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摸摸出关,风风光光回长安

这一天,大唐宰相房玄龄如同以往一样,正在皇城之内的尚书省有条不紊地处理各地送来的公文以及衙门呈报的繁杂政务。司郎中匆匆走了进来,神情急切地报告说:“长安城里的人纷纷向城西涌去。据说是从印度取经归来的高僧到了漕上,人们自发地争相前去拜望迎接。”

思维缜密的房玄龄不禁大吃一惊:从印度取经归来的高僧?莫不是玄奘到了?可是,按照玄奘一行从敦煌出发的日期推算,他最早明天才能到啊!

前些日子,他接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亲笔敕令,让他隆重迎接从印度学成归来的玄奘大师。房玄龄早已经准备好了欢迎仪式和一系列盛大的庆典,可都是按照明天的日程安排的。而现在,玄奘突然出现在了长安城外,之前所有的安排都派不上用场了,如今就算用最快的速度去组织,仓促之间难免漏洞百出……

素来处变不惊的房玄龄,此时也难免有些紧张起来。计划赶不上变化,面对变化需要的是随机应变。在处理这突发事件时,房玄龄充分体现了一位帝国栋梁的冷静与机智,他一面派人通知鸿胪寺与长安县的官员,紧急集合仪仗队伍,用最快的速度到城外迎接,一面派人直接通告弘福寺,让这座皇家寺院做好迎接和安置玄奘一行的准备。与此同时,房玄龄带着随行官员,准备骑马出城。

“哒哒哒……”

急促的马蹄声回荡在长安城的大街上。然而,一出皇城与宫城之间的街道,房玄龄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整座长安城已经沸腾了,无数的百姓统统涌上了大街,所有人都在朝一个方向——城西——赶去,所有话题都围绕着一个人——到印度取经的大唐高僧回来了,所有的人都想参与一件事——迎接玄奘大师!

于是,大街上人山人海,向西出城的道路被堵塞得水泄不通!

见此情景,房玄龄在感到无比震惊的同时,心中一喜一忧。喜的是,围观的百姓如此众多,拥塞了道路,玄奘一行恐怕早已是寸步难行,今天天黑之前无论如何也进不了城;这样一来,完全可以按原计划组织安排迎接事宜。忧的是,长安百姓为了一睹玄奘的风采,数十万人倾城而出,无序移动,极其混乱,很可能发生踩踏事故,而且极有可能危及玄奘的安全!然而,鞭长莫及,就算最精锐的皇家卫队,此时恐怕也无法出城去保护玄奘。

想到此,房玄龄的额角冒出一层密密麻麻的汗珠……

 

城外的玄奘,果然早已陷入了人群的重重包围之中,前进不得,后退不能!

原来,玄奘回国的消息,早在他于阗上表之后不胫而走,传遍民间。现在,这一行二十多匹马驮着佛像、经书的队伍,自然引起了过往民众的注意。于是,唐僧玄奘从印度取经归来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城内、城外的人们纷纷前来礼拜,争睹法师风仪。一时间,闻讯前来观礼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道路前后左右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不但堵塞了道路,而且还发生了踩踏事故。

面对已经被过度热情燃烧得失去理智的民众,玄奘让队伍在一片开阔地停了下来。于是,玄奘一行很快被围观的人群包围了。这时,如果外围的人群继续拼命往里边挤,局面必将失控。

就在这时,房玄龄派右武侯大将军侯莫、陈实、雍州司马李叔慎、长安县令李乾佑等人来到漕上奉迎,将玄奘护送至长安城朱雀大街的都亭驿安置。一路上,从者若云。等玄奘进入都亭驿,许多老百姓还是不肯散去,竟然露宿等候。

房玄龄见状,果断决定,将原来官方的迎请仪式举办成一场由全体长安民众参与的游街大会。一方面向天下百姓和各国使节展示玄奘从印度带回来的经像与佛舍利,让数十万民众一同为玄奘欢呼;另一方面,唐太宗即将开始辽东远征,朝廷需要这样一次盛大的活动来激励百姓,振奋民心,展示天朝国威。于是,在他的亲自策划、指挥下,一场盛大仪式将在正月二十五日拉开帷幕。

