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古代哲学 第一篇 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

第01章 希腊文明的崛起

早在希腊文明兴起之前,人类文明已经在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发展了几千年,并向四面八方传播。但是,这种文明始终缺少一种因素,并最终由希腊人将其补上。希腊人对纯粹知识的探索和成就都非常伟大,现代的数学、科学与哲学都是起源于希腊;他们编写内容详实的历史书,思考生活和世界,不受前人思想牵绊。人们至今还赞叹当时的希腊。

泰勒斯是最早的哲学家,他预言过一次日食,后来天文学家算出这次日食发生于公元前585年,因而我们也就据此得出了他所生活的时代,以及哲学诞生于公元前六世纪初的论断。由于最初的科学实际上是包括在哲学中的,因而科学也同样诞生于公元前六世纪初。可以说公元前六世纪初是希腊历史的起点,在那之前的希腊历史无人知晓,人们只能对其进行推断。

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埃及发明了象形文字,之后巴比伦也出现了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是用图像来表意,至今中国还在使用这种文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西方的象形文字演变成了字母。

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是它们孕育了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并催生了农业和贸易。这片土地属于国王,国王下面有军事贵族和祭祀贵族。农奴负责耕种,他们归国王和贵族所有。当时这片土地上有一种多神教,传说国王与教中的神关系亲密。

埃及与巴比伦在神学方面有许多不同。埃及人相信人死后灵魂要到阴间接受审判,之后再回到死者的身体中来;由此催生了木乃伊与金字塔。公元前四十世纪末到公元前三十世纪初,埃及的国王们兴建了金字塔群。之后的埃及文明停滞不前,主要原因是宗教的保守主义。公元前十八世纪左右,闪族人攻占了埃及。他们在两个世纪的统治中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唯一的贡献是将埃及文明向外传播出去。

巴比伦的历史带有更多的战争元素。闪族人打败了原先在此的苏美尔人,并从他们那里继承来了楔形文字。当时这片地区的城邦之间连年作战,互相残杀,最后巴比伦胜出,其他城邦成了附属。

巴比伦大地女神伊斯塔尔。她在众女神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西亚各地人民为她修建了很多神殿祭祀她。她像偶像一般脚踏狮子,手握谷物。基督教根据她的形象塑造了“圣母玛利亚”

同古代宗教一样,埃及与巴比伦的宗教也是生殖崇拜。大地是阴性的,太阳是阳性的。巴比伦的大地女神伊斯塔尔在女神中地位最高。后来在西亚,她以各种名称受到崇拜。希腊殖民者为她建筑神殿,称她为阿尔蒂米斯,也就是后来的女神狄阿娜。基督教把这个形象塑造为玛利亚,也就是后来的“圣母”。

宗教与政府的结合会使得宗教被政治改变。宗教中的男神和女神会被寄予各种使命,比如保证大地丰收和战争胜利等。这些神像被安放到全国各地的神殿里。

宗教与政治有了联系,也就自然与道德有了联系。法律是神明传给国王的,因此触犯法律将被看做是侮辱神明。宗教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

巴比伦的宗教更关心当下,而不是来生。巴比伦当时流行并传播了巫术、占星术等,还留给后世许多科学知识。比如,一天有24小时,圆周有360度,以及日食、月食的周期等。

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与它们周边的民族不同,它们是农业文明,而周边民族属于游牧文明。直到公元前1000年,它们还不能自己制造金属武器,只能靠贸易与掠夺获取。当时的贸易主要在海上。掠夺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商业开始发展。最早发展商业的是克里特岛。公元前二十五世纪至公元前十四世纪,克里特岛一直保持着一种先进的文明,被称为米诺斯文明。这种文化中的艺术给人的感觉与埃及神殿大相径庭。

克里特岛上的文明是一种航海文明,与埃及联系密切。埃及壁画中就有关于两地之间海上贸易的画面。宗教方面偏向于叙利亚,但是艺术风格上克里特文化偏向于埃及。克里特岛一直流传在古希腊的传说中。岛上宏伟的宫殿在公元前十五世纪被摧毁,可能是希腊侵略者所为。克里特岛的历史是基于岛上发现的埃及文物,以及埃及壁画推断而来的。

克里特人崇拜女神,同时还同埃及人一样认为人死后依然有生命。他们的艺术表明这是一个欢快的民族,没有受到沉重的宗教的压抑。从壁画中得知他们当时喜欢斗牛,男女都有高超的斗牛技巧。岛上的人有自己的文字,但是至今无人能识。当时岛上国泰民安,没有征战,因此也就没有城墙。

