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

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

“人文精神”这个词,大家都挂在嘴上,但对它的含义却比较模糊,我也一样。我稍微认真地想了想,有了一个思路,提出来和大家讨论。

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二、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三、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

和“人文精神”有关的另一个词是humanities或humane studies,通常译作人文科学。在西方,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一般把学科划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三大部分。其中,人文科学是研究人或人性的学科,可以笼统地称作人学或人性学。在德国,人文科学叫die geistige Wissenschaft,即精神科学。究竟哪些学科属于人文科学或精神科学,各国的划分有出入,但大致都包括文学、语言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哲学、法学等。一般来说,在人文科学中,价值观点占据更重要的位置,其他科学则更注重事实(现象)和逻辑。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事实上,人文价值观点也常常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用于其他学科。

根据以上分析,我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是广义的宗教精神。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尊重精神价值)。

一、人性:尊重人的价值

人文精神的起点是对人的价值的尊重,确认人是宇宙间的最高价值。这一方面是相对于物而言的,人永远比物宝贵;另一方面是相对于神而言的,不能以神的名义压制人。

从这一点出发,人文精神肯定人的尘世幸福,认为人生的价值应在现世实现,人有权追求尘世的幸福,不能把幸福推延到天国或不可见的未来。其中也包括肯定感官的快乐,反对禁欲主义。

但是,和人的生物性欲求相比,人文精神更看重人的精神性品格,认为后者是人的尊严之所在。也就是说,对人来说,尊严高于幸福。关于这一点,康德的解说最有代表性。他认为,人一方面属于现象界,具有感性,受制于自然法则,追求快乐(幸福);另一方面属于本体界,具有理性,能够为自己建立道德法则,“人的尊严就在于这个能够做普遍律的立法者的资格”,它证明人是自由的。正是在人的尊严之意义上,他进一步提出:人是目的,永远不可把人用作手段。

我对康德这个观点的理解是:所谓人是目的,就是要把人当作精神性存在加以尊重。这分对己和对人两个方面。一方面,每个人要把自己当作精神性存在、当作独立人格加以尊重,在任何情况下不能丧失做人的尊严和人格。现在有些人为了物质利益而丧失人格,他们实际上就是不把自己当作目的而是当作手段了,是把自己当作了谋取物质利益的工具。另一方面,每个人也要把他人当作精神性存在、当作有独立人格的个人加以尊重,在任何情况下不可侮辱他人的人格,贬损他人作为人的尊严。我认为,我们的文化传统中一向缺少人的尊严这个极其重要的观念。比如说,现在人们普遍痛感诚信的缺乏,都在呼吁诚信。仔细分析一下,为什么会缺乏诚信呢?其实根源就在缺乏人的尊严之意识。一个人之能够诚实守信,基础是自尊,他仿佛如此说:这是我的真实想法,我愿意对它负责。一个人之能够信任他人,基础是尊重他人,他仿佛如此说:我要知道你的真实想法,并相信你会对它负责。可见诚信是以双方共有的人的尊严之意识为基础的。没有这样的意识,就会互相之间把自己也把对方看作工具,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哪有诚信可言。

尊重人的价值不能流于空泛,必须落实到尊重每一个个人。因此,个人主义也是西方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传统。我们常把个人主义当作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同义词,理解未免太偏太窄。西方思想家也会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inpidualism(个人主义)一词,在肯定的意义上,这个词是指对个性、个人独特性的推崇。作为一种伦理思想,个人主义强调:每个人的生命(和灵魂)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本身就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必须予以尊重。每个人都有责任也有权利充分实现自己的个性和人生价值。同样,每个人对他人也应该如此看待。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个人主义认为,个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一种合理的社会秩序应该有助于一切个人的自由发展。

在个人主义伦理思想和自然法传统的基础上,又形成了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传统。其实,自然法传统也与个人主义密切相关,其基本主张是:个人拥有天赋权利(生命、自由和财产);政府和社会的存在是为了保护个人的权利。自由主义的基本思想可归结为两点:

第一,个人自由原则。在涉及自己的行为上,个人拥有完全的自由,不受他人(和政府)的强制。这一点当然也适用于每个人对他人的关系,任何人不得对他人实施强制。在为这个原则辩护时,一般举出两方面的理由。一方面,个性本身即是价值。如同约翰·穆勒所说:一个人“自己规划其存在的方式总是最好的,不是因为这方式本身算最好,而是因为这是他自己的方式”。当代自由主义思想家哈耶克则指出:人性有着无限的多样性,个人的能力及潜力的先天差异性使每一个人都“具有成为一个特立独行的个人的素质”,是自由理想和个人价值理想的生物学依据。另一方面,个人自由有益于社会,包括在物质上,如同亚当·斯密所说,个人之间的自由竞争像一只“看不见的手”那样,能够形成最合理的经济秩序。也包括在精神上(思想、言论、信仰),个人自由能够最有效地促进思想发展和文化繁荣。

第二,法治原则。为防阻强制的发生,保障个人自由,需要法律和政府。但是,政府一旦存在,就有了政府侵犯个人自由的可能性。因此,法治原则主要是针对政府的,旨在保证政府依据法律治理。其要点为:一、法律的目的仅在于保护个人自由,防阻强制的发生,有悖于此的虽由立法机关颁布亦为非法。二、法律是普遍性规则,不针对具体的人和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法律至上,政府必须受法律支配,而这意味着政府除了防阻强制之外,不得使用它的强制权力。四、立宪政治,关键是立法权与行政权真正分离,以保证法律的制定不受行政干预和监督政府对法律的遵守。

通过以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西方思想中的若干重要传统,包括人道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都是从尊重人的价值的立场出发,围绕着保证个人自由和个人价值之实现这个目的而形成的,彼此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二、理性:头脑的认真

人文精神之尊重人的价值,不只是把人当作一种生命存在,更是把人当作一种精神存在。关心精神生活,尊重精神价值,是人文精神更深刻的方面。从人文精神的立场看,人的肉体生存的权利必须得到保障,物质生活有其不应贬低的价值,在此前提下,精神生活又具有独立于物质生活甚至比物质生活更高的价值,不可用功利标准来衡量。精神生活是人的高级天性的实现,人之为人的价值之所在,人真正高于动物之处。动物有肉体生活,有某种程度的社会生活,但肯定没有精神生活。精神禀赋是人的最可贵禀赋,它的自由发展本身即有价值,而且是最高的价值。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也在此,而不在物质上的贫富、社会方面的境遇,是内在的精神素质把人分出了伟大和渺小、优秀和平庸。对一切精神伟人来说,精神的独立价值和神圣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是无法证明也不需证明的公理。

精神生活可相对区分为智力生活和心灵生活。前者面向世界,探寻世界的奥秘,体现了人的理性;后者面向人生,探寻人生的意义,体现了人的超越性。

大多数哲学家认为,理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为了解说方便,我把理性(智力生活)归纳为以下三个要素:

第一,好奇心。好奇心是智力生活的开端和最基本要素。爱因斯坦称之为“神圣的好奇心”。为什么好奇心是“神圣”的呢?也许是因为,好奇心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特征,动物只注意与生存有关的事情,人超出生存而对世界万物感兴趣;它甚至使人接近于神,受好奇心驱使,人仿佛想知道创世的秘密,在自己的头脑中把世界重新创造一遍。无论在人类,还是在个人,好奇心都是理性能力觉醒的征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说,哲学开始于惊疑。其实,科学也是这样,好奇心是科学探索的原动力。惊奇是一种伟大的能力,表明一个人意识到了未知原因的存在,并且渴望把它找出来。爱因斯坦谈到,他五岁时看见指南针在未被触动的情形下转动,便感到异常惊奇,意识到在事物中藏着某种秘密。这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很可能是他日后走上科学研究之路的最初动因。然而,“神圣的好奇心”有许多敌人,主要敌人有二。一是习惯,所谓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孩子往往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一般规律是随着年龄增长,好奇心递减。在一定意义上,科学家是那种不受这个规律支配、始终保持着好奇心的人。二是功利心,凡事都问有没有用,没有用就不再感兴趣。如果说好奇心是神圣的,那么,功利心恰恰是最世俗的,它是好奇心的死敌,在它的支配下,科学探索的原动力必定枯竭,眼光必定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当今教育的最大弊病是受功利原则支配,其中也包括家庭教育,急功近利的心态极其普遍,以马上能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为教育和受教育的唯一目标。所以,我把现在的教育看作好奇心的最大敌人。爱因斯坦早已发出惊叹:现代教育没有把好奇心完全扼杀掉,这简直是一个奇迹。现在的所谓素质教育往往也只是着眼于增加课外知识,扩大灌输范围,仍以有用和功利为准则,而不是鼓励和保护好奇心。依我看,要真正改变应试教育,就必须废除高考,把竞争和淘汰推迟到大学阶段,在大学里也着重考查独立研究的能力而非书本知识。

