起你很激烈的反应。事实上,你的反应很可能源于你以前与某些权威人士的关系,例如你与你父母,或与你的老师,他们曾伤害你,而至今仍未解开的那些情绪刺激了你。

转移的关系一开始以后,你可能会回复你以前对付父母的旧有方式。但这种方式是绝对不会成功的,因为你在工作岗位上顿时变成一个小孩子了。

要有界线,就必须为你的转移作用负起责任。假如你觉得你对某人有太强烈的反应,就停下来思考一下:那种感觉是否似曾相识?是否让你想起过去某一个人?你的母亲或父亲曾那样对待过你吗?你的父母亲跟这个人有同样的性格吗?

你必须解开这些情结。惟有面对你内心的感觉,你才有办法看清楚别人真实的面目,不会被你的过去监禁捆绑,或用自己扭曲的眼光去待人处事。当你能够看清别人的庐山真面目,不加诸自己感情的移转作用,你就知道如何与他们相处了。

另一个例子是你与某同事可能有竞争的心理。这或许来自过去的一些竞争关系,比如:以前一些手足间的敌对竞争没有处理妥当。当你发现自己有这种强烈的感觉,要把它们看成自己的责任,这样你才有机会去处理过往没有解决的事情,让伤口有机会愈合,你就不会对你的上司或同事产生不合理的反应了。让过去的留在过去,好好处理,不要让它影响你现今的关系。

问题7:对工作不合理的期待

愈来愈多上班族期待公司有若“家庭”。当今的社会因为家庭、教会、社会结构都不再像以往能够提供精神上的支柱,于是许多人都梦想从同事那里得到他们以前可以从家人得到的感情支持。个人与工作之间缺乏界线预示种种问题的发生。

理想的工作场所应该提供支持、安全、滋养的环境。可是,这种气氛主要为了在工作上支持员工——帮助员工学习、改进,以及把工作顺利完成。当一个员工要求她的工作环境必须填补她父母以前没有满足她的主要滋养、人际关系、自尊、认可 ,问题就发生了。因为工作的本质并非如此,这也不是一般工作对员工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工作要求员工必须有成年人的功能,能有效率地工作,而员工却希望自己幼时的需要可以得到满足。彼此有不同的期待,自然会造成冲突。

健全的身心来自坦诚自己幼时没被满足的需要,并设法解决。问题是,工作场所并不是让人处理这些冲突的地方。工作自有工作的要求,公司付你薪水,当然对你有所要求,没有义务要给你感情或情绪上支柱。

你必须从工作以外的地方求取感情的支持与修补感情的创伤。寻求支持团体或心理医疗的协助,帮你走出感情的伤害与未曾满足的需要;造就你,使你在工作上表现良好,达到成人世界对成年人的期望。如果你懂得在工作场所外满足你人际关系上的需要,就能在工作上发挥最大的潜力,不会把个人的需求与公司对你的期望混淆不清。坚持你的界线,保护那些伤口远离工作场所,因为那不仅非医疗之处,也可能无意中使那些伤口再次受创。

问题8:把工作压力带回家

我们必须在个人的问题上有良好的界线,并使个人的问题远离工作场所;同样地, 我们也必须在工作上设立一些界线,而不要把那些问题带回家去。这通常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情感上的。工作上的冲突一定要处理与解决,不要让它们影响到你其他的生活。否则,它们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抑郁症或其它疾病,而影响生活的其他方面。

确定你了解你工作上的问题,正视它们,不要让你的工作在情感上控制你的生活。了解为什么某个同事老是让你很不舒服,为什么你的上司会控制你其他的生活。了解为什么你工作上的成功或失败总会影响你感情的起伏上下。这些重要问题都必须好好解决,否则你的工作会捆绑你,奴役你。

第二个部分是在时间、精力,或其它资源上设限。确定你的工作——是不可能做完的 ——不会侵犯你个人的生活,影响你的人际关系或其它重要的事情。对那些要花更多时间的特别企划或项目设下界线,而且确定工作上的超时加班不会变成习惯。我们知道有一家公司非常重视员工的家庭关系,还不鼓励他们超时加班呢!我们要员工在工作上设限,回家与自己的家人在一起。所以,了解你的界线在哪里,然后在那些范围内生活。它们是很好的界线。

问题9:讨厌你的工作

界线为我们的自我定位,定义我们是怎样的人,又不是怎样的人。工作是我们自我的一部分,在工作上,我们显露我们特殊的才干,并运用在我们生活的团体或社会中。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怎样为自己在工作上定位,找不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工作一个换过一个,他们从来不知道怎样的工作才能表现“他们真实的自己。”事实上,很多时候,这根本就是界线问题。因为他们不能在别人对他们的定位与期望上设立界线,于是,他们无法发现与拥有自己的天赋、才干、喜好、渴望与梦想。

这种事情常常发生在那些不能与原生家庭分开的人身上。有个牧师一直很难与教会或长执相处。有一次,长执会开到一半,他终于坦白说出:“我从来就没有想要当牧师,那是我母亲的期望,不是我自己的。”原来他与母亲之间没有让他决定自己要走什么道路的良好界线,而他迁就母亲愿望的结果,是自己生活得很可怜,他的心就不在当牧师上啊!

朋友与文化也可能给予你压力,别人的期望所产生的影响力可以极其深远。所以,你必须确定自己的界线稳固有力,不要让别人来影响你或为你定位。事实上,你需要的是倚靠神,求神帮你看出你是怎样一个人?适合怎样的工作?《罗马书》十二章2节教导我们要设立界线,要避免别人对我们施压:“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依照你是怎样的一个人、你真实的自我与特定的天赋,你应该对自己有个合乎现实的期望 。要达到那个目标,你需有界线当强力的后盾,表明:“这就是我,而那不是我。”站起来抗拒那些别人对你的期望吧!

寻求你生活中的工作

寻求你生活中的工作必须有冒险性。首先,你必须确定地建立自我,与那些有密切关系的人分开来,追求你自己真实的渴望。你必须拥有自主权,了解自己的感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渴望。你必须好好评估自己的才干与极限,然后,在神的引导下,开始跨出步伐,付诸行动。

神要你发掘与利用你天赋来荣耀他的名。他要求的只是你让他在整个过程中与你同行:“又要以耶和华为乐,他就将你心里所求的赐给你。当将你的事交托耶和华,并倚靠他,他就必成全。”(《诗篇》三十七章4-5节)

但是,神也要你为你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行你心所愿行的,看你眼所爱看的;却要知道,为这一切的事,神必审问你。”(《传道书》十一章9节)

当你施展你的才干时,把你的工作看成是你与神的合伙关系。神给你那些天赋,就是要你将之发挥出来。把你自己完全交托给神,你就会找到最适合你的工作。恳求神帮助你。

《过犹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