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言简意赅的第一个例子即此诗的标题。标题可是个棘手的东西,因为标题的取舍总是包含很多风险。标题有可能显得太多说教、过分强调、不够新颖、过于华丽或忸怩作态。而这里的标题却无任何修饰,就像一张照片、一幅画作,或是一件浅浮雕作品下方的说明文字。

或许这就是作者的本意。对于一首描写古希腊神话的诗作而言它十分合适:直截了当,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这便是这个标题的作用之所在。它给出主题,不带任何情感色彩。

不过我们并不清楚,这个标题究竟出现于此诗写作之前还是事后想出来的。考虑到贯穿全诗的冷静调性,人们自然倾向于认可前一种假设。换句话说,这个标题给了读者一个暗示。

好吧,这个头开得不错,人们在这里只能赞叹一位二十九岁诗人的精明:他在每个人名之后都加了一个句点,以免给人留下任何与情节剧相似的印象。人们会想,这颇有古希腊瓶画的遗风,然后再度赞叹诗人的智慧。但是再看一眼标题,人们就会发现少了一样东西。我前面说的是“在每个人名之后”吗?可是在排在最后的“赫尔墨斯”后面没有句号。为什么呢?

因为他是神祇,而标点符号只属于凡人。至少,在神祇的名字之后不该放上句号,因为神祇是永恒的,不能被约束。更何况,赫尔墨斯还是“浪游和遥远的讯息之神祇”(the god of faring and of distant message)。

诗歌对神祇的描写有其特殊规范,这至少可追溯至中世纪,比如但丁就曾建议,不能用基督教中各路神圣的名字来与低等的名词配韵。里尔克似乎更进一步,让俄耳甫斯和欧律狄刻双双走向终结,却让那位神祇的前方没有终点。说到给出暗示,这就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典范;你甚至会希望这是一处笔误。但如若果真如此,那这或许就是神的介入。

《悲伤与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