游行的主要线路从南至北贯通了整座长安城,长达几十里,可以最大限度地让全城百姓参与其中。

为了防止发生踩踏事件,官府规定大家只能在街道两边就地焚香、散花、礼拜,不得随意移动。消息传开,游行将经过的道路两侧,人山人海,人们连夜抢占最好的观看位置。朱雀大街两边临街的二层酒楼、戏院、馆舍,更是被达官贵人预订一空……

二十五日一大早,长安城内外数十万民众,在官员、士兵的指挥下,于沿途排列两旁,恭候从遥远印度归来的佛像、经书和高僧。他们每一个人手里攥着鲜花,捧着檀香,到处欢欣鼓舞,热闹非凡。

按照计划,玄奘将骑一匹白马,走在整个队伍中央,接受整座长安城的欢呼,接受数十万民众的跪拜瞻仰。

然而,就在整个队伍按顺序排列完毕,即将出发之时,一个爆炸性的消息迅速从现场指挥的吏部官员口中传到了房玄龄的耳朵里:

游行队伍里没有玄奘!

玄奘大师不见了!

玄奘失踪了!

 

“什么?玄奘大师不见了?”

房玄龄噌地一下站立起来,座下的椅子差点被他带翻。也难怪这位惯见风云变幻的大唐名相如五雷轰顶,目瞪口呆。要知道,长安城里到处弥漫着香烟气息,朱雀大街上百姓人山人海,观众排成好几十里长的队伍,都是为了一睹玄奘大师的风采。而今,游行的主角突然不见了,怎不叫房玄龄以及所有官员胆战心惊!

房玄龄不愧为经历过战场拼杀、玄武门之变的一代谋臣,其临机应变能力快逾闪电,马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第一,严密封锁玄奘失踪的消息,绝对不可走漏风声;第二,立刻发动官员去寻找,任何玄奘有可能去的地方都要搜寻;第三,半个时辰之内如若仍然找不到玄奘,仪式照常进行,让本应由玄奘骑乘的白马驮上最重要的经典。

那么,此时此刻,玄奘去了哪里,究竟在什么地方?

原来,玄奘悄悄回到了他昨夜暂住的都亭驿馆舍里,没有出现在任何欢迎的场合。如同他在曲女城辩经大会获胜后一样,他根本不想,也没有骑上大象去炫耀游街。这一次,面对无上荣誉,他再次选择了退却。于是,现在的他独自一人跏趺静坐在房间里,清闲自在,安然自适,悠然自得,脸上泛着一缕平静的微笑。

大唐官吏不是吃干饭的,他们很快发现了玄奘的踪迹。房玄龄急匆匆赶到都亭驿之后,把其他所有的人留在院落外,自己一人来到了馆舍门前。房间里一片静谧,房玄龄抬起手臂,刚要敲门,忽然想到了什么,又悄然把手放下了。

他之所以没有贸然惊动玄奘,是因为在敲门前的一刹那,他忽然猜到了玄奘的心思:玄奘本是一个世外的出家之人,世俗的人们对他太过瞻仰、太过崇拜,恐怕会导致方方面面的非议!况且,对于玄奘来说,取经归来,只是完成了历史使命的一半,后面还有更重要的译经、弘法事业等着他去做。因此,他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绝不能像那些凯旋的英雄一样,沉浸在成功的喜悦和万众的欢呼中。

智者之间,心有灵犀。睿智世故的房玄龄点点头,心中暗暗叹了一口气。他将心比心,扪心自问:如果换成自己,是否也能像玄奘这样在空前的荣耀面前自我克制,保持一颗谦逊、退忍、清凉、平静之心?

