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感受如何被扭曲

存在等于被感知。美国心理学家莱因[注18]如是说。这个定义的意思是,我的感受被你感知到,我才发现自己原来是这般存在着。简单说来,一个人的存在感,来自于他的感受被另一个人看到。

我们说,一些人有清晰的自我,他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另一些人没有清晰的自我,很在意别人的评价。

实际上,我们都很在乎别人如何看自己。区别仅仅在于,有清晰自我的人,是投胎技术好,有好的父母,特别是好的妈妈。你的感受被好的妈妈感知到了,于是就有了存在感,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所谓的自我。没有清晰自我的人,没有实现这一步,所以他毕生都在用直接或扭曲的方式希求被别人看到。

干露露的妈妈雷女士在她的一张照片中,赤裸着上半身,拿手与胳膊笼住丰满但不诱人的胸部,神情非常满足,非常自得。她自己做的事情,和她让女儿做的事情,表面上是用性感引诱人,其实都是在追求一个很原始的渴望——看着我!看到我!这个原始的渴望被过度地满足了,所以她很自得。

最初,若没有被妈妈与其他亲人看到,就希望被万千人乃至无数人看到。

心理咨询的价值,也在于来访者的感受被看到。

不过,评价不是看到。看到,必须是心对心,感受对感受,是心灵的呼应,而不是头脑对心,更不是药物对心。虽然药物会作用于你因渴望感受被看到而不得、而恐惧、而绝望、而愤怒的种种感受,但因它看不到,所以治标不治本。

存在 = 被感知。相应的,不存在感,就源自于感受没被感知。这有多种方式,常见有三种:忽视、双重矛盾、僵尸化。

忽视很简单,最初就是妈妈或最关键的抚养者,没有精力、没有兴趣或没有能力看到你。要么你在婴幼儿时总是孤独,要么那个你在乎的人尽管在你身边,但她只有头脑没有身体、没有心,甚至连头脑都没有,所以“看见”一样没有发生。

极端忽视,会导致极端的不存在感,它集中体现为一种致命的羞耻感——生而为人,对不起。从来没有被爱看见,于是存在本身就是错误。

日本电影《松子被嫌弃的一生》中,松子的作家男友八女川站在疾驶而来的列车前自杀,遗言是“生而为人,对不起”。这也是作家太宰治自杀的真实遗言。

极度可怕的忽视,会导致一个极度矛盾的状态:我无比渴望被你看到,不被看到等于死,可被看到的那一刹那,我也觉得要死。对此,通俗的说法是,我不能爱上你或接受你的爱,因那样我就没有自我了。

莱因将此称为“吞没焦虑”,这与我文章中常见的吞没创伤不是很一致,无妨称它为原始的融合焦虑。

原始的融合焦虑,是指一个人害怕与他人、他物甚至他自己的联系,因关系意义上的链接会让其担心失去自己的身份和自主性,这种惧怕所产生的焦虑即原始的融合焦虑。

简而言之,有此焦虑的人,会感觉哪怕轻度的关系,都会吞没掉他可怜的自我身份。

关键原因是,他的自我太可怜、太脆弱了。之所以可怜与脆弱,是他的感受很少被感知。那很少被感知的感受,凑成了一个脆弱的自我。这种自我,非常渺小与卑微,其他任何一个事物都远比自己要高大。所以,建立关系就意味着,要被那个高大的别人所吞没,而自我就烟消云散了,就像《西游降魔》中段姑娘被孙悟空击成碎末又化为乌有。

本质上,融合意味着小我的死亡,但一般的过程是,有一个清晰的小我,托着自己与别人建立关系,不断在关系中感受彼此,信任越来越深,突然间感受到彼此,并在那一刻放下防御,小我死亡,而最亲密的关系建立,一个包含着“我与你”的关系性自我建立了。

