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修行:以慈悲心转化嗔恨

第二天,女居士们找到监院,强烈要求寺里撤换更夫,生怕契此再借打更之机,在深更半夜行不端之举。监院无奈,只好顺应民心,不让契此打更了。一个大活人,总不能让他白吃干饭。然而,全寺所有的地方都不接纳契此。人们宁可自己多干活、多受累,也不愿意与他为伍。

偌大一个天华寺,竟然没有契此的生存之地!

他欲诉无声,欲哭无泪,唯有心头的伤口在滴血。

寺里容不得契此,监院就将他派到寺外服劳——到寺庙所属的水田里干活。

古时候,每座寺庙都有一些田产。有政府划拨的,也有居士布施的。居士来自四面八方,所以捐献的田产有远有近。离寺庙很远的土地,只好租给他人耕种,俗称为田庄。而寺院附近的水田旱地,或有寺僧集体劳动耕作,或有僧人带领雇佣来的庄客耕种。

天华寺是奉化沿海最大的寺院,多年累积,在附近拥有大片水田、坡地,需要专人管理。契此就这样成了一个穿僧衣的农民,种庄稼的僧人。

身为僧人却不能修行,这并不是契此最大的烦恼,最让他难以忍受的,还是那如影随形的恶名。

契此每天从寺院到山下的寺田,都要经过山门前的一个村庄。他每次从村中穿过,总是有人在他背后指指点点,戳他的脊梁骨,或指桑骂槐,尽情讽刺、挖苦他。甚至有一些小伙子故意向他吐口水挑衅,或者直接破口大骂他是花和尚……

契此无言以对,只好低垂着头,绕着路走,躲开人群。实在避不开时,只能默默承受。

有一天,契此内急,到村里的一个厕所方便。他刚刚蹲下,一摊稀牛屎从墙外飞了进来,不偏不倚地落在了他的脑袋上!

面对种种难以忍受的侮辱,契此不知道怎样才能摆脱这种强加给他的、没完没了的困厄,他感到自己的胸膛就要爆炸了……

 

弥勒跟随佛祖释迦牟尼出家之后,他所率领的十五人,听闻佛陀说法,都证到了阿罗汉,成了四果圣人。只有他,一无所获,仅仅是发心而已。

那些证果的弟子,是为圣僧,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相反,像弥勒这样未断诸漏[5]、尚是凡夫胎的出家人,自然就很难得到人们的青睐。尤其是弥勒,与他同来的人都成了罗汉,更凸显了他的无能。再加上他整天嘻嘻哈哈,好像对什么都不在乎,人们普遍认为他贪图享乐,放逸身心,不肯精进修行,所以不能证果。因此,许多人都很轻视他,言谈话语之中,经常讽刺、嘲笑他。弥勒毫不在意,照样整天乐呵呵的,好像他是一个无心人一样。

弥勒说自己是个无心人。

有一次,有人直截了当地问他:“弥勒,你也出家多时了,为何一直不入流?”

弥勒说:“我是一个无心道人,所以不入声闻流。”

“什么是无心道人?”

弥勒回答:“无心者,无一切心。也就是对一切无想、无念、无所求。所以,你们供养十方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

不过,尽管他是一个乐天派,却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因为王舍城里的人都知道他尚未证果,所以他进城乞食的时候,很少有人愿意供养他。试想,同样的东西,供养圣僧,可以得到更多的功德,谁还愿意白给一个不入流的人吃喝呢?

乞讨不到食品,弥勒不得不经常饿肚子。饿肚子他也照样无忧无虑,整天呵呵笑个不停。

这一天,又到了乞食的时候。弥勒看到,舍利弗与罗睺罗一前一后步出祇园精舍,向王舍城走去。他想:舍利弗是佛陀的大弟子,而罗睺罗更是释迦牟尼佛出家前所生的儿子,他们两个入城乞食,一定能得到很多人的供养。于是,他就跟在舍利弗与罗睺罗身后,步行到王舍城乞食。

他的如意算盘是,人们在给他俩的钵里放食物的时候,不会好意思单单冷落他吧?谁知,人算不如天算。往常他独自乞食,多少还能得到一些食品,而今天他跟随着舍利弗他们,压根就没吃上饭。

走在前面的舍利弗、罗睺罗还没进城门,弥勒突然发现,一个恶狠狠、凶巴巴的大汉从旁边蹿了出来。他先是往舍利弗的钵里撒了一把沙子。舍利弗不但不恼怒,反而像得到最美味的食品一样向他点头致谢。恶汉又冲向罗睺罗,照他的脸上狠狠打了几拳!

弥勒见状,下意识地加快了脚步。恶汉行完凶就开溜了。而站立在一旁的舍利弗并没有阻拦他,任他离去。弥勒赶到的时候,看到罗睺罗满脸是血,痛得嘴唇发抖。看得出来,罗睺罗紧咬牙关,才强忍住了胸中的怒火。这时,舍利弗说道:“罗睺罗,我们都是佛陀的弟子,应该有忍辱的精神,无论遇到任何情况,都不能心怀嗔恨。我们要以慈悲心,怜悯一切众生。佛陀经常教诫我们,对于个人所受的委屈诋毁,要以忍辱为宝。因此,罗睺罗,你要熄灭胸中的怒火,忍受心中的屈辱。世界上最大的勇气,就是难忍能忍。天上人间,任何力量都不能胜过忍辱。”

听了师父舍利弗的一席话,罗睺罗心情趋向了平静。他走到小河边,水面上映照出了他满是血污的脸。然而,他的心并没有随之波动,默默地捧起水,洗去血渍。

舍利弗与弥勒看到这种情形,心里无比感动。

罗睺罗说:“刚才的疼痛,我已经不把它放在心上了。这世上有着许多的恶人,不如意的事也很多,我的心并没有因此怒火中烧,只是想到,像这种无法无天的暴徒,如何处置是好?佛陀教导我们,要有慈悲心,要和蔼待人,要忍辱积德。但是,那些愚狂的人却因此轻蔑我们,反而恭敬那些凶残的人。佛陀演示的真理,对于他们来说,如同阳光照耀死尸一样,毫无反应。佛陀开示的人生真谛,对于那些愚昧的人有效吗?”

舍利弗听了之后,对罗睺罗很满意。于是,他们返回了祇园精舍。佛陀听了舍利弗的讲述,对罗睺罗的忍辱精神给予了赞扬,并且对所有的比丘开示说:

“不知道忍的人,就不能见到佛,就会背离佛法、远离僧众,就不能在轮回中得到解脱。只有能忍恶行的人,才能消除灾祸,得到安详。有智慧的人能体察到因果,所以能控制嗔恨念头的升起,常行忍辱。忍,是修道的助缘,可以使你早日解脱;忍,像大海里的舟船,可以渡过一切苦难;忍,是病者的良药,能够救助人的性命。我之所以能够成为佛陀,独步三界,受到人天敬仰,是因为我的心安稳,深知忍辱德行的可贵!”

《读佛即是拜佛:弥勒佛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