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创业去

01 微革命:躺倒也能当英雄

从技术爆炸开始说起

我多次推荐过一套名为“三体”的科幻小说,里面讲了一个概念,叫宇宙社会学。宇宙社会学提出了一个很简单的法则:宇宙中的两个文明一旦得知对方的存在,就会立即动用所有可能的手段把它干掉。

为什么?因为宇宙空间太广袤了,距离太长了,在路上耗费的时间太多了。比如说相距10万光年(这在宇宙当中是很小的距离),可是就算你用光速飞行器过去,也要10万年,谁知道这10万年间会发生什么?最可能会发生的事,就是对方发生了技术爆炸。

看看我们人类,好像发展得很艰难,可是大家想一想,人类文明从几乎没有技术,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不过才300年。300年在我们看来叫发展,站在宇宙的尺度上看,可不就是爆炸吗?

所以科幻小说里的宇宙社会学就认为,即使我发现你远不如我,差我好多个档次,但是没准儿在我去搞掉你的路上,你就发生了技术爆炸,然后就比我强大了。

今天,我们就借用“技术爆炸”这个概念,来看看个人崛起的机会。

个人崛起的优势1:惊人的发展速度

那些大组织一直想的就是怎么制约小家伙们的发展。我还记得马云讲过一句话:“我就是打着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你要揣摩马云的心态,他不是骄傲地认为自己天下无敌,他想说的是,他一直在用望远镜找竞争对手,即使他们很小,可能出现在地平线的远端,但他也不能放松警惕。

有些行当里发生技术爆炸的可能性太高。老大一眼没看住,一个小家伙就发展起来了,很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把他干掉了。

互联网行当里是不是就是这样?Facebook几年前还是一个小作坊、一个车库企业,“砰”的一下就变成了一个世界帝国。这种事情经常发生,所以老大们在这个社交网络上处境艰难,而个人、小企业的机会如此丰富,让老大们防不胜防。

举几个比较近的例子。煎饼果子是北方城市的一种早点,一张饼,摊个鸡蛋,里面装点油条或者薄脆,然后卷起来就可以直接吃。现在有人开了一家快餐店,名字叫“黄太吉”,主打产品就是煎饼果子,你知道估值多少吗?4000万元。

另外一家餐饮企业叫“雕爷牛腩”,从起心动念到开张迎客,还不到一年时间,现在的估值是4个亿!

最典型的是小米手机了。2010年公司成立,2011年才推出第一款手机,但是到了2013年,这个公司已经是一个价值100亿元的公司了。在传统的工业社会里,你至少要做上10年、20年,才能堆得出一个值100亿元的公司,但是人家两三年就做成了。从2013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小米公司在年末达到营收300个亿是没有问题的。这就叫爆炸,这就是爆炸式速度。

这也是为什么快速发展的行业里,会有超越底线的竞争,因为恐惧攫取了所有老大们的心。

个人的机会就这样来了,但如果仅仅是小家伙依靠速度带球突破防线,这并不可怕,因为在传统的商业社会里,老大们还是很容易封堵你、收购你、给你制造困难,或者等你变大,遇到问题时再把你封杀掉,所以,这里就需要互联网时代的第二个优势了。

个人崛起的优势2:大规模吸附资源的能力

在互联网时代,个人除了有速度上的优势,还有迅速地聚集资源的优势。

在传统社会里就是这样,小公司就算能崛起,被大公司封杀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大公司可以收购你,或者调动一切资源扼杀你。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一旦形成单点突破之后,资源向它汇集的速度会比传统社会要快得多。

我们再举个小米的例子。小米刚开始做手机的时候,在大家眼里,什么小米啊,不就是山寨机嘛。于是,雷军到处摔手机给人看,来宣传手机的质量。但还是有人说:“不就是便宜货嘛。”大家根本不买账,也没人相信。

