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后记一:关于卢旺达

【一】

这篇文没写的时候,有出版编辑过来问我的想法,然后皱着眉头说:“写个言情小说,能不能不写非洲的啊,不想看满头小辫子的黑人谈恋爱啊。”

又问题材,惊呼:“妈呀,这题材忒敏感,你要坐牢了。”

文章连载的过程中,不少读者猜到了卡隆的原型是卢旺达。之所以不代入卢旺达来写,两个原因:

1.只是写个小说,不想那么严肃地探讨政治问题。卢旺达是真实事件,而小说中有戏说的内容,所以不想直接挂钩。

2.真实的卢旺达,比小说中描述的悲惨太多,不忍心写。

但是做好了打算,想在全文结尾的时候,聊一下卢旺达。

【二】

以下内容,有些手头有资料,有些是之前的积累,可能记得不大精确,也没有尽述当时复杂的局势,所以只供大家了解事情大概。有兴趣的,可以翻查更真实的资料。

卢旺达是非洲中部一个小国,主要有两个种族,胡图族和图西族。

卢旺达大屠杀,发生在1994年4月,屠杀从4月到7月,持续了三个月,死亡人数一般被认为是80万到100万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把它称为“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篇章”。

这就很恐怖了,因为20世纪还出过一起举世震惊的人道主义灾难:德国纳粹灭绝犹太人。

卢旺达大屠杀被认为比纳粹的那次还要恶劣和令人发指,主要有两个原因:

1.纳粹迫害犹太人,死亡人数也很多,但至少是好几年的时间积累起来的。而卢旺达三个月内集中屠杀,杀人的速度是纳粹的好几倍。

2.纳粹至少知道事情无耻,假惺惺地建了集中营,对外宣称是工厂,以招工为名把犹太人诓进去。卢旺达那次很直白,广播里都在叫嚣:来,杀!

两个种族间存在这样的深仇大恨,事情要往前追溯到西方殖民者对非洲的瓜分。

卢旺达原本没有种族,只有农民、牧民等。有一种阴谋论,说殖民者来了之后,为了转移矛盾,于是划分了种族。

划分的标准很儿戏,参考了肤色、身高、鼻子是否更像欧洲人,以及家里的财产:以十头牛为界限,十头牛以上的,就是图西人;十头牛以下的,就是胡图人。

想想看,我们两家是邻居,我长得比你高点,你晒得比我黑点。本来大家都有九头牛,可巧今天我家的牛下了崽,殖民者查过数目之后,一锤定音:从此我是图西人,你是胡图人。

不仅如此,身份证上必须写明种族属性。划分完成,图西人占人口的14%,胡图人占85%左右。

接下来,殖民者开心地搓搓手,又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在各个方面,政治上、经济上、教育上、行政上,都无比偏袒图西人,拼命扶植图西人上位,同时鼓吹“图西人是更高贵的人种、他们的文化是优越的、他们是含米特人的后裔”。

高贵啥啊,不就是刚划分出来的吗?还有,含米特人又是啥,我也没研究。

只知道图西人成了既得利益者之后,就开始膨胀了,真的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没少做压迫胡图人的事。胡图人的矛头也就马上对准他们,心说你是啥玩意儿。

此时,反殖民主义可能都不那么重要了,两拨人为划出的种族——不看身份证都不一定区分得出谁是谁——开始了针锋相对和旷日持久的争斗。

同一时间,历史不断向前发展。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非洲国家纷纷独立。世界大势如此,殖民者也就顺水推舟,陆续把殖民地权力交回当地人手中。

这个时候,卢旺达的殖民者,就是比利时人,基于种种考量(胡图人毕竟人数众多),做了一件简单粗暴的事:交权的时候,把权力交到胡图人手里了。

明摆着要出问题。图西人当了那么多年人上人,忽然统治者变成了胡图人;而胡图人憋了几十年的气,正愁没地方撒。

所以,从1962年卢旺达独立之日起,国家内部就没太平过。图西人持续流亡,也持续被迫害,基本是大闹三六九,小闹天天有吧。到了90年代,流亡海外的图西人成立了爱国阵线,直接就和政府军开战了。

