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上线,推竞价排名

李彦宏经过了一番历史与现实的考量之后,决定了将“竞价排名”定为百度主要的商业模式,并将这个提议带到了百度2001年年度董事会会议上。

这次大会,李彦宏未能亲身参加,受制于之前的手术,他的身体不适合奔波操劳,只能在百度深圳分公司总经理办公室通过网络参加这次年度股东大会。

相比较出国前,李彦宏整个人的状态更好了一些,虽然身体上仍有病痛纠缠。但这次,他显得信心十足,因为百度的未来有着落了,资金有了,发展方向也有了,现在就等着股东们同意了。本以为,股东们会一票通过他的提议,让他始料不及的是,关于百度脱离门户网站,转做独立搜索引擎网站,并开展竞价排名的计划,却遭到了股东们的一致反对。

仔细想想,股东们的反对也是情有可原的。竞价排名是新兴网络模式,股东们对此并不是特别了解,想要在短期的内看清市场走向,确实有些强人所难。更何况,中美两国网络市场结构和环境都存在着巨大差异,虽然Goto.com的竞价排名模式大获成功,但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却是无法预知的。

李彦宏自己心里也清楚,在全球互联网行业仍处在困难期的情况下,百度最需要做的是稳扎稳打,做好眼下工作,尽量少犯错误,没有必要去承担更多的风险。然而,现实处境不允许他做太多考虑,百度必须殊死一搏。

事实上,李彦宏的做法的确有些冒险。百度的全部收入,主要来自为门户网站提供搜索引擎技术,来赚取微薄的服务支持费用。如果转型做独立的搜索引擎网站,将会和门户网站形成对立关系,在没有客户的时候反而丢掉了原有的大客户,这令其连眼前的微薄收入都无法维持。

而竞价排名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利润,产品适应市场的周期和用户接受竞价排名的过程,其时间是无法估算的。从投资的角度看,股东们的担心也是正常的,如果失败,百度必死无疑。

在会议上,每个人都在强调自己的观点,气氛十分紧张,最初的意见交流也变成了愈演愈烈的争吵。

面对各方的反对意见,李彦宏像变了个人似的,毁掉了平日大家眼中那个处事冷静、理智,连大声讲话都不会的文明人形象,他用尽一切办法来说服投资方,在争论过程中越来越激动。

转眼间,会议已进行了几个小时,手中的电话都已热的发烫了。李彦宏打定主意,现在正是紧要关头,一定要坚定自己的观点。在他充满激情的言辞辩论之后,反对方仍未松口,即便他的计划和观点清晰明朗,也都于事无补。

李彦宏发火了,他对着电话怒吼道:“不让百度做独立搜索引擎网站,那就别干了!”然后将手机狠狠地摔在桌子上,散落的碎片飞的到处都是。这是他第一次让别人见识到自己的火气,而且是大动肝火。

李彦宏一贯的自信,在这个时候被一次一次挑衅,他从不用情绪解决问题,但只要是他认准的事情,也没人能改变。

磨来磨去,投资人被李彦宏说服了。在又一次会议上,股东们全票通过了李彦宏将百度转型为独立搜索引擎网站的提议,并在网站上线的同时,实行竞价排名模式。李彦宏回到北京时,他们告诉他:“其实,你的观点,到现在我们都不是很接受,但是你的态度打动了所有人。”

最终,李彦宏赢得了投资方的支持,他的个性在这次争夺战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IT泡沫时代过去之后,华尔街的感觉不比往昔,从前那些大梦想家一般的CEO,已没办法用天花乱坠的对未来的规划来赢取投资人的信任了。

李彦宏一直少言多行、少承诺多兑现,这使得一切怀疑都变成了理所应当的信任。这是他的风格,天性的朴实,不会含沙射影地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他的小心谨慎和脚踏实地,才是最能让投资人踏实砸钱的品性。

百度此后的发展,让李彦宏“操碎了心、磨破了嘴、身板差点没累毁”。在Infoseek公司时,他显得是那样轻松,但在百度,他却白了第一根头发,可这一切于他而言,都是值得的。

