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压制别人,就是邪恶

在第一章中,我阐述了乔治的个案,乔治为了逃避痛苦,不惜用儿子的生命当赌注,与魔鬼签订了协议,但由于他良心未泯,产生了罪恶感,最终没有沦为邪恶的人。在第二章中,我又讲述了比利的父母为了逃避罪恶感,撒谎成性,使家庭成为了一座坟墓,压抑住了儿子的生命力。在这样的压制下,一个儿子自杀,一个儿子抑郁。压制别人,就是邪恶。所以,他们是真正邪恶的人。

由此可见,罪恶感就像是一盏灯,有了罪恶感,人才能看清自己身上的“恶”,从而走向善;而逃避罪恶感,不愿意承受良心的谴责,心灵就会一片漆黑。这样的心灵不仅无法燃烧出生命的光芒,还会吹熄别人的灯,扼杀别人的生命力。

我所介绍的邪恶之人,都与我所从事的心理医生的职业有关,所以,我担心读者可能会说:“这些邪恶之人或许都是特例,不可能出现在我们的同事、亲人和朋友之中,我们与他们不是一类人。”人们通常会认为,接受心理治疗的人都很变态,他们肯定与常人有不一样的地方。其实在心理医生看来,并不是这样,很多活跃在社交圈和职场上的光鲜亮丽之人,同时也都是在心理诊所中接受治疗的病人。看不看心理医生只是一个形式,敢不敢于面对自己的内心,承认自己的问题,才是核心。不过,我要告诉一个让人震惊的事实——来看心理医生的人大多数都是敢于面对自己内心的人,因为看心理医生的行动本身就证明他们觉得自己有问题,与正常的人不同,他们敢于质疑自己,敢于承认自己的不正常,最后才能变得正常。所以,寻求心理治疗的人是勇敢的人,也是令人敬佩的人。相反,伪善的恶人没有勇气面对自己的内心,他们不承认自己不正常,极力用正常的外表来掩饰自己内心的不正常。即使他们带着别人来看心理医生,但当问题指向他们自己时,他们就会用各种各样的谎言来逃避。所以,伪善的恶人隐藏在我们的身边,一般很难发现,他们可能是某个教会里的执事,或者是一位牧师,也可能是某个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还可能是学校的校长和老师,甚至,那个一直声称是你最好的朋友的人,就是一个伪善的恶人。正因如此,很多人遭到伪善恶人攻击之后,自己却浑然不知,比利的哥哥就是这样。不过,比利是幸运的,因为偷车,他引起了别人的注意,梅琳达姨妈愿意承担起照顾他的责任,所以最终他没有走向自杀的不归路。

然而,多数被伪善之人祸害的人并没有比利这么幸运。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孩子正在遭受邪恶的压制而没有被发觉。其实比利的个案极为普遍,就连我的小诊所内,每个月几乎都能接诊到一例类似比利父母这样的个案。人的一生,与伪善邪恶之人擦肩而过的机会很多,几乎每碰到一次人性的危机,都与伪善邪恶有关。我主张将“伪善邪恶”一词加入到心理治疗的词汇中。虽然不可否认,这样做的确存在着极大的风险,但倘若不这么做,那么在处理这些个案时,我们将会看不清、道不明,即使想帮助伪善之人,也会感到力不从心,只能充满绝望地与伪善之人周旋。但是与其这样连探讨伪善邪恶之人的勇气都没有,为什么不积极地去面对他们呢?

或许读者会认为,比利的父母确实具有某些伪善邪恶之人的本质。然而,人们却可能只把它当作一个特殊的案例。毕竟,把自杀用的凶器作为圣诞礼物送给亲生孩子的父母没有几个。因此,接下来,我将阐述另一个15岁男孩的案例——他也是伪善之恶的受害者。这个案例再一次说明:为了逃避罪恶感,人会用谎言来掩盖真相,欺骗自己和别人,进而压制别人的生命力,毁灭别人的人生。

《少有人走的路2:勇敢地面对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