岛上的文明毁灭之前传到了希腊大陆,时间大约是公元前1600年。传到大陆上的文明被称为迈锡尼文明,一直维持到公元前900年;这种文明是从王陵和城堡遗址中发掘出来的,其中的艺术风格明显来自克里特岛。

迈锡尼人身上至今还有许多谜没有解开,他们的语言、他们是不是土著、他们是不是被克里特人征服,等等。希腊语可能是他们传播来的,他们可能是来自北方的贵族。古希腊历史上有三次入侵浪潮,最初是伊奥尼亚人,他们几乎全部继承了克里特文明;接着是亚该亚人,他们与伊奥尼亚人之间的征战将迈锡尼文明严重削弱;最后是多利亚人,他们的入侵将被削弱的文明销毁殆尽。多利亚人带来了自己的宗教:印度—欧罗巴宗教,这种宗教与这片土地上的迈锡尼时代的宗教相互影响,产生了后来的古希腊宗教。

上述都是我们的推测,迈锡尼人的真实身份没有人知道,因为他们的文明已经毁灭了。

迈锡尼的文明被毁灭后,一部分入侵者居住下来成了农民;还有一部分推进到了希腊群岛和意大利南部,并在那里安居,建立城市,靠海上贸易为生。古希腊文明都是依海而建,将陆地和海上的权利看得同等重要。

迈锡尼文明出土的阿伽门农面具。整个面具由黄金制成,制作年份在公元前1550年—公元前1500左右。阿伽门农是传说中的迈锡尼国王,他率领希腊联军在特洛伊战争中取得了胜利

希腊地区山多,有许多肥沃的山谷。这些山谷之间被群山阻隔,交通不便,但是连接海岸城市非常便利。山谷形成的农业区中产出的物资无法保证希腊人的日常生活,于是他们只得从事航海,并扩张殖民地。这些殖民地主要分布在小亚细亚、西西里和意大利,那里人们的生活水平甚至比希腊本土还要好。

在希腊,不同地区的社会制度也不同。例如,斯巴达地区的贵族靠压榨农奴生活;土地贫瘠地区的农民无人压迫,自给自足;发达地区的公民普遍靠奴隶劳作来积累财富。奴隶都是战争中俘获的野蛮人。除了斯巴达外,经济越发达的城邦里,妇女就越没有地位。

正常发展的社会要经过君主制、贵族制、僭主制与民主制交替。这里的国王不像埃及国王那样有绝对权威,他需要听从元老议会的决议。“僭主制”是指权利不得世袭,“民主制”包括全体公民,女人与奴隶除外。

贸易与海上掠夺促使希腊人学会了书写,尽管此时文字早已在埃及和巴比伦存在,但是没有证据表明他们会书写。腓尼基人教会了埃及人书写,并同样受到埃及和叙利亚的影响。希腊人崛起之前,腓尼基人是海上的霸主。公元前十四世纪叙利亚人写给埃及国王的信用的还是楔形文字,到公元前九世纪的时候就变成了腓尼基字母。这种字母可能源于埃及文字,只是这种转变最终是由腓尼基人完成的。后来希腊人也引入这种字母,并促进了希腊文明的兴起。

希腊文明的第一个名人是荷马。人们对这个人的认识全是推测,有人认为《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长诗的创作时间跨度200年(公元前750年—公元前550年)。荷马史诗今天的面貌是由庇西特拉图确定下来的,他曾经于公元前560至公元前527年在希腊执政。自此之后荷马史诗便成为了雅典青年咏诵的经典。

荷马的诗歌中有后期贵族阶级思想开化的观点,摒弃迷信的东西。人类学家推断,荷马不过是一个故事的整理者,并不是作者。在荷马史诗中被摒弃的那些迷信的东西,依然隐藏在民众的宗教中。它们与文明的关系是此起彼伏,你强我弱。

任何地域的宗教都是部族的,而非个人的。人们举行仪式,召唤大自然赐福。仪式过程中群情激昂,个人会消除孤独感,与部族合为一体。这种宗教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将动物或者人作为祭祀品杀掉、吃掉,这在希腊非常普遍。当时也有宗教的祭祀仪式不带有残酷元素。

盲诗人荷马在唱诗。荷马是古希腊著名的吟游诗人,其著作《荷马史诗》记述了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特洛伊战争以及当时希腊人的海上冒险活动,不但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还被誉为“欧洲文学的始祖”

荷马史诗中的宗教非常人性,其中的神明除了不死以外与常人无异。甚至,在其中的几节中还表现出了对神明的不敬。其实这些史诗真正强调的不是众神,而是“命运”、“定数”。命运对希腊思想影响深远。

