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新的征途 7.不服你去死

说起曾国藩与僧格林沁结怨,完全是毫无来头、毫无理由的。如果一定要猜测个理由的话,那就是双方理念不同,互相看对方不顺眼。

那么,曾国藩是什么人生理念?僧格林沁又是个啥子理念呢?

曾国藩的人生理念很简单,就是个实实在在、笨头笨脑,跟天下人比拼笨功夫,没人拼得过他那种一根筋的执拗,于是就宣布他胜出了。而僧格林沁的理念却与曾国藩相反,他可不认为一个笨人有什么可炫耀的,他要和人比拼的,是哪个更聪明,而且他坚定不移地相信,比拼聪明,自己绝对是冠军。

比如,曾国藩的知交好友郭嵩焘,早年任咸丰帝的上书房行走。咸丰有意要把郭嵩焘打造成一个北方的曾国藩,就让郭嵩焘去僧格林沁军中挂职锻炼。一个汉人书生被派到蒙古骑兵中去做政委,可知咸丰帝对郭嵩焘寄予了多么大的期望。

却不曾想,当郭嵩焘到了僧格林沁大营,僧王热情地迎上去,拿鼻子一闻,哼哼,味道不对,这个老郭,怎么一身的汉奸味呢?

郭嵩焘对西方世界持开明态度,这引起了僧格林沁的大为不满。他原是蒙古科尔沁亲王,是个典型的蒙古贵族,所率领的三盟骑兵是捍卫京师的主要武力,被当时的咸丰帝倚为长城。他就是这么率真,看郭嵩焘不顺眼,干脆直接上书给咸丰,指控郭嵩焘是汉奸,并要求严惩。但还没等惩办,两人就因为英法换约事件闹翻了。

当时英法兵舰溯流而上,要去北京城换约,咸丰帝密令僧格林沁,让手下将士乔装成爱国群众,发炮狂击之。僧格林沁对此欢喜无限,而郭嵩焘却认为这事太离谱,不宣而战,本就不合规范。让清军冒充爱国群众,更加丢人现眼。僧格林沁却认为这是一记绝招,管叫洋人有苦难言。争执不下,郭嵩焘怒不可遏,挂冠而去,沦为体制外的公知一枚。

而僧格林沁兴高采烈地炮击英法兵舰,炸得英夷法夷鬼哭狼嚎,让僧王乐不可支。而后僧王又于谈判桌上捕获前来谈判的英使巴夏礼及三十九名随从,虐杀其中二十人。由是英法联军怒极攻入北京城,咸丰北走,此事至今被引为中国历史之奇耻大辱,无须多说。

僧格林沁看郭嵩焘不顺眼,而郭嵩焘与曾国藩是精神上的知己、思想上的好基友。可想而知,僧格林沁也不可能看曾国藩顺眼。

僧格林沁的思维认知比较原始化。举凡原始化的认知,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缺少对自我的反省,莫名其妙地坚信自己是世上第一大好人,凡我看不顺眼的,必然是奸诈险恶之辈。而且,思维原始化的人遇到看不顺眼的人或事,就忍不住要说,因为这类人认为自己不能容忍坏事。所以,当僧格林沁看曾国藩不顺眼时,终于说话了。

据曾国藩同治元年九月二十四日日记:“本日接袁午桥信,内寄苗沛霖与僧王各禀稿,于余及希庵楚军各事痛加诋毁,阅之诧叹。”

这里的袁午桥,就是钦差大臣、督办安徽军务、漕运总督袁甲三,他给曾国藩寄来一封信,里边有巨捻苗沛霖和僧格林沁揭发检举曾国藩及李续宾弟弟李续宜的黑材料。被人揭黑材料这事正常,做官嘛,那么多的钱可捞,多少人盯着你的位子,哪个当官的不被对手秘密搜集黑材料?僧格林沁整曾国藩的黑材料正常,因为两人同殿为臣,互相竞争嘛。淮上巨捻苗沛霖整曾国藩的黑材料也正常,两人一个是捻一个剿捻,是天生的死对头。

可是僧格林沁居然会和巨捻苗沛霖联手合整曾国藩,这就太不正常了。

这就是僧格林沁,他超级厌恶儒家知识分子,却对苗沛霖这种不停地跳跃于各个政治阵营的变色龙喜欢得无以复加。这是因为僧格林沁和苗沛霖都是行事不择手段之人,有着一种共同的精神感应。

而这位苗沛霖,等到僧格林沁移师山东之时,再行举旗起事,声讨僧格林沁杀降捻的累累罪行,让僧格林沁好不窝火,南下来打苗沛霖。时苗沛霖拥众号称百万,根本不把僧格林沁放在眼里。可是这些所谓的百万手下,却多是太平军陈玉成的人马,这些人恨苗沛霖缚英王而卖之,于城头上刺杀苗沛霖,于是一代巨捻,值此被扫入垃圾堆。

视曾国藩为仇敌,却引苗沛霖为知己,僧格林沁的脑壳确实出了问题。正因为他脑子有问题,才屡次三番地找曾国藩的麻烦。到了曾国藩扫平洪秀全,僧格林沁或许是心生嫉恨,又跟曾国藩闹了起来。

僧格林沁对曾国藩的蔑视由来已久,他动辄弹劾曾国藩,还唆使巨捻苗沛霖攻击湘军,曾国藩哪里敢惹他?只好自认倒霉,忍气吞声。曾国藩的忍让,导致僧格林沁越来越蛮横,湘军中人都知道他曾经鞭笞杖责湖北两提督,其意在向湘军挑衅。

最令湘军愤怒的是,僧格林沁品评天下诸军,曰:“皖军为上,豫军次之,楚军为下。”

僧格林沁的意思是说,安徽有支杂牌军,称皖军,这支军队连苗沛霖都对付不了,但大概算是天下第二了。河南还有一支杂牌武装,比皖军差劲,大概能排天下第三。至于天下第一,当然是僧格林沁自己。而攻破天京城的湘军,还有李鸿章那正如日中天的淮军,根本就排不上号,僧格林沁提都懒得提起。

僧格林沁当然知道,这个评价于湘军、淮军而言,岂止是不公正,这完全是一种明目张胆的羞辱。但僧格林沁就是羞辱你了,曾国藩你有本事去死!

曾国藩一声不吭,只是将北上的湘军、淮军部全部撤回,坐看僧格林沁要如何摆平新捻子。

《笨人的成圣之道: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