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int 8 与陌生人搭话不宜话多

交谈时诚恳、亲切,是很受别人重视的。如果你碰到一个油腔滑调、说话飘浮不实的人,你一定会觉得异常不快,敬而远之,甚至会从内心里产生反感。自己的心情如此,别人的心情也是一样。这在和陌生人搭话的过程中需要特别警惕和注意。

初次见面,表情要自然,语气要和蔼、亲切,不论与谁交谈都应平等相待。交谈应不卑不亢、落落大方,还要讲究方式方法;和晚辈、下级交谈,不要态度傲慢、居高临下;对上级、长辈交谈不要卑躬屈膝、低声下气。为了表达某些内容,可以适当做一些手势,但动作不宜过大,不要手舞足蹈,更不要用手指着对方讲话。初次见面的时候,如果话太多,容易给下级或是晚辈造成好欺负的错觉;会被上级或是长辈认为不稳重。

与陌生人初次见面的时候语言要简洁、精练,并尽可能地承载更多和更有用的信息。反之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必然有损于自身的说话形象和说话风格。

“言不在多,达意则灵。”讲话简练有力,能使人兴趣盎然。冗词赘语,不得要领,必然令人生厌。善于交际的人惜语如金、言简意赅,而且能受到别人的欢迎。

1984年7月17日,法国新总理朗·法比尤斯发表的演说,更是短得出奇,演讲词只有两句:“新政府的任务是国家现代化,团结法国人民。为此要求大家保持平静和表现出决心,谢谢大家。”措辞委婉、内容精辟,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

可是有人却不是这样,他们在交谈中讲了许多不必要的细节,例如,你说:“我到一家理发店去理发,在××街和××街的转角处,门牌是四三五号,××街正在修马路。我记得这家理发店是五年前开的......”

说了一大套,别人还不知道你到底想要表达什么,也许认为你所讲的这些都是多余的。其实,你要说的是你走进了一家理发店去理发,有一个理发师是你大学的同学。这才是你想说的问题。

说话要能直奔主题,这样才能吸引对方的注意力,引起对方的浓厚兴趣。在与人交谈中,节奏快一点儿,在重要的地方,讲得详尽一些,其他的细枝末节则可以用一两句话交代一下就行了。

不光话不能说太多,而且交谈的距离也需要好好把握。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在一次谈判结束后的鸡尾酒会上,一位日本谈判代表端着一杯鸡尾酒和美国谈判代表在随意闲谈着,日本人老喜欢贴近着跟美国人说话,所以身体不自觉地向着美国人移去,而美国人却不喜欢人家靠着他说话,于是也就不自觉地往后退,就这样一个往前移,一个往后退,结果就变成了日本人追着美国人在大厅里转圈子。

这个故事尽管有点夸张,但是说明谈话的距离是很重要的,而且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谈话距离。说话通常是为了与别人沟通思想,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当然必须注意说话的内容,其次也必须注意说话时声音的轻重,使对话者能够听明白。这样在说话时必须注意保持与对话者的距离。说话时与人保持适当距离也并非完全出于考虑对方能否听清自己的话,另外还存在一个怎样才更合乎礼貌的问题。从礼仪上说,说话时与对方离得过远,会使对话者误认为你不愿向他表示友好和亲近,这显然是失礼的。然而如果在较近的距离和人交谈,稍有不慎就会把口沫溅在别人脸上,这是最令人讨厌的。有些人,因为有凑近和别人交谈的习惯,又明知别人顾忌被自己的口沫溅到,于是先知趣地用手掩住自己的口。这样做形同“交头接耳”,样子难看也不够大方。因此从礼仪角度来讲,一般保持一两个人的距离最为适合。这样做,既让对方感到有种亲切的气氛,同时又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在常人的主观感受上,这也是最舒服的。

因为是初次交谈,所以尽量谈谈和谐愉快的话题。交谈是双方信息的交流过程,只有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出现时,才预示着谈话正趋向成功。因此,谈话应避免以自我为话题中心,自以为是,滔滔不绝,借题发挥,炫耀自己,忽视他人。谈话中应随时注意对方的反应,观察对方的表情、姿态,以判断其对谈话的关注程度,并经常征询对方的意见。一旦发现对方对话题不感兴趣,应立即调整话题。

和陌生人搭话的时候说话不宜过多,还要刻意避开某些话题。在交谈中,涉及个人隐私、避讳的内容不要谈论,对方不希望谈论的事情不要谈。要注意的是,自己讲话也要给别人讲话的机会,可用提问让对方思索并发表见解。谈吐要文雅、文明。话题应尽量避开粗俗的内容,也不要使用粗俗或不雅的口头语,这些都使人感到格调低下,甚至会冒犯对方。交谈中适当伴以幽默、风趣,可以缩短彼此间的心理距离,增添谈话的生动与趣味,使交谈时时处在和谐、轻松、友好的气氛中。

所谓言多易失。和陌生人搭话的时候少说一点,不仅仅能减少对方的抵触心理,或许还能增加一些神秘感,何乐而不为呢?

情景训练:当陌生人表示不耐烦时,学会适可而止。
《好口才是练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