联合国觉得这样不行,1994年的时候出来调停。当时卢旺达的总统,名字太拗口,我们叫他哈总统吧,迫于国内外的种种压力,乘着飞机去国外和谈了。

这引起了胡图族极端分子的不满,这些极端分子开始煽动民众:你们忘记了被图西族奴役的日子吗?要是谈判成功,图西人掌握了权力,你们还有好日子过吗?

而针对图西人的灭绝政策也一直在暗中进行,简单说来,有以下准备:

1.统一了暗号,叫“cutthetalltrees(砍掉高的树木)”,因为图西人长得稍微高一些。极端分子秘密通知下去:哪天听到这个暗号广为传播,那就是行动开始了。

2.清查图西人地址。他们基本掌握了所有图西族人的住处门牌号,屠杀一开始,都是按地址找上门去,直接开杀,基本没有能被放过的。

3.购买大量武器。据说从1993年到1994年,光砍刀就购进了50万把——估计是没那么多钱买枪支弹药。此处有个插曲:这些砍刀大量是中国制造的。据说当时中国的厂方也很惊讶,问订单数量怎么这么大啊,人家淡定地回答,今年橡胶大丰收,要砍橡胶。

那么多张嘴,那么多人参与,这消息其实不保密。很多人都听说了,但没当回事。当时联合国驻卢旺达的维和司令是一名加拿大人,叫达莱尔,连胡图人藏砍刀的仓库地址都知道,汇报给总部的时候,纽约方面回答:收缴武器超过了联合国的授权范围,不允许。

4月6号,哈总统谈判完回国,座机即将降落时,被两枚导弹击中,机上人员全部死亡。顺便说一句,飞机上还有一位布隆迪的新总统——搭便机的。

屠杀几分钟后就开始了。胡图人的电台开始疯狂播报:“我们的总统被杀了,是那些图西人干的!来吧,拿起武器,为总统报仇,砍掉高的树木,让我们杀死蟑螂!”

一夜之间,整个卢旺达首都基加利陷入了腥风血雨。

更耐人寻味的是,首当其冲被杀害的还不是图西人,而是那些胡图族温和派人士,甚至包括了高官,比如宪法院院长、政府部长等。这传递出一个危险的信号:哪怕你是胡图人,哪怕你身居高位,你敢站在图西人一边,你也得死。

当时的西方各国,还有联合国维和部队,从来没有应对过如此简单粗暴的形势,一时间都蒙了。维和部队不能擅自行动,是否插手要等总部的指示,于是总部开始开会讨论。

那头讨论得如火如荼,这边已经杀红了眼。胡图人显然做过计划,一上来就杀了十个比利时维和士兵,而比利时维和力量是当时卢旺达各国维和力量里实力最雄厚的一个。

比利时人没想到会动真格的,死了十个年轻小伙子,没法跟国内纳税人交代,国内吵得天翻地覆。比利时政府考虑了一下,决定撤侨撤军。

其他国家一看:实力最雄厚的一支都撤了,我留着不是等死吗?看来这里要失控,赶紧走吧。

大家纷纷开撤。

撤的时候,车上甚至可以带宠物,但不能带走任何一个图西人。胡图人在街上设了层层路障,一辆辆车检查身份证,查到了图西人马上拖下来杀死,嚣张到敢当着联合国士兵的面杀人。

这期间,发生了很多悲惨的事。比如比利时部队撤走的时候,是在晚上,说是要趁着夜幕悄然撤离。当时有2000多名难民受他们保护,难民围在车边,恳求说:“要不你们拿枪把我们打死吧,子弹杀人会快一点,我们不想被刀砍死。”

当然不能开枪。

撤离开始时,成群的难民跟着汽车跑,哭喊着:“请不要扔下我们!”