第二,头脑的认真。好奇心是对未知之物的强烈兴趣,它理应引向把未知变成已知的认真的求知过程。有的人似乎有广泛的好奇心,但事事不求甚解,浅尝辄止,只能说明他的好奇心仍不够强烈,因而缺乏推动的力量。真正强烈的好奇心必然会推动人去探根究底。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对自己感兴趣的所有问题都做系统的探究。因此,好奇心可以广泛,智力兴趣必须定向。许多大科学家、大思想家都在青年时期形成了自己的问题领域和研究方向,那可能是引起他们最大好奇心的问题,或他们发现的以往知识体系中最可疑的环节。头脑的认真归根到底是在知识的根据问题上认真,一种认识是否真理,一定要追问其根据。所谓根据,一是判断是否符合经验事实,二是推理是否合乎逻辑,人的理性能力就体现在运用逻辑对经验材料进行整理。但是,人的理性能力本身是否可靠呢?如果它不可靠,它所确认的根据就成了问题。在西方哲学中,这种担忧一直存在,促使人们由追问知识的根据进而追问人类知识形成方式的根据,对知识形成的各个环节做仔细审查。因此,知识论成为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近代以来更成了主题。其中贯穿着一种努力,便是想把人类知识建立在完全可靠的基础上,否则就放心不下。相比之下,中国哲学一向不重视知识论,知识论是最薄弱的环节。相对而言,宋、明算是最重视的,但也偏于知行关系问题,所讨论的知识主要指道德认识,即所谓“德性之知”。在中国哲学史上,从总体上怀疑知识之可靠性的只有庄子(“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但基本上没有后继者。苏格拉底所主张的“知识即德行”是西方哲学家的普遍信念,中国哲学家正相反,信奉的是“德行即知识”。由于把知识本身看作目的性价值,因此,西方多具有纯粹的思想兴趣、学术兴趣、科学研究兴趣的人,在从事研究时只以真知为目的而不问效用。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氛围中,最容易产生大思想家、大学者、大科学家。中国则缺少这样的氛围,所以不容易出大师。

第三,从思想上把握完整的世界图画的渴望。好奇心和头脑的认真面对整个世界,就会追问整个世界存在的根据,因而必然把人引向哲学的沉思或宗教的体悟。爱因斯坦把这种渴望称作宇宙宗教感情,并认为它是科学研究的最高动机。到了这一步,头脑与灵魂便相通了,科学与哲学、艺术、宗教便相通了。事实上,大科学家都不满足于纯粹经验研究,他们都是怀着揭示宇宙最高秘密的心愿度过实验室里的日日夜夜的。

以上所述可统称为广义的科学精神,其实质是对非功利性的纯粹智力生活的热爱。这是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超越性:灵魂的认真

超越性指人对超出生存以上的意义之寻求。与理性相比,超越性更是人所特有的本质。动物有某种为生存服务的认识能力(低级理性),但绝不可能有超越的追求,不可能有哲学、宗教、艺术。理性的产生也许可以用进化论解释,但进化论肯定解释不了灵魂即对意义的追求之来源。

和理性的解说相对应,我把超越性(心灵生活)也归纳为三个要素:

第一,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这是心灵生活的开端和最基本要素,它根源于对生命的爱。因为这爱,不愿生命流逝,便会珍惜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感受,发展出丰富的内心生活。也因为这爱,不愿生命虚度,便要寻求生命的意义,对人生进行思考。每个人在世上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你重新活一次;如果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真正安慰你。如果你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些,对自己的人生怎么会不产生出最严重的责任心呢?我把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看作人生在世最根本的责任心,因为其他的责任可以分担或转让,唯有这不能,必须完全靠自己承担。然而,具备这种责任心极不容易,因为人们往往受习俗和时尚支配。约翰·穆勒指出:在仅关自己的事情上,人们从不问什么合于我的性格和气质,或者什么能让我身上最好和最崇高的东西得到发挥的机会。所问的是什么合于我的地位,别人通常是怎么做的。他们还不是在合乎习俗与合乎自己意向两种情形相比之下,舍后者而取前者,他们根本是除了趋向合乎习俗的事情外便别无任何意向。由于他们不许依循其本性,结果就没有本性可以依循了。尼采也指出:人们躲藏在习俗和舆论背后,随大流地思考和行动,而不是快快乐乐地做自己。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怯懦,怕邻人指责,更是因为懒惰,怕真诚可能加重他们的负担。事实上,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确是沉重的责任,最需要毅力和勇气,而跟随习俗和时尚则最轻松,但前者的收获是拥有自己的灵魂,后者的代价是失去灵魂,究竟哪一种生活更值得一过,应该是清楚的。

第二,灵魂的认真,即在人生的根据问题上认真。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必然会引向对人生意义、根据、价值的追问,要自己来为自己寻求一种人生信仰,自己来确定在世间安身立命的原则和方式。从总体上看,我们中国人也比较缺乏灵魂的认真,缺乏超越性的追求,中国文化传统中缺少形而上学哲学和本土宗教便是明证。我们的人生哲学注重的是道德,是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而往往回避对人生进行追根究底的探究。在一定意义上,孔子和苏格拉底分别是中西哲学传统的始祖,他们两人都重视人生哲学。但是,他们的嫡传弟子便显出了显著差别,孟子走向了更典型的道德论,柏拉图却走向了本体论。这种分殊肯定已发端于他们的老师,在这方面做一比较研究一定很有意思。

第三,在精神上与某种宇宙精神本质建立联系的渴望。认真追问生命的意义,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死亡与不朽、世俗与神圣之类根本性问题,会要求以某种方式超越有限的肉体生命而达于更高的精神存在,渴望与之建立某种联系。这就是信仰的本来含义。

以上所述可视为广义的宗教精神,其实质是对个人内在的心灵生活的无比关注,将其看得比外在生活更重要。这是人文精神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一个人是否具有这种广义的宗教精神,与他是否宗教徒或属于什么教派完全无关。

总之,在我看来,人文精神的基本含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对个人来说,就是要有自己的人格,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头脑和灵魂,在对世界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态度上自己做主,认真负责。对社会来说,就是要为此创造一个相宜的环境。

最后,我想特别对青年人说几句话,谈一谈拥有心智生活的问题。

心智生活就是我前面所说的心灵生活(头脑、理性)和智力生活(灵魂、超越性)的合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精神生活。心智生活的特点是内在性和非功利性。它是一种内在生活,而不像肉体(物质)生活、社会生活那样是外在生活。它是没有功利目的的,心智的运用、真理的探究本身就是目的,并且能够从中获得最大快乐。

对一个正常人来说,内在生活和外在生活当然都是需要的。只有外在生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谋生(挣钱+消费)和交际,这样的人是十足的庸人。只有内在生活的人极少,往往是某一类天才,同时往往也是世人眼中的或真正病理意义上的疯子,例如荷尔德林、尼采。有两者皆优的天才,如歌德、拿破仑。真正的伟人必有伟大的心智(内在生活),心智不伟大者不可能有伟大的事功(外在生活),但心智伟大者未必有伟大的成功。

是否拥有心智生活,与职业无关。并非只有科学家、学者才能过智力生活,只有诗人、哲学家、宗教家才能过心灵生活。事实上,大学和研究机关里许多人并无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生活,只是在做死学问,或谋生谋利。职业化的弊病是:精神活动往往蜕变为功利活动;行业规矩束缚了真才之人的自由发展。所以,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精神探索者有意从事一种普通职业,而只在业余时间从事精神探索。

我们时代的特点是,人们普遍沉沦于功利性的外在生活,很少有人真正过内在的心智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我希望青年人保持清醒,认识到心智生活在人生中的重要价值。心智生活能使人获得一种内在的自由和充实。一个人唯有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灵魂去追求,在对世界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态度上自己做主,才是真正做了自己的主人。同时,如果他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便在自己身上有了人生快乐的最大源泉。心智生活还能使人获得一种内在的自信和宁静,仿佛有了另一个更高的自我,能与自己的外在遭遇保持一个距离,不完全受其支配,并能与外部世界建立恰当的关系,不会沉沦其中,也不会去凑热闹。这就是所谓定力。现在学界有一些人,自以为是指导时代的风云人物,但没有内在的心智生活,因而就没有一贯的学术志趣和精神立场。自己没有灵魂的人,怎么能充当拯救别人灵魂的导师呢?

