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饭局”的背后

顺丰经历的初创、广泛散布网点,再到果断授权,这个过程历经10年,但却不为人知。想来,这是王卫的另一层低调。

顺丰所有基层员工都认识,但不知道他是CEO;所有媒体、记者都从挖掘他的老巢走起,但依然无从下手;同行翘首追逐,但不知出发点和方向;甚至城市领导人无意的了解和优惠政策的布施,也是从别人口中获悉……他已低调得有些神秘了。

低调的王卫,迷一样的顺丰,悄无声息地迅速成长着……或许,它并不在意是否被他人认得或关注,它的光芒,早已经照射到世人眼中。

人们认可顺丰的同时,便开始着手深入了解,更有风险投资公司看准了这个不张扬的企业,想收为囊中之物,只可惜,王卫是一块“硬石头”,到底用何种方式,怎样达到目的,可够这些风险投资公司伤脑筋的了。

深圳福田万基大厦旁,有一个名叫“翅富”的酒楼,据说这是属于顺丰员工们的签约餐厅,所有顺丰员工,只要就餐时出示员工工牌号码,就可享受打折优惠。这家餐厅供应的粤式点心和正宗奶茶最为出名,大厅里总是人来人往,除了顺丰员工,自然也有很多新老顾客。

于是,一些想要了解顺丰的媒体、记者、作家、同行,亦或创业投资经理人,便陆陆续续光顾这里,希望能碰碰运气。其实,他们也不知道哪些是顺丰员工,更不知道王卫的样子,即使面对面坐着,恐怕王卫也不会让其察觉。

王卫是那种骨子里透着一股倔强的聪明人。

很多人有创业的想法,或许点子也不错,但很难实施和开展;也有一些人初期创业还有韧劲儿,随着公司逐渐发展,一旦遇到棘手问题就选择退缩,企业寿命自然多半不长,就算其中一些公司挺过来,也会在经营过程中要么转型,要么被动兼并。像王卫这样,只有中学文化,家里背景一般的年轻人,从22岁开始尝试创业,至今21年有余,不仅一直保守着创业之初的经营理念和严格的产品定位,且艰难度过了经济危机等各种困境,他凭借的不仅是聪明的头脑,更是坚定不移、持之以恒的决心。

相信风险投资(VC)选择顺丰的理由,也是因为它的CEO很有自己的“精神”。

任何人在做一件事情之初,都是一步一步尝试着走下去,王卫亦然。1993年,王卫在广东创立顺丰时,其实算上他本人,整个公司也不过6个人,但21年后的今天,顺丰上下员工21万;最开始从父亲手里借来的10万元成立的顺丰,现在市值150亿,且正在以每年翻番儿的速度剧增。试想当年,那个深港挟带人,一定不会想到,他的公司今日已是中国民营快递业的巨擘,是中国邮政最大的威胁、也是最好的合作伙伴,更是众多风险投资公司竞相争夺的宠儿。

可惜,王卫没有给任何人接近自己的机会。甚至一些人在讨论王卫的时候,都如同在看不见实物的虚拟世界里,四周飘荡着神秘的幽灵一般。

太多的人想了解顺丰了,连顺丰的消费者也都对这个企业不甚了解。2002年以前,顺丰旗下的所有业务都被严格控制在华南地区范围内,直到两年后成立市场部,顺丰的业务才逐渐向全国范围延伸。当人们打开电视机,看到琳琅满目的各类广告时,唯独看不到顺丰的任何信息。刘翔尚可以在高楼大厦间急速穿行,为EMS代言;张丰毅也可穿着棕黄色的工装出入在仓库里,为美国联合包裹做形象代言;而顺丰,至今没有被“抓到”在电视画面上露脸,更别说请代言人了。

顺丰最好的“代言人”,就是王卫自己,可他“吝啬”得连自己的企业内刊也不留下任何影像,同样的快递同行也就更难了解顺丰这个竞争对手了。

早在1997年以前,中铁快运以国企身份想要借助铁路的平台跻身香港,那时香港还没有回归,中铁快运想要在香港地区打开自己的快递市场的愿望最终还是泡汤了,而前去广东谈判的人被当地海关婉言拒绝。是何原因,让身为国企的中铁快运碰了一鼻子灰?辗转了解后终于真相大白,原来,广东当地有一家民营快递企业,已近乎垄断了所有通港快递业务,即使铁路方面为中铁快运打开方便之门,恐怕这个国企的快递公司也强不过本土这家民营快递公司。没错,这家民营快递公司就是顺丰!

2010年,一场春风吹来一条消息——王卫在香港九龙塘喇沙利道花费3.5亿港币购买了一块地皮,并自行建立起两栋四层楼高的建筑体,这两栋拥有独立游泳池的建筑立刻吸引起众多媒体的关注。更有敬业的狗仔们,在顺丰深圳总部门口蹲守数日,并有幸混入顺丰香港网点做起了快递员,一天收派300多个包裹,只为见上王卫一眼。最终,狗仔记者拍到了王卫的正面照,得以发表。

这是王卫创业18年以来首次被动曝光,他很气愤,因为这样的曝光无论以何姿态出现在大众面前,都是他所不能接受的。或许,他还没有准备好应该如何站在聚光灯下。那张照片仅在网站上停留很短时间就被删除了,即便今日,我们还可以搜索到那篇文章,但王卫的照片已然不在。

人们猎奇新鲜事物的能力和手段总是层出不穷,狗仔们尽力了后,又轮到了那些早就闻到金钱铜臭味儿的风险投资经理人了,他们可不是为了八卦经济人物而闪现的,要知道,这样的风险投资公司,其存在的价值,就是无限地猎取以高新尖技术为基础的生产或经营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公司,通过对他们进行投资,或者提供增值服务,使得目标公司做强做大,最后再寻求渠道将投资全部撤出,以实现增值资产的目的。一般而言,风险投资公司会通过上市(IPO)、兼并收购或者其他的方式撤出投资,这样在产权流动中实现的投资回报会更大。

2004年,王卫在筹备组建顺丰公司市场部时,美国联邦快递也在这个时间筹划进入中国市场。联邦快递首先联系到王卫,希望以50亿元人民币将顺丰纳为己有。此时,王卫准备打开顺丰在中国的快递市场,正要大展拳脚之际,怎会贱卖顺丰?

联邦快递被拒绝了,被拒绝的PE和VC也已多得用手指头数不过来。业界都很看好当年销售额突破13亿元人民币的顺丰,只是真正有诚意收购的却寥若星辰,一些投资公司只想投资五六个亿,王卫怎会答应?按照当时的情况预估,顺丰若上市,市值至少在150亿元人民币以上,再加上溢价部分,这个数字还要翻几倍。

以花旗银行为代表的一些美国投资机构也在寻找王卫,他们希望能伸出一只脚踏在顺丰边上,如果王卫能顺利撮合投资商注资顺丰,他将至少得到1000万美元的佣金。瞬间,以顺丰为代表的快递行业,突然成为众多投资商竞相注资的价值回报产业链。传闻,某个VC开出50万的中介费用,只想与王卫见上一面,吃顿便饭而已,但王卫始终不愿露面。

也许,他根本不屑于这些蝇头小利,亦或许,他的世界里更大的战役还没有到来。只是谁也不知道,在这个疯狂的年代里,王卫有没有意识到,自己快递大佬的地位正在一步步濒临“危险”,毕竟其他快递企业并不会像顺丰一样不接受投资,如果受到竞争的威胁,顺丰又该何去何从?

《王卫:顺丰而行:新蓝领时代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