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令人战栗的反抗

古语说:“旧书不厌百回读。”有意思的文本总是常读常新的。高中的时候就学过《窦娥冤》,当老师二十年,每届都讲这篇课文。最开始当然是跟着教参人云亦云,可是近些年来,我对这个文本却有些与以往不一样的看法。

这篇课文一般上三个课时,在前两个课时讲完背景并疏通了文本之后,最后这节课,我想跟大家讨论一下:

“大家已经学习了《窦娥冤》这一课,相信大家对文本已经很熟悉了。今天这节课,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个文本背后隐含的一些东西,与大家分享一些想法。在这之前,我请大家再把《窦娥冤》第三折一段很有名的唱词《滚绣球》朗读一遍。”

同学们集体朗读《滚绣球》。

“读得真好!这段唱词也被公认为反映窦娥对天地的愤怒。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窦娥指天斥地是否意味着她否认天地的存在?”

“不是。”

“为什么?”

“她只是认为天地没有尽到责任,是糊涂了,但是她并不认为天地不存在。”

“很好,的确,窦娥指斥天地恰恰证明她相信天地的存在,或者说也相信神灵的存在,只不过她认为神灵没有能主持正义与公道,在她自己这件事上,天地神灵都失职了。那么,在第三折中最能体现窦娥反抗精神的是什么呢?”

“三桩誓愿。”

“对,这几乎也是大家公认的。从血溅白练到六月飞雪一直到大旱三年,一桩比一桩规模大,一桩比一桩范围广,体现了窦娥不屈的反抗精神。不过大家是否从语文的角度想过,誓愿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开始查字典。

“誓愿是表示决心时许下的心愿。”

查到的同学回答。

“哦,那么心愿又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又开始查字典。

“心愿就是内心的愿望。”

“我们学的是语文,不妨打破砂锅问到底,从词源上寻找问题,学语文就要有这种精神。愿望又是什么意思?”

“希望将来能达到某种目的的想法。”

“那么我们来看看窦娥的誓愿跟我们经常说的愿望或者心愿是不是一样呢?其实誓愿这个词在佛经中很常见。佛教传说中有个地藏菩萨大家知道吗?”

艾力克举起了手:

“我知道。地藏菩萨怜悯地狱很多罪人的灵魂在受苦,于是发下誓愿,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于是就一直在地狱里普度众生。”

我还没说话,同学们已经为他鼓起了掌。

“非常好!佛经传说地藏菩萨佛学深湛,早已有成佛的资格,但是为了拯救地狱的罪人,他发誓愿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于是就一直在地狱里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他伟大的牺牲精神也为世人传颂。我现在想问问:地藏菩萨的誓愿与窦娥的誓愿有什么不同?”

“地藏菩萨的是好的,窦娥的第三个誓愿是坏的。”

“刚才我们解释了誓愿、心愿和愿望的意思,这几个词似乎都包含着某种美好的意义。我们有时候许下自己的愿望,就是许愿。大家有没有想到这样的情况:夜空中流星飞过,你闭上眼睛许个愿,别人问你许的什么愿,你说希望成都大旱三年?”

同学们大笑:“没有,不会吧。”

“其实我们对希望降下某种灾祸的愿望有一个专门的词——”

“诅咒。”大多数同学都想到了这个词。

“是的。诅咒是祈祷鬼神加害于自己所恨的人。你们看这里窦娥的第三个愿望更像是誓愿还是诅咒?”

“像是诅咒。”

“照这样说的话,窦娥的三桩誓愿表现了她反抗精神的观点也许值得重新思考一下了。不过说起反抗,我又想问:反抗是什么意思?”

同学们查了字典之后回答:

“用行动抵抗。”

“对,这是字典的说法,不过这个说法其实隐含了一个条件:当有人伤害你的时候,你应该向谁反抗?”

“伤害你的人。”

“的确是这样。如果你反抗的对象根本不是伤害你的人,那还叫反抗吗?”

“不叫。”

我笑着说:“我这里举个纯属虚构的例子:我昨天把老婆孩子都狠狠打了一顿。为什么呢?因为校长欺负我,他不给我涨工资,于是激发了我强烈的反抗精神,你们觉得我是不是很帅啊?”

同学们大笑:“不帅!”

“我这难道不是反抗吗?”

