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旅途中,我们很容易把事情看成理所当然,包括好运与意外的赠予。的确,在当今物欲横流的年代,运气确实如掷骰子,好与坏无从预知。我们习惯于把一切都想象成偶然或随机,假设好运与坏运是平等的,最后一切会达到平衡,成为零或虚无。这种人生态度很容易导致一种绝望哲学,即虚无主义。虚无主义的逻辑推演到最后,就会把一切事物视为无价值。对于好运与意外的赠予还有另一种看法。认为这一切源自一个超人般的给予者——更高的力量。对人类的爱使它不吝于赐予我们礼物。这个更高的力量与我们人生中的种种逆境是否有关联,还无法确定,但是回顾起来,那些逆境往往是恩赐的伪装。在我的经验中,把惊讶当成惊喜来享受,这有益于心理健康。懂得感恩的人,不仅自己快乐,也更能给他人带去快乐。为什么有些人自然地会感恩,而有些人则不会?为什么有些人游走于感恩与怨恨之间?我不知道。我们通常认为,来自于温暖家庭的孩子,长大后会成为感恩的人,而缺乏爱的家庭中的孩子则很少懂得感恩。问题是,并没有什么证据支持这个论断。我见过许多人出身于贫困、压迫,甚至残酷的家庭,但是成年后都怀有感恩之心。相反,我也见过一些人来自于充满爱与温暖的家庭,却是地道的忘恩负义者。感恩的心很神秘,像是上帝偷偷赐予我们的礼物。但是感恩的心不是只有等待上帝的赐予才可以拥有,我相信感恩的心本身就是一项赠予。换句话说,能够欣赏赠予本身就是一项赠予。我们不能选择出生的家庭,不能改变无力更改的事实,但我们可以选择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这一切。这样做,我们也会拥有感恩的心。有一次,我督导一位心理医生的工作,他的病人是一名40来岁的男子,由于慢性沮丧前来寻求帮助。就沮丧症而言,他算是相当轻微。也许更正确的描述,应该是消化不良。仿佛整个世界让他感觉消化不良,使他胀气打嗝不止。他的症状持续了许久而没有改善。到了第二年快结束时,那位医生告诉我:“在上次诊疗时,我的病人兴奋地告诉我,他开车时看到非常美丽的夕阳,他情不自禁地大声赞叹。”“恭喜你!”我说。“为什么?”他问。“你的病人跨过了一个障碍,”我说,“他正在迅速康复中。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他欣赏生命,没有沉溺于事物的负面,能够发现周围的美丽,并表示感激,这代表了惊人的转变。”后来的进展,证明我的判断是正确的。他的心理医生告诉我,几个月后,他焕然一新。诚然,一个人如何面对困境、好运或厄运,是判断这个人是否怀有感恩之心的很好的依据。我们可以把某些厄运看成伪装的恩赐,而不把好运视为理所当然。我们是抱怨天气的恶劣,还是欣赏天气变幻之美?如果我们冬天被困阻在车流中,是坐在那里发愁,想要毁灭前方的车辆,还是庆幸在暴风雪中,可以躲在一辆车里?我们是否习惯于抱怨工作,还是设法增进自己的技能?小时候,父亲的朋友给了我一套已经绝版的《埃尔杰儿童冒险故事集》。故事里的人物从不抱怨,反而将困境当成一种机会,从心底感恩于他们的处境,厄运是伪装的恩赐,如果我们能以感恩的心来看待厄运,我们就能不畏艰难,最终获得胜利。然而,现在这种感恩之心却日益被我们遗失,我们越来越多地计较于得与失,计较于付出与回报,计较于我们的苦与他人的乐……种种计较,使我们逐渐心生怨念,不满自己,不满他人,也不满身处的世界。这些不满使我们偏离了心灵成长的方向,也让我们远离了幸福快乐的人生花园,从此陷入痛苦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