若没有这个相对健康的自我托着,而直接去建立关系,那种湮灭感就太强了,令人不敢尝试。

原始的融合焦虑会带出很严重的问题,有这种焦虑的人,他只能感觉到极端情形,要么建立关系而失去自我,要么彻底孤立,不存在中间地带。

因这种焦虑,一个人会宁愿被憎恨被攻击,这时如果他进行反弹,就意味着一个自我疆界建立了,反弹时的感受——主要是愤怒等负性情绪,也构成了他滋养自我的养料。

相比起被憎恨被攻击,被爱反而是可怕的,因爱会导致被淹没被毁灭。

有此焦虑的人,容易梦见被埋葬、被淹没、被流沙活埋、被火烧成灰烬,或被水淹没。

甚至,被精准地理解也是可怕的,因被理解也意味着被吞没被窒息。

与理解和爱相比,他们宁愿被误解被憎恨,在孤立中,他们的小我反而有一定程度的安全感。

所以,要与有此焦虑的来访者相处,或与有此焦虑的人相处甚至相爱,尺度非常难把握,最好是和风细雨地逐渐接近,接近时一直保持某种程度的距离。

与他们交往,爱与理解发生时,反弹也会发生,有时反弹会非常激烈乃至可怕。你会觉得,对他们表达爱与理解,好像他们感觉受到了极大冒犯似的。

在我看来,根本上还是那种原始的羞愧。因没有被爱照见过,所以内心是一片黑暗。他们将这种黑暗理解为,真实的自己是坏的,而如此坏的自己竟然还渴望被看到被理解,何等可怕。没有人会爱自己、会在意自己,可自己还是如此渴求!

这是关键一点——让有此焦虑的人意识到,黑暗不等于坏,只要有爱照到你内心那一块田地,那一块田地就会变得美好。犹如纯美姑娘的一吻,会让可怕的野兽瞬间变成王子。

再谈谈双重矛盾。它的意思是,你既不能做 A,也不能做 -A。莱因则将双重矛盾称为双重束缚,准确的表达是,表面上,父母或亲人希望你做 A,但你真做了,他们不高兴。内心里,他们其实是希望你做 -A,但你若做了 -A,他们可能会更不高兴。

譬如,妈妈张开双臂欢迎你,你扑上去,但你感觉到她分明在推开你。若你不扑上去,她会斥责你。

双重矛盾的源头,是一个人内心的分裂,也即意识与潜意识的分裂。意识上,他们处于 A 端,可潜意识里,他们处于 -A 端。处于 A端时,头脑接受,但身体和心难受;处于 -A 端时,身体和心顺畅了,但头脑不接受。

双重矛盾会给其他人造成极大困扰,特别是孩子与配偶。孩子对事物本来有准确的感觉,他感觉到事情的真相是 -A,但既不会被父母确认,也不会被外人确认,父母和外人都说,事情明明是 A 嘛!你怎么这么不懂事。

就像很多人在社会上是一个无可指摘的好人,但在家里,却是一个暴君。但别人见到你都说,啊,你爸妈啊,他们可真是好人啊,你真幸福啊。但你真实的感受是无比痛苦的。

暴君还好,因为他毕竟做了明显错误的事,让你还会有明确的认识。可是在很多中国家庭,父母的暴行往往会被说成“打是亲,骂是爱”,但暴行太多了,最终还是会让孩子认定父母是错的。

有时,比暴行更严重的是隐蔽的攻击。隐蔽的攻击,攻击者不会承认,旁观者也看不到,受害者甚至都难以诉诸语言。譬如,许多人,表面上对人很好,可一转身,却会小声咒骂。

僵尸化,意思是,父母希望你一动都不要动,你的活力仅体现在执行父母的意志上。他们希望你只是他们手脚的延伸,而不要有任何自由意志。

之所以如此,是因父母有可怕的不安感,他们要掌控一切,任何一个小小的失控,都会让他们觉得掉入了深渊,所以他们要不惜一切来打压你的自由意志,将你推向僵尸境地。

忽视、双重束缚和僵尸化,以及其他破坏你感受的着数,在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上,在婚恋关系上,在工作以及社会中都可能存在,都会破坏一个人对自己感受的信任。这些着数很复杂,而你的着数可以很简单——信任你的感觉。

若你够幸运,有一个好妈妈或好的抚养者,你的感受不断被碰触被确认,你会形成一个丰盛而灵动的自我。若缺乏这份幸运,你要花很大努力,朝向这一目标前进。你也可以自己去认识并确认自己的感受,特别重要的是,无论如何,都要勇敢地投身于外部世界,让丰富的事情激活你的感受能力,以此不断碰触自己的感受。若这一点特别艰难,找一个好的心理医生是很好的办法。勇敢地去爱是必不可少的。爱,特别是爱情,能全方位激发你的种种感受。

不管是先天运气,还是后天努力,有丰富感受并被确认的人,都会形成所谓的“存在性安全感”,莱因描绘说:

具有存在性安全感的个体在这个世界上是真实的、活生生的。他们能感觉到内在完整的自我身份和统一性;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实在性、真实性以及内在的价值;具有空间的扩张性。

这虽不是很有诗意的表达,但若能活出这种感觉来,那将是很有诗意的境界。

愿你能活出这种感觉。

注18:Joseph Banks Rhine(1895~1980),美国心理学家。

《为何家会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