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禁不起诱惑

说起张耳和陈馀老哥俩,那可是铁打的交情。两人都是魏国大梁人,脾性爱好一般无二,连身世都雷同。两人都是爱读书、有智慧的穷屌丝,同样逆袭白富美成功而改变了命运。

张耳的妻子,是个富户的女儿,因为嫁的丈夫没文化,缺乏心灵交流,这女人巨苦闷,于是就改嫁给张耳,给张耳带来了巨额嫁妆。陈馀的情况也差不多,虽然他很穷,却被一家富户相中,坚决要把漂亮女儿外加巨额嫁妆送过来。两名穷屌丝逆袭白富美的故事,顿成大梁佳话。

但等到秦始皇扫灭六国,追杀各国优秀的知识分子时,张耳陈馀大名鼎鼎,名列海捕公文榜首。于是两人结伴逃到了陈县,在县衙门里当看门员。每天两人面对面站立,看了好几年的门,一扇门板也没丢。曾有一次,小官吏因陈馀的小过错就抽打他,陈馀大怒,当场要动手杀官吏,被张耳劝止。当时张耳说:“小不忍则乱大谋,我们要爱护自己的有用之身,以求将来一抒青云之志。”

再后来,陈胜起事,直入陈县为王。张耳陈馀终于出山,虽然没有能够阻止陈胜称王,但他们跟着陈胜的部将武臣,打到赵国,并劝说武臣做了赵王。此事激怒陈胜,险些杀掉武臣全家,经人劝乃止。再此后,两人又共同经历了因武臣姐姐而惹出来的李良之乱,两人齐心协力,击退李良,重新建立了赵国。

总之,张耳陈馀,这两人生死与共,并肩作战,正所谓张不离陈,陈不离张,其相互信任的程度,已经超越了同胞兄弟。

但正因为两人关系太好,所以才会对对方期望过高,一旦期望落空,就难免生出龃龉。此番钜鹿之役大胜,张耳终于长长地松了口气,与陈馀相见,责怪说:“老陈,你让我好失望呀,手中握有几万精兵,却坐视秦兵攻打钜鹿,你有负我们昔日生死与共的诺言。”

被张耳责怪,陈馀也不敢吭声,因为这事确实是自己理亏。可张耳憋的气太大,不是你不吭声就了事的。张耳一定要找陈馀的麻烦,逼陈馀承认错误。

于是张耳就问:“对了老陈,我派了张黡、陈泽两人来向你求救,怎么没见他们两人回来呀,他们两人现在哪里?”

张耳是知道张黡、陈泽冲阵而死的事情的,但他假装不知道,目的就是为了逼陈馀窘迫。

陈馀只能说:“张黡、陈泽,他们两个冲阵死了。”

张耳哈哈大笑:“别逗了老陈,这怎么可能?我是让他们两个去向你求救的,又不是让他们两个去冲阵。假如他们两个真的要冲阵,你还不会拦住吗?对吧老陈?”

陈馀:“你这……”陈馀发现,自己说不清楚了。见陈馀说不清楚,张耳大喜,反复追问张黡、陈泽二人何在,并暗示是陈馀杀死了这两人。就这样反复无休地穷诘追问,问得陈馀爆发了。

陈馀愤怒地说:“没想到你怨恨我这么深啊,难道你认为我舍不得交出将军印吗?”

陈馀这个表现,是典型的恼羞成怒,因为他有错在先,所以被张耳吃死。但对于自己的过失,他也有其合理解释。陈馀的解释,就是要等赵王歇和张耳死后,由他来复兴赵国。但这个解释只能说给自己听,却不可能得到张耳的认可,如果张耳听到会更加恼火。

总之陈馀认为自己没错,却得不到张耳的谅解,所以愤怒之下,就解下大将军印,推给张耳。

没想到陈馀急眼了,张耳也尴尬了,正不知所措之际,陈馀愤怒起身,扬言去厕所。实际上是想借此逼迫张耳,让张耳也尴尬一下。可不承想,他前脚走开,后脚冒出来个家伙,对张耳建议说:“我听说,天予不取,反受其害。现在陈馀把大将军印交回来,你如果不接,就不是很吉利的事情。”听了这话,张耳干脆一咬牙,真的把大将军印收了起来。

稍过一会儿,陈馀晃悠晃悠回来,惊讶地发现,张耳居然真的收走了他的大将军印。当时陈馀心里一阵冰冷,心说扯什么生死与共的好兄弟,都他妈的不是好东西。这时候他更担心张耳发狠杀了他,快步出来,带着自己的一百多名亲信,逃到黄河边的沼泽中,从此狩猎为生。

张耳陈馀把关系弄僵,是人类社会最常见的现象。起初两人谁也没想到会有这个结果,只是为了宣泄自己心理的不平衡,不断地责怪对方。责怪来责怪去,终于逼得对方失去理性,翻脸摊牌。

在张耳陈馀这件事情上,陈馀最大的错误,是不应该把大将军印解下来,他这样做,是认为张耳爱惜声名,必定不敢收回大将军印,于是这一局自己就算赢了。他却忘了人性是喜欢抬杠顶牛的,也是禁不起诱惑的。张耳知道陈馀认为自己不敢收印,于是偏偏收印,借赌气之机收回权力,结果把一段原本可以流芳青史的兄弟之情,彻底给搞砸了。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中称,早在刘邦还是一介平民的时候,就曾与张耳交往,还曾在张耳家里住过几个月。这表明刘邦也是很欣赏张耳陈馀的智慧的,但张耳陈馀的智慧,多是来于书本,对于人性的现场博弈态势,这方面还差得远。而刘邦,才是真正洞悉人心人性的智慧大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张耳陈馀是书本型智慧,而刘邦的智慧则是来自实践。所以刘邦的人生,不断拉出小阳线,逐步抬升。而张耳陈馀,却渐渐淡出世人的视线,沦为刘邦人生舞台上的配角。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