知音难觅,惺惺相惜。常言道:“伴君如伴虎。”二十多年来,房玄龄之所以能够在唐太宗身边四季常青,重权在握,固然因为他有着超人的才能,但更重要的是在于他的隐忍而不居功的高尚美德。

也唯有如此,房玄龄才能真正理解玄奘。他什么事也没有做,什么话也没有说,带着属下悄然离开了。

盛大庆典按计划照常进行。整个长安城几十万人从早到晚,沉浸在香气氤氲的无边喜悦之中。虽然当他们得知玄奘大师因旅途劳顿而不能参加巡游时,略感遗憾,但玄奘从印度带来的大量经书与精美佛像,足以弥补这一缺憾。那些经像、佛舍利等安放在宝帐、幢幡、鲜花装饰的车舆之上,成千上万的僧尼整服随后,沿途梵呗[12]缭绕,奇香扑鼻,盛况空前。

不可思议的是,经像入城之时,天空之中结有五色绮云,纷纷郁郁,宛转于经像之上;周圆数里,若迎若送,直至弘福寺前。大法东流,天降祥云,叹为观止。

 

瑞云起终南,千山拥翠粘化雨;

梵音布长安,万民同欣奏瑶章。

 

玄奘在紧挨宫城的弘福寺稍作休息,便风尘仆仆地赶往东都洛阳,去谒见唐太宗李世民。

隋唐时期,中国有两座都城:西京长安,东都洛阳。长安坐拥三关之险,地处丰饶的八百里秦川,易守难攻,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洛阳地处中原腹地、黄河岸边,通过大运河可以连通塞北与江南,交通便捷,贸易繁荣,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因而,为了更好、更快地调集全国各地的军队与战略物资,唐太宗把对辽东用兵的大本营设在了洛阳。

大战在即,当时的洛阳群情骚然,唐太宗每天要处理的军政大事更是千头万绪。然而,当他听说从印度归来的玄奘来到洛阳之后,特地安排官员前往洛水之滨相迎,并马上放下军政要务去接见玄奘。

其实,此时的李世民对佛法并无深切的了解,更无弘扬佛法的热诚。相反,如他老爹李渊一样,他也一直在利用道教压制佛教。因而,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欢迎并接纳玄奘,并非对佛教有什么好感,而是出自对这个征服了整个西域、印度的“唐僧”的好奇。是啊,他孤身一人,怎样穿越了八百里流沙?他一无官方背景,二无经济后援,如何使得上百个异邦国王对他崇礼有加?他一个中国僧人,何以能在佛陀的故乡取得最高的佛学成就,赢得上至戒日王,下到黎民百姓的普遍敬仰?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有着古代帝王们少见的英明与豁达。何况英雄寂寞,所以英雄之间惺惺相惜。于是李世民几乎是怀着一种既好奇又期待的心情,盼望着与玄奘相见。

贞观十九年二月初一,在地处洛阳城西北部的洛阳宫,唐太宗李世民与唐僧玄奘两个相互思慕已久的人终于相见了。看到玄奘入宫,李世民十分罕见地从龙椅上站立起来,迎着他疾走几步。这位誉满五印度的大唐僧人,虽然没有神奇的光环,却有着让人着迷的神采。

然而,寒暄落座之后,唐太宗李世民的开场白居然是:

“师去何不相报?”

唐太宗的第一句话便问玄奘当年离开大唐之前,为什么没有向自己报告。这种兴师问罪的态势,不但让玄奘暗暗吃惊,就连一旁作陪的大臣们也不知皇帝老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过,玄奘毕竟是明心开眼的一代宗师,马上洞悉了大唐皇帝语境之后的真意,于是他从从容容、不卑不亢、绵里藏针地应对道:

“玄奘当去之时,已再三表奏,但诚愿微浅,不蒙允许。无任慕道之至,乃辄私行,专擅之罪,惟深惭惧。”

唐太宗的问话,明显有“你当初出国,我不知道”的含义。玄奘并没有把自己当初不被批准西行的责任归咎于那时的国策以及主管官员,而是说因了自己的诚心不够,才没有被允许,又因为自己求法心切,才私自偷渡出关。同时,玄奘也用这话表明了自己信仰之虔诚、取经决心之坚定。这种清虚谦恭的态度之中,也隐藏着坚毅与刚强。