虽然雷军的创始团队里面也有手机界大牛,比如曾在摩托罗拉做出“明”系列手机的周光平,但就因为当时的小米是小公司、是创业公司,所以就算有他们,还是连高端的液晶屏都买不到。后来日本发生大地震,夏普受地震的影响,没有人找他们要货。这个时候,雷军带着他的团队去了日本,拉了日本兄弟一把,小米才买到了高端的液晶屏。

刚开始创业的时候难免艰难,可是一旦做成之后就完全不一样了。郭台铭后来说:“当年太傻了,我们唯一的错判就是小米。”所以原来心高气傲的富士康,现在也开始与小米合作了。

事成之后,大规模吸附资源的能力,是互联网时代的另一特征。2011年8月16日,小米发售第一款手机的当天,售票进场,现场居然来了几千人,甚至有传说是上万人。这不就把大规模的资源给吸附过来了?

很多人在质疑我们《罗辑思维》的盈利模式,问我将来怎么挣钱。今天,我不妨把这个话题跟大家剥开来谈一谈。其实我只关注一件事情,就是怎样做出一个有价值的东西,并且让价值观相同、气味相投的人能够看到,只要有足够多气味相投的人看到,怎么挣钱的事根本不用我操心。

比方说,我们刚开始做出点样子了,有道云笔记就来找我们合作。对方觉得,我们价值观合拍,都是想网罗一帮爱读书、爱智求真、人格健全、追求进步的好青年,于是就开始合作。虽然钱不多,但是毕竟有了第一笔生意。

随着《罗辑思维》发展得越来越快,我们的这杆旗竖得越来越高,怎么挣钱根本就不用想。全世界的商家,只要他们认可我们的价值观,他们就会挖空心思地想怎么跟《罗辑思维》合作,让我们挣到钱。

在传统社会里,你不仅要做出好产品,还得想办法把它推销出去。于是,每个大公司都得有一个产品部门、一个营销市场部门。可是在互联网时代,你只要做出一个东西,把旗一竖,下面所有的资源自动会来到你的旗下,围绕在你的周围,形成更大的阵势,形成大家多赢的局面。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精彩之处。

个人崛起的优势3:机会越来越多

互联网时代更精彩的,就是我下面要说的第三点:你没什么可怕的。

很多人都会发愁:假如我到了组织外,第一个月的工资从哪儿来?你有这个担心我能理解,但是互联网时代和传统时代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传统社会就是一座金字塔,你不仅要不停地往上爬,还要时刻担心着自己会不会掉下去;互联网时代像竹林,这棵竹子一旦失手,你稍微一伸手,就能够到另外一棵竹子。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面对的机会越来越多,风险越来越小。

举个例子,北京北大附中有一个学生叫季逸超,他研制出一款手机应用,叫“猛犸浏览器”。这个浏览器后来声名鹊起,甚至有人推荐它作为iPhone的预装应用。

很多人对季逸超说:“你既不收费,又不做广告,而且还没有推广经费,怎么跟那些大公司的浏览器比啊,你这个有戏吗?”但是客观地说,有戏没戏有那么重要吗?

这个孩子靠这款个人作品,在国际上得了一个大奖。OK!到此为止,他已经成为明星了,在这个行当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每个人都知道他的能量所在,这辈子有的是人去接他的盘。

在传统社会里,我们经常要判断一件事靠谱不靠谱,但在现代社会里,没必要这么想,不靠谱又何妨?只要你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力量、呈现出来的精神,以及方方面面你能整合的资源,让所有人看到了,你就获得了够到另外一棵竹子的资本。即使事情本身失败了,你的后半生也自然会有人接盘。

所以,在互联网时代,如果你心里想的还是安全或者不安全,那你真的没有理解这个世界的精髓。说了这么多,其实我只想表达一个意思:小人物在这个时代,凭借自己的单点突破,可以拥有很多机会。

