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说明

我们本来想在这本书中加上一整套的注释内容,这样读者能够准确识别所有文本中使用过的事实类材料的来源,也可以和我们共享额外的相关信息。我们之前撰写的杰克逊·波洛克传记有近100页这样的辅助性材料,包含在篇幅大致相同的原始资料和注释说明里。

然而此书开始撰写之后不久,我们意识到,和杰克逊·波洛克相对较少的生平记录相比,文森特·梵高的一生异常丰富,由此产生的文献浩如烟海,对于下决心对其作全面记录的传记作者来说是一个更为令人生畏的挑战。(另外上本传记的大部分调研都是对于熟识艺术家本人的人的采访。)

之所以说挑战更大,是有很多原因的。首先,当然是文森特著名的数千封书信。这些书信对于本书(以及所有的传记)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但同时它们也带来了十分棘手的研究难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翻译问题,至少对不懂荷兰语的传记作者来说是个难题。直到最近,文森特书信的权威英译本只有一份:是由他的弟媳,提奥的妻子乔安娜·邦格完成的。她的翻译是英语读者最为熟悉的,也是英语世界的图书馆里最容易找到的。正是通过邦格的这份译作,我们才得以完成了本书的大部分写作。

不过最近,梵高博物馆刚刚完成了一个重译文森特书信的15年计划,成果就是出版于2009年的《文森特·梵高书信全集》,这部著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和无可争议的权威性,并可以在线阅读,网址是www.vangoghletters.org。

两个译本的存在——一个更为现代且具有学术性,另外一个是我们更熟悉的——对一系列的注释内容有着实质性的影响,这些注释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全书的完整性。每当我们从书信中引用一小段内容时(或者有时仅仅是一个单词),我们觉得有责任给出一个更为全面的注释段落,目的是让读者了解所选部分的前后语境。两个译本,一个着眼于过去,一个面向未来。我们觉得有必要把两个译本的段落语境都囊括到注释中来。这么做的直接结果就是使注释的长度增加了一倍。

比翻译问题更复杂的是阐释问题——即使信件原本是用英语写成,这个问题仍然会呈现出来。我们的传记与以前的诸多传记最重要的不同就在于:我们并未把梵高的信件当成其生活事件甚至是想法的可靠记录——至少没有直接这样来阐释。这些信件并非日记或日志中的简短记录,尽管它们常被当成这类内容。它们不是只供作者自己倾诉内心烦恼的媒介。文森特的文集主要包括他写给家人和朋友的信件。这些信绝大部分是写给他弟弟提奥的。

提奥在文森特的生命里占有独一无二的位置。在他们的大部分通信里,他不但是文森特唯一的朋友,还是他唯一的资助者和支持者。作为文森特的弟弟,提奥有着更为成功的人生:当弟弟被家人(尤其是他富有的伯伯和叔叔们)宠爱、祝福、拥抱和喜欢的时候,文森特得到的却是遗憾、责备、回避和排挤。在我们看来,文森特在信中同弟弟分享的所有信息和想法都必须透过有可能产生扭曲效果的各种棱镜来加以审视。有时这需要我们去质疑文森特叙述的准确性,甚至是真实性;有时,我们需要在信的字里行间探寻被隐匿或间接表露出来的真相:引人注意的沉默、耐人寻味的不合理推论,或是闪烁其词的省略(“等等”是他喜欢用的词),都是他用以掩饰痛苦、憎恨、屈辱和挫败感的手段。

文森特在信中向提奥倾诉了多少心里话,他同时也就在内心隐藏了多少真实想法,他害怕弟弟疏远他,进而威胁到弟弟对自己的经济资助,或是证实家人对他的言之凿凿的绝望判断。同时他可能利用敏感而棘手的问题作为要挟的利器:比如,威胁会采取一些影响兄弟情义或让家人尴尬的行为,从而迫使提奥拿出更多的钱;或者先主动提出某种不计后果的鲁莽做法,然后再将其弃之一边,这样来诱使提奥赞成他一直以来真正想做的事情。通过这些和无数类似的策略,文森特用他的信左右着弟弟的意见,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控制着他的反应。至少有那么几次,我们有非常具体的证据证实,文森特为他的信草拟了好几稿,有广泛的、基于合理推理的证据表明,这是比较常见的做法,尤其是当讨论的话题比较重要或敏感时。

当然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文森特无法坦率而自然地与唯一真正关心他内心感受的人推心置腹,这一点是极其令人痛惜的。这种迂回婉转(有时是欺骗)对传记作者提出了特别大的挑战。忽视甚至是完全质疑文森特对提奥的叙述(我们有时这样做)需要充分的解释——即使仅仅是因为为了让读者(还有学者)能够理解我们的推理,以及对我们的推理提出异议(如果他们有兴趣的话)。最重要的是,我们试图让我们对文森特信件的解读更明白易懂,而正是这种需要对本书的注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们对注释的使用当然也出于传统的目的:(1)让过去的传记作者和学者参与到文献中争议问题的讨论,注释的规模部分地反映了之前有关梵高的学术研究的数量和质量;(2)在我们的立场和梵高的经典研究相左时,提醒读者注意,并详细解释我们为何采取这样的立场;(3)用有关次要人物、场所、艺术史运动、艺术家、艺术作品等等的额外信息来进一步阐述主体文本的内容;(4)为一些有趣的话题作补充说明,这些话题主体内容虽有所涉及但对于讲述梵高的故事来说却是次要的。

综合考虑了以上这些因素,注释部分于是激增到大概5000页——这个长度是单单一本传记处理不了的,而且也有违我们出书既要面向普通读者也要面向专家的本意。我们能想到的妥协办法就是把注释部分从文本中抽离出来放到免费网站www.vangoghbiography.com上去。

这个解决办法让任何人都能够在网上免费浏览额外的材料,通过关键词搜索,或直接进入书中某一页的相关注解中去。它还让我们能够以数百张附加的插图和照片来丰富注释的内容,通过超链接还可以实现交叉访问,获取读者的评论。

由于注释还能为广大普通读者发挥另外一个更广泛的作用——寻找构成本书基础的研究体系,引导感兴趣的读者获得主要的资料来源,我们的网站中也囊括了参考文献目录。里面列出了所有文本中引用过的专著、展览图录、期刊文章以及论集中的文章。文本中引用过的额外资料来源的相关信息,包括档案材料、论文、报刊文章以及网站都可以在每章的在线文献目录中找到,网址是www.vangoghbiography.com。大量注释而不是正文中所引用的额外的资料来源也可以在以上网站中找到。

《梵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