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利用对方的软心肠

在办事的时候,如何打动对方的心,让对方从心理上折服,这是成功的关键。情感也是人身上的死穴,善制人者,必善制心,因此战场上的名将,商场中的高手,无不信奉“以软服人”的谋略。而了解对方的性格特点,这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只有充分了解了对方,才能制定出相应的做事策略。

美国的前总统罗斯福被人们誉为“私人交际天才”。一次,他在阿肯色州的一次宴席上,发现了很多自己并不认识的共和党议员。在宴席结束前,罗斯福想对每一个共和党议员表示自己至诚的好感,而且此时他也正为1912年的总统选举做准备——这绝对是一个展现魅力与风度的绝好机会。于是,罗斯福先向自己的顾问打听清楚了那些人的性格特点。接下来,罗斯福就开始着手向这些人的攻势了。对他来说,这再容易不过了,因为他已经知道了对方的底细,明白了每个人自傲的东西和特殊嗜好,因此他在与在座的每一位共和党人的谈话的尺度与分寸马上就了然于心,这样的谈话无疑使对方认为罗斯福对他们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在散席以后,罗斯福成功地赢得了这些人的好感与支持。

罗斯福做了总统以后,也十分擅长运用这种心理策略。对于每一个前来拜见他的人,都会在拜见之前掌握这个人的所有的资料……他就是运用这样一种再简单不过的方法,满足了所有他想赢得其好感的人的自尊心。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当你了解了对手的性格特点,你攻心的战术就会有的放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生活中你必须要了解别人,当然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很多人都有同情弱者的心理,看到不如自己的人,总是会“心软”的,再冷酷无情的人也有被打动的时候,关键在于“情”和“意”能否到位,能否切中对方的要害。

某企业的销售员到东北推销产品,很快同某厂签订了二十万元的供货合同。货到后,货款却迟迟回不来。半年后,企业老板责令他去该厂讨债。

他来到该厂,厂长诉起了苦,表示暂时不能付款。要不来钱,这位销售员就在该厂泡起了“蘑菇”,成了一名“编外职工”,天天到厂里来“上班”。几天下来,他在该厂混熟了,也摸清了他们的底细。这家工厂并不是没有钱,而是钱少债多,担心给了几家会引起更多的债主上门讨债。

不久,他发现厂区内高高挂起的广播喇叭,每天中午都播出该市经济广播电台的一档点歌节目,该厂的干部职工大多是这个节目的忠实听众。

中秋节这天这位销售员没来“上班”,人们都以为他回家过节去了。中午,该厂人照例边吃边听起了广播,从广播中传出的是这位销售员那有趣的“河北腔”。人人都放下手里的筷子,想听听他要说什么。正在吃饭的厂长也停住了,他担心销售员在广播中乱说,损害他们厂的声誉。

这位销售员在广播中动情地说:“今天是中秋节,每逢佳节倍思亲,作为离家在外的‘游子’,我也想家。但我并不孤独,我来到这里,得到了贵厂干部职工的很多帮助,在这里我为你们点播一首《只要你过得比我好》,以表达我对你们的祝福。”

“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歌声在厂区内回荡,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人。第二天,到了上班时间他又准时地出现在该厂,一下子成了新闻人物,认识的人和不认识的人都上前同他打招呼。很快有人告诉他厂长有请。走进厂长办公室,厂长含笑上前握住他的手,连说对不起,让他在外边过节。随后,厂长告诉他,正巧厂里收回一笔钱,他首先考虑的就是还他的货款。

生活中,同情弱者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心态,许多崇高的行为,实际上都是基于非常朴素的同情思想。所以,做事的时候,我们不妨利用这种心理,扮成弱者往往能解决很多难题。

《生活中的行为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