蛟龙闻风声而动,骏马见鞭影而行。深具大智慧的人,一试便知高低。所以,小小的“见面礼”之后,唐太宗收敛锋芒,款款说道:“师出家与俗殊隔,然能委命求法,惠利苍生,朕甚嘉焉,亦不烦为愧。”

唐太宗的话妙极了。他说自己当时封锁边关的策略是针对俗人的,与世外的高僧没交涉,因而你的私自越境不算违反国法。再说,你冒着生命危险西行求法,志在普度众生,我非常钦佩赞许。以后就不必再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通过这寥寥数语的试探,两个人这才转入正题。从东土大唐到西天印度,路途遥遥,山川阻隔,民族风俗各异,语言也不同,玄奘将如何克服重重险阻而到达印度的经历一一报告给李世民。同时,玄奘赞美皇帝,赞美大唐,将自己所取得的成功和荣耀,全部归功于祖国,归功于英明的太宗皇帝。

他这样恭维赞叹李世民,并非阿谀奉承,而是“巧善方便”——玄奘之所以到西天取经,之所以不远万里归来,就是为了翻译佛经,弘扬佛法。而这些事业,需要大批的人力物力,只有得到官方的支持,他才能顺利地实施。毫无疑问,皇帝是最大的官方。所以,玄奘必须说服唐太宗,取得他的支持。

所有的人,尤其是领导人,都喜欢听溢美之词,连唐太宗也不能免俗。玄奘的赞叹,让他内心大悦。他情不自禁地再度打量着眼前这个看似普普通通,实则高深莫测的僧人。

玄奘比李世民小一岁。不同的生活历程,让他们有了不同的气质。帝王自有其说一不二、唯我独尊的霸气;而僧人也独具烟霞之色、清高之气,其谈吐之玄妙、举止之静雅,远非官场之人所能比拟。大英雄惯见风云变幻,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而这个僧人面对天大的荣耀却毫不动心,永远保持谦恭清虚的本色。唐太宗慧眼识珠,他在玄奘平和、恬静的外表下,看到了百折不挠的毅力,看到了坚忍不拔的意志,看到了通天彻地的智慧。也只有这样一个不畏艰险、舍生忘死的人,才能创造出那样的奇迹。如果说唐太宗是靠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军队传播大唐的神威,那么这个人,这个普通的僧人,是靠他一个人的毅力、意志、智慧征服了广袤的西域,征服了五印度。而这,连唐太宗也不得不肃然起敬。

接着,太宗皇帝又一一询问了西域、印度的风土民情、政教法令。玄奘记忆力超群,描述起来条理分明,绘声绘色。随着他的娓娓道来,唐太宗李世民如亲临其境,忍不住赞叹道:“从前,前秦皇帝苻坚说释道安[13]是法器,全国上下没有不尊敬他的。可是今天在我看来,玄奘法师词论典雅,风节贞峻,不但不亚于古人,很可能大大超过了他们!”

这时,唐太宗的大舅子,也是贞观朝最重要的大臣之一——长孙无忌插话说:“臣曾经读过《晋国春秋》,其中详细讲述了道安大师的事迹。他的的确确是那个时代最博学的高僧。可是,那个时候佛法传到中国不久,经、律、论不多,所以他虽有所钻研,但很难窥其全豹。而玄奘法师亲身远赴印度,在佛陀的故乡探众妙之源,访灵山圣迹,自然冠绝古今。”

长孙无忌就像唐太宗肚子里的蛔虫,早已窥探到了皇帝的心思。他深知,雄才大略的李世民之所以礼遇玄奘,很大的原因是对他的经历感兴趣。这个云游僧对西域的情况十分熟悉,若能为大唐所用,对今后经略西域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他的话表面上是在称赞玄奘的高德善行,而弦外之音是在提醒皇帝。果然,唐太宗李世民马上说道:“西天佛国距离我们大唐十分遥远,原先的典籍对那里的圣迹、法教记载得很不周全。法师您既然亲自周游五印度,何不撰写一部书,将你的所见所闻都记录下来呢?”