可是怎么把握这个机会呢?这是另一个问题了。针对这个问题,《微革命》可以给你答案。正好这本书的作者我也认识,叫金错刀,他是一位在微创新方面建树众多的理论家。

此前谈创新,基本上是两个路数:第一个就是大规模的全面创新,第二个就是小修小补的全面改进。可是微创新讲的不是这些,它强调的是聚焦于某一点的创新,通过在单点上实施突破来获得成功。微创新其实是互联网时代上帝赐予人间的一个全新的礼物,一个和过去完全不一样的创新概念。

为了教你如何以个人的身份来把握机会,我和金老师通过一下午的交谈,总结出个人微创新的两种身法和两种心法。

微创新身法之一:转身

第一种身法叫转身,从哪儿转到哪儿?从实转到虚,从传统的产品经济转到现在的体验经济。

为什么个人微创新一定要针对体验经济呢?因为如果玩产品经济,你在产品的性能、数量或公司的规模上是比不过大公司的,那就是鸡蛋碰石头。体验世界就不一样了,体验世界有两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就是取之不尽,无边无沿。

比方说日本汽车当年为什么能杀进美国汽车市场?它凭的就是一个杯托的设计。现在的汽车上都有杯托,这就是日本人发明的。你说这东西有多少高科技?没有,但是它在体验世界中特别重要。想象一下,你一个人开车的时候,停车买了一杯热乎乎的咖啡,上车之后一口喝不完,放在副驾驶位上又怕洒了。这时候,如果你的车里有一个地方能把它稳住,是不是很方便?这对于福特、克莱斯勒那些大公司来讲根本算不上技术,但是从体验的角度来看,却是对车内空间的体贴运用。日本汽车当年就是靠这么一个小小的杯托,杀进了美国市场。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微创新案例。

网上有个段子。男人和女人谈恋爱的时候,“若她涉世未深,你就带她阅尽人间繁华;若她心已沧桑,你就带她去坐旋转木马”。女对男版是,“若他情窦初开,你就宽衣解带;若他已阅人无数,你就炉边灶台”。你看,只要他是人,不管这个人处于哪种状态,你都可以找到他体验当中最稀缺的那一点。

有部电影叫《北京遇上西雅图》,我觉得最精彩的一句影评就是:“女主角先遇到一个包养她的大款,然后遇到一个愿意每天给她跑几里路买油条和豆浆的人,她就会爱上后一个男人。可是如果她原来的老公屁本事没有,也挣不到钱,只会每天给她去买油条豆浆,这个时候突然遇到一个大款,给她一堆名牌的包包,那爱情的结局就会发生改变。”这个结论好像很残酷,但这就是人性。人性就是不知足,人性就是在追寻各种各样全新的体验。这也是体验经济给大家带来的机会。

体验经济还有第二个特征,那就是全新的体验创新是问不出来的。这是老大们搞不定,而小家伙们容易发现的。那些大公司、大组织,有的是钱找市场调研公司做调研,来调查市场上的新需求。可是,当你往体验经济里越走越深,就会发现大公司那一套玩不转了。没有汽车的时候,大家都想要一辆更快的马车,没有人知道要用汽车;乔布斯不发明iPhone,谁知道自己想要一台iPhone?

真正的需求不要看他怎么说,所以,金错刀有一句话:“需求这个事儿,不要听他的嘴,要看他的腿,他说什么不重要,往哪儿跑才重要。”

我在电视界的时候,遇到一个特别有趣的事。原来统计电视的收视率,用的是日记卡法,就是给每个样本户发一个小本,你看了什么电视节目就记下来,然后电视台收集起来,以此统计电视栏目的收视率。后来技术进步了,就改用收视记录仪统计,就是在你家电视机上安一个东西,然后它自动反馈给后台数据。可是这两种统计方法得到的结论截然相反,为什么?因为很多观众在填记录卡的时候,他总想:那些名牌栏目,比如《经济半小时》《对话》《新闻调查》都应该看,于是他就写上了,但实际上没看。更换了调查方法之后,很多名牌栏目的收视率就突然下降了。这就证明了:不要信他的嘴,要看他的腿。