2001年9月22日,百度中文搜索引擎网站www.baidu.com正式上线,百度也就此成功转型为面向终端用户的搜索引擎网站,同时施行了竞价排名的商业模式。

百度推出竞价排名的第一天,盈利1.9元钱,第二天盈利3元钱,到了第四天时,这个可笑的数字已经变成了两位数,第五天时奇迹般地超过了200元。按照这样的增长率,百度实现天文数字般的收益绝非天方夜谭。

百度商业应用产品部经理王湛,迫不及待地将这个喜讯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告诉给公司的每一名员工。时至今日,王湛仍留着这份见证了百度历史的电子邮件。当时,竞价排名系统每次点击率收费10分钱,当时直接被称作“shifen”系统。

2001年12月,百度在竞价排名系统上的累计收入已超过12万元,平均每天都有1000多元的收入。

随后,李彦宏为百度制订了2002年的全新销售计划。在公司内部会议上,他问大家:“今年的竞价排名的销售收入目标应该定多少?”有人说50万,有人说100万,李彦宏用心听着,一直在摇头。这时有个年轻人站起来,大声说:“200万”。李彦宏还是摇头,最后他慢条斯理地说:“我觉得应该是600万。”

当时所有人都被他爆出的这个数字给吓傻了,竞价部门的员工对自己毫无信心,好多人表面上不敢说什么,心里却一阵唏嘘。按照600万的目标,每天的收入至少要达到18000元,而现在每天只有区区2000元,就算李彦宏再领导有方,这个数字也太不靠谱了!

百度上下,除了李彦宏,没有一个人相信这件事能实现,但在李彦宏一贯的坚决态度下,这个目标还是定了下来。

百度以独立网站的姿态推出后,了解的人不多,知名度仍很小,每天的流量微乎其微,主要的流量来源,仍是各大合作门户网站的搜索贡献而出的。这样的现实,怎能让2002年的“600万”目标成真?

此时,李彦宏要面临的新问题来了。手中资金有限,如何将公司规模做大?如何让中国互联网用户意识到百度的存在,并熟知百度的使用方式和实际存在价值?这都需要慎重的规划和考虑,而且这是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地里不生无根草,皇天不生无路人。不久,新浪帮了大忙,让百度一跃而起,成为群众眼中的互联网新星。

2002年3月,很多用户和往常一样,频繁地在新浪网站上用着百度的搜索框,但搜索页面并没有像平时那样立即显示出搜索结果,而是突然出现了一行字:“新浪欠费,百度停机,如需要更好的搜索结果,请登录www.baidu.com。”

当时,拖欠搜索引擎公司服务费的风潮仍很盛行。新浪拖欠百度搜索引擎技术费用,百度也无他法,只能停止服务,可万万没想到,这一不起眼的举动,却成了让百度一翅冲天的东风。

那时,像新浪这样信息丰富、内容全面的大型门户网站少之又少,所以每天用户流量巨大。多数用户会通过新浪首页的搜索框检索关键词汇,来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在“停机事件”之前,却从来没人知道那小小的边框背后,居然盘踞着一家名为百度的搜索引擎公司。

不管新浪怎么争辩,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最终新浪考虑到自身发展及诸多方面因素,做出让步,付了钱后,百度继续提供服务,两家公司也继续保持合作关系。自此之后,百度的用户流量开始以几何倍数递增,其知名度也不比从前,已慢慢成了街知巷闻的搜索大将。

在竞价排名方面,百度先后争取到了康佳、联想、可口可乐等国际知名企业的信任,它们纷纷成为百度竞价排名的海外客户。

在几方面助力共同作用下,百度2002年销售额达到了580多万,虽然距离目标还差20万,但如此激增的销售额不早已说明问题了吗?李彦宏,果然够胆、够劲、够牛!百度的全体员工,也由此士气大涨,对百度的未来充满信心。

同年,百度自北大资源宾馆搬到海泰大厦,曾经那个盘腿开会的小公司驻址,已经容不下这个逐渐庞大起来的精英团队了。伴随着搜索引擎竞价排名模式的成功,李彦宏又荣获了“中国十大创业新锐”的美誉,接二连三的好事,让百度上下兴奋不已。

当时,国家正在建设中关村西区,四环开外,到处是熙熙攘攘的繁华景象,这似乎也在昭示着百度的未来,必定繁花似锦,一路顺畅。

《李彦宏:百度与智能时代的畅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