荷马笔下的神明们是贵族阶级的代表,他们天生喜欢征服。他们不会去关心劳作的人们,不屑赐予农夫们丰收。

不只是神明,人间的英雄在荷马笔下也不怎么高尚。典型的代表是庇勒普斯家族,其中的互相残杀和报复没有让人们从中看出一丁点家庭的幸福。

荷马史诗目前的形式,最迟在公元前六世纪的时候就已经定下来了。这个世纪非同寻常,希腊的数学、哲学、科学开始出现。世界上其他地区也在本世纪发生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情:孔子、佛陀、琐罗亚斯德纷纷诞生;居鲁士建立波斯帝国;本世纪末,位于伊奥尼亚的希腊城市举行了一次反对波斯统治的叛变,然而他们失败了。叛变被镇压之后,当地最优秀的人才纷纷逃亡。其中的几个逃亡者是当时的哲学家,他们周游希腊没有被占领的地区,传播文明。

希腊是由许多独立的城邦国家组成的,不同国家之间的文明水平差异很大,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对希腊文明作出过贡献。有的是在军事上,有的是在经济上。

除了城市还有乡野,著名的有阿卡迪亚,它们不是城市人脑中的那种田园牧歌式的乡野,而是十分荒蛮的。

荒蛮乡野地区的人崇拜牧神“潘”,“潘”原名“帕昂”,是牧人的意思。他们举行许多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因为没有牛所以用羊象征丰收。当时还流传着狼人族的传说,吃了作祭品的人肉,就会变成狼人。在当时的希腊,这样的迷信非常盛行。

古希腊的许多东西会让我们联想到宗教,现代意义上的宗教。提起狄俄尼索斯或者巴克斯,我们会联想到酩酊大醉的酒神。对这位神的崇拜影响了很多后世的哲学家,因为对他的崇拜产生了一种神秘主义;想弄清楚希腊思想发展的人,不可能跳过这一点。

狄俄尼索斯或者巴克斯是色雷斯人眼中保护丰收的神,色雷斯人被希腊人看做是野蛮人。人们将酒带来的美好感觉都归功于巴克斯。很早的时候对巴克斯的崇拜就从色雷斯传到了希腊,具体是什么时候无人知晓。尽管遭到传统派的反对,这种崇拜还是建立了起来。这是一种奇怪的崇拜,里面既有野蛮的成分,又放纵女人狂欢。

希腊人眼中的野蛮人的信仰,居然在希腊人中得到传播。这说明有一部分希腊人对原始和本能的事物以及生活方式的崇尚,理性和道德的厌恶。这会将他们的思想、感情、行为引向一种反动。

文明人与野蛮人的主要区别在于眼光更长远,尤其在农业兴起之后。为了冬天有粮吃,夏天就开始辛苦劳作,野蛮人是不会做这样的傻事的。当理性代替冲动的时候,才能证明是真正的文明人。打猎是即兴的、冲动的,而耕种需要等很久才能收获,是理性的。

文明要想消灭冲动,不仅靠个人的理性,还要靠法律、道德、宗教。若是被视为犯罪,就会受到惩罚;即使没有犯罪,邪恶的行为也会受到谴责。私有制让女人失去了社会地位,同时造就了奴隶阶级。社会将责任感、使命感全部委派到个人身上。个人已经习惯了重压在身,为了未来的美好甘心现在受罪。

眼光长远是理性的,但也是苦闷的,因为美好永远在将来,当下永远有苦难。酒神巴克斯的崇拜者反对这种理性。酒能带给他们精神和肉体上的欢乐,打破日常生活的苦闷。没有酒则生活无趣,有酒生活就埋有隐患。眼光长远与冲动之间的对立贯穿历史,不分上下。

理性的文明和科学相似,但是没有纯粹的科学。热情、冲动、艺术、宗教也是人们所需要的。古希腊的哲学家中,有的是科学的,有的是宗教的;宗教的基本上都是受酒神巴克斯崇拜影响。这影响到了柏拉图,以及后世的基督教神学。

狄俄尼索斯的原始崇拜野蛮丑陋,但是影响后世哲学家的不是这一点,而是一种精神上的东西,包括禁欲、精神沉醉代替肉体沉醉,这种精神以俄耳甫斯为代表。

俄耳甫斯是人还是神谁也说不清楚。他的名字让人感觉他像是来自克里特,他的教义中也有许多埃及元素,古埃及就是通过克里特岛影响希腊的。据说俄耳甫斯被狂热的酒神巴克斯的崇拜者撕碎。他的身份应该是祭司和哲学家。

