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曾国藩的游戏 7.皇上不要太扯淡

李鸿章,他是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齐名的“中兴四杰”之一。但在咸丰九年他来投奔曾国藩时,距离四杰还有一段距离,最多不过是个游击队长。

李鸿章是安徽人,入京赶考时曾以曾国藩为师,科举中榜后成为了幸福快乐的翰林院编修。编修没有上疏言事的权力,但他的才能却远高出了他的官位,当时官为工部侍郎的吕贤基,有事上奏就叫李鸿章替他写奏折。

有一次,李鸿章去逛书摊买书,遇到老乡,得知太平军已经打到家乡,就立即去找吕贤基,要求吕贤基上疏为家乡说话。吕贤基按老规矩,让李鸿章去写,他看也不看就把奏折递上去了。

可不曾想,太平军突破两广,崛起东南,最愁不过的就是咸丰帝。见到吕贤基的奏折,当即想:这个老吕,朕正愁找不到个力挽狂澜的人,你既然上奏,这狂澜铁定你来挽,没这本事你上奏干什么?给领导添堵吗?随即大笔一挥,命吕贤基回乡办团练对抗太平军。

飞来横祸,吕贤基全家人哭成一团,追究祸首,都怪李鸿章多事替写了这个奏折,于是吕贤基果断推荐李鸿章,要把李鸿章也拖回家。当时的安徽籍官员相互攀扯,许多人躺着中枪,被冤乎枉哉地打回家乡,从此沦落为地方游击队,与太平军展开对峙。

李鸿章就是这样,他带着支千人的队伍,在淮上东奔西走,如果太平军人数少,他就冲过去大砍大杀,如果太平军大队人马来到,他立即狂奔如飞。他个高腿长,跑起来嗖嗖生风,在淮上折腾了许久,居然奇迹般存活了下来。但当陈玉成征战淮上,摧枯拉朽横扫地方势力之时,李鸿章就招架不住了,他的李家老圩被太平军烧作白地,诸兄弟携老母亡命他乡。

湘军募勇易,募将难。李鸿章是大才之人,又有着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实战经验,是曾国藩求之不得的人才,兼之二人有师生之谊。曾国藩这边的人才储备,比之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

李鸿章的到来是一个转折性的标志,曾国藩在经历了长年的苦熬之后,已经获得了无可争议的话语权。尤其是曾国藩的平叛方略,那是凝缩于二十三史中数千年来智慧的结晶与现实苦战的完美结合,远超出了咸丰帝的智力理解水平。这时候的咸丰帝,只有趴在一边看的份了,根本弄不懂。

所以曾国藩摆起了谱,连续谢绝了咸丰帝的西防计划、东征计划及北援计划,圣旨被驳回,但咸丰帝连吭一声都不敢,兹事体大,还是听老曾的吧。

西防计划,是为了对付沦为孤军的石达开,率二十万之众,午夜打着火把急行军,一条惊心动魄的火龙,横贯浙江、福建、赣南、湘南,进入广西、贵州,遥指四川。四川当地惊恐交加,求救书信雪片般满天乱飞。咸丰帝一面急命各路人马往援,一面发出上谕:“着曾国藩即日统带江西、湖北等兵,由楚江前赴四川夔州扼守,以据两湖上游之势。”

曾国藩接到这道上谕,闻了闻嗅了嗅,丢到一边,对身边的幕僚说:“咱们自己玩,不跟咸丰他们瞎扯淡,他们什么也不懂……”原话是:“敝部人才太乏,顷又奉旨防蜀,毛羽不丰,岂足高飞?”

这时候胡林翼出来了,对官文严肃地说:“那啥,老官,你别顾玩女人了,干点正事行不?”

官文:“除了玩女人,这世上还有什么正事?”

胡林翼:“咱们俩合力,替曾国藩弄个总督干干如何?”

官文:“……这是个好主意,现在我也才不过是总督,如果把曾国藩推上去,我当然要水涨船高,这事咱干啦!”

于是胡林翼写了奏折,用官文的口气称:“窃见侍郎曾国藩,忠勇笃挚,贤士归林,识拔英流,若塔齐布、罗泽南、李续宾等,或识自诸生,或拔自行伍,量能器使,各得其宜。设令移军入蜀,则蜀士搜罗必广,刻下川督黄宗汉,遇事迁延,署督有风,亦未亲历兵事……请饬国藩入蜀,则蜀中智勇之士必且望风景附,壁垒自能一新。”

这道奏折的目的,就是要求咸丰授予曾国藩四川总督的职务。

然后胡林翼给曾国藩写了封密信,曾国藩见信大喜,立即回信称:“老胡,我马上到,咱们哥俩合计合计……”原文是:“密件俟到黄面商。”

于是曾国藩拔营出发,行不及远,早有快马如飞而来,送来咸丰帝的十万火急圣谕。曾国藩打开一看,见是催促他火速奔赴四川的内容,遂笑曰:“不要扯淡,官位也没有,我也没法去啊。”

隔一日,又有信使疾马而至,送来第二道圣谕,打开一看,却是吩咐曾国藩赴蜀之前,要在江西留下足够的人手防守的诏书,仍然没有任命的意思。

复隔一日,咸丰帝第三封圣谕又到,打开一看,不过是前两封圣谕的叠加。没隔几天,第四封圣谕又到了,仍然是前三封圣谕的重复,授予四川总督之事,只字不提。

不提授予总督的事,你发这么多圣谕干什么?神经啊?

曾国藩好不恼火,抵达黄州之后,与胡林翼日夜面谈。谈过后曾国藩奔武昌,途中又接到咸丰谕旨,称:“川贼已有备无患,请饬曾国藩缓赴川省。”

不去正好,曾国藩怒气冲冲赶到武昌,与官文进行了整整十天的秘密会议,研究如何解决咸丰帝一根筋,死活不授予他总督的问题。

《笨人的成圣之道: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