“不是,那是发泄。”

“对,因为我反抗的对象根本不是对我施加侵害的人,我只是在发泄罢了。那么窦娥第三桩誓愿的对象是施暴者吗?”

“不是,是普通百姓,大旱三年最遭罪的是老百姓,会死很多人。”

“对,从本质上来说,窦娥的这个誓愿与我刚才说因为被校长欺负就去欺负老婆孩子其实是没有区别的。

“生活在现在这个富足安定的社会,我们很难理解大旱三年是个什么概念。1942年,河南发生大旱灾,加上当时日军入侵,人民遭受了深重灾难,据统计有一百万人饿死,一千万人无家可归。这里有一些当时表现饥民惨象的照片。”

我用PPT展示了一些当时的资料图片,饿殍遍野,灾民们境况惨不忍睹,一些学生发出了惊讶的叫声。

“冯小刚根据这一事件拍摄了电影《1942》,下面我们来看看这部电影里的片段。”

我播放了《1942》中美国记者目睹野狗啃食饥民尸体的一段,教室里气氛很沉重。

“看了这些,我想每个人的心情都很沉重。真正的旱灾竟然会带来这么深重的灾难,我们明白,窦娥不可能不明白,关汉卿也不可能不明白。如果窦娥的第三桩誓愿可以看作是诅咒的话,这样的诅咒真是太可怕了。我们的教参说窦娥的三桩誓愿其实是文学浪漫主义夸张的写法,大家对这种说法怎么看?”

有同学说:“即使是夸张也不应该这样夸张,太可怕了。”

还有的说:“我觉得这也不是浪漫主义,因为不美好。”

“你觉得浪漫主义应该是美好的是吗?”

“是的,比如《孔雀东南飞》里男女主人公死后化作鸳鸯,我觉得那才是浪漫主义。”

“大家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也想说说我的看法,与大家交流一下。下面这段文字选自我2006年写的一篇文章。

从这个文本中,我看到的是一种以暴易暴的方式,而且,自己遭遇的不公仿佛给了报复以更充分的理由,受害者转眼间就变成害人者,而且伤害的程度更深,范围更广,手段更残忍。

……这反映的实际上是我们民族内心深处一直埋藏着的一种黑暗和戾气。这种黑暗和戾气往往隐藏在弱者心中,平时掩盖在深深的奴性下面,当这样的弱者被压迫到了极限,他们的反抗往往是最残忍最血腥的。而最可怕的是,在我们的传统意识中,这样的报复或者诅咒是合法的。因此,中国历史上最残忍最黑暗的一些场面,往往就是那些“反抗者”制造出来的。

“就在我写下这篇文章几年之后,发生了一连串的事情,马上让我联想到我们对窦娥所谓反抗的解读,我觉得,这些事件背后隐藏的民族心理其实从窦娥甚至从更早的东海孝妇的故事中就一直存在——

2010年3月23日,福建南平男子郑民生因女友弃他而去,自己被单位开除待业在家,持刀在南平实验小学大门口行凶,杀死8名、重伤5名小学生,制造南平惨案。

2010年4月28日,广东省湛江市下辖雷州市雷城第一小学发生凶杀案。一名男子冲进校园,持刀砍伤10余名学生和1名教师。案发后,凶手被该校老师围堵在楼上,后被公安民警抓获。凶手是雷州市白沙镇洪富小学的33岁教师陈康炳,他于2006年办理病休。

2010年4月29日,江苏泰兴市泰兴镇中心幼儿园发生恶性伤人事件,一名男子持刀冲入幼儿园,砍伤30余人,其中包括幼儿、教师、保安。凶手是拆迁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徐玉元。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圣水镇人吴焕明在身患多种疾病、多次医治未见好转的情况下,心理扭曲,产生了自杀和报复他人的念头,于2010年5月12日8时20分许持刀进入吴宏瑛私办的幼儿园,将吴宏瑛当场砍死,继而丧心病狂,又将苏润花和18名幼童砍伤,后返回家中畏罪自杀。苏润花和7名幼童在医院抢救中死亡。吴焕明心狠手辣,滥杀无辜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

