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认知误区:你是否自己主动选择了不幸 “不是你的错,你干吗还不走出来呢!”

想一想自己能做什么,未必真的能做到什么,但这种态度会让世界变得稍微好一点儿。

林肯公园的主唱Chester自杀的消息传来,很多歌迷听到消息都非常悲伤。

他有长期的抑郁倾向和药物滥用史。在大量的报道中,这一切的起因都被归结为他童年时期遭遇的性侵。人们这才惊恐地或者说迷惑地意识到,一种陈年的罪恶,竟会对受害者的灵魂造成如此漫长而致命的伤害。

也会听到一些不理解的声音:“那么多年了,他怎么还走不出来呢?”

“明明是别人的错,何必伤害自己?”也有人叹息。

这让我想起《心灵捕手》这部电影的最后,罗宾·威廉姆斯扮演的心理咨询师对着威尔反复说:“这不是你的错。”这句简简单单的话,被重复很多遍以后,具有了一种动人心魄的感染力。很多观众跟马特·达蒙一起流泪了。

一直以来,它都被认为是解脱的灵药。

“是啊,都说不是你的错了,那么可以释然了吧!”

善良的人们深情地拥抱着受害者,一遍一遍用温柔的嗓音免除对方的罪责,期待这样的善意可以产生神奇的魔力,洗刷受害者的屈辱甚至抚平他的创伤。

但结果恐怕并非如此。“这不是你的错”,对于Chester这样的受害者,难道没有人说过类似的话吗?爱他的人,也许说过一百遍一千遍了吧。

然而,这句话并没有阻止悲剧的发生。

不是你的错,你不需要为这件事负责。

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谁要为这样的事负责呢?

毫无疑问,这件事是“坏人”的错。但这话没有什么说服力,因为潜台词是:只要这世界还有坏人存在,你遇到这种事就是没办法的。

换句话说,如果只剩下“坏人”为这件事负责,我们能做的,只有祈祷坏人不要存在。因为除了他之外,就没有其他人能为这件事负责了。

坏人有可能不存在吗?不太可能。

所以,你,我,每一个人,活得好不好,只能取决于坏人的心情吗?

十年前,我刚开始做咨询的时候,第一次接触有童年阴影的来访者,是一个男生,他从小被酗酒的父亲虐待。我试图用心理学的方法帮助他。

他对我冷笑:“我被他毒打的时候,心理学在哪里?”

他那很强的愤怒是冲我来的。我说:“那是你爸爸的错,不是你的错。”

他说:“你们就让这样的人做了父亲?”

我愣了一下:“不是谁让他做了父亲。那是他的决定,他想做就可以做。”

“做父母不用通过考试什么的吗!”他哭了。

我觉得他很任性,但我还是努力解释,他的愤怒指错了方向。谁也无法通过考试来判断一个人适不适合做父母,何况做父母的权利不可剥夺,中国目前没有这样的法律,云云。我试图说明,重点在于他父亲才是那个坏人。

过了几年我才理解,他的愤怒背后是什么。

他真正想表达的痛苦是:这个世界的每一个人,都只能对他的痛苦袖手旁观,他们怜惜地说,你真不幸,遇到了这种人,但这是没办法的。

“我父亲是一个酒鬼、恶棍,然后呢?没有人拿这个酒鬼有办法吗?”——全世界有70亿人,为了这句话,我至少应当承担70亿分之一的愧疚。

Chester的悲剧让“儿童遭遇侵犯”的话题重新暴露于聚光灯下之后,就会看到很多人开始宣传“儿童遭遇侵犯有多么普遍”以及“如何避免自家孩子遭此毒手”,不外乎就是如何对孩子做好性教育,如何让孩子学会说不,以及如何避开“危险场所”(那里本该是安全的地方),但这些知识一点儿都不令人宽慰。

就仿佛一个人被打死,铺天盖地的公众号立刻教人格斗技巧一样。

我们还要学习多少东西呢?我们要学会辨别哪些菜是地沟油炒出来的,哪些牛奶是含三聚氰胺的,哪些肉用了瘦肉精。我们还要知道哪些医院是不能去的,哪些学校是不能上的,哪些景区不能跟团,哪些理财可能是诈骗。遇到雾霾天,我们自己上网查防范知识,哪个牌子的口罩好,什么食材搭配可以洗肺。但我们还要学习分辨信息真伪的能力,因为网上的信息也有可能是假的。

我就想问:只能依靠我们自己了吗?

