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君也会殉国呢!

唐朝诗人郑畋写马嵬坡诗:“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景阳宫井又何人?不是别人,就是亡国之君陈后主和他小心肝也!

陈是公元6世纪以南京(建康)为首都建立的小朝廷,它的天下很短,只有三十二年(557—589),最后被隋所灭。它的亡国,是东晋以来南方正统王朝的完蛋。

陈的开国者陈武帝(陈霸先)是浙江人,他的天下,五传而至于陈后主(陈叔宝)。通常大家都说陈后主是中国有名的昏君,但我细查他的身世,昏中却也不乏令人欣赏之处。他在位六年(583—589),总喜欢大赦天下,有十次之多。他深知司法黑暗,除大赦外,还要用亲自大审的办法,以为救济。他下诏说:

夫议狱缓刑,皇王之所垂范;胜残去杀,仁人之所用心。自画冠既息,刻吏斯起,法令滋章,手足无措。朕君临区宇,属当浇末,轻重之典,在政未康,小大之情,兴言多愧。眷兹狴犴,有轸哀矜,可克日于大政殿讯狱。

这意见是说,他要在“总统府”开第四审法院呢!

陈后主不但要司法清明,还主张言论自由。他下诏说:

尧施谏鼓,禹拜昌言,求之异等,久著前无,举以淹滞,复闻昔典,斯乃治道之深规,帝王之切务。朕以寡昧,丕承鸿绪,未明虚己,日旰兴怀,万机多紊,四聪弗远〔达〕,思闻蹇谔,采其谋计。王公已下,各荐所知,旁询管库,爱及舆皂,一介有能,片言可用,朕亲加听览,伫于启沃。

这意思是说,他还要在“总统府”开大鸣大放会呢!

除了这些“德政”外,陈后主最有气派的是,他居然把失掉故土的人质(今犹老兵也)“遣送回大陆”。他下诏说:

中岁克定淮、泗,爰涉青、徐,彼土酋豪,并输罄诚款,分遣亲戚,以为质任。今旧土沦陷,复成异域,南北阻远,未得会同,念其分乖,殊有爱恋。夷狄吾民,斯事一也,何独讥禁,使彼离析?外可即检任子馆及东馆并带保任在外者,并赐衣粮,颁之酒食,遂其乡路。所之阻远,便发遣船仗卫送,必令安达。若已预仕宦及别有事义不欲去者,亦随其意。

这意思是说:我既没有能力光复河山,那我不为难你们。你们要回去,要跟骨肉团圆,我送你们回去,送你们到对岸敌人那里去,并且保证送到家,绝不陈文成。至于想留下来的,“亦随其意”。这种气派,岂不太令人欣赏了吗?

陈后主做昏君,其实也有令人欣赏的一面。《陈书》本纪中说他“肆胪舰阅武,宴群臣赋诗”。《后妃传》中说他“忌于政事”,办公时“置张贵妃(张丽华)于膝上共决之”。我本人就欣赏得一塌糊涂。能阅兵时作诗、能听政时把美女抱在大腿上,这是何等潇洒!

最后,在亡国之日,这位浙江人守不住南京,却也临危不逃。《陈书》本纪载:

后主闻兵至,从宫人十余出后堂景阳殿,将自投于井。袁宪侍侧,苦谏不从;后合舍人夏侯公韵又以身蔽井,后主与争久之,方得入焉。

这段话语意欠明,似乎是他的“同志”要泄他的气,甚至拦住井,不让他跳。经过争执,他跳了下去。但他跟美女一起跳,大家卡在井中,没有淹死。魏徵说陈后主“危亡弗恤,上下相蒙;众叛亲离,临机不寤;自投于井,冀以苟生。视其以此求全,抑亦民斯下矣”!我看跳井是真的。人要“求全”,投降可也、被俘可也,跳井干吗?陈后主昏君而能殉国,是可信的。

陈后主亡国后,最动人的一幕是他的总司令萧摩诃来看他。《陈书·萧摩诃传》:

及京城陷,贺若弼置后主于德教殿,令兵卫守。摩诃请弼曰:“今为囚虏,命在斯须,愿得一见旧主,死无所恨。”弼哀而许之。摩诃入见后主,俯伏号泣,仍于旧厨取食而进之,辞诀而出,守卫者皆不能仰视。

这位总司令做了俘虏,也要给旧主人送牢饭。昏君而有这样动人的伙计,今天的浙江人可真羞羞矣!

1985年6月25日

注释

《南史·陈本纪》有“刑罚酷滥,牢狱常满”的话。

陈后主喜欢作诗,《南史·陈本纪》说他亡国前“奏伎纵酒,作诗不辍”,又说亡国后“陈人讴咏,忘其亡焉”。(不知亡国恨的,岂止商女哉?)隋文帝怪这位诗人“此败岂不由酒;将作诗功夫,何如思安时事”,明说作诗亡国也!可怜的是,陈诗人作了一辈子的诗,所留传的,不过拍隋文帝马屁的一首。哀哉!

《南史·陈本纪》:“城内文武百司皆遁出,唯尚书仆射袁宪、后合舍人夏侯公韵侍侧。宪劝端坐殿上,正色以待之。后主曰:‘锋刃之下,未可及当,吾自有计。’乃逃于井。二人苦谏不从,以身蔽井。后主与争久之,方得入。”理论上,陈后主有“遁出”的机会,有机会而不“遁出”,其意存殉国,似可肯定。若要“正色以待之”,他十五岁的儿子陈深就做到了,似非难事也。

《中国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