人们常常叹息,中国为何产生不了大哲学家、大诗人、大作曲家、大科学家等等。据我看,原因很可能在于我们的文化传统的实用品格,对纯粹的精神性事业不重视、不支持。一切伟大的精神创造的前提是把精神价值本身看得至高无上。在我们的氛围中,这样的创造者不易产生,即使产生了也是孤单的,很容易夭折。现在的开放是一个契机,我希望我们不要只看到经济上的挑战,更深刻长远的挑战是在文化上。中国要真正成为有世界影响的文化大国,就必须改变文化的实用品格。我恳切地希望,现在的青年人能为此做出贡献。一个民族拥有一批以纯粹精神创造为乐的人,并且以拥有这样一批人为荣,在这样的民族中最有希望产生世界级的文化伟人。

我们都是孤独的行路人

人身上最宝贵的三样东西

我讲的题目是人文精神。为什么要讲这个问题呢?你们知道,中国正在搞现代化,实际上这个现代化的进程在清末民初就开始了。那个时候,我们的前辈对现代化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一开始,当时的官员和知识分子都认为,中国落后就落后在经济和军事实力太弱,所以现代化就是要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和武器装备,就是所谓坚船利炮。接着发现,其实问题出在我们的制度上,所以一定要改变制度,于是大搞君主立宪之类。最后,在甲午战败后,大家如梦初醒,强大的舰队也建立了,君主立宪也在搞了,还是败在小日本手里,真正的问题出在我们的国民素质上。国民素质这么差,如果不提高,武器再先进也照样挨打,制度怎么变也是换汤不换药。从此以后,许多人就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反省。那么,关于我们的国民素质,当时中国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家,最早系统引进西方哲学的一个人,就是严复,他指出了中国国民素质有三大弱点。哪三个弱点呢?一个是民力,国民的体力、生命力太差,实际上就是生命素质太差。第二个是民智,国民的智力太差,智力素质太差。第三个是民德,国民的道德素质太差。回过头去看,我觉得严复是说得很准的。看看现在的情况,他指出的这三个问题仍然存在,而且还非常严重。现在我们搞市场经济,官员腐败、诚信缺失这些现象使大家很愤慨,有些人甚至因此对中国现代化的前景失去信心,其实这些现象都证明了我们的国民素质仍然太差。我觉得,国民素质差就差在缺乏人文精神,所以可以说人文精神要解决的正是国民素质的问题。

当然,我这样来看人文精神只是一个角度,前些年“人文精神”这个词挺时髦,人们谈得很多,用它来表达很不同的意思,我说的只是一家之言。我理解的人文精神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讲的一句话——以人为本,也就是要尊重人的价值,做什么事情都要把人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那么,在我看来,人文精神应该有一个核心概念,这个概念就是人的尊严。人的尊严这个概念我们现在很少提了,其实讲人文精神最应该强调的就是人的尊严。用我们的日常语言来说,就是要把人当人来看待和对待,一方面要把自己当人,尊重自己,活得有尊严;另一方面要把别人当人,尊重别人,不可损害别人的尊严。

那么怎么才算是尊重人的价值呢?人身上的什么东西是最值得尊重的呢?我认为人身上有三样东西是最宝贵的、最有价值的、最应该得到尊重的。哪三样呢?就是生命、头脑和灵魂。所以,展开来说,人文精神就表现为三个尊重,就是尊重生命的价值、尊重头脑的价值、尊重灵魂的价值。你们可以看出,这三个方面与严复说的民力、民智、民德是一致的。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说法,尊重生命是人道主义精神,尊重头脑是科学精神,尊重灵魂是广义的宗教精神,人文精神展开来实际上是这三种精神。

首先是尊重生命的价值。我想这个道理是很简单的,因为对每一个人来说,生命是最基本的价值,是其他所有价值的一个前提和基础。没有了生命,别的一切价值从何谈起?你对一个人的生命不尊重,可以随意剥夺,你还说什么尊重他作为人的价值?所以,尊重人的价值第一条就是要尊重生命的价值,人的尊严第一条就是生命的尊严。可是,这个道理虽然很简单,我们在这方面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你们翻开报纸就可以看到,每天有许多人死于非命,包括医疗事故、交通事故、煤矿安全事故、假药和伪劣食品事件,也包括凶杀和自杀,真让人感到中国人的命是很不值钱的。我觉得这种情况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了,一个社会最起码的要求是要让人们有基本的安全感。现在富人和高官们纷纷把子女送出国,肯定也有安全方面的考虑。但是,能够跑出去的毕竟是极少数人,而且这也是不负责任的,负责任的态度是想办法改变现状。怎么改变呢?这个说起来话就长了,我只提示一点,就是要建设一个法治社会。实际上,法治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保护人的生命权利,为此要建立起一种秩序,在这种秩序中,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行使他的生命权利,去追求他的利益和幸福,同时又不得侵犯别人的生命权利,不得损害别人的利益和幸福,如果侵犯和损害了,他就一定会受到惩罚。我个人认为,我们现在离这个标准还很远。什么时候我们在这个社会里普遍有安全感了,就可以说法治社会基本建成了。

除了生命之外,人身上另外两样最宝贵的东西是头脑和灵魂。人是有头脑的、能够进行理性思考的,人又是有灵魂的,也就是有精神追求的,这两样东西都是人的精神属性,或者说是人的高级属性。正是因为有这两样东西,人才成为区别于动物的精神性存在,所以它们是人之为人的价值之所在。关于这一点,中西哲学家是有相当一致的看法的,都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精神,包括头脑和灵魂。在中国哲学家中,我可以举出孟子和荀子。孟子说,人性中有四端,也就是四种精神性品质的萌芽。第一个是“仁”,就是“恻隐之心”,实际上就是同情心;第二个是“义”,就是“羞恶之心”,实际上是指道德情感;第三个是“礼”,又叫“恭敬之心”,就是懂礼貌、守秩序;第四个是“智”,又叫“是非之心”,实际上就是理性。那么,在这里面,“智”就是头脑,“仁”和“义”可以看作灵魂,“礼”是一个社会性的东西,我觉得归入精神性品质有些勉强。孟子强调说,这些品质才使人和禽兽有了区别,而“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就是说,这些品质虽然是人天生就有的,但非常微弱,必须在后天“扩而充之”,加以发展。荀子的说法是:“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他说的“知”是指知觉,还不是理性或头脑;“义”是道德,可以认为是指灵魂。在他看来,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灵魂。在西方哲学家中,许多人都认为人是理性动物,也就是把头脑看作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叔本华则说,人是形而上学动物,他把灵魂或者说人的形而上学追求、人的超越性看作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康德说过一句名言,他说世上最让人敬畏的两样东西,一个是头上的星空,一个是心中的道德律。我们可以说,头脑和灵魂正是对应于这两样东西的,人的头脑因为能够思考星空所以伟大,人的灵魂因为有道德律所以伟大。总之,头脑和灵魂是人身上最伟大的两样东西。所以,尊重人的价值的更重要方面是尊重人作为精神性存在的价值,尊重头脑和灵魂的价值。

从尊重头脑的价值来说,我在这里只想强调一点,就是我们绝不可仅仅从实用的角度去看头脑的价值,把头脑的价值归结为功利性价值。当然,人有理性思维的能力,可以运用这个能力去认识外部环境,改变外部环境,为自己的生存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这也是头脑的一个价值。但是,这个价值还是比较低级的、比较初步的,不是头脑的最大价值。如果头脑只有这一个价值,只是人的生存的工具,其实人离动物还不算远。我刚才说了,头脑是人的一个高级属性,人因为有头脑,有理性思维,就对世界万物有好奇心,要探究世界的秘密,要用自己的头脑来寻求答案。人在这样做的时候,会感到极大的愉快,这种愉快是任何物质性的收获不能比的,这一点在那些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身上表现得最明显。事实上,我们每个人也应该这样,要能够从智力的运用、好奇心的满足中获得高层次的快乐。心智的运用本身是人的高级属性的满足,本身就具有价值,为什么一定要用低级属性的满足即所谓有用来衡量呢?所以,我认为,就个人来说,你尊重头脑的价值,就是要用它,要让它享受思考的快乐。一个人的头脑对世界保持活泼的好奇心,并且坚持独立思考,这样的人就拥有了一种内在的自由。从社会来说,尊重头脑的价值就是要鼓励人们独立思考,保护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也就是提供一种外在的自由。