数小时后,2000名难民几乎全部遭到杀害。

根据资料,当时决心留下来继续工作的国际组织,只有红十字会国际委员会的一个小组,以及后文被提到的悲催的达莱尔率领的联合国维和部队。

连无国界医生组织的外国医生也加入了撤离。一位医生对记者说:“我们断定,留在这里工作已经不再有意义,去医治一个即将被杀掉的人是徒劳无益的。”

联合国的会议还在开,讨论没完没了。还活着的图西人通过各种方式向自己海外的朋友求救。

据说有美国的官员给当时卢旺达胡图族的军方头目打电话,威胁他说:“你们要是不住手,我们美国会出面干涉的。”

其实当时,美国上下都沉浸在一桩明星大事里:辛普森杀妻案,根本也不怎么关注卢旺达是怎么回事。

那个军方头目回答说:“我们卢旺达没有石油,也没有黄金,你们美国人会来吗?来干吗呢?”

对美国人的行事风格还真是看得入木三分。

又有人向美国提出,美国即便不出兵,但是有那个技术,可以关闭卢旺达当地的电台。因为广播太有煽动性,也极其可怕。比如它突然发现了一个图西族人的藏身地点,马上通过广播通知所有胡图人:“快来啊,××大街十字路口那里有一大群蟑螂!”

所有听到消息的胡图人跳上卡车,挥着刀就来了。路上还不断有要搭车的,搭不到车就跑步去,更别提那些本来就在附近的人了。

但美国人拒绝了关闭电台的请求,理由是,咱们不能干涉新闻自由——后来有人指出真相,短波干涉电台,每个小时要花8500美元,美国人大概不想花那个钱……

于是,在BBC可以拍出照片、传出新闻的情况下,世界也了解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屠杀居然可以持续三个月之久。

太多细节,不说了。

【三】

有一本书,叫《路西法效应》,论好人如何变成恶魔,或者说,一个普通人距离杀人到底有多远。

最后得出结论: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下,好人也会犯下暴行。这种人的性格变化被称为“路西法效应”——上帝最宠爱的天使路西法后来堕落成了第一个堕天使,被赶出天堂。

卢旺达大屠杀中有许多颠覆人性的认知。

比如,医生本来是救死扶伤的,但医生里出了很多“杰出杀手”。在人权组织报道里,不管是男医生、女医生,还是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的医生,都参与杀害了自己的图西族同事、患者以及到医院来寻求庇护的伤员和难民。

又如,教师会告发学生,甚至亲手杀死学生。一位胡图族教师对记者说:“我本人就杀死过一些孩子……我们一年级曾经有80个孩子,最后只剩下了25个。”

有一个农民接受采访,说:“我杀人是因为我被逼无奈。我不杀他们,我自己就会被杀掉。许多人死掉,就是由于不肯杀人……”

大屠杀事件平息之后,很多胡图族凶手不承认自己杀了人,一口咬定当时是被魔鬼附身,说:“不是我干的,是附在我身上的魔鬼干的。”

自己都无法面对自己曾经做过的事。

【四】

之所以想写这篇文,源于前面提到的一个人,加拿大将军,达莱尔。他是当时联合国维和部队司令。

契机是,在看关于卢旺达的纪录片时,里头提到这位将军——他陷入深深的愧疚和自责之中,几次试图自杀,至今要靠药物才能入眠和保持情绪稳定。

我觉得不可思议:这不是个年轻的小伙子,是个将军、男人,老成持重,见过许多大世面,残酷的事肯定也见了不少。又不是他杀的人,怎么就“几次试图自杀”了呢?

