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能当药用

今天,由于人们对饮食健康的日益关注和重视,作为厨房中必不可少的一味调料,酱油受到的“非议”似乎越来越多,通过上面的了解,我们知道酱油是一种健康的调料,它含有的大豆蛋白属于纯植物蛋白,其含有的氨基酸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酱油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如铁和锌,而有害健康的饱和脂肪酸以及胆固醇的含量却为零。

酱油的发明可上溯至汉代。《齐民要术》中载的“清酱”就是现在的“酱油”。我国的豆酱、酱油的制作方法十分独特和健康:一是利用有益的微生物曲霉、酵母菌及细菌等作用,把有很高营养价值的大豆霉分解成豆酱或酱油,成品中的氨基酸化合物、酯类、糖类及维生素等更易被人体所吸收;二是在制作过程中,常使用一些中药或其他佐料,不但可改变产品的色香味,而且具有除腥、保鲜和久藏不坏的优点,可谓益处多多。酱油在亚洲国家的流行度远远超过欧美国家,因而,被誉为“东方特产”。

除了营养价值高,酱油还可入药。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中记述:“(酱)主治除热、止烦闷,杀百药及热烫火毒……”这里简单列举了一些酱油的药用功能,希望能有帮助:

治疗烫伤:汤烫火伤,仓猝间急用酱或酱油涂敷,能止痛并解火毒。这里要注意涂抹前,一定要先保证伤口的清洁。烧伤部位先用水冲洗,冲洗越早越好,条件允许的话可持续10~20分钟;将烧伤部位擦干,用棉花蘸少许酱油轻轻涂抹烧伤部位;让伤口上的酱油自动晾干,再涂抹一次,静置。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用水冲洗烧伤部位时,水温不能低于5℃,以免冻伤。若伤处已经起疱并破了,切忌在水中浸泡,以防感染。

消除肿痛:手指肿痛可将酱油和蜂蜜加温后,将手指伸入浸之,可止痛消肿。

解毒:蜂蜇或毒虫咬后,用酱油涂抹伤处可起去毒止痛的作用;将酱油灌入下部,可治大便不通,灌耳中则治飞蛾虫蚁入耳;将酱油煮沸消毒,凉后浸泡肉类(淹没肉面),可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即使过了两三个月再吃,或做汤或炒菜,味道依然鲜美。

安全缓解更年期症状:多摄入酱油能够帮助身体抵御潮热、盗汗、头疼以及其他一些由于更年期而引发的症状。当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出现更年期症状时,使用激素替代疗法(HRT)就可以治疗更年期症状。但在两年前,一项世界范围内的研究显示,HRT会增加女性患心脏病和乳腺癌的风险。而现实中有些女性反映,她们在适当地用酱油取代食盐之后,一天内出现潮热的次数由八次减少到五次,因此有专家提出酱油可以被看做安全缓解更年期症状的食物。

因此酱油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它是我们最常见、最简单的“医药用品”了,如果懂得适当运用,还可以解决不少小问题。

自制“药用酱油”的方法

★ 大蒜酱油

大蒜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药效,是人们喜爱和离不开的香辛料。大蒜的营养成分为蛋白质、脂肪、糖类及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等,此外,还含有硫胺素、核黄素、烟酸、蒜素、柠檬醛以及硒和锗等微量元素,蒜中含有蒜胺,这种物质对大脑的益处比B族维生素还强许多倍,平时让儿童多吃些葱蒜,可使脑细胞的生长发育更加活跃。而大蒜酱油则是将大蒜浸泡在酱油或酱醪中,萃取后借助过滤网除去大蒜,制成大蒜酱油。大蒜酱油不仅更营养美味,还具有较高的防腐力,即使加热也不会增色,香气较足,风味良好。

★ 药膳酱油

药膳酱油是带有保健作用的家用酱油,具有保质期长、使用方便等特点。

具体制作方法:将灵芝、枸杞子、紫苏叶、山楂、红枣、生姜等中药材分别浸泡在水中,经加压加热处理后,分别浓缩至含水率为35%~40%(重量百分比),制得中药材萃取液,将上述萃取液加入酱油中即可。

★ 日式白酱油

酱油有红白之分。红色酱油质浓,酱香气浓重,呈红褐色。内含氨基酸、蛋白质、糖分等成分较高,烹调的菜肴色泽红润光亮,酱香气浓,味道鲜美,适合于制作红烧荤素菜肴。而白酱油并非透明、洁白如水,而是呈淡红色,相对红酱油色素要淡些,业内人士称之为“本色酱油”,油质较淡薄,内含氨基酸、蛋白质,但是糖分明显低于红酱油,但色淡味鲜。它适宜于蘸食,如白斩鸡、手抓白条等肉类食品;莴笋、黄瓜、豆腐等素食品;各种点心和冷拌食品,如锅贴、汤包、炒面、冷面、生煎、馒头等。白酱油的重要特点,是有味无色。非常适合烹调清淡菜肴。在需要突显食材原色时使用,不过习惯了中式烹调的浓厚酱香,白酱油的使用让人意犹未尽。

★ 八珍生抽

生抽用来调味,因颜色淡,故作一般的炒菜或者凉菜的时候用得多,生抽适宜凉拌菜,颜色不重,显得清爽。但是生抽较咸,酱香味稍弱。但是加入了鲜味剂后,提升了酱油的鲜度。适合请客吃饭时使用,可以让菜品突显出富有层次的口感。鲜味剂又称为增味剂或称风味增强剂,是补充或增强食品原有风味的物质,且不影响任何其他味觉刺激,而只增强其各自的风味特征,从而改进食品的可口性。

酱油不仅仅是饭桌上司空见惯的调味品,更是健康生活的小助手,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只要用好用对了酱油,相信您的生活会更健康。

生活小贴士

酱油不会引起色素沉淀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存在着这样的认识误区,认为多摄入酱油会使自己变成“包公”,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皮肤的颜色除种族遗传外,主要由黑色素决定。黑色素多,皮肤就黑,反之就白一些。有多种因素能导致色素沉着,如日光、紫外线的照射;女性生理期间分泌的如雌激素、孕激素等也能促进黑色素的合成,另外,人吃多了一些极易感光的食物如芹菜、杧果等,经日光照射易产生斑点或脸色发黄。而酱油中的色素物质不会直接转移到皮肤中。

酱油是以大豆为原料发酵而制成的调味品,食后经消化形成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无机盐、水等物质,它们不具备增加光敏感的功能,也不合成某些激素,酱油中的色素物质不会直接转移到皮肤中,因此对黑色素细胞的合成等并不起作用。

《柴米油盐酱醋茶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