最后说一说尊重灵魂的价值。我认为,灵魂是人的精神属性的更高层次,是人与动物的更高区别。我说的灵魂,实际上是指精神追求,就是人不但要活,而且要活得有意义,而这种对超出生存意义的寻求和体验就构成了人的灵魂生活。可能在不同的人那里,灵魂生活所占据的位置很不相同。如果你对人生意义的问题非常认真,灵魂生活在你那里的地位就很重要,对意义问题越认真就越重要。当然,总有一些人很不认真,无所谓,那么,他们基本上是没有灵魂生活的。所以,由一个人对意义是否认真,基本上可以鉴别出他有没有灵魂生活,甚至不妨说有没有灵魂。不过,我相信实际上每一个人都是有灵魂的,缺乏灵魂生活的人也是有灵魂的,正因为如此,他有时候会感到空虚。假如他的物质生活已经很奢侈了,肉体已经很满足了,那么是什么在感到空虚呢?当然是他的灵魂,空虚就是模糊地感觉到了自己在精神上的匮乏。当然,这样的人对自己的灵魂还是太不尊重,不肯花力气把它充实起来,让它得到满足。还有些人的灵魂处于更糟糕的状态,不但是空虚,而且是卑鄙,什么坏事都敢做,完全没有做人的道德底线。所以,怎么才是尊重自己灵魂的价值,我提两条标准。一个是丰富,灵魂应该是丰富的,要有充实的内在生活,要具备从精神事物中获得人生最大快乐的能力。另一个是高贵,灵魂又应该是高贵的,要意识到并且在行为中体现出做人的尊严,要有做人的原则。我相信,灵魂的丰富是幸福的源泉,灵魂的高贵是道德的基础,一个人有丰富而高贵的灵魂,就能够活得幸福而有尊严,也就是真正像人那样活着。

总结一下,我所理解的人文精神,对个人来说,就是要活得真正像人,把自己身上那些最宝贵的价值实现出来,拥有健康、善良的生命,活泼、自由的头脑,丰富、高贵的灵魂。对于社会来说,就是要把人真正当人,尊重和保护全体成员的生命的权利、思想的权利和信仰的权利,为人们实现自己身上那些最宝贵的价值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我们都是孤独的行路人

人文精神和医生的人文素质

我想通过这个题目来谈一谈我对人文精神的理解,联系一下实际谈一谈医生的人文素质问题。但联系实际的这一部分我是很不自信的,因为我的观察、我的体验都很有限,而且往往是从病人的角度看,这个角度有它的片面性,我希望你们给我纠正。

什么是人文精神?它的含义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以人为最高价值。我们的执政党现在经常说“以人为本”,我想也是这个意思。简单地说,人文精神就是要尊重人的价值,要把人当人来尊重。人身上有三种东西是最宝贵的,是人的价值的体现。第一个是生命,第二个是头脑,第三个就是灵魂。具体展开来说,尊重人的价值就体现为对生命的尊重、对头脑的尊重、对灵魂的尊重。

我自己认为,人文精神和医学、医生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从人身上最宝贵的三个东西来说,与生命关系最密切的是医学,与头脑、灵魂关系最密切的是教育。但是,你们看,现在老百姓最痛恨的腐败是什么?当然也痛恨政府官员腐败,但是最痛恨的还是医疗腐败和教育腐败,因为这两个领域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生命权和发展权。医疗的对象是生命,教育的对象是头脑和灵魂,这两个领域都是直接和人身上最宝贵的东西打交道的,本来是最需要有人文精神的。可是,今天我们看到的事实是,最需要有人文精神的这两个领域,在中国恰恰是最缺乏人文精神的,这实在令人痛心。所以,医院和学校请我讲人文精神,我就特别愿意,我觉得真应该向医疗和教育工作者大声疾呼,当然光大声疾呼还不行,我们还必须遵循人文精神来改变现在的医疗体制和教育体制。

下面我想分两个部分来谈,第一个部分就谈一谈人文精神和医生素质的关系,第二个部分立足于人文精神来分析一下现在医学和医疗界存在的问题。

第一部分 人文精神和医生的人文素质

一、对生命的尊重:医生要有善良的品质

生命是珍贵的,这个道理似乎谁都懂。一个简单的事实是,每个人只有一条命,死了就不能复活,我相信医生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事实,对这个事实比谁都见得多。因此,一个理所当然的结论是,我们应当珍惜生命,关爱生命。

但是,就我们国家的现状来说,普遍存在的是对生命的冷漠乃至冷酷。我是很少看报纸的,随便翻一翻,残害生命的事件比比皆是,很触目惊心。尤其是和生命有密切关系的领域,比如说我们的医疗,有很多病人的生命本来是可以挽救的,完全因为玩忽职守,耽误治疗时机,或者干脆因为病人没有交够钱就拒绝治疗,病人就死了。还有假药、假医疗器械,到下面的医院就非常多,再比如说前一段时间河南因为非法卖血造成艾滋病流行,还有伪劣食品、接连不断的矿难,等等。

我的一个强烈感觉是,现在我们这个社会太缺乏善良了,太缺乏同情心了。东西方的哲学家都认为,同情心是人性中固有的,它是人类社会全部道德的开端和基础。一个人如果没有同情心,孟子就说他非人也。一个社会如果普遍没有同情心,这个社会也就不是人待的地方,完全不适合人在里面生活。造成今天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复杂,最重要的是体制,不良体制把市场搞乱了,结果腐败滋生,老百姓遭殃。

面对医生,我想强调的是你们一定要清醒,不要被这个环境败坏,然后又去进一步败坏这个环境。医生的工作是以生命为对象的,与生命的关系最为紧密,因此,如果要谈医生的人文素质,第一个人文素质就是要对生命有同情心,要善良,善良是医生第一要具备的品质,是医生最基本的品质。我认为一个医生不管他信仰什么,首先都应该信仰生命,尊重生命,也就是说,应该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你可以是一个佛教徒,对生命怀有一种慈悲心;你也可以是一个基督徒,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如果你都不是,那么你至少应该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以博爱之心去善待生命。这几种态度只是形式不同,共同的实质是对生命的尊重。一个不是人道主义者的医生,一个没有基本的善良品质的医生,不管他的医术多么高明,都不是一个够格的医生。

当然,我知道,作为一个医生,目睹了太多的病痛,太多的生命的残缺、生命的痛苦、生命的阴暗面,如果他多愁善感的话,那他是受不了的。一个有强烈同情心的医生,他会承受很大的痛苦。所以,做一个医生,神经必须很坚强,但是我想说,你的神经应该坚强,可是你的心肠万万不能变硬。最近我看了台湾一个医生写的一本书叫《实习医师手记》,里面有一段话说得非常好。他说,在医生面前,病人是完全不设防的,完全顺从地交出自己,暴露自己,当时我就想,谁有权如此坦然地审视自己一个同类的痛苦呢?我没有这样的权利,却被赋予了这样的权利,这是我的劫难。那么,我的选择是,我为生命有这么多痛苦和不幸感到悲悯和愤懑。就是说,虽然保持同情心会非常痛苦,但他仍然保持这种对生命的敏感性,宁愿为此承受痛苦。医生经常接触生命的阴暗面,时间久了的确是容易麻木的,但是我相信一个好医生不会让自己麻木。一个医生对生命的态度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命运,对病人来说,他的生命掌握在医生手里,尤其是当他的生命遭到威胁的时候,他来找医生,他最后生命的结果是什么样,他完全是听医生来处置的。可能对医生来说,这不过是他处理过的无数个生命之一、他要治疗和面对的无数个生命之一,对病人本身来说,它却是唯一的,是他的百分之百。如果发生了错误的治疗,或者延误了治疗的时机,使得本来可以挽救的生命未能挽救,这对医生来说也许只是他的医疗生涯中的一个小事故,对病人来说却是万劫不复,是全部生涯的彻底结束。所以,我希望医生在面对病人的时候,多少还能保持一点设身处地的心情,完全设身处地当然不可能,但多少要有一点,情况就会很不同。

