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电商包围圈”

顺丰融资,被定义为缺钱、找“国字号”当靠山、为IPO铺路,此番说辞还未散尽,并无直接关联的又一个声音喊了出来——顺丰融资,是为了跳出马云设置的“电商包围圈”。

能够在2009年的经济危机中幸存下来的民营快递公司,其实还不足以称之为“幸存下来”;而能够在当下电商百舸争流之际仍不被淘汰出局,并不断延伸自己业务范围的快递公司,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幸运儿”。

淘宝的出现,带给“四通一达”新的生命契机。华东地区的主要业务来源均出自淘宝的慷慨解囊,但这又导致了“四通一达”对淘宝的过分依赖。这种情况之下,如果淘宝对“四通一达”勒紧了腰带的话,对“四通一达”就会是一个致命的枷锁。这种情况下,马云嗅到了不一样的“铜臭味儿”——菜鸟诞生了。

菜鸟坚持称自己不做物流,不做快递,只是提供第三方的平台,为所有商家“谋福利”,也正是菜鸟网络的直言不讳和真情表露,让民营快递对它恋恋不舍、情有独钟。虽然“四通一达”仅投入1%的股份,但对于菜鸟而言却意义非凡。马云诚邀快递入股,本质目的就是想给菜鸟打上“物流”的旗号,以便更好地与政府谈判,甚至物流圈地计划的实施都不在话下。

王卫不想被马云“利用”,所以对马云避而不见。况且,对淘宝件不“感冒”的顺丰,相对而言更注重商务件。在电商大势所趋的当下,王卫也认识到一味地规避不是办法,只有不断向上,立于局外,清晰地看待市场,看待自己和竞争伙伴,才能跳出电商的包围圈。

包裹,无法离开物流而单独存在,但物流除了包裹,却还有其他更多的业务范畴。比如快递之外的零担物流,就是很有前景的产业。零担物流,即为一个货物单位的运单“名下”的货物重量或容积没有“装满”一辆车。零担物流能达到7000亿业务空间,之外的综合物流服务,又是一个上万亿的市场,这样的供应链管理所带来的价值是无法用数字估量的。

王卫很早就看到了这个无法估量价值的物流产业。2012年开始,王卫以武汉为基地开始买车、招人,组建自己的陆运队伍。除此之外,顺丰试水电商,虽然未曾带来令人满意的利润,但至少这块蛋糕中有顺丰的一小块。而且,王卫手脚并用,将一部分供应链服务延伸至海外的服装生意中。另外,又大大小小地建立了22个仓库,推出仓储物流服务。

顺丰在国内的资本俨然不是其他快递公司所能比拟的,但顺丰巨大的运营成本,也着实让王卫很难透过气来。员工工资需要钱、设备更新需要钱、拓展市场更需要钱,很快,王卫陷入了两难境地——要么主动走进马云的“电商包围圈”,自降身份地揽收那些费用低得可怜的淘宝件;要么坚持自己一直以来的中高端定位,持续向上发展,向国际快递巨头UPS一样,不局限于包裹和票据业务,向“综合物流服务商”的身份靠近,通过不断提高的供应链管理能力,逐步踏上世界的舞台。

如果王卫向马云低头,就意味着顺丰将加入行业中的“价格战”,而这场战争,顺丰并无必胜的把握。虽然直营对顺丰而言是竞争的优势,但低端市场上,加盟快递公司的灵活性、布局广泛性并不比顺丰差。以人为本的顺丰,多年来积攒下来“人力资本”,在“烧钱”的空运领域并不能解决足够的温饱问题。所以,王卫选择第二条路,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追求。

如此,对于王卫的“快递试水电商”也就不难求解了。王卫此举,恐怕就是要更真实、全面地了解电商,从而服务于电商。只是,试水的领域有点多,不知道王卫是否都钻研透了。不过,至少可以证明的是,对于马云3000亿砸金蛋砸出来的“菜鸟”,王卫是不屑一顾的,因为他要走的是UPS的路。

2001年,UPS并购了Mail Boxes etc。此后逐渐开始零售业的拓展服务。Mail Boxes etc(直译为“邮件箱”,是美国的一家大型连锁公司)拥有数千家终端,包括印刷、冲洗、复印等多项业务,被收购之后,该公司徒增了包裹和快递业务。

顺丰与便利店合作的“点子”,应该就是来自于UPS的动作。顺丰首先通过与网点布局合理且范围广的便利店合作推出增值服务,之后开始成立“顺丰牌”便利店。这是一个大环境下的正确决定,因为内资快递不断兴起,外资快递又直言入侵的“内忧外患”环境下,若想突破固有产品,增加新利润点的话,整合快递和连锁便利店就凸显出光芒了。

诚然,顺丰便利店与UPS旗下的便利店,无论运营机制还是企业制度上都相差甚远,顺丰的便利店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在北京成立的便利店一度被叫停,也就是在内资建设流程中,还有很多固有化的问题有待解决。

中国的市场经济运营机制,目前还处于“进步”阶段,在各行各业都微盈利的资本环境之下,顺丰要想给自己的竞争力“加码”,就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再在所有的创新环节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实现利益最大化。

顺丰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如果一定要给自己定一个“洋”榜样,UPS的确是最好的人选。不过现在的顺丰,还要在多元化进程中加快速度才行。

《王卫:顺丰而行:新蓝领时代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