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的古代供水系统与护城墙

阿拉·古勒把座车让我们用了两天。司机只会讲土耳其话,什么也沟通不了,但每到名胜古迹便会停下来,比画着要我们进去看。有一天途经上下两层都有许多拱门的城墙,心想,问也问不出个所以然,干脆先拍下来再说。

回旅馆查资料,才知那是水渠。罗马皇帝瓦伦斯(Valens)在公元368年建造了这条供水系统,以便从森林与山坡引水。惊人的是,渠道总长达250千米。水一旦抵达城市,便被储存在三个大水库和一百多个地下蓄水池里。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地下宫殿(Basilica Cistern),蓄水量超过100万立方米,是当时伊斯坦布尔市民日常饮用水的来源之一。

地下宫殿位于一座教堂拱廊的地下,为君士坦丁大帝初建。532年查士丁尼大帝进行扩建,用到的人力高达7000个奴隶。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征服后,这个储水池依旧发挥着功能,近代时期还供水给托普卡匹皇宫。

“那可不只是一个用来储水的大水塘。”旅游书这么形容。但我们抵达入口处时还是有点半信半疑,因为就外表看来它不过是座石造小房。没想到,由室内一角往下走55道石阶,所见景象便叫人叹为观止。华贵的磅礴气势让人不得不折服。

密集的大理石柱支撑着顶端,每根石柱高9米,总共有12排、366座。其中两座的底座为蛇妖梅杜莎头像,精雕细琢,一横放、一倒放,每座都有一人高、五六人宽。据说,横放倒放是为了避免人们直视梅杜莎的双眼变成石头。

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君士坦丁堡城墙。此城有史以来便被各方觊觎,打从五世纪起就曾被匈奴、保加利亚、苏俄、匈牙利、阿拉伯、奥斯曼围攻。光是阿拉伯就围攻了八次。

最早的城墙是君士坦丁一世兴建,随着城市扩张,狄奥多西二世于公元412年到422年沿马尔马拉海(Marmara)岸边的叶底库乐(Yedikule)兴建到金角湾的艾万萨拉伊(Ayvansaray),它的体系是现存古代要塞系统中最复杂精密的。

中世纪时,君士坦丁堡城墙历经无数次围攻都坚不可破,直到火炮出现。奥斯曼帝国虽于1453年攻陷城堡,但据说只是打通了一道城门,城墙并未被攻破。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君士坦丁堡城墙大致上仍能维持原状,直到十九世纪应城市发展所需,才被移除了一部分。

纵使日久失修,城墙的许多部分依然屹立。

024 瓦伦斯水渠建于公元368年,总长250千米。水从森林与山坡引至伊斯城内后,储存于三个大水库和一百多个地下蓄水池里。

025 君士坦丁堡护城墙从君士坦丁一世在位时开始兴建,是现存古代要塞系统中最复杂精密的。

《花与泪与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