其实我是很少去医院的,我可以讲讲自己的一个经历。我写过一本书叫《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是写我死去的第一个女儿的,她一岁半的时候死于视网膜母细胞瘤,我不能断定这个病是医院造成的,但是肯定是有关系的。妞妞的母亲怀孕五个月的时候,有一天夜里,发高烧到40度,我把她送到她的合同医院。当时只能看急诊,在挂号后,那个内科的医生不在,护士就让我们到喉科去,说你先排除会厌炎。我们就又挂了耳鼻喉科的号,去看后没有会厌炎,又回到了内科。原先接待我们的那个护士换班了,刚才我们一直在等的那个医生回来了,是一个中年女医生。我带着我的妻子向她介绍了一下情况,她一看说,你们是耳鼻喉科的病人,不是我这边的病人,我不管。我给她看内科挂号单,说明我们还没有看,她说我不管,你这病已经看过了,你别来找我了。她说不是已经诊断了,是咽喉炎,我说咽喉炎是耳鼻喉科的诊断,你从内科的角度给她看一下。她说诊断完了我不管了,然后她就再也不理我们了,无论跟她怎么说,告诉她我的妻子是个孕妇,她都不理。这时候我的妻子脸涨得通红,不停地咳脓痰,流眼泪,她看都不看一眼,若无其事地给别的病人看病。当时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也流眼泪了,只好带着我的妻子走了,临走时我说了一句话:“你不是人。”我心里想,这也是一个会怀孕的女人吗?对一个重病的孕妇,她竟然抱这样一种冷酷的态度。回家以后,妻子的体温上升到40.8度,赶紧送另一家医院,也是处理不当,长时间透视,还拍了两次X光片。后来我看书知道了,而且一些普通小医院的黑板报上也写着,孕妇不能照辐射,辐射的可能后果之一就是视网膜母细胞瘤。妞妞去世后,和这个悲剧有关,我们的家庭破裂了。

后来在我再结婚后,又遇到了一个很类似的情况。我现在的妻子也是在怀孕五个月时候发高烧,也是到了40度,当时我就很慌了,赶紧把她送到301医院。医生给她打了青霉素,打完后烧有点退了,我就把她带回家了。回家后体温又上升到40度,我就把她送到离住处最近的一家医院,是一个年轻的女医生接待的,安排住了院。做青霉素皮试过敏,我说在301打不过敏,可不可以从那边拿药,医生说可以。我就与301的医生联系,那时候也没有手机,只能用内科的电话,打了两次也没有联系上。这时旁边的小护士说话了,说你打电话要记在我们内科的账上的,不能再打了。我当时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就要求转院到301。那个女医生不同意,接着她不知跑哪里去了。在这个医院里待了几个小时,没有任何治疗措施,妻子的体温在继续上升,我心里特别着急。我到医生值班室,四五个年轻的医生坐在那里聊天,我请求她们赶紧给我办出院手续,她们说病人不是她们管的。可是,管我妻子的那个女医生怎么也找不到了。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把妞妞的事情告诉了她们,我警告她们,再出事我肯定找你们算账,她们这一听才着急了,总算同意我们出院。

面对这些医生,我当时的感觉是什么?她们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可是我完全没有办法用我熟悉的语言和她们说话。我熟悉的是什么语言?就是人文语言呀,就是讲人性、讲道德,但她们听不懂。所以我后来在一篇文章里说,我不希望我们的医科大学培养出的是穿白大褂的野蛮人。这类事情真的使我怕进医院,让我感到对医院的恐惧要大于对疾病的恐惧,有了病宁愿熬过去,能不上医院就不上。所以说,医生的人文素质,他对生命的态度,影响真是太大了。当然有许多很好的医生,但不可否认,像这种对病人冷漠、对生命冷漠的医生也不少。

这是我想讲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医生的人文素质第一条应该是同情生命,善待生命,应该有基本的善良,我觉得这是医生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又是最重要的人文素质。

二、对头脑的尊重:医生要有丰富的心智生活

人文精神第二个方面是对头脑的尊重,对每个人来说,也就是要实现他自己头脑的价值,要用他的头脑,要发展他的头脑固有的能力。头脑有什么能力?就是理性思维的能力,就是智力。人的智力素质最重要因素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两个,一个是好奇心,一个是独立思考的能力。一个有头脑的人,一个智力素质好的人,他一定是对世界始终保持好奇心的,始终有旺盛的求知欲的,始终喜欢用自己的头脑进行独立思考的。对这样的人来说,智力的运用本身就是享受,从好奇心的满足中,从知识的获取中,从独立思考中,他能感受到莫大的快乐。这里我想强调一点,就是智力生活本身就具有一种价值,它满足的是人的高级属性,不应该用人的低级属性的满足也就是功利的尺度来衡量它。但是,在现实中,能够始终保持智力活泼和敏锐的人并不多。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就是许多人在走出学校以后,基本上没有什么智力生活了,不读书,不学习,不想问题,只是在那里谋生,把全部精力用来追求物质的东西,我觉得这是很可悲的。

那么,从医生的人文素质来说,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标准,就是看他能不能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保持对知识的热情,保持过智力生活的习惯。我认为优秀的医生应该始终是一个学者、一个科学家,而不仅仅是一个凭着自己的经验去治病的人。他始终是一个研究者,一个研究型的医生,保持着探索事物、探索人体、探索疾病的强烈兴趣。据我观察,任何领域的优秀者都是一个终身学习者,那么在医学领域里尤其应该这样。为什么这么说呢?我看过一本书,是美国医学人文学家刘易斯·托马斯写的,叫《最年轻的科学——一个医学观察者的手记》。就像书名所提示的,他把医学称作最年轻的科学,因为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医学是不能治病的,它起到的只是一个安慰作用,直到1937年磺胺药发明了以后,医学才真正能够治病了,才成了名副其实的医学。作为最年轻的科学,医学中可以探索的空间太大了,医生在这个领域里工作真是大有可为。所以,我觉得一个医生保持探索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从人文素质来说,一个医生仅仅读专业书、探索专业问题还是不够的,还应该有宽阔的精神视野、丰富的精神生活。其实,真是要用科学家的标准来衡量的话,局限在某个狭小专业领域里的人不能算科学家,只能算是专家,而用爱因斯坦的话来说,专家不过是训练有素的狗罢了。真正的科学家,比如爱因斯坦,往往是兴趣面很广的人,其实任何领域里有大作为的人都是这样。在我看来,这是很自然的,如果你是一个好奇心活跃的人、一个以思考本身为乐趣的人,你当然不会只对专业感兴趣。尤其是医生,你是和人打交道的,你自己必须首先是一个人性丰满的人,才能够对人性和人的心理有真切的了解。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就很赞成前几年陈可冀院士提出的一个想法,就是应该在医生里面提倡非职业阅读。就是不要光读专业书,兴趣面和阅读面都要宽一些,要多读一些人文方面的书,包括哲学、文学、历史方面的经典著作,这些东西是真正能够熏陶人的心灵的。我曾经到南极生活过一段时间,有一件事使我感触很深。在那个地方,有好几个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考察站,每个站里都有自己的医生。俄罗斯考察站离我们的长城站不远,我们去他们站参观,见到他们的医生,他的房间里摆满了书,医学书有一小部分,大部分是文学书。他正在读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谈起雷马克,他竟然热泪盈眶。看到这种情形,你会感觉到,你面对的不是一个技术人员,而是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我们站里也有医生,大部分空闲时间干什么呢?无非是聊天、打牌。这个对比真是令人感慨,这就叫作素质不同啊。

另外,我觉得医生有一个特别好的条件,就是观察人,研究人性。病人不仅仅是病人,病人首先是人,他有灵魂,有自己的生活。人在生病的时候特别容易表现出人性的各个方面,包括弱点和优点,每个人都不一样,这里面有非常丰富的关于人性的材料。如果你对观察人有兴趣,你真是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你还可以写作,事实上有很多大文学家是从医生的职业转过来的,像我国的鲁迅、郭沫若,俄国的契诃夫,原来都是医生。当然,你不一定要当作家,但是不妨也养成写作的习惯,美国很多医生都有这个习惯,不是医学写作,完全是人文写作,把自己在行医生涯中的观察、思考、体验写成书出版。