俄耳甫斯的崇拜者相信轮回,认为人的灵魂会因在世的表现受到祝福或者遭受痛苦,人应该依靠自己和宗教礼仪净化自己,人归天地共有。最虔诚的教徒除了圣餐之外不吃肉。

在关于巴克斯的众多神话传说中,有一种说他是神的儿子,小时候被巨人族吃掉,只剩下一颗心。这颗心促成了巴克斯的重生。后来巴克斯的教徒生吃野兽,被看做是对巨人族的报复。因为野兽身上有神性,吃掉野兽就愈发接近神。人归天地共有,神性越多,属于地的部分就越少。而巨人族是地所生的。

俄耳甫斯教徒留下的书后来被发现,这些残缺不全的书上写的都是如何才能让灵魂得到解救。得到解救最关键的是不能忘记自己在世上的所作所为。

俄耳甫斯教徒崇尚精神上的沉醉,而不是肉体上的。他们认为精神上的沉醉能让人与神沟通,从而获得神秘知识。毕达哥拉斯将这些神秘的成分带入希腊哲学,带入柏拉图的哲学中,从而影响到后世的宗教哲学。

俄耳甫斯。传说是古希腊色雷斯地方的著名诗人和歌手,他的父亲是太阳神和音乐之神阿波罗,母亲为掌管文艺的缪斯女神卡利俄帕。俄耳甫斯具有非凡的艺术才能,在很小的时候,阿波罗就将自己使用的宝琴送给了他。传说他的琴声可以使神、人陶醉,就连凶神恶煞、洪水猛兽也会在瞬间变得温和柔顺、俯首贴耳

巴克斯影响俄耳甫斯,俄耳甫斯影响毕达哥拉斯。他们之间有的东西是传承的,比如女权主义,柏拉图曾经要求女人与男人在政治上平等;还有一种传承是尊重激烈的感情。希腊的悲剧即来源于酒神的祭祀。欧里庇得斯的悲剧中,主人公感情激烈,充斥着发怒、疯狂和忧患。

人们认为希腊人很镇定,处事不惊,总是置身其外去观赏他人的激烈行为,犹如神明。这是种误解,带有片面性。可能荷马、索福克里斯、亚里士多德是这样的人,但是受巴克斯和俄耳甫斯影响过的人并不是这样。

俄耳甫斯的信徒多少是悲观的,现实世界中充满苦难,而灵魂要在其中不断轮回。要想摆脱这些苦难,唯一的出路是净化自己,早日与上天的神人神合一。

一部分希腊人被激烈的感情、苦闷的现实苦恼;另一部分趋于理智,自我认识清楚。正是这两派人的共存造就了希腊的伟大,无论在思想上、艺术上,还是宗教上。若是只有一派人,无论是冲动的还是理智的,都不会改变世界。希腊最原始的神话形象不是神明宙斯,而是因带给人间火种而受苦受难的普罗米修斯。

但是普罗米修斯并不能代表全部希腊人,那样也是片面的。希腊人的倾向大体分为两类,一种是热情的、宗教的、神秘的;另一种是理智的、科学的、欢快的。希罗多德与亚里士多德是后一种倾向的代表人物。

俄耳甫斯教受到前一种倾向的人的崇拜,后一种倾向的人则对他嗤之以鼻。这有点类似于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地区的卫理公会教派。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是泰坦神族的神明,教会了人类许多东西,因为将火种从奥林匹亚偷出来传给人类,而被宙斯锁在高加索山上,每天派一只鹰去吃他的肝,又让他的肝每天重新长上

古希腊时期男人与女人的精神生活差距较大,几乎完全是隔绝开来的。在希腊,一个人即使再理智,也容易在感情问题上冲动。这种冲动的热情是原始的传承,是传统的沉淀。所以说不能片面地去看待希腊。

最近人们才充分认识到宗教对希腊的影响。哈里逊的《希腊宗教研究导言》、康福德的《从宗教到哲学》,其中都着重提到了宗教对希腊思想和哲学的影响。约翰·伯奈特的《早期希腊哲学》是我认为对这一问题阐述得最客观的著作。

在《早期希腊哲学》第二章“科学与宗教”中,伯奈特认为,希腊宗教的发展过程中对狄俄尼索斯的崇拜,其中透露着一种对人与世界全新关系的认识。色雷斯人本身并不伟大,但是他们启发希腊人认识到灵魂的伟大。

他还认为,若不是科学的兴起,希腊的宗教会与东方宗教一样。科学挽救了希腊。众多俄耳甫斯教团的建立使得新的宗教发展到高峰。俄耳甫斯教派的信仰与当时在印度流行的信仰惊人地相似,尽管两者之间没有交集。俄耳甫斯教徒还建立起了组织,那就是教会。每个人都可以加入教会,没有条件限制,也没有歧视。这种组织的出现影响到了后世的生活方式和哲学。

《西方哲学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