可是大公司哪有这种七窍玲珑心呢?它靠的是它的体量庞大、肉大身沉,靠的是它充足的市场调查费用。可是再多的市场调查费用也很难搞清楚,什么是人们心里真正的需求。

这就是我们讲的个人微创新的第一种身法:转身。不要跟大家伙们去拼产品经济,一定要进入体验经济。

微创新身法之二:立定

下面说第二个身法:立定。转身之后立定,而不要去跑步。

传统经济的玩法都是跑步,尽可能地跑马圈地,占的范围越大越好。可是在个人崛起的时代,我们与其去把握更多的机会,还不如立定下来,在一个固定点上成长,这才是真正的身法。

网上有一个女孩叫“细腿大羽”,她原来是做金融的,后来觉得在银行干没意思,就辞职了。她爱好摄影,同时又喜欢孩子,她就冒出一个念头:我可不可以干儿童摄影呢?

当然可以,但这块市场上有的是大鳄,有些虽然不是几百个亿的大企业,但是人家至少有个影棚,有后期制作人员。可是“细腿大羽”什么都没有,于是,她就用了所谓的立定术,就站在自己的基础上,开发全新的模式。

她的模式是什么?上门拍。比如说孩子5点钟醒,她4点钟就到你们家,摆好照相机,面对着孩子。从孩子睁眼的一瞬间,她就开始拍,然后记录这一整天的活动。

我们来给她算一算,她这样能挣多少钱。我听说这样拍摄一天的报价是五六千块钱,我们按一天5000元算,一个月不用多干,干10天,一个月5万元,一年五六十万元,也还是可以的。你说一年挣五六十万元太少了,可是你想,我在我们的《罗辑思维》的平台上这么一介绍,人家的市场又大了,名气也大了。没准儿几个月之后,人家报价1万元钱一天了。那她一年就不是五六十万元的收益了,而是100万元的收益,这个价格甚至还有可能往上涨。

还有一个女孩叫“林糊糊”,真名叫林曦,是画画的。她的水平虽然和老先生们的没法比,但是也画得不错。于是,她在淘宝上开了个小店,专门为新兴的中产阶级家庭画家族肖像画。虽说这项服务不需要多高的画技,但是她开发出了一个全新的市场。后来,我在网上还看到,有很多画家圈子里的老家伙指责她画得不好,这个那个的。可是,这就是新时代的玩法啊。每一个人都可以利用互联网,找到自己立定、成长的路径,老家伙们是挡不住的。

还有个人叫“小伍”。他搞了一个“三室两厅”工作室,给“细腿大羽”和“林糊糊”做经纪人,从她们的收入中抽取10%或者15%。这又是一个很好的生意,没准儿将来还会有更多提供新兴体验服务的个人,投到他的门下。

什么叫立定?就是马云所说的“小而美”。一个人没有必要挣多少多少钱,即使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如果你不用买房,而且还有一份正式工作的话,一年是花不掉多少钱的(当然,这是在不买奢侈品的情况下)。

当你没有那些私心杂念、贪念的时候,你对物质的需求其实并不多,这个时候你反而获得了自由,获得了一个让个人价值持续增长的空间。

在传统社会,我们经常讲的是做大做强,总希望跟着组织把事业做大。可是在互联网时代,也许我们立定,在自己所擅长的那个领域成长,并拥有合适规模的客户,就可以拥有自由且富足的一生。

你找到立定的地方了吗?