有些情绪激动的键盘侠,大概要喷他圣母了。

于是我翻了一下他在这一事件中的角色。

1.起初,达莱尔受命担任联合国驻卢旺达维和部队(又叫联合国卢旺达援助团,简称联卢)司令,要求给自己4500人。联合国给他配了支2500多人的军队,训练和装备都很低下,缺少后勤,甚至零用钱。他自己回忆说:“我们需要订购手电筒,经过长时间的拖延等待之后,手电筒终于到货,却没有配电池……”

2.并且,他不具备情报搜集能力,虽然他曾向总部提要求,但是答复是:情报搜集行动不符合维和政策。

3.但他还是很努力。1994年1月,胡图族阵营有个军官准备叛逃,他把极端分子的部分计划透露给了达莱尔方面。

我们来看看那个人透露了些什么:

——胡图族培训了1700个人。这些人分为40个一组,每一组都“有能力在20分钟内杀死1000个图西人”,如今已经分散到首都基加利全城了。当“cutthetalltrees”的信号传出,这些人会带头行动。也就是说,胡图人培训了“先导者”。因为大众是容易跟随和受煽动的,光听广播里说,也许没人敢动手,但如果已经有人带头进行了呢?

——胡图人有杀害比利时维和人员的计划。这样的话,可以迫使比利时人从联卢退出,而比利时人是联卢最重要的一支力量。

——他知道藏匿武器的地点,愿意提供地点和更多情报,要求是“联合国帮助他和家人安全地出走海外,并提供保护”。

请注意,当时是1994年1月,距离真正的屠杀发生,至少还有三个月。

1.达莱尔欢欣鼓舞,马上向联合国打报告,请求先把武器收缴了。结果大家也知道了,联合国回复说超出授权,不允许。

2.达莱尔又做了数次努力,反复争取,都被拒绝了。他手下的联卢分散在基加利各处,相互之间被路障隔绝。十名比利时维和士兵被杀后,他尤其担心其他士兵的安全。食品维持不到两周,有些营地的水只够两天的,燃料、弹药、药品都不足。

3.但是达莱尔还是坚持不撤离。他觉得,只要提供增援,自己一定能阻止屠杀。他三度接到联合国官员的指示,要求拟定撤离方案,他都拒绝执行。其中一次,甚至是加利(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打来的。

4.比利时撤军之后,达莱尔几乎是绝望的,因为联卢实力大减,但他还是坚持在自己的营地保护着约3万名平民。但紧接着,更绝望的事发生了。比利时维和部队走后十多天,安理会通过一项新决议,要求撤回大部分联合国维和人员,仅留下一支270人组成的象征性部队。

从2500余人,到走了比利时人,再到只剩270人,还是四处分散的,后勤不足,食品和水短缺,弹药所剩无几,没有增援。不能硬拼,毕竟已经死了十个士兵了,身为司令,他要对士兵的安全负责。

所以,整件事达莱尔应该负责任吗?我觉得他已经很努力了。但偏偏屠杀结束,他是那个“几次试图自杀,至今要靠药物才能入眠和保持情绪稳定”的人。

想来想去,大概是因为,屠杀发生在他眼前,每一天持续着,现场刺激太恐怖,超过了他的忍受极限。

不想指责那些开会和做决议的政客太过冷漠,他们也有自己的考量。我想,如果把他们拉到现场,让他们亲眼看到发生了什么,他们也会尖叫、痛哭、拼命阻止。但当他们远在万里之外,吹着空调,喝着咖啡,开着会的时候,他们就可以计较费用、是否符合本国利益、是否合算、能不能少花点钱。

之前提过的那1700人,有部分是国外的军官帮忙训练的。一位亲眼看到屠杀惨状的法国军官号啕大哭,不敢相信“自己亲手调教的士兵居然犯下如此罪恶的行径”。

因为达莱尔,我又去查了一些相关的资料,注意到有一位魏特琳女士,中国人可能很熟悉。南京大屠杀中,她曾经致力于保护中国难民。但很少有人知道后续——回国之后,她因为对人性的失望和精神极度抑郁,开煤气自杀身亡。

那些亲手犯下累累罪行的人,好多还信口雌黄,拒不认罪;这些善良的人,却相继失去生命和正常的生活,我觉得特别不公平。

【五】

所以想写一个关于保护区的故事,但不想俗套地去歌颂、赞扬,描述他们怎么努力,怎么斗智斗勇。

我在想,如果有一个姑娘,在保护区时还很年轻,迫于种种压力,犯下了自己不能释怀的错,那么一切结束之后,她还会有勇气继续吗?会弥补吗?如何去弥补呢?

