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序

社会认知主要研究人们如何解释、分析、记忆和使用社会世界中的信息,是社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仅对社会心理学的一些经典问题进行了新的解释,也开拓了一些新的领域。不过,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社会认知的理论和方法都属于所谓的“冷”认知,只关注有关社会认知概念的表征和由此得出的推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们才开始对基于动机和情感的“暖”认知感兴趣,将人的目标、动机和情感整合到一个新的理论体系中去探讨社会心理现象,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成果。

齐瓦·孔达(Ziva Kunda)在密歇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是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在社会认知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特别是在动机性推理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孔达的《社会认知:洞悉人心的科学》(Social Cognition:Making Sense of People)尽管没有包括社会认知的所有内容,但却包括了当时社会认知研究的主要研究主题,是对20世纪90年代社会认知研究进展的很好的总结,是一本很有影响的著作。与其他著作相比,本书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与特色。

首先,社会认知不是简单的信息加工过程,而是一个人构建意义的过程。人作为社会世界的认知者,对于自己身边发生的新的社会事件总在寻找其变化的原因,即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以此调整自己的行为。人对社会事件的理解,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信息加工过程,而是一种构建过程,是社会事件呈现的信息与认知者相互作用形成个人意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认知者个人的目标、情感、自我观、信仰和理论观都对社会事件的理解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同一社会事件,两个不同的人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和反应。即使是同一个人,如果他在不同的时间场合有着不同的动机、目标和情感;那么,他可能在不同的时间场合对同样的情境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本书中,孔达所指的认知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纯认识活动,而是包括动机、目标、情感、自我等在内更广泛意义上的“大认知”。

其次,对影响社会认知偏差的各种因素和机制进行详尽探讨是本书最大的特色之一。尽管我们关于社会行为的多数信念和理论是相当准确的,对社会现象进行推理的一些规则经常是有效的,但人并不是一个“完美”认知者,在社会认知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认知偏差。造成这些认知偏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由纯认知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如不恰当的联想、刻板印象、启发式加工等;一些非认知方面的因素,如期望、 情感、目标、心情、文化等是造成认知偏差的更重要原因。另外,由于人的认知资源的有限性,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人是一个认知的“吝啬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于社会事件加工都是根据经验的法则进行自动化、无意识的加工,这也是导致社会认知偏差的重要原因。

第三,对于研究的主题,本书不仅阐述了研究的结果,也对研究方法进行了详尽的说明。正如作者所言,普通人和心理学家一样,对社会认知的本质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只不过这些看法绝大多数是建立在直觉的基础之上。人的直觉有时候很有用,但有时又会错得很离谱,因此,对于那些没有研究证据支持的直觉应持怀疑态度。本书的研究结论是建立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的,而不是建立在直觉的基础上。鉴于不同的实验方法各有长短,作者对于研究方法的细节进行了详细介绍,以便他人对这些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作出自己的判断。

总之,我们认为,本书特色鲜明,方法阐述清楚明白,结论科学,内容生动有趣,是了解国外社会认知发展的重要窗口。本书不仅适合于学习心理学专业、社会学专业的大学生作为专业教材,其他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也可以把本书作为学习参考书或自学读物。我们相信,所有关注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人都会从本书受益。

全书译者及分工如下:第1章,周治金、周国莉;第2章,朱巍巍、周治金;第3章,姚永松、王佩佩、周治金;第4章,肖力玮、周治金;第5章,李瑞菊、周治金;第6章、第7章、第9章、第10章,朱新秤;第8章,李瑞菊;第11章,冷海晶、周治金。另外,王伊兰、顾嘉佳、宋专茂等人做过部分章节译稿的校对工作。感谢著名心理学家彭凯平先生的信任,建议并推荐我们翻译此书!感谢责任编辑刘冰云,为本书作了耐心细致的校对和编辑工作!

因水平有限,在翻译的过程中,尽管几易其稿,译稿中难免有错译和不妥之处,望读者批评指正。

《社会认知:洞悉人心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