总之,我认为医生应该有丰富的心智生活和精神世界,应该是精神富有的人,这是医生应该具备的人文素质的第二个方面。

三、对灵魂的尊重:医生要有高贵的灵魂

人的精神属性,除了头脑之外还有灵魂,我觉得灵魂与头脑是有区别的。头脑是一种思考能力,追求的是知识;灵魂则是一种精神的渴望,追求的是意义,人要活得有意义,有品位,有尊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生命是人身上的动物性,头脑是人身上的人性,而灵魂是人身上的神性,也就是超越性。因为人身上有这种神性的因素,有对生命的神圣意义的追求,所以人是高贵的。我们现在对高贵这个概念已经很陌生了,大家都把金钱和财富看得最重要,没有人去理会高贵不高贵,可是在古希腊、古罗马,高贵曾经是最重要的人生价值。人是因为有灵魂而高贵,灵魂本来就应该是高贵的。所谓高贵,就是说在生活中、在你的行为中,你能够意识到和体现出你身上的神性,意识到和体现出做人的尊严。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医生的人文素质的第三点,就是要有高贵的灵魂。一个优秀的医生不光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一个科学家,而且应该是一个知识分子。我说的知识分子并不是仅仅从事某种知识性的工作,知识分子首先应该是一个精神上富有、高贵的人,可以说就是精神贵族。我们以前批判精神贵族,其实精神贵族有什么不好?精神贱民才不好呢,人在精神上应该富有、高贵,做精神富豪、精神贵族,真正可悲可恨的是物质很富有,社会地位很荣耀,精神却十分贫乏低贱。现在人们讨论知识分子的概念,特别强调他的社会责任感,知识分子当然要有社会责任感,但是社会责任感的动力和基础是什么?应该是内在的精神追求,是严肃的灵魂生活。一个没有精神追求、没有灵魂生活的人,他去关注社会往往是从功利出发的,他不可能有真正的责任感。所以,我觉得灵魂的高贵是更根本的,一个有高贵灵魂的人,他才可能有真正的道德感和责任感,才称得上是知识分子。

我们说尊重人的价值就是要把人当人来对待,既把自己当人来对待,也把别人当人来对待。听起来这好像很平常,其实才不容易做到呢,真正做到的人很少,只有心灵高贵的人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比如医生对病人的态度,真正以一种人文态度对待病人,把病人当人,这并不容易,但从这里面就可以见出一个医生的灵魂品质。实际上所有精神高贵的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待人平等,越是精神高贵的人,他待人越平等,他知道做人的尊严,他自己有做人的尊严,同时他也会将心比心,尊重别人的做人的尊严。凡自尊者必定尊重他人,不尊重他人的人必定没有自尊,因为他根本不知人的尊严为何物。其实,当一个人不把别人当人的时候,他也就已经是在不把自己当人了,他已经暴露自己没有人的尊严和品质了。

把病人当人来对待,这在我们现在的医院是一个特别应该强调的问题。本来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病人不是病,而是人,是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尊严的活生生的个体。尤其在一个人生病的时候,往往是他最脆弱的时候,是他的尊严感最敏感也最容易受伤的时候。他进医院的时候其实是很自卑的,带着一种受判决的心情,有种种顾虑和担忧,在这种情况下,医生的态度就会对他产生巨大的影响。当然,医生自己往往意识不到,毕竟每天看的病人太多了,但是我还是想提醒这一点,就是你要记住,病人对医生如何对待他是有非常敏锐的感觉的,你尊重他,待他亲切和蔼,他打心底里感激你;你不尊重他,他的屈辱也会在心底里藏许多天。一个人在受病痛折磨的同时,还在医生那里受气,这个时候的心境真会沮丧到极点,真会觉得世界丑恶,人生毫无乐趣。相反,你真正善待他,那就可能不但挽救了他的生命,而且挽救了他对世界和人生的信心。可是,在我们现在的医院里,病人常常感觉到不被当作人对待的屈辱,这是许多人的经验,我希望我们的医生们能够反省这个问题。我本人认为,从整体上看,我们的医生亟须加强人文修养,现在多的是片面技术型的医生、平庸谋生型的医生,少的是人文型的医生。一个医生只有自己具备了人性的尊严,他才会尊重病人的人性的尊严;自己是人性丰满的人,他才会把病人当作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完整的人对待。

医疗绝对不仅仅是技术,它本质上是精神事业,医生应该是有信仰的人。医生不仅仅是一个职业,如果说是职业的话,它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不只是一个谋生手段。在宗教里面,行医这个行为是神圣的,这无论在基督教还是在佛教里都是如此。佛教中有药师佛,他是如来佛的一个变身,佛同时也是行医的。在《圣经·新约全书》里,耶稣在显示奇迹时,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行医,治疗麻风病人、濒死的病人、重病人等等,实际上就是通过治病救人来传播福音,坚定人们对上帝的信仰。西方有很多人是为了信仰而行医的,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法国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史怀泽。这个人我觉得是非常伟大的。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在三十岁的时候已经是哲学博士、神学博士,在斯特拉斯堡担任神职,同时他又是一个音乐家,研究巴赫的权威。应该说,这时候他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是,他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他说我在三十岁以前要做自己的事情,从三十岁开始我就要为他人做事,要传播上帝的爱,传播基督的爱。但是到底做什么呢?有一天他看到报道说非洲人民非常苦,完全没有医生,他立刻决定去非洲当医生,把行医当作实践信仰的最好方式。他从来没有学过医,从三十岁开始,他用了八年时间攻读医学博士学位,到三十八岁拿到医学博士学位后,他就到现在加蓬共和国的一个小地方办了一个诊所,一辈子在那里看病。他是长寿的,活到了九十岁,在那里行医五十多年,他把行医完全看作一个精神事业,是在拯救生命的同时传播上帝的爱,实际上就是在鼓舞非洲穷苦人民对世界和人生的信心。我想我们的医生倒不一定像他那样信基督教,但一定要有信仰,这个信仰不是某种宗教,而是对自己责任的一种信念,就是要通过行医来解除人们身体上的痛苦,通过行医的人性化方式来增添人们精神上的信心,从而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如果这样做,也就是在为信仰而行医了。

我们都是孤独的行路人

第二部分 批评现代医学的非人性化倾向

上面我从人文精神的角度谈了我认为医生应该具备的人文素质,总起来说是六个字:善良,丰富,高贵。善良,就是对生命有同情心,医生应该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丰富,就是有活泼的智力生活和丰富的心灵生活,医生应该是一个学者、科学家。高贵,就是有尊严、有信仰、有社会责任感,医生应该是一个知识分子。下面,我想从人文精神出发谈一谈医疗界的现状。

实际上西方医学人文学对于现代医学是有很多反思的,集中到一点上,就是认为现代医学有一种非人性化倾向。这种倾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技术化,就是治病不治人,把病人看作病的载体、医疗技术施与的对象,而不是看作人。我刚才提到的刘易斯·托马斯,他在那本书里对这一点也有精辟的阐述。他说从1937年发明磺胺药以后,医疗技术突飞猛进,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造成了一个问题,就是医学的非人性化。他举例说,以前医生给病人看病有两种最常用的办法,一个是触摸,一个是交谈。这两种方式是很人性化的,病人感觉你是把他当成人的,不嫌弃他,关注他的感受,医生和病人之间有一种比较亲切的关系。可是现在呢,只有最好的医生才会这样做,绝大多数医生都不这样做了。我想,他说的“最好的医生”当然不是在技术意义上说的,而是在人格意义上说的,指那些有人文修养、有人情味的医生。那么,在那以后,人性化的医患关系被什么代替了呢?被复杂的机器和技术代替了。现在病人到了医院以后,医生根本不碰你,也不和你谈话,简单问几句,就给你开一堆化验单、检查单什么的,让仪器和机器去诊断。如果住院,情况好不了多少,医患之间也很少有交流,住院病人基本上成了一个号码。

我觉得我们的医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病人与亲情隔离。现在有的医院允许家属陪同了,但多数医院仍执行严格的探视制度,探视时间非常有限,住院跟坐牢差不多。实际上病人很容易感到孤独,是最需要亲情的,何况中国的医院在护理方面相当粗糙,病人还常常需要亲属的照顾。我现在的女儿是在协和医院出生的,早上五点钟生出来后,我在手术室外的走廊上匆匆看到一眼,然后医生就请我走了,不让我进病房。我妻子是剖腹产,麻药过去了很疼的,非常需要有人陪伴和照顾。可是,她不但没有人照顾,她自己还要照顾刚出生的孩子。直到那天下午的规定时间,我才被允许探视,她说那一天她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我觉得把产妇、孩子与做丈夫、父亲的隔离开来,这样的规矩很不人道。

在病人身上只见病不见人,把病人只看作施展技术的对象,不是人文关怀的对象,这是现代医学非人性化的一个方面。那么,针对这个问题,西方医学人文学强调,医学不仅仅是科学,更是人学,医生所面对的不仅仅是病,而是作为整体的一个完整的人。因此,应该确立以患者生活为中心的治疗目标,使病人在生病的时候仍然能够过正常的人的生活,一种健康充实的生活。

现代医学非人性化的另外一个表现是市场化。如果说技术化是治病不治人的话,那么市场化就是认钱不认人,把病人和治病仅仅看作消费的主体、赚钱的机会。医院、制药商、广告商组成利益共同体,诱导医疗消费,制造保健市场,导致医学边界无限扩张,医疗负担加重。与此同时,弱势群体缺乏基本的医疗保障,备受庸医的危害。针对这一点,西方医学人文学强调,医学是公益事业,医疗权是基本人权,应该健全医生责任和病人权利的立法,对于医疗权从法律上给以切实的保障。

