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 行为遗传学

行为遗传学指的是通过研究基因和环境的作用来研究行为,而不是直接检测基因。方法包括:家族研究、双生子研究和收养研究。基本上,这些研究的焦点在于:行为特质和心理疾病是否有家族遗传性及其原因。

1.家族研究

研究者和临床医生通常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心理疾病是否具有家族遗传性特点?经典的家族研究方法是通过家族聚集性(familial aggregation)检验一个患某特定疾病的人[先证者(Proband)]的家庭成员是否比未患该病者的家庭成员更有可能得这种病。若该疾病在先证者家族中更普遍,则认为其具有家族性或“家族聚集性”。家族研究有两种方式。家族史法利用一个或几个家庭成员提供其他家庭成员的信息。如果你曾在医院填写过家族遗传病史清单,你可能会觉得这种方法很熟悉。家族研究方法还包括对每个同意接受采访的家族成员进行直接访谈。因家庭成员往往并不相互透露心理症状,对每个家庭成员进行单独访谈能更可靠地评估该家族的实际特质和疾病。

在莫妮卡案例中,临床医生可能会用家族史法进行诊断访谈,询问她的家庭中有没有其他成员存在抑郁症状。如果莫妮卡曾参加抑郁症病因的家族研究,研究者可能会邀请她的亲属参加个人访谈,以判断她的亲属中是否有人曾患抑郁症。

从科学角度看,确定症状是否有家族遗传性是理解一种疾病是否受基因影响的首要一步。然而,家庭成员享有共同的环境经验。如第1章讨论过的,文化背景(包括家庭)确实对人的行为有重要影响。因此,任何可观察到的家族聚集性既可以归因于遗传因素,也可以归因于环境因素,或者更可能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通过采用收养研究和双生子研究设计就可以将遗传因素从环境因素中分离出来。

2.收养研究

收养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条件:遗传相关的个体分开抚养因此各自有不同的家庭环境。在收养家庭中,被收养的婴儿生活在一个与亲生父母不同的新环境中,则他们之间的相似性代表了遗传因素对一个给定特质或行为的影响。而幼儿和养父母间的相似性能度量影响亲子相似性的环境因素。这种相似性只有当领养孩子的安置地不具有“挑选性”(例如,一个特定宗教教派的上层中产阶级家庭要求收养一个背景相似的小孩)时才有效。收养研究提出了一个中间立场来检验行为遗传模型,它比家族研究更有效地将遗传因素从环境因素中分离出来,但也有不足。其中一个缺点是领养场所并不总是随机的。通常婴儿会安置在与其种族、宗教和社会经济地位相似的家庭。随着国际性收养的流行,其他问题也相继出现,比如被收养者在被领养前面临着什么样的环境。诸如放置在孤儿院或缺乏早期依恋经验的环境中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发展后果而混淆收养研究的解释。

3.双生子研究

双生子科学研究是理解遗传和环境对变态行为影响的另一重要途径(Cederlof et al.,1982;Martin et al.,1997)。这些研究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一些严重精神疾病的理解并帮我们改进了治疗方法。例如,30年前,人们普遍相信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这两种病症将在后面章节详细介绍)完全由环境创伤和父母缺陷导致。然而,基于大量科学研究证据(Folstein&Rosen-Sheidley,2001;Sullivan,2008),我们现在知道这些疾病的基因成分至关重要。

双生子研究通过检验同卵双生子(MZ)和异卵双生子(DZ)间的异同以确定遗传和环境对心理疾病的影响。同卵双生子来自单一胚胎(受精卵),在受精后头两个星期的某个阶段受精卵分裂并产生出两个胚胎,两者基因完全相同。因此,拥有完全相同基因的同卵双生子在行为上的差异为环境因素的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Plomin et al.,1994)。而异卵双生子来自两个卵细胞和相应精子组成的受精卵。异卵双生子并不比兄弟姐妹间有更多的遗传相似性,平均而言他们有一半的基因相同。因此,异卵双生子间的行为差异是受遗传和/或环境两方面作用的结果。

最严格的双生子研究设计使用的是出生后就分开抚养(即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同卵双生子。这种情况明显地将遗传因素和家庭环境因素分开。由明尼苏达(Bouchard et al.,1990)和瑞典(Pedersen et al.,1985)开展的两个大型同卵双生子研究被看作决定智商的遗传因素作用的关键研究。另外,在重聚同卵双生子中发现了在过去并不认为受遗传控制的相似性维度。例如,涉及重聚同卵双生子的当事人叙述中发现他们在很多令人惊讶的维度上存在相似性,包括身体上的痣、开始谢顶的年龄、职业、选择的汽车和摩托,甚至喜欢喝的啤酒。

出生后分开抚养的同卵(MZ)双生子在成年后有极高的相似性。
《变态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