吴业昌,广西省平南县平南镇甘莲村清水塘队人,男,25岁,无前科。2012年7月前,吴在广东打工不顺,返回平南家中后,心情不好产生厌世情绪,就在街上买了一把柴刀,于2012年9月21日14时许路经红苹果午托居民屋,看见一群刚出门回学校的儿童,遂入屋,见人就砍,导致3名儿童死亡,13名儿童被砍伤。

“这些将魔爪伸向孩子的罪犯,他们的心理与窦娥多么相似!他们都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是他们不是向施暴者反抗,而是将伤害对象定在比自己更弱势的幼儿!这种悲剧发生的频率之高,情节之相似令人吃惊。这表明这种心理不是某个人独有的,而是长久以来就存在,让人不寒而栗。当我们为窦娥的所谓反抗而叫好的时候,看看这些现实版的‘窦娥’,谁还能喊出那个‘好’字?”

同学们陷入了沉默。

“现在我还想问一个问题:窦娥是不是坏人?”

大部分学生回答不是。

“她这样报复社会,几乎可以说是反人类了,为什么还说她不是坏人呢?”

“她本来也是很善良的,可是被逼到那个地步,她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那么我们做一个假设,如果你也被逼到那个绝境,你是否也会像窦娥一样发下这么恶毒的诅咒?觉得自己会的同学请举手。”

过了几秒钟后,有人犹犹豫豫地举手,然后又有同学跟着举起了手,片刻后,我也举起了手。

“如果我被逼到那个地步,也许我也会这样做,死也要抓几个垫背的,根本无暇去顾及那些人是否应该对我的遭遇负责。所以,我想我们并不是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指责窦娥或者关汉卿,而是应该更多地去理解窦娥,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应该怀有对弱者的悲悯,可能的情况下,给他们一些帮助,最起码,我们不能欺凌、伤害他们,不能制造更多的窦娥。如果我们能做到这样,这个社会也必将更和谐,更美好。”

2007年4月16日7时15分(北京时间19时15分),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恶性校园枪击案,枪击造成32人死亡,凶手本人开枪自尽,是美国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校园枪击案。

21日,纪念遇难者的33个花岗岩悼念碑以椭圆形排列安放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中央广场上,其中还包括凶手赵承熙的悼念碑。这是因为,虽然他犯下残忍的罪行,但学校和社会没能对精神有问题的他提供适当的治疗和心理咨询,对此感到遗憾,同时也是为了安慰失去他的家人。

在赵承熙的悼念碑上,和其他悼念碑一样,剪成“VT”(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缩写)模样的桔黄色彩纸上写着“2007年4月16日赵承熙”,旁边放着玫瑰、百合、康乃馨等鲜花和紫色蜡烛。在这些鲜花中放着一张便笺,上面写着:“希望你知道我并没有太生你的气,不憎恨你。你没有得到任何帮助和安慰,对此我感到非常心痛。所有的爱都包含在这里。劳拉。”

3年级学生雷切尔说:“他虽然很可恶,但他的家人真是可怜。”该校毕业生比尔·贝内特苦涩地说:“他也是一个人。”

弗大学生在20日中午举行的遇难者悼念仪式上,敲响了33声丧钟,悼念32名遇难者和凶手赵承熙。放飞到空中的气球也是33个。看到这些气球消失后,学生们抱在一起放声大哭。研究生克里斯·车巴克说:“他也是我们学校的学生,一共有33名学生死亡。我们应该公平地为所有人的死亡哀悼。”

“看到这个场景,我想起了冯小刚导演的《1942》里的一段情节,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我播放了《1942》结尾处逃荒的男主角救助失去亲人的小女孩的一段视频。

“我不知道我山穷水尽时会成为窦娥还是电影里的老东家,但是我知道,同样都是受难者,老东家表现出的才是真正的人性神圣的光辉,即使我不能做到他这样,我也愿意去崇敬他,景仰他。这个世界总会有弱小者、被欺凌者,而当我们比他们境遇好些,我希望我们能伸出手去帮他们一把,如果帮不了,至少表现出自己的同情,如果这都做不到,最起码,也不要加入欺凌他们的队伍。

“在今天的课结束之前,我想跟大家分享我很喜欢的一首诗,我相信大家都能从中有所感悟,下面我们一起朗读这首诗,它其实是一位叫约翰·邓恩的牧师的祷告词。”

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

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如果海浪冲掉了一块岩石,欧洲就减少。

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

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

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

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就为你而鸣!

《中国最美的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