微创新心法之一:呻吟

说完了个人微创新需要的两种身法,接下来还要说两条心法。

第一条心法:把大喊变成呻吟。大喊就是要尽可能多地让全世界人都知道你在干什么,而呻吟,就是身边的人能收到你的信息即可。

脑白金刚开始做宣传的时候,就满世界喊:“今年爹妈不收礼,收礼就收脑白金。”人家“细腿大羽”只要在微博上一互动,就可以挣到钱了。所以说在这个时代,三两好友胜过一台电视在手。

不过,当初“细腿大羽”也不是天纵英才,早就知道自己要这么干,她也是试出来的。“细腿大羽”有一个朋友,在新浪微博上叫“樱桃与细毛”,是个妈妈达人,在一个妈妈圈内小有名气。因为她们是朋友,“细腿大羽”有时就给她家孩子拍。一来二去,“樱桃与细毛”就开始在网上替她扬名。渐渐地,这种生意模式被这个圈层接受,进而又被大众接受。

所以,我们现在可以不通过传统的大众传媒来做推广,而是依靠身边随时发生的人际传播,构建一个圈层,以此形成自己的品牌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一旦爆炸开来,它的力量是不可小视的。

比如说,我们前面提到的小米手机就有它的圈层。我告诉大家一个数字,大家可能会很惊讶,小米手机的论坛是中国第四大电商网站,这个论坛每天都有几十万的UV(网站独立访客),它的发帖量到现在为止已经超过了4个亿。正是因为有这一堆人围着一件事嘟嘟囔囔,彼此呻吟,互相传达各自的感受,才壮大了小米这个品牌,至少维持了小米在微创新市场上的胜利。

在这个时代,关键你要有朋友,而不是有喇叭。

微创新心法之二:躺倒

第二个心法,就是躺倒。姜文说:“得站着把钱挣了。”没错,站着挣钱是一种风格。可是要搞个人微创新,躺倒也是一种风格。

要想实现个人创业,你就要接天地之精华,吸日月之灵气。就像道家打坐的姿态“五心朝天”,即两个手掌心、两个脚心、一个头顶心,都要冲着天。

我们个人创业,得随时感受这个市场正在进行的微小变化,整个行业的竞争者正在做怎样的变动。这种对整个环境中精微信号的接收能力,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中国著名的互联网产品经理、“微信之父”张小龙,在2006年的时候讲过一个原则:“做产品经理,要学会一千、一百、十。”“一千”就是每个月,在微博、QQ空间里面和谈论对应行业的人互动1000次,包括为人家的行业微博点个赞。“一百”是指你得看100篇重要的分析文章。“十”是要跟你的客户、消费者、用户互动10次,最好是做深度的访谈。你只要每个月都按这个原则做,要不了多长时间,你就是这个行业资深的从业者了,就能接到这个行业的地气。那些大公司要花大笔的银子去探查的市场信息,我们坐在家中,用一台笔记本电脑就搞定了,这就是互联网给我们的福祉。

学会躺倒这个心法,更重要的原因是:躺倒是一种放松的姿势,这样更容易被激发创业激情。我跟年轻人交流创业这个话题的时候,他们经常问我:“应该选择哪一行进行创业?”我说:“那得根据你的兴趣,行行业业都可以啊。”他们又问:“没有兴趣怎么办啊?”我说:“这就难办了。”

这是中国一代人的问题,他们从小被教育体制压抑,被剥夺了兴趣,除了好好读书,什么都不擅长。当他们长大了之后,一填兴趣都写什么音乐、电影、读书。这哪儿是兴趣啊,兴趣得是自己用爱、用恨、用大量的情感投入去钻研的东西。很多人有的只是一颗追求利禄的心,这个时候要再想去创业就很难了。

兴趣怎么培养?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被激发,所以你要以放松的姿态面对世界,让更多的信息去激发你。没准儿哪一天,你就碰到了命中注定的兴趣。这其实也是一个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机会。

工业化时代,用庞大的知识体系,让每一个人进入了一个细碎的分工的角落,让那么多人挤挤插插地生活在一个都市群落当中,每一个人都被迫变得扁平化。可是工业化时代过去了,在互联网时代,人的兴趣、素质正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原先那些地理位置、组织当中的位置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

这是一个全新的机会。

转身、立定、呻吟、躺下就是互联网时代个人崛起的方法。

《罗辑思维:迷茫时代的明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