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大兵郭崇韬 4

实际上,冯道什么都没有写,他只是在做样子。冯道正利用这段极短的时间,搜肠刮肚地备词。

李存勖还在怒目圆睁,紧紧盯着冯道,这应该是李存勖第一次让冯道起草公文,他也想利用这次机会亲自考察一下冯道的临变措辞能力。

……

小半天过去了,冯道丝毫没有动静,笔尖停在纸上,笔尖上不断渗出来的墨汁已经把纸湆出了一个黑圈。

李存勖似乎看到了外星人,他紧紧盯着面无表情的冯道:你就是这么给我当差的?

“寡人说话,冯先生没听到吗?”

李存勖脸上有些愠色,正欲发作。如果这个乡巴佬写不出文章来,立马叫他卷舖盖滚蛋!

冯道已经没有了刚才的慌乱,他在这极短的时间内,已经想好了如何替郭崇韬打圆场。

“臣自伪燕来归,幸得大王赏器之,以臣不才而用之,臣岂敢不以犬马之力报效国家?今大王命臣拟文责崇韬,臣食吾君之禄,自当谋君之事。”冯道小心翼翼地说完这句话,瞟了一眼李存勖。

李存勖没有任何反应,他还在盯着冯道。冯道低下了头,但李存勖鼻孔里发出来的沉闷声,冯道听得非常真切。

“大王顺天应命,南下屡破伪朝,友贞震怖,其运不久矣!今者君臣一体,将相睦和,诚国家之福,社稷之幸。若因一时之忿,轻逐大将,自坏长城,岂非友贞之福?又岂非我国家之祸?崇韬为人忠谠无二,大王亦以国士器之,即使崇韬言语冒犯大王,也是为社稷谋力,无一及其私。臣斗胆请言之,崇韬此谏,并无不当之处,伴食太多,遂成冗费,非社稷百姓之福。退一万步,大王认为崇韬此谏悖谬,不用便是了,何必与臣下一争短长,天下人闻之,三人成虎,必有言大王轻忽大臣者,恐有伤我王怀恕之仁。若敌国闻吾君臣失和,必喜而攻之,又岂是社稷之福祉?臣草莽之人,言语粗鄙,然一腔肝胆必期于报我主盛恩于万一,崇韬无罪不当责,请大王长思而恕之!”

冯道性格温雅,谈吐清素,喜怒不形于色,这类知识分子说话向来是轻言轻语的,从来不会攘臂大呼小叫。同样是知识分子出身的五代宰相,后周王朴性格刚硬,谈吐如剑锋,连赵匡胤都惧他三分。

王朴说话烈如火,冯道说话柔似水,从同性相斥的性格角度来讲,冯道和李存勖才是绝配。最重要的是,冯道给足了李存勖面子,并没有让李存勖觉得下不来台,李存勖刚才在气头上,经过冯道这番理论,李存勖冷静了下来。

冯道说得没错,一旦河东君臣失和的消息传遍天下,想必汴梁城中的朱友贞做梦都能笑醒。最可怕的是,如果重责郭崇韬,以后河东文武群臣谁还敢直言敢谏,离心离德,离完蛋也就不远了。

李存勖应该还考虑到了更深的一层,郭崇韬在军中威望甚高,如果李存勖此次纡尊降贵,当着天下人的面,要把军权交给郭崇韬。虽然这是赌气话,但这话一出口,李存勖岂不是承认在理论郭崇韬有接管军队的合法权力?在乱世中混江湖,失去了军权,李存勖什么都不是。

冷静下来的李存勖已经不想再和郭崇韬斗气了,但还有一点,他身为堂堂晋王,总不能低三下四地去向郭崇韬道歉,这需要郭崇韬给李存勖一个台阶下。

好在郭崇韬也足够聪明,这种事情把晋王惹毛了,对自己一点好处也没有。或许是在什么人的指点下,就在冯道刚劝完李存勖的当口,郭崇韬突然出现在李存勖的面前,伏地请罪。

头脑发热的李存勖被冯道的一盆冰冷的洗脚水给浇醒了,他已经意识到了郭崇韬对于他灭梁称霸的极端重要性。自从郭崇韬出任中门使,主掌军权以来,《册府元龟·佐命部》对郭崇韬的称赞极高:“军筹计划,多所参决,艰难战伐,靡所不从。”元末宋初的史评家胡三省也认为郭崇韬是弱晋之所能吞并强梁并灭蜀的最关键人物。

李存勖脾气再暴躁,也知道一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砸自己的铁饭碗,傻子才会这么干,而郭崇韬就是李存勖赖以谋生的那只铁饭碗。

李存勖微笑着用左手搀起郭崇韬,指着冯道告诉郭崇韬:“非冯先生,寡人几误卿甚矣!”

郭崇韬用非常感激的眼光看着冯道,深深下拜,冯道则满面惶恐地还礼,口称:不敢,不敢!

《五朝宰相:五代十国里的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