在这一点上,我想中国目前的情况极其严重。我们国家以前是医疗特权化,认权不认人,老百姓和有权者的医疗条件简直天差地远,这个问题也许比以前有所好转,现在至少你有钱的话可以买到较好的医疗服务。但是,现在市场化的问题产生了,而且问题是无规则的市场,官商勾结、医商勾结,把市场搞乱,普通百姓的医疗权受到严重侵犯。现在看一个普通的小病往往也很贵,医院给你开很贵的药,使劲扩大你的医疗消费。医院从创收出发,创收成为主要的考虑,病人治病的真实需要不予考虑或者只是很次要的考虑。有的医院完全是认钱不认人,公然见死不救,即使你病得快要死了,本来立即采取措施是能够救活的,但是只要你没有交钱,那么对不起,我不接收,结果就是死亡。这样,弱势群体实际上被排除在了医疗服务之外,根本看不起病,最后他们落到了谁的手下?庸医,伪劣药品,他们只能靠那些。现在中国的老百姓苦啊,苦在两个地方——教育和医疗,尤其是广大贫困农民,对他们来说,家里供一个孩子上大学,这个家基本上就垮了,家里出了个重病人,这个家也基本上就垮了,是这样一个情况。因此,在农村的一般人家,谁要得了重病,为了不拖垮这个家,本人基本上选择不治,除了等死没有别的出路,医疗权作为基本人权被剥夺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现在在中国,看病难,看病贵,药价虚高,医疗腐败,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公害,报纸上陆续揭露了不少,触目惊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根据资料归纳了一下,原因大概有几点。

最原初的原因是政府投入严重不足,迫使医院走市场化的道路。政府投入不足这个问题很有趣,在中国,一个是教育,一个是医疗卫生,政府的投入在财政预算里面占的比例属于全世界最低之列,同发达国家相比不用说了,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比,中国在教育和医疗上的投入也都是偏低的,属于后面几名,不禁令人想问一下政府的人文素质。政府投入的不足,开启了这些年学校和医院市场化的闸门。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政府大幅度减少公立医院拨款,据现任卫生部部长(2006年,高强)说,政府拨款仅占医院总收入的7%—8%,其余靠医院自筹。那么医院怎么来筹呢?只有从病人身上拿。政府给医院对药品加价15%的权力,那么医院给病人开药越多越贵,从药费中得到的收益就越多,于是医院在运作的时候给科室下指标,让科室分成,刺激医生多开药开贵药,这样形成了一个以药养医的格局,最后的负担实际上都落到了老百姓身上。据统计,在2004年医疗卫生的总费用中,政府支出占16%,老百姓占55%。

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药品审批部门的腐败。杭州一家医院的院长谈到,按正常程序,一、二类新药的审批手续费用是4.8万元,批文的评审过程至少要五年,而现在审批一种新药快则一个星期,最多几个月就出来了。费用是多少呢?原先是4万多元,现在是几百万到上千万元。2004年,国家药监局受理了10009种新药申请,同年美国同类机构只受理了148种。哪里有这么多的新药?而且都审批通过了!无非是老药新包装,换个名称,然后把价格翻许多倍。药物审批部门的腐败十分严重,去年(2005年)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司和药品注册司的司长都被抓起来了。

再有一个原因是药物流通领域严重腐败。药厂生产了这么多老药翻新的贵药,都要推销出去,同时医院又有创收的需要,于是双方就互相配合。通常的做法是,药厂派出或雇用大量所谓的医药代表,有人统计全国有两百多万人,这些人到医院推销药,手段是层层给回扣。对医院和医生来说,药价越高,加价和回扣就越多,利益就越大,所以贵药反而容易销出。有这样一句话:一个医药代表腐蚀一座医院。有人形容说,从药厂到开处方的医生,形成了一条集体腐败的食物链,当然被吃的是病人,同样效果的药到了病人手上,价格不知翻了多少倍。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和大量低收入家庭根本看不起病,又有什么奇怪呢。

医疗和教育都是基本人权,是社会公正的重要方面,而现在这两个领域的情况十分相似,都是政府财政投入过少,都是放手把公益事业推向市场化。目前的所谓市场化,实质上是具有垄断地位的公立医院和学校通过不正当竞争获取高额利润。去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医疗卫生筹资和分配的公平性进行排序,在一百九十一个成员国中,中国的排序倒数第四,医疗不公平的问题已经严重到了必须立即解决的地步。主要责任当然在政府,解铃还须系铃人,政府应该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医疗体制在整体上回归公益性,同时惩治医疗腐败。但是,不可否认,这些年的医疗市场化过程对于医生的人文素质是一个检验。在同样的体制下,有的人利用体制的弊病大肆牟利,有的人比较能够自律,有少数人挺身而出与腐败做斗争。总的来说,我认为检验的结果并不理想,证明我们的医生的确大有必要提高人文素质。

现场互动

问:在您所有的著作当中,一个清晰的主题是您对生命的珍爱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您又是我国著名的尼采专家,尼采在我们一般人心目当中似乎是一个悲观主义哲学家,对人生有一种悲剧的或悲观的态度,我们对尼采的这种印象是否一种误读呢?您能不能给我们素描一下尼采?

答:说尼采是悲观主义者,这可能有一定的误读。尼采的哲学是从叔本华那里发展来的,叔本华是一个地道的悲观主义者,他对生命的意义是完全否定的。尼采提倡一种悲剧哲学。悲剧哲学和悲观主义哲学是有区别的,虽然出发点也是生命的无意义,就是大自然本身没有给生命提供一个意义,但强调的是靠人的强大生命力来战胜生命的无意义,给本无意义的世界和人生创造一种意义。我觉得尼采的取向与我今天讲的是基本一致的,他最重视两个东西,一个是健康的生命本能,另一个是高贵的精神追求,而高贵的精神追求根源于健康的生命本能。尼采反对同情,认为这是弱者的道德,在这一点上他有些偏激,我同意他对自强的强调,不过我认为自强并不妨碍对他人生命的同情。

问:尼采的悲观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从尼采认为世界和生命本无意义这一点来说,他是悲观的。从他认为人应该且能够为生命创造意义这一点来说,他又是积极的。不妨说,他的悲剧世界观是一种积极的悲观、一种悲观的积极。

问:您如何理解灵魂深处的孤独?

答:这是一个很有诗意的题目。我觉得,一个人的灵魂只要足够深刻,就会发现那藏在灵魂深处的东西就是孤独。他会发现,人世间的一切都是有限的,他面对的是无限的虚空。这是一种大孤独感。当一个人经历重大苦难的时候,这种大孤独感就会突现。我写过一篇文章叫《人人都是孤儿》,里面就讲了这么一个意思,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好像有父母有朋友等等,有这样那样的人际关系,但是,在真正的苦难面前,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你只能自己承受。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是死亡,每一个人只能自己去面对和承受死亡,在这个时候,父母、儿女都帮不了你。从这一点来说,人在本质上是孤独的。

问:我读了您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作为一个母亲我深深为之感动,这件事情是很不幸的,非常同情您。但是经过了这件事,您是不是对医生有成见?我作为医生十多年的经验表明,或多或少我们都付出了一些情感,或者我是怜悯他,或者我是尊重他,但是有的时候你必须站在理性的一面,因为有一些治疗是非人性化的,对一般人来说是接受不了的。我不知道您心目中完全人性化的医生应该是什么样子。

答:我觉得我对医生是没有抱成见的,我相信有很多医生是有人情味的。我也知道医生不能光靠有人情味,这个东西不能治病,治病还是要靠理性、靠技术、靠医学。但是,我认为现在医生和病人之间的关系确实比较紧张,医生对病人比较冷漠,这种情况相当普遍。我反对技术化当然不是反对技术,技术总是要的,我反对的是只有技术,没有人文。有一些治疗手段虽然残酷,会对人体造成很大损伤,但为了治病必须采用,这不属于我所说的非人性化。

问:什么叫出世和入世?

