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宗立派的大家黄庭坚

一、生平事迹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修水县)人,生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他的父亲黄庶一生都做州、府的从事官,最后才做了代理的康州令,是一位专学杜甫的诗人。舅父李常是一个有名的藏书家,写诗也学杜甫。岳父谢师厚更是以学杜诗著称,曾经给黄庭坚传授诗法。可见,庭坚诗学杜甫,是有家传的。他少年时博览群书,除了儒家典籍之外,还广泛涉猎诸子百家。

从少年时代起,黄庭坚就开始写诗作文。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中进士,授叶县(今河南县名)尉。元丰三年(1082)改任太和(今江西泰和)知县,路过舒州怀宁县(今安徽省潜山县),曾游三祖山山谷寺的石牛洞,因为那个地方的景色十分幽美,于是他诗兴大发,在一块巨石上题了几首诗,并将山谷寺名作为自己的别号,从此就自称“山谷道人”。

神宗去世,高太后临朝听政(彼时哲宗即位,年仅十岁),黄庭坚被召为秘书省校书郎,赴京修撰《神宗实录》。哲宗亲政,新党上台,有人从他所修《神宗实录》中找出诬诋新法的话,将他贬为涪州(今四川涪陵)别驾。

宋徽宗时,又因有人揭发他在荆州时写的《承天院塔记》中有“幸灾谤国”的话,而被除名羁管宜州(今广西宜山县),崇宁四年(1105)死于贬所。终年六十一。

二、创作成就

他出自苏轼之门,为“苏门四学士”(另三人是秦观、张耒、晁补之)之一,但为诗与苏轼齐名,时称“苏黄”,成为宋诗史上一位开宗立派、影响深远的大家,与陈师道、陈与义合称“江西诗派三宗”。

黄庭坚的诗,据光绪二十六年(1900)陈三立影宋刊本《山谷诗集》进行统计,《内集》收诗七百一十五首,《外集》收诗六百八十五首,《别集》收诗八十一首,在《山谷诗外集补》等书中所保存的任、史未注之诗还有四百七十五首。所以,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黄诗共有一千九百五十六首。

在已经取得高度成就的唐诗面前,黄庭坚和宋代许多诗人一样,竭力要在唐诗以外闯出一条自己的道路,他比苏轼更加追求标新立异。他说“文章最忌随人后”,又说“自成一家始逼真”。但他多在修辞表意的技巧上下工夫,主张读书融古,学习杜甫,做到“无一字无来处”,并提出了“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自作语最难。……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答洪驹父书》),“诗意无穷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引自惠洪《冷斋夜话》)。这种方法,实质上不过是袭用前人词句或意思而稍加变化发挥而已,缺乏在提炼生活基础上的艺术创造。因为他是江西人,在他的影响下以后形成了“江西诗派”,在创作上表现出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不过,黄庭坚论诗也并不完全排斥思想内容和社会作用。“文章功用不济世,何异丝窠缀露珠”(《戏呈孔毅父》),他也主张“有为而后作”(《王定国文集序》)。

在他的诗歌中,也有一些人民性的作品,如《上大蒙笼》、《虎号南山》、《流民叹》等,都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抒写了人民的不幸。

他个人的坎坷生涯,也使他对人生、对社会有一些真实的感受,从而写出了一些较好的诗篇。如《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寄黄几复》、《病起荆江亭即事》等,都属于这一类作品。其中,写得比较成功的是《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诗人曾被贬为涪州别驾,安置在黔州。后蒙赦,于崇宁元年(1102)过岳阳,准备回乡。当时诗人已是垂暮之年,在经受了政治风波之后,又能顺利地渡过瞿塘峡那样艰险的水道而来到岳阳,面对这素负盛名的洞庭美景,一种“万死”余生的庆幸感,不禁油然而生。此二诗就是写当时这种心境的。第一首写绝处逢生、悲喜交集的心情。前两句叙事,“万死”和“生入”相互照应,五六年的流放生涯弄得两鬓斑白,总算天无绝人之路,能活着冲出形势险恶的瞿塘、滟滪两个关口。后两句写欣喜心情,关键是“先一笑”三字。诗人未到江南,已先一笑;既到江南,其喜更不可胜言。第二首承前诗“对君山”句,写登临时所见之景。前两句写雨中登楼望君山,妙在不仅联想到有关湘娥的传说,而且把君山峰群形象地比喻为湘娥头上的发髻,在蒙蒙的烟雨中分外迷人。后两句想象乘舟在雪浪中观看美丽的君山,那一定妙不可言。两首绝句,一写今昔之感,一写当前之景,既不重复,又相连接,把诗人万死投荒、脱险东来的欣幸心情,描写得淋漓尽致。诗的语言明白流畅,在黄诗中别具一格。

黄庭坚以杜甫为师。其诗在艺术上虽远达不到杜诗的高度,但他在追求“以故为新”的同时,也能创作出一些“格韵高绝”的作品,律诗尤多。如《登快阁》: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此诗作于元丰五年(1082)作者在吉州泰和县(今属江西)任知县时。诗通过写登快阁时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厌倦政事、自甘寂寞、企图归隐的思想情绪。在艺术上,作者把七言歌行的手法运用到律诗中间,使全篇诗意一气盘旋而下,而又颇得抑扬顿挫、一唱三叹之致。全诗感情真实,形象鲜明,用典也灵活多变,且不露痕迹。因此,此诗可以说是他实践其“脱胎换骨”和“点铁成金”的创作主张的成功之作,故被前人誉为黄诗中的名篇。

总之,黄庭坚作为诗人和诗论家是瑕瑜互见的,我们可以说他的现实主义不够充分,存在形式主义的倾向,但不能以偏概全,抹杀他革新诗风的贡献和诗歌中的民主性精华,黄庭坚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应当肯定的。

除诗之外,他的词与秦观合称“秦七黄九”,但实际成就不及秦观。他的书法则与苏轼、米芾、蔡襄齐名,并称“宋代四大家”。

三、主要参考文献

(一)传记

脱脱等:《宋史》卷四四四《黄庭坚传》,中华书局,1977年。

(二)作品

1.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65年。

2.潘伯鹰:《黄庭坚诗选》,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3.陈永正:《黄庭坚诗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4.黄宝华:《黄庭坚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三)其他

1.傅璇琮:《黄庭坚和江西诗派卷》(上下卷),中华书局,1978年。

2.莫砺锋:《江西诗派研究》,齐鲁书社,1986年。

3.江西省文学艺术研究所选编:《黄庭坚研究论文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唐宋文学六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