于是有了这篇文,《四月间事》。

其实算是给女主开了挂,很多她的前辈,比她年长、资深,更清白,像达莱尔、魏特琳,都过不了那道坎,希望用死亡来结束一切痛苦,她怎么过呢?

有时候写小说,会想当然,设置一方背负重重苦痛,遇到真爱的人,完成救赎。

但事实上,人生比小说复杂得多。不是所有救赎都能用爱情解决。战甲一直都在,有时候要靠自己穿上。

就好像卢旺达事件最终有转机,不是因为国际社会重拳出击,而是图西人的爱国阵线打了回来。胡图族人觉得惶恐,害怕遭到报复,于是大规模逃往邻国——“跨越边界前,在路边丢下成堆成堆的砍刀、匕首、长矛”。

即便岑今没有遇到卫来,她也终究会让事情水落石出,让该报应的得报应。

卫来的出现,只不过是让结局更好而已。

卡隆是弱化了许多的卢旺达,没有真实事件那么绝望——死亡人数减到20万左右,不少国际组织和志愿者都留下来保护难民,建立了保护区;战后上帝之手要求对战犯追责,甚至可以有国家力量支持……

而前面说过,真实的卢旺达事件是,大量战犯外逃,政府预测替死难者讨回公道要200年,很多重要战犯得到其他国家庇护,尤其是法国——卢旺达大屠杀二十周年纪念的时候,也就是2014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都曾亲自前去祭奠。但当时的卢旺达明确拒绝法国总统前来,还曾威胁要断交。

所以文中的设置,热雷米一案发生在法国,上帝之手宣称对热雷米被杀案负责之后,法国警局就不再追责。

两个月的时间,写完这一个月的故事。

原本就没计划写太长,也不想写太深。那些摊开的细节,太多苦难,写多了觉得像故意去消费。人性和关怀都是太大的课题,自觉没法驾驭,所以只是借了个大背景,重点还是故事。

【六】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感觉和平真好。股票大王巴菲特有一个“卵巢彩票”理论——在恰当的时间出生在了一个好地方,就是抽中了卵巢彩票。

想想身在文明的和平国度,的确很幸运。那种非洲偏僻地区被行割礼的女孩,三五岁时身体就遭到残害,有什么能力去主宰自己的命运?十来岁被父亲卖了换骆驼,嫁给五六十岁的老头子——有人为了爱情伤心落泪的时候,她们连爱情是什么都不知道。

卢旺达大屠杀里,西方国家第一时间撤侨撤军虽然遭人诟病,但换一个角度想:在外的国民遇到混乱,第一时间有强有力的国家政府来保护,也是件幸福的事。

感谢阅读,你不喜欢,是你的权利;你喜欢了,是我们的缘分。

下期再聚,祝安。

注:

如果想了解那段历史的详细情况,英国人马丁·梅雷迪思所著的《非洲国:五十年独立史》一书中,有个章节叫“墓穴尚未填满”,讲的就是卢旺达大屠杀,非常详尽。

有一部国内制作的纪录片,40分钟左右,叫《卢旺达100天》,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搜来看一下,我觉得前后理得都比较清楚。

有一些电影是反映那段历史的,比较著名的是《卢旺达饭店》,还有两部:《杀戮禁区》(讲述一所小学校里,比利时人撤军之后,两名外国人保护难民的故事)、《四月的某时》(讲述普通卢旺达人如何在屠杀后回望和生活),个人觉得可观性一般。

《四月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