答:出世和入世的“世”,是指我们生活在其中的这个功利世界,那么,入世就是很投入、很在乎,出世就是超脱乃至舍弃。入世也有不同的情况,有的是在乎小功利,谋个人的私利,有的是在乎大功利,谋社会的公利。我想,作为一个正常人,终归是要入世的,入世终归是基本的状态。但是,最好在心态上还是有出世的一面,我自己反正是这样的,在投入的同时与我的外在生活保持一个距离,就是站在比较高的位置上,从人生啊、宇宙啊的大背景去看自己经历的事情。如果你能够常常站到一个大背景下去看世俗生活中的沉浮,就会有比较豁达的态度。总之,把入世和出世结合起来,在入世的同时保持出世的心态,我觉得是最好的状态。

问:我经常在想,物理世界是运动的,宇宙是运动的,那么从精神世界来说呢,我们的思想是运动的,哪怕是在睡觉的时候,也还在做梦,那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说,精神也是在运动的。死亡的时候,我们的肉体也在运动,转换成其他的形式存在,那么有什么理由说,我们的精神却突然终止了呢?

答:我不知道怎么样用科学来解释,人死了以后,人的精神也好,人的灵魂也好,它的去向。我觉得科学无法解释这一点。你刚才讲的那个推论,由死后物质的身体转化成另外的形式推出精神也转化成另外的形式,这是一个类比、一个假设,对此我们无法证明。按照唯物主义哲学来讲,精神不过是物质的一种功能,思维不过是我们头脑的一种功能,随着物质的解体,它的功能也就不存在了。我本人不相信这样的解释,不相信灵魂只是肉体的功能,没有肉体灵魂就不存在了。但是,我也不敢相信肉体不存在后灵魂还存在,我没有亲历这方面的证据。现在有很多举证,比如说濒死体验、死后复活、前世记忆,但这些东西我只能姑妄信之,没有办法判断。我只能说,我希望灵魂是存在的,它不会随着肉体的死亡而死亡。我只能希望这样。

问:近一百年来,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产生大的自然科学家,也没有产生大的哲学家,您认为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国是否会产生大的哲学家?

答:我的回答是不会,我对这个前景是比较悲观的,因为我觉得中国文化如果不改变它的这种实用性的品格,就不会有希望产生文化领域的大师。中国文化注重的是人和人的关系,而哲学的大师不是靠注重人和人的关系能够产生的。哲学思考的是宇宙和人生的根本问题,如果没有一个思考根本问题的传统和氛围的话,大哲学家肯定是产生不出来的。德国有这样的传统、这样的氛围,所以产生了那么多大哲学家。大师的产生需要土壤,这种文化土壤我觉得我们现在还不够。所以,我现在特别想做的,就是呼吁改变我们文化的实用性品格,尊重精神本身的价值,不要那么实用主义,那么,也许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有希望。

问:听您演讲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可以使人产生长久的共鸣。我虽然是一名医生,但我从小喜欢历史和哲学。我常产生孤独和忧郁感。我喜欢一个人在大海边、山上享受宁静。请问,优秀的大师是不是都是孤独的?

答:我想优秀的人都有孤独的一面。孤独的概念有两个理解:一个是不被别人理解,因为优秀的人,他走在前面,跟得上他的人比较少;另外一个是,优秀的人对孤独的体验更深刻,从孤独中体验一种美、一种跟天地的交流。其实,人际关系往往是会妨碍这种体验的,比较优秀的人大概更愿意独处,与人际关系远一点。所以,你的表现也许是一种优秀的征兆。

问:在听您的课之前,我是一个比较有优越感的人,但听了您的课后,我觉得自己浑身都是毛病。请问,您认为独立思考的培养需要哪些条件?

答:其实,我因为自己浑身都是毛病,才总结出了这么多。我只是给自己提出了一个努力的方向,只是觉得人应该这样做,并不是我已经做到了。如果按这个标准衡量的话,我们每个人都有毛病。关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我觉得需要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从内部条件来说,需要一定的天赋。爱因斯坦说过: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大自然不可多得的恩赐。当然任何人都可以培养,那么这是一个能够培养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了,在这方面拔尖的人是必须有一定的天赋的。另一个是外部的条件,外部条件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教育,当然是好的教育,所谓好的教育就是能够给独立思考提供一个自由环境的教育。

问:按照您的说法,灵魂本来是高贵的。但哲学上有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的不同说法,不知道您认为哪一种是对的?如果是后天培养的话,您认为高贵的灵魂应该如何培养?

答:我讲的灵魂高贵好像不牵涉人性善恶的问题。哲学家们讲人性恶,实际上指的是人的生物性,讲人性善实际上指的是人的社会性,而我讲灵魂的高贵指的是人的精神性,我觉得与人性善恶问题的所指不同。

问:我从读您的《守望的距离》等书当中体会最深的,就是一种特别宁静的指向内心的感觉。我今天想提两个问题。第一,您今天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医学与人文精神,我想问这个跟我们所追求的真、善、美之间的关系。第二个问题,对资本主义阶段中的异化现象,即人的需求和经济的发展是矛盾的,这个您怎么看,并且怎么解决它?

答:真、善、美通常是对精神价值的一个概括,相对应于人的精神结构中的三个方面,就是理性、意志、情感。那么,我讲的人文精神的三个方面,后两个方面就是谈精神价值的。其中,头脑就是理性,追求的是真;灵魂实际上包括了意志和情感,灵魂的高贵相当于意志,追求的是道德和信仰,也就是善,而灵魂的丰富相当于情感,追求的是美。关于异化问题,我认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肯定是有道理的,就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进步同时也是退步。不过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比如说,如果资本主义是指市场经济,那么市场经济这个东西究竟是暂时的还是永恒的?人类能不能不要市场经济?如果是永恒的,异化就不仅仅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现象了。经济的发展导致了人类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这个变化亦好亦坏,带来了许多新价值,也毁掉了许多老价值,我觉得这种情况恐怕是无法避免的。

问:周老师,您的讲座使我很受触动。我想问的是,在您受尼采这些哲学家的影响之前,在您的童年您都思考什么?您受他们的思想影响,那是不是可以说他们的灵魂在您的身上延续了下去呢?在您死的时候,您的思想会不会在听了您讲座或者看过您书的这些人身上延续下去呢?因为这个您会感觉很平静吗?

答:我不是因为读了尼采等人的著作才开始思考的。我觉得,我后来走的路跟我小时候的性格关系非常大,我小时候非常敏感又比较内向,早就有了对人生的困惑,这类问题常常闷在心里面,自己慢慢想。比如说死亡问题,当我知道我自己也会死的那一天,我受的震动太大了。我不认为尼采的思想在我身上延续或者我的思想在别人身上延续,我觉得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思考者,一个人思想的真正形成主要不是来自其他思想家的影响,而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己的经验造成的,包括内在经验,不光是一种经历,而是一个人性格所造成的他的内心体验,这种东西我觉得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尼采,在很大程度上他是把我自己的东西激活了,启示了一种表达方式,但感受是我自己的。我相信,凡真正能提出自己的思想的人,他自己的感受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个基础的话,外来的影响其实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问:对我们年轻的医生来说,怎么样才能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

答:我提两点建议。第一点就是读书,要养成读闲书的习惯。要读大师的作品,读哲学、历史、文学的名著,这是一个很好的途径。第二点,我觉得医生的职业是很好的,它可以接触人性的很多秘密,因为病人在医生面前是不设防的,人性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医生都能看到。所以,你除了给病人治病以外,你还可以观察病人,和病人交流,各种不同的人在得各种病的情况下的各种表现,你都注意观察,这是一个观察人性的特别好的机会。你看,美国很多医生都有这样的写作爱好,喜欢写自传,写医疗生涯中一些难忘的东西,这是一个好习惯。很多医生最后都成了作家,我想这不是偶然的。我建议你们经常记一点东西,养成写笔记、札记、日记的习惯。这会推动你们进行观察和思考,有写东西的习惯的人,他的感官和头脑是经常处在活跃状态的。

我们都是孤独的行路人

人文精神与教育

第一部分 教育的目标是实现人的价值

对于学生,我想从人文精神的角度着重谈一谈我对教育的理解。

同学们一路拼搏,终于进了大学,当然都是抱有一定的目的的。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呢?为什么要上大学?想从大学得到什么?可能许多同学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拿到文凭,有比较高的学历,当然也要学到一点知识,这些都是谋职的资本,然后能够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抱着这样的目的,我觉得无可非议,但还远远不够。如果只有这一个目的,你就仅仅是受了职业培训,不能算是真正受了大学教育。如果大学仅仅做到这一点,大学也只是起了一个职业培训场所的作用,不能算是真正的大学。但是,这正是我们今天大学的现状。我认为中国教育现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太急功近利,大学基本上成了职业培训场,这当然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是体制的问题,这种体制使大学变成了职业培训场,迫使学生也把职业培训当成了上学的主要目的甚至唯一目的。那么,怎样的教育才是合格的教育呢?我认为这就要从人文精神来谈了。

《我们都是孤独的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