学习一些自保的知识、技能,固然能提高我们的安全系数,但如果保障安全只能依靠公民增强自保意识,这中间还是有哪里不对劲,不是吗?

听说,杭州保姆纵火案之后,业主林先生不屈不挠地在找物业公司要说法。

在这个故事里,最大的坏人是保姆,这毫无疑问。但林先生的假设是:就算有这样的坏人,假如物业公司尽职尽责,消防安保工作到位,就不至于有那么惨痛的损失。换句话说,他不愿意把事故全都赖到“有一个坏人”上。

这是他从伤痛里救赎的方式。这个过程,自然会遇到很多可想而知的阻抗,以及各种糊涂或假装糊涂的质疑或污蔑,但他一直没有退缩。他的姿态,值得我为他叫一声好。因为他正在做的事,与我未来的个人安全息息相关。

如果林先生从物业公司那里获取了一笔巨额赔偿,那就意味着,全天下的物业公司都会以此为戒,在消防安保方面做更多事,以避免发生类似的悲剧。那样,我们的生活多多少少就会安全一些,我们对坏人纵火的恐惧就少一些。反过来,如果最终证明物业公司只用很小的代价就可以抹平这件事,那他们就不会有动力去改进什么,我们就只能祈祷自己遇上一个好保姆。

那样,每个人就还必须具有挑选好保姆的能力。

我并不是想说,一切悲剧都要有人背黑锅。

更不是想说,为了安全,我们需要被充分管制。

但享受自由的同时,我们回避不了受害者的那一问:“你们说不是我的错,但你们又怎么会让这种事发生?”——这里问的,是每一个人。

“谁可以做些什么,才能让悲剧不至于那么容易发生?”

说回Chester童年时被性侵的经历,最让我在意的一个细节是,他父亲就是专门处理虐童案件的警察。他已经是这方面的专家了,却无法预防自己的儿子遭此毒手。你难道还相信那些靠自保意识可以包打天下的事儿吗?

倒也不能说是这个父亲的责任,毕竟儿子受害的几年中,一直在对他保密。

但Chester有一次谈到了他保密的理由:他不想被人认为是在撒谎,也不想被当成同性恋。或许这就是一个风险因素:对同性恋的歧视。那么,保留或者传播这种歧视的人,以后是不是也要改变一点儿什么呢?要知道,这种歧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成为罪恶的帮凶。只要潜在的受害者有这些顾虑,有一些兽行就可以不用付出代价(坏人也是看到了自己不用付出代价,才会越发肆无忌惮吧)。

所以,事情真的只是“有一个坏人”那么简单吗?

我们当然不能谴责任何人。

最好的办法,永远是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学会怎么辨别坏人,怎么叫停。我当然觉得这些知识也很重要,而且作为父亲,无论如何也想跟我的女儿分享。但我还是想指出,培养这些能力的同时,你其实也已经放弃了——“外面很危险,遇到坏人了就没有别的办法,你指望不上别人,只能靠自己。”

不要放弃啊,明明需要有更多的人为此负责。

哪怕他们和这件事只是间接的关系,甚至素不相识。

警察、医生、老师,那些窃窃私语嘲笑受害者的同伴也在其中。

政策制定者也好,法律工作者也好,内容传播者也好。

过去、现在和未来,每一个有可能偶然遇到的路人也好。

任何一个人,都应该对这种悲剧怀有一种微妙的尊重和歉疚,想一想自己能做什么,而不只是转一篇文章——“所以大家才要学会保护自己啊”。

想一想自己能做什么,虽然未必真的能做到什么,但这种态度会让世界变得稍微好一点儿。通过这种态度,我们是在表达:“我很难过,我居然让这样的事在你身上发生,而且明明不是你的错,还需要你自己学习保护自己。我知道,你本来可以享受更简单更愉快的人生,你是在替每一个人的无能埋单。”

不要傲慢地说:“不是你的错,你干吗还不走出来呢!”

否则,我们就等于在敷衍地强调着“不是你的错”的同时,又在说:“没别的办法,就只能靠你自己保护自己啊。没保护好,那不就是你的错吗?”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重构你的家庭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