将自己的取经经历记录下来,是前辈求法者的优良传统,比如法显大师就曾写过《佛国记》,所以玄奘点点头,答应了太宗皇帝。

然而,唐太宗更看重玄奘这个人。他感到玄奘器度廓然,才识超拔,智慧非凡,是不可多得的杰出人才,所以劝他还俗入朝为官。

面对唐太宗的殷切期盼,玄奘婉言谢绝了这一番好意。他自谦地表示,自己自幼出家研习佛法,从来没有学习过儒家经世治国的方法,若是自己还俗从政,就好像把河流中的舟船搬到陆地上当车马使用,不但无法发挥作用,离开水的船还会很快腐朽。

唐太宗见玄奘不为高官厚禄所动,于是暂且放下让他立刻还俗的打算。可是,他又太爱惜玄奘的才能了,于是以退为进,采取迂回的方法。他道:“这次与法师相见,相谈甚欢。朕感到意犹未尽,所以想请法师随朕出征,以便随时可以叙谈。”

对于一般人而言,能够伴随在君王身边,无疑是莫大的荣耀。然而,玄奘的用心不在名利上,所以他以辽东道路遥远、自己身体不适为借口,委婉推辞了。唐太宗是何等高明的人物,马上就知道这不过是托词,而且所找的借口并不高明。

唐太宗不好意思欺负老实人,只是微微一笑说道:“印度、西域路程那么艰难,法师尚能孤身远游。辽东与之相比,不过咫尺之间,且有大军保护、粮草供应,还有什么好推辞的呢?”

玄奘无奈,只好实话实说:“玄奘是一个僧人,陛下去行军打仗,贫僧不但帮不上什么忙,反而白白虚耗钱粮。而且,戒律规定僧人不能参与、观看兵戎战争。所以……”

既然涉及了佛门戒律,唐太宗也就不好再勉强他了。玄奘乘机奏请,要到洛阳嵩山少林寺去翻译从印度带回来的佛经。这次,他也尝到了被拒绝的滋味。太宗皇帝说:“法师不必到嵩山去。前些年,朕为穆太后在西京长安建了一座弘福寺。寺里的禅院环境十分幽静,很适合你译经。”

唐太宗之所以选择弘福寺作为玄奘的译经之所,当然是为了给自己的亡母增加功德。但他内心潜在的想法,恐怕是为了把玄奘控制在自己的左右。

从玄奘归国时受到前所未有的欢迎来看,这个僧人的威望实在太高了,在民间的影响实在太大了,若是将这样一个登高一呼,天下风从的人物放在中原山野,无疑是龙归大海,虎在南山,任何皇帝都不会放心的。而弘福寺与宫城只有一墙之隔,稍有一点风吹草动,唐太宗马上就能得报。

多年的修行,让玄奘的心灵异常敏感,具有灵明不昧、洞悉世事的观察力。太宗皇帝刚刚举心动念,他马上就意识到了。于是,玄奘便说道:“京城百姓得知我从西天回来,带回了许多佛像,都很好奇,都想见我。如此一来,恐怕会影响寺院的安宁,妨碍译经事业的正常进行。因此,贫僧想请皇上派人守门,防止闲杂人员进出。”

这样一来,玄奘无疑是将自己完全放在了官方的时刻监督之下。太宗当然很高兴,马上就允准他的启请,并大度地表示译经所需的一切人力、物力,都由西京留守房玄龄筹办、供给。

太宗皇帝与玄奘两人谈得甚是投机,两个人竟然都忘了时间,本来只是礼节性的接见,却整整持续了一天。不知不觉,他俩从早晨一直说到了日落天黑。直到宫门关闭,太宗皇帝才不得不放他离去。

贞观十九年三月初,当大唐帝国的远征军在李世民的亲自指挥下,浩浩荡荡地开赴辽东战场的时候,玄奘也离开洛阳,西归长安弘福寺,开始了自己后半生漫长而辉煌的译经生涯。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