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变成别人”吗?

哲人:那么就让我们再回到刚才的辩论吧。你很想成为像Y那样更加开朗的人,对吧?

青年:但是,先生您己经明确说这是很困难的了。实际上也是如此。我也只是想为难一下先生才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其实我自己也知道不可能成为那样的人。

哲人:你为何会这样认为呢?

青年:很简单,这是因为性格有别或者进一步说是秉性不同。

哲人:哦。

青年:例如,先生您与如此多的书相伴,不断地阅读新书,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可以说知识也就会不断地积累。书读得越多,知识量也就越大。掌握了新的价值观就会感觉自己有所改变。

但是,先生,很遗憾的是,无论积累多少知识,作为根基的秉性或性格绝不会变!如果根基发生了倾斜,那么任何知识都不起作用。原本积累的知识也会随之崩塌,等回过神来已经又变回了原来的自己!阿德勒的思想也是一样。无论积累多少关于他学说的知识,我的性格都不会改变。知识只是作为知识被积累的,很快就会失去效用!

哲人:那么我来问你,你究竟为什么想要成为Y那样的人呢?Y也好,其他什么人也好,总之你想变成别人,其“目的”是什么呢?

青年:又是“目的”的话题吗?刚才己经说过了,我很欣赏Y,认为如果能够变成他那样就会很幸福。

哲人:你认为如果能够像他那样就会幸福。也就是说,你现在不幸福,对吗?

青年:啊……!!

哲人:你现在无法体会到幸福,因为你不会爱你自己。而且,为了能够爱自己,你希望“变成别人”,希望舍弃现在的自我变成像Y—样的人。我这么说没错吧?

青年:……是的,的确如此!我承认我很讨厌自己!讨厌像现在这样与先生您讨论落伍哲学的自己!也讨厌不得不这样做的自己!

哲人:没关系。面对喜不喜欢自己这个问题,能够坦然回答“喜欢”的人几乎没有。

青年:先生您怎么样呢?喜欢自己吗?

哲人:至少我不想变成别人,也能悦纳目前的自己。

青年:悦纳目前的自己?

哲人:不是吗?即使你再想变成Y,也不可能成为Y,你不是Y。你是“你”就可以了。

但是,这并不是说你要一直这样下去。如果不能感到幸福的话,就不可以“一直这样”,不可以止步不前,必须不断向前迈进。

青年:您的话很严厉,但非常有道理。我的确不可以一直这样,必须有所改进。

哲人:我还要再次引用阿德勒的话。他这么说:“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子的东西。”你之所以想要变成Y或者

其他什么人,就是因为你只一味关注着“被给予了什么”。其实,你不应该这样,而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一点上。

《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