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还不是无可救药地向后退步时,发展与成长就是可能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略过心灵成长的任何一个阶段,就像企图略过人类心理发展阶段一样。实际上,这两种成长轨迹非常相似。例如,孩子5岁前,更像是处在第一阶段。他们分不清对与错,他们撒谎、欺骗、偷窃、肆意做手脚。而长大成人后,他们并没有成为大家想象的说谎者、骗子、小偷和做手脚的人。事实上,许多人都成了诚实的、正派的、守法的人。从5岁到12岁,孩子们往往表现出第二阶段的特点。他们可能很调皮,但并非不可控制。基本上,他们能按父母意愿行事,是很好的模仿者和跟随者。但是到了青春期,矛盾凸显,过去把父母的话当成是上帝的指令,而现在他们却常常反驳和拒绝父母的指令。这就是个人成长的质疑和怀疑阶段,也就是第三阶段。直到青春期过去,第四阶段才能开始。这样一个发展顺序对某些人来说可能非常顺畅,对另一些人则不然。例如,我有一个朋友,他生长在一个爱尔兰天主教家庭,若进行归类的话,这个家庭应该属于第二阶段。15岁时,他进入了青春叛逆期。他随父亲迁到阿姆斯特丹,被送进一家耶稣会学校。那里的信徒都是一些阅历丰富之人,第四阶段特征甚为明显。我的朋友受其熏染,很快成为耶稣会信徒。他们鼓励他质疑,把他引入了怀疑主义。当他19岁从阿姆斯特丹回来时,已经进入到第四阶段的早期了。正如在各个成长阶段间快速前进是有可能的一样,向回滑落也完全是可能的。多年以前,我受聘在一家修道院做咨询。一天,来了一批申请加入修道院的新人。在批准她们成为见习修女之前,我要同她们谈话,这是决定她们能否进入修道院的重要一步。我记得有这样一位特殊的申请人,一位40多岁的女人。主持见习的修女很担心她,要我跟她谈谈。我发现,她是一个理想的圣职人员,但其他的申请人和见习修女却不喜欢她。交谈过程中,让我感到震惊的是,坐在我面前的好像不是一位45岁的妇女,她的举止、神态更像一个有点儿愚蠢的8岁小姑娘。当我问她心灵方面的问题时,我听到的回答好像不是出自她之口,而更像一个听话的小姑娘流畅地背出她已经准备好的教义。自然,作为一名心理医生,我提出了我的问题:“跟我讲讲你的童年。”她说道:“噢,我有一个非常非常快乐的童年。”我立刻起了疑心,因为没有人会有非常快乐的童年。所以,我说:“告诉我,好在哪儿?”她告诉我,她有一个大她一岁的姐姐,关系亲密,一直都是在一起玩。姐姐还发明了一个名叫Oogle的魔鬼。有一次她俩一起在浴缸里玩,姐姐突然大叫:“看外面!Oogle来了!”于是她吓得把头缩进水里。结果妈妈打了她。我问为什么,她说:“因为我把头发弄湿了。”然后我又得知,她妈妈在她12岁时得了多样硬化症,在她18岁时去世了。她虽然正常进入了青春期,但是,她又怎么能对正遭受疾病折磨的母亲表现出青春期的叛逆?在她尚未成熟,尚不能分辨何时该表现出叛逆,何时不该表现时,母亲又去世了。如果不能正常经历青春期叛逆,你可能就会永远停留在第二阶段。这名妇女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