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int 3 弹性发言,避免绝对字眼

在我们谈话时,时刻都要提醒自己,要给自己留余地,讲究弹性发言,避免绝对字眼。

对于这一点,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有一段精彩的描述:

“我在约束我自己的言行的时候,在使我日趋合乎情理的时候,我曾经有一张上面只列着美德的言行约束检查表。当初那张表上只列着十二项美德。后来,有一位朋友告诉我,我有些骄傲,说这种骄傲经常在谈话中表现出来,使人觉得我盛气凌人。于是,我立刻注意到这位友人给我这难得的忠告,我立刻意识并想到这样会足以影响我的发展前途。随后我在表上特别列出‘虚心’这一项,专门注意。我所说的话,一定竭力避免一切直接伤害别

人情感的字眼,甚至我会禁止使用一切确定的词句,如‘当然’‘一定’等,而用‘也许’‘我想’来代替。说话对于事业的成功与失败有很大的关系。你如果出言不慎,跟别人争辩,那么,你将不可能获取别人的同情,别人的合作、别人的帮助、别人的支持、别人的赞赏。”

说话要留有余地,不能把话说死,才能进退自如。一个年轻人去拜访大发明家爱迪生,年轻人自信地向爱迪生说:“我一定要研究出一种万能溶液,它能够溶解世界上所有的物质。”爱迪生反问:“它能够溶解所有物质,那你拿什么东西来盛放这种万能溶液呢?”年轻人红着脸无言以对。弓箭拉得太满就容易断,水缸里的水装得太满容易外溢,气球打得太满容易爆炸,说话说得太绝容易出现尴尬局面。在现实生活中,因为把话说得过于绝对而产生尴尬局面的例子很多。

有这样两个推销员,他们推销的是同一种新产品:螺旋状的袜子。为了表明这种袜子的透气性,第一位推销员随手拿起一只袜子,说:“来帮帮忙,拿住袜子一端,使劲儿拉。”说着,他就和一位顾客对拉起来,袜子的韧性的确很好。然后他又随手拿起一根长长的针,在拉得绷直的袜子上来回划动,袜子也没有损伤,说:“看一看,这种袜子不易抽丝。”紧接着他又拿起打火机,在袜子下面轻快晃动,火苗穿过袜子,而袜子也未受到损伤。在他一番介绍之后,袜子在顾客手中传看。一位顾客有意地拿起针,只是一划就在袜子上划了一个洞,原来如果顺着纹理划不易划破,并不是划不破。另一位顾客要用打火机烧,急得推销员赶忙补充说:“袜子并不是烧不着,我只是证明它的透气性好。”最后大家终于明白怎么回事,袜子的质量没得说,但当时气氛明显地影响了顾客的消费情绪。

而第二位推销员,也是一边说一边演示,不过他注意科学地介绍,一番介绍说得非常周到。他是这样说的:“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科学性,袜子怎么会烧不着呢?我只是证明它的透气性好,它也并不是穿不破,就是钢也会磨损的。”这番介绍没有给天性爱挑刺的顾客留下可乘之机。接下来,他一边给大家传看袜子,一边讲解促销的优惠价格,销售效果明显好于前一位推销员。

同样的产品,不同的推销员会产生不同的效果。通过这两个推销员的对比来说,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他们说话的程度。第一个推销员把话说得太绝对了,如果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消费者自然会产生抵触情绪;而第二个推销员则把握好了说话的弹性,让消费者感受到了产品的质量,再加上合适的价格,所以,才会收到好的效果。俗话说“宁吃过头饭,不说过头话”,说话要恰当、得体,不绝对,不然可能会引起更严重的后果,甚至是影响前途和命运。

曾经有这样一个人,因在公司里与他的同事产生了摩擦,一怒之下他就对那位同事说:从今以后我们之间一刀两断,彼此毫无瓜葛。这句话说完还不到三个月,他的同事就提升成了他的上司。因为他曾讲了过重的话,现在他觉得很尴尬,他就只好辞职另谋他就了。所以做事要讲究余地,不要把人逼上绝路;说话也要注意,不要把话说

得太满。谁也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说话行事为自己留有余地就是为了避免自己将来下不了台。对人说话不说绝,做事不做绝,也是在为别人考虑为别人着想,别人也会感激的。

少对人说绝话,这样做其实并不是仅仅为对方考虑、对对方有益的,更是为自己考虑,对自己有益的。这是对双方都有好处的。

俗话说:“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人情世事的变化速度无疑更快,社会生存的空间也变得越来越小,用不了“十年”就可能发生此消彼长的变化,人们相互间更是“低头不见抬头见”。如果把话说得太满,把事做得过绝,将来一旦发生了不利于自己的变化,就难有回旋的余地了。

情景训练:如果你说话时习惯带一些绝对的字眼,试着记下说这些字眼的频率,并逐渐减少使用次数。
《好口才是练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