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认知误区:你是否自己主动选择了不幸 那些道理很好,但我只是在吐槽

“心理学的理论总给人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

我有一个朋友,也是学心理学出身,虽然不做心理咨询,但对这方面的理论一直很有心得。有一天他告诉我,他在群里跟人聊天,被气得够呛。

那是一个水群。群里有一个妈妈,孩子在小学低年级,妈妈在群里抱怨,说孩子回家不好好写作业,每天都磨蹭到晚上十一点,问大家有什么办法。

群里当爸妈的人立刻纷纷响应。

我这个朋友曾经听过我的课,里面有一个观点“别人的事由别人自己承担责任”,他很赞同,生活中他也是这么做的。他跃跃欲试,打算提醒这个妈妈,就在群里@了一下她:“他不做作业的时候,你在做什么?”

过了一会儿收到回复:“我在旁边监督他。”

我的朋友心想:Bingo,我就知道。

他立刻在头脑里形成了一整套的理解。比如,关注即强化——你这么关注他不写作业的行为,就是在强化他的这个行为。又比如,孩子几点写完作业,这是孩子的事,你在替孩子承担责任,他自己就不需要为这事承担责任了。再比如,孩子其实是有能力写得更快一点儿的,他故意这么磨蹭,一定是为了什么。

他没有意识到,这时他已经变成一个讨厌的人了。

他试图把这些道理好好讲一遍。

“也许孩子就是通过磨蹭这种行为吸引你的关注呢?”

然而没什么人回应。

他又@了一下提问的妈妈,重新说了一遍。

这次有回应了:“对啊!那怎么办?”

朋友立刻噼里啪啦写了一大堆,发过去。那个妈妈很快回复了:“感谢!很专业。”还配上了鲜花、笑脸之类的表情,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这时候我朋友已经觉得不对了。因为在这个群里,围绕这个话题的聊天一直都在热火朝天地进行,而且这个妈妈跟别人互动得热情洋溢,远远不是对他的那种礼貌和敷衍。她是来解决问题的,然而对于我朋友从专业角度给出的这些貌似最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建议,竟视若无睹。

倒是群里其他人对我朋友的说法给予了反馈。

“你这个说法太绝对了。”反馈说。

我朋友憋了一肚子委屈:“哪里绝对了?”

“不可能真的放着孩子不管啊。孩子的自觉性毕竟跟大人不一样,像我们家女儿,如果大人不盯紧一点儿,她真的有可能拖到半夜都写不完。”

我的朋友被气死了。人家本来就问,大人怎么样可以不用盯得那么紧,你倒是简单,直接说了一句“不可能”。孩子的自觉性不就是一个伪概念吗?他真心想做的事情,有不自觉的吗?再说了,改变的前提就是为了建立孩子的自觉性,你们又认定了孩子没有自觉性,那还能讨论出什么有价值的结论?!

总之,我的朋友被气昏头了。

他说:“那你放手让她试一次啊!你看她舍不舍得让自己熬夜。”

这下好了,他期待已久的热烈回应终于来了。

“说这话的没养过孩子吧?”

“等你家孩子上了小学你就懂了。”

“心理学的理论总给人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偷笑的表情)

好像他只是一个不知民间疾苦的幻想家。

“你看,他们那些都是什么狗屁建议啊!”

我朋友把聊天记录一股脑儿地发给我,找我吐槽。

我一条一条地看他口中所说的这些“狗屁建议”。

A说,关键是现在小学布置的作业太多了,而且难度很大!有的题目我跟我老公都不会做。啧啧啧,现在的孩子比我们那时候惨多了。

B说,干吗学习这事都是你来管,你老公呢?

C说,一样一样,我们家娃每天都拖到半夜,被我吼得一边哭一边写。等他哭完睡了,我再哭。

(两个人对发了一串拥抱的表情)

D说,要不要跟老师沟通一下孩子在学校里的情况?有时候孩子写作业慢是因为在学校里遇到了困难,上课听不懂。我家孩子以前就这样。

E说的最有道理(就是让我朋友最不爽的那个人)。E说,秘诀是营造一个安静的、适合学习的环境,你孩子在哪儿?旁边是客厅!什么?爷爷奶奶在客厅里开着电视?那哪行啊!你跟爷爷奶奶商量一下,让他们去自己的房间看……哦,那就让你老公跟他们说……唉,也是,这就比较麻烦了。

(话题开始转向婆媳矛盾)

“我觉得,他们说的都比你说的在点儿上啊。”我发给朋友一个尴尬的表情,“你会不会想杀了我?”

