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皁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哲人:那么,关于人际关系我们换个角度来谈。你知道自卑感这个词吗?

青年:这可真是个无聊的问题。从我前面的话中您也应该明白我是一个极其自卑的人啊。

哲人:那你具体有什么样的自卑感呢?

青年:例如,在报纸上看到同龄人活跃的姿态时,我就会感到极其自卑。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那么活跃,而自己究竟在做什么呢;或者是看到朋友过得幸福,不是想要祝福而是心生嫉妒或者非常焦躁。当然,我也不喜欢自己这张满是粉刺的脸,对于学历、职业以及年收入等社会境况也抱有强烈的自卑感。哎呀,总之就是哪里都很自卑。

哲人:明白了。顺便说一下,在咱们谈论的这种语境中第一个使用“自卑感”这个词的人是阿德勒。

青年:哦,这我倒还真不知道。

哲人:在阿德勒所使用的德语中,劣等感的意思就是价值更少的“感觉”。也就是说,劣等感是一个关于自我价值判断的词语。

青年:价值判断?

哲人:是一种“自己没有价值或者只有一点儿价值”之类的感觉。

青年:啊……如果是那种感觉的话,我非常明白。我就是那样。我几乎每天都自责地想:自己或许连活着的价值都没有。

哲人:那么,我也说一下我自身的自卑感吧。你刚见我的时候有什么印象呢?我是指在身体特征方面。

青年:嗯……这个嘛……

哲人:你不必有顾虑,请直率地说出来。

青年:说实话,您的身材比我想象中小。

哲人:谢谢。我的身高是155厘米。据说阿德勒也是跟我差不多的身高。我曾经——直到你这个年纪之前——一直苦恼于自己的身高。我心中一直在想:如果我拥有正常的身高,如果再长高20厘米,不,哪怕是再长高10厘米,一切就会不同,就会拥有更愉快的人生。当我把这种想法告诉朋友的时候,他断然告诉我说:“这种想法太无聊了!”

青年:他太厉害啦!是个什么样的人呀?

哲人:他接着说:“长高干什么呢?你可有让人感觉轻松的本事啊!”的确,高大强壮的男性本身就会给人一种震慑感;而另一方面,矮小的我却能让对方放下警惕心理。看来个子矮小无论是对周围人来说还是对自己来说,都有好处呢!这就是价值的转换。现在的我已经不会再为自己的身高而烦恼了。

青年:噢。但是,那……

哲人:请你先听我说完。这里的关键点是,我155厘米的身高并不是“劣等性”。

青年:不是劣等性?

哲人:事实上,问题不在于有所欠缺。155厘米的身高只是一个低于平均数的客观测量数字而已。乍看之下也许会被认为是劣等性。但是,问题在于我如何看待这种身高以及赋予它什么样的价值。

青年:什么意思?

哲人:我对自己身高的感觉终究还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也就是人际关系——中产生的一种主观上的“自卑感”。如果没有可以比较的他人存在,我也就不会认为自己太矮。你现在也有各种“自卑感”并深受其苦吧?但是,那并不是客观上的“劣等性”,而是主观上的“自卑感”。即使像身高这样的问题也可以进行主观性的还原。

青年:也就是说,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

哲人:正是如此。我从朋友“你有让人感觉轻松的能力”这句话中得到了启发,于是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如果从“让人感觉轻松”或者“不让人感觉太有威慑力”之类的角度来看,自己的身高也还可以成为一种优点。当然,这是一种主观性的解释。说得更确切一些,就是一种主观臆想。

但是,主观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可以用自己的手去选择。把自己的身高看成是优点还是缺点,这全凭你自己主观决定。正因为如此,我才可以自由选择。

青年:就是您前面所说的重新选择生活方式吧?

哲人:是的。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并且,我们都活在主观世界中。这一点在刚开始时我就说过了。

青年:是的,就是18度的井水那个话题。

哲人:关于这一点请想一想德语中“自卑感”的意思。我之前说过,在德语中“自卑感”是一个关于自我价值判断的词语。那么,价值究竟是指什么呢?

例如,价格昂贵的钻石或者货币。我们会从中发现一些价值,并会说1克拉多少钱或者物价如何如何。但是,如果换种角度来看,钻石之类的东西也只不过是石块而已。

青年:哎呀,道理上来讲……

哲人:也就是说,价值必须建立在社会意义之上。即使1美元纸币所承载的价值是一种常识(共通感觉),那它也不是客观意义上的价值。

如果从印刷成本考虑的话,它根本不等于1美元。

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存在,那我也许会把这1美元的纸币放入壁炉当燃料或者当卫生纸用。同样的道理,我自然也就不会再为自己的身高而苦恼。

青年:……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存在?

哲人:是的。也就是说,价值问题最终也可以追溯到人际关系上。

青年:这样就又可以与“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这种说法联系起来了吧?

哲人:正是如此。

《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