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新的征途 5.悲哀的幼天王

当自己手中的军政大权裁撤一空,曾国藩无权一身轻,朝廷那边也是欢天喜地,从此拿他不当外人。这时候的曾国藩开始圆他的人生梦想,他一生最大的渴望,是当个主考官,在考场上逮几个作弊学生,狠狠地摆摆谱。

于是他投入江南乡试之中。自打洪秀全掀起这场声势浩大的战争以来,东南各省的读书子弟,就再也没机会参加科举了,天天四处逃命还忙不迭。现在终于安静了,于是大家急忙操起生疏了的圣贤书,一心想混入公务员队伍,从此衣食无忧,安稳到老。

正当曾国藩忙着视察考场的时候,不曾想却突然曝出幼天王门,让他大大地吃了一个瘪。

所谓幼天王门,就是指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他是洪秀全指定的接班人,在洪氏的手诏中,爷哥朕幼是一个固定词组,指上帝耶和华、大哥耶稣、小弟洪秀全及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但在天京城破的时候,湘军只顾抢掠财宝,被李秀成护着洪天贵福逃出。而曾国藩坚定不移地认为,洪天贵福一个小孩子,百分百是死在乱军中了,所以他在奏折上这样说:

自十七日后,曾国荃即将缺口封砌,半闭各门,搜杀三日。洪福瑱(洪天贵福曾被洪秀全赐真王,外界不知,讹传为洪福瑱)以十六岁童,纵未毙于烈火,亦必死于乱军,当无疑义。

曾国藩万万没想到,洪天贵福既未毙于烈火,也未死于乱军,而是被太平军保护着冲出重围,与杭州城中逃出来的十几万太平军会合,兵分三路向南逃奔。幼天王随堵王黄文金、干王洪仁玕一路,行至宁国,遭遇湘军堵截。湘军仗恃火炮凶猛,不由分说一通狂轰,当场把个堵王黄文金炸死。黄文金这一死,太平军顿时一溃如山,狼奔豕突,落荒而走。逃到江西湖坊,再次遭遇湘军,太平军再败,幼天王受不了如此折磨,想要自杀,被洪仁玕苦苦劝住。

以后幼天王的遭遇堪称惊险之至。在继续逃亡中,这一支太平军只余万人之众。不久再次遭到湘军攻击,洪仁玕等将领被俘,而幼天王却仍然在亲随保护之下逃亡。湘军穷追不舍,幼天王等人心慌,失足跌落到一个大坑里,所有的人都被俘虏了,只有幼天王漏了网,但此后,他就只能自己照料自己了。

洪天贵福在山上饿了四天,饿得实在受不了,就壮胆子下山,到了一户唐姓人家,做起雇工,替唐家割稻子。然后洪天贵福离开唐家,独自一人漫无目的往前走,终于遇到官兵。官兵也没想到他就是幼天王,先是搜他身上有没有银子,没有搜到,就剥掉洪天贵福身上的衣服,让他挑担子。

很可能是身上的衣服一脱,洪天贵福就露出了养尊处优的细皮嫩肉,引起了官兵的疑心,对他反复盘诘。如果洪天贵福智商足够高,也不是不能糊弄过去,但是他终究缺乏对敌斗争经验,很轻易地就被盘出了老底。

洪天贵福智商不高,是被洪秀全生生教傻的。据洪天贵福供述:

(我)读过《十全大吉书》、《三字经》、《幼学书》、《千字诏》、《醒世文》、《太平救世诏》、《颁行诏书》。前几年,老子(洪秀全)写票令要古书,干王乃在杭州献有古书万余卷。老子不准我看,老子自己看毕,总用火焚。

洪天贵福在这里所提及的古书,是指传统的古史经典。洪秀全禁止别人读这些书,只许读他自己写的怪异顺口溜,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是古今中外独裁者共有的思维逻辑,无非是愚民而已。可洪天贵福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他居然也不许儿子读,自己读一本烧一本,生生把儿子烧得心眼不够用,这就难以理解了。

被俘后的幼天王,由唐家桐押他去南昌,途中幼天王对唐家桐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表态以后就跟着唐哥哥混了,并写诗三首,以明其志:

其一

跟到长毛心难开,东飞西跑多险危,

如今跟哥归家日,回去读书考秀才。

其二

如今我不做长毛,一心一德辅清朝。

清朝皇帝万万岁,乱臣贼子总难跑。

其三

如今跟到唐哥哥,惟有尽弟道恭和。

多感哥哥厚恩德,喜谢哥哥再三多。

平心而论,这三首诗尽管受到此后无数人的耻笑,但洪天贵福他已经尽力了。他这样卖乖卖萌,只是希望朝廷看在他还是个小孩子的分上,饶过他一命。但南昌就是他人生的终点,这在他出生之前就已经注定,他必须要为他父亲的癫狂行为埋单,不管这样的冷血规则是多么不合情理。

在南昌,洪天贵福被江西巡抚、名臣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凌迟处死。与此同时,沈葆桢上奏本弹劾曾国藩,指其纵敌为患,贻误朝政。左宗棠也乘机添乱轧闹猛,给曾国藩上眼药。

朝廷下谕旨,指曾国藩称已对太平军斩尽杀绝所报不实,命曾国藩严惩防范不力之将领,也就是严惩曾国荃。

这时候,曾国荃正因为立功太大,被大哥打发回老家避祸,委屈地号啕大哭,安慰他尚来不及,曾国藩又如何舍得严惩。当即回奏,称湘军攻入天京而后,始终在与太平军进行激烈的巷战,并没有哪个将领闲着把守城墙缺口。即使想惩办,也找不到个合适的倒霉蛋。

朝廷最终对此事淡化处理,没有难为曾国藩——不是朝廷不想搞他,不想搞才怪!问题是曾国藩这厮,老道筋辣,打出的王牌是人不忍欺。他都善良可怜到这份上了,皇帝不做,自剪羽翼,认怂服输,屈意顺从。他这么个玩法,就算是有谁想对他下手,别人也会拦着——但从此,曾国藩超讨厌沈葆桢和左宗棠,认为他们不够意思,再也不给他们写书信了。

《笨人的成圣之道: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