话是这么说,其实我知道朋友是很委屈的。

他觉得自己看到的是根本问题。

某种意义上我同意他的观点(毕竟那些东西也是我讲的)。但我知道,对一个求助的人来说,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家自己的打算。

她是来求助了,但她做没做好改变的准备呢?

在心理咨询中,我们会把有一类来访者称为“游客”。他们过来,只是找人聊聊自己生活中的问题,聊完了,就走了。说好的改变呢?他们会说:

“这样啊,我回去想一想。”

“以前试过类似的方法,不过效果不好。”

“估计对我们这种情况不太适用。”

一开始我拿这样的话很没办法。我发现不管他们表面上有多么希望改变,他们总是在暗暗地用一部分精力证明:这样是不行的,做不到的。

“就是这样,好像变成了我被迫要证明什么。”我的朋友说,“我觉得,如果他们真的想要做到,千方百计也要做到,他们一定是有办法的。”

所以你有没有想过,你推不动人家,不是因为你的力气不够,也可能是因为人家并没有那么愿意向前走,或者说,向着你看准的那个方向。

“问题是,我就是没法理解这些‘游客’。”我的朋友说,“你既然都已经来了,那就说明你有改变的愿望,方向也有了,干吗又不愿意向前走呢?”

我说:“那不正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吗?”

我们都是“游客”,从某种意义上讲。

有时候,Momself的朋友们问我怎样针对某件事写一篇文章,我把我的观点讲了一通,讲完之后感觉非常好。电话那头,团队没什么反应。

崔璀的口头禅是:“这个观点不够性感。”

我无语。本来就是一个观点,对人有帮助就行了,要什么性感!

崔璀说:“人家需要你帮助吗?”

所以我真的……很能理解我的朋友。

很多人听了我的课,纷纷告诉我,某个观点给了他们很大启发,让他们有了巨大的改变。但也有很多人的态度就是那种“这样啊,我回去想一想”。

但我并不觉得后面那种态度有什么不对,因为那才是人生的常态,磨蹭的、纠结的、得过且过的。那些做出了很大改变的人,也不只是因为我做对了什么。他们自己做了改变的准备,只是适逢其会,用到了我的方法而已。

我越发意识到,比那些道理更重要的,是一个一个的人。在人群当中,我也只是一个角色而已(并且很可能是一个不性感的角色)。类似于一个中学的物理老师,自我感觉像科学家一样重要,其实在学生眼里只是一个普通大叔。

我想,这说不定才是改变应该有的样子。

不需要催促,不需要较真,不需要非怎么样不可。

有必要把更多的人组织起来,就是要有A、B、C、D、E的声音,然后也有一些像我朋友那样的人,一本正经地说“要让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作为若干声音中的一种。人们的感受是会变化的,有时候只是需要抱怨能被听见,有时候需要让人看到自己的辛苦,有时候需要确认自己不是世界上最惨的那一个。也许有一天冷静下来,觉得那个书呆子的意见也还是有点儿道理的。

试一试,可以;不试又怎么样呢,也没关系。

或者听听看,有没有人可以做到?怎么做的?

群是一个很好的东西,有时候,比一个严厉的老师更有用。

作为结论,我跟朋友说:“你可能也需要改变一下自己。”

他说:“我还是当严厉的老师吧……”

我说:“你看,所以你也只是来找我吐槽一下。”

他说:“得知你的观点也不够性感,我的感觉就好多了。”

对我来说,这样的聊天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醒。只有在人群里,我才能看到,我讲的那些东西只是生活的一种可能。虽然那些道理也很好,但真正重要的是跟人一起,得到认可和支持。大多数人需要的,还是先保留一段自己的节奏,和周围的人一起吐一吐槽。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重构你的家庭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