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自尊

人们渴望自尊,它能激励人们不断迁善和成长。但是,自尊膨胀也有其阴暗的一面。

自尊,即我们对自我的全面评价,是我们所有的自我图式和可能的自我的总和吗?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是有魅力的、强壮的、聪明的,并且注定会是富有的和被人爱的,我们就会有高自尊吗?这就是心理学家做出的假设。根据这个假设他们提出,要使人对自己的感觉更好,就要让他们感觉自己更有魅力、更强壮、更聪明等等。克罗克和沃尔夫主张,有一些特别的方面对人们的自尊尤其重要。“一个人的自尊可能取决于学校中的良好表现和外表的魅力,而另一个人的自尊可能取决于为上帝所爱和遵守道德标准。”因而,第一个人感觉自己聪明漂亮时会有较高的自尊,而第二个人则在感到自己正直时才会有较高的自尊。

但是布朗和达顿主张,这种“自下而上”的自尊观点并不全面。他们认为因果的方向可能是相反的。那些以综合的方式评价自己的高自尊个体,更可能看重自己的外表、能力和其他方面。他们更像是初为父母之人,爱他们的孩子,喜欢孩子的手指、脚趾和头发。(父母并不是先评价自己孩子的手指或脚趾,然后才决定如何从整体上评价孩子。)

为了证实他们关于整体自尊影响自我知觉的观点(“自上而下”),布朗和达顿给华盛顿大学的学生介绍了一种假设的品质,叫做“综合能力”。他们给学生呈现三个单词,如“汽车(car)”、“游泳(swimming)”、“榜样(cue)”,并要求他们想出一个能联系这三个词的词。(提示:这个词以p开头。)当告诉学生这种能力非常重要时,高自尊的人会比被告知这种能力没什么用时更可能报告他们有这个能力。看起来,在综合方面对自己感觉良好的人,在其特殊的自我图式(“我具有综合能力”)和可能的自我上会发出耀眼光芒。

奥普拉·温弗瑞(Oprah Winfrey,1954~),美国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自1986年,由她主持的《奥普拉脱口秀》连续16年收视率居全球同类节目之首,平均每周吸引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300万观众收看,这被普遍认为是电视节目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里程碑。从一个贫民窟中的问题少女,蜕变成了“脱口秀女王”、亿万富翁、美国“传媒女皇”和“心灵女王”。奥普拉的奋斗成功历程,是典型的美国梦的真实写照。在《福布斯》杂志2011年最有影响力的名人排行榜中,奥普拉再次名列榜首。美国《名利场》杂志这样评价她:“在大众文化中,她的影响力,可能除了教皇以外,比任何大学教授、政治家或者宗教领袖都要大。”1996年,她又一手策划了“奥普拉书友会”,奉行的口号是“让美国重新开始读书”,经她推荐过的书籍无一例外都一夜之间畅销全美。

温弗瑞想象中的可能的自我,包括不要超重的自我、富有的自我和健康的自我,这激励她努力工作来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编者注

自尊动机

动机驱动着我们的认知机器。面对失败,高自尊的人会认为他人也和自己一样失败,并夸大自己相对于他人的优越性,以维持他们的自我价值。在失败之后人们的生理唤醒水平越高,他们越容易以自我保护式的归因来为失败申辩。我们绝不只是冷冰冰的信息加工机器。

据佐治亚大学的特瑟研究报告,“维持自尊”的动机可以预测许多有趣的发现,例如兄弟姐妹之间的摩擦。你是否拥有一个与你年龄相近的同性兄弟或姐妹?如果是的话,人们很可能会在你们成长的过程中对你们互相比较。特瑟推测,如果人们对你们俩中的一个人评价更高,就会促使另一个人以某种维持自尊的方式行事。(特瑟认为拥有一个特别能干的弟弟或妹妹的人,其自尊受到的威胁是最严重的。)因此,那些拥有一个相当能干的兄弟的人总能回忆起他们之间的不和;而那些和兄弟能力不相上下的人,反而往往想不起来他们之间有什么摩擦。

在同一个家庭的兄弟姐妹之间,如果弟弟或妹妹很能干,哥哥或姐姐的自尊就会受到较大的挑战。

自尊的威胁也可能发生于朋友之间,因为朋友的成功比陌生人的成功更有威胁。它同样可以在夫妻之间发生,尽管夫妻之间具有深厚的共同利益,但相同的事业目标仍然会使他们产生紧张和嫉妒。类似地,人们最嫉妒那些既是同行里的佼佼者又是情敌的人。

维持或增强自尊动机的意义是什么呢?心理学家马克·利里认为,我们的自尊感犹如汽车上的油量表。人际关系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导向意义。因此,当我们遭遇威胁性的社会拒绝时,自尊指示表会警告我们,以促使我们更敏锐地觉察他人对我们的期望。研究证实社会拒绝会降低我们的自尊,同时增强我们渴望被接受的意愿。当我们被藐视或抛弃时,我们感到自己缺乏魅力,能力不足。这种痛苦如同仪表盘上闪烁的指示灯一样,会驱使我们通过行动来发展自我,并在其他地方寻求社会接纳和认同。

自尊的阴暗面

低自尊的人在抑郁、滥用毒品和一些形式的行为过失方面面临更高的风险。高自尊则有利于培养主动、乐观和愉快的感觉。而那些在“很小的年龄”就有了性活动的男孩子倾向于有比平均水平更高的自尊。心理学家道斯指出,那些黑帮头目、极端种族主义者和恐怖主义者也同样具有更高的自尊。

当发现自己的高自尊受到威胁时,人们常常会以打压他人的方式来应对,有时甚至是以暴力的方式。一个心高气傲的孩子,如果遭到社会性拒绝的威胁和挫折,那将是相当危险的。在一项实验中,希瑟顿等人以能力测验中的失败性来威胁一组大学生,而另一控制组则不受此威胁。结果,只有那些高自尊的人在面对威胁时会表现出明显的敌意。

在另一个实验中,布什曼和鲍迈斯特让540名大学生志愿者写下一段文章,并由另一个学生对他们进行夸奖(“好文章!”)或做出讽刺性的评价(“这是我所见过的最烂的文章”)。然后让文章作者和这个学生一起玩一个反应时的游戏。当作者的对手失败时,他就可以用任意强度和任意时间长度的噪音来攻击对手。在文章受到批评后,那些自尊最强的人——同意“自恋的”陈述比如“我比其他人更有能力”——“具有异常的攻击性”。他们使用噪音折磨的时间长度是普通自尊者的3倍。受伤的自尊引发了报复性行为。

鲍迈斯特说:“那些满怀热情地倡导自尊运动的主张基本上不是幻想就是胡说八道。”他自称“发表的有关自尊的研究可能比任何人都多”。“自尊的影响是微小的、有限的,而且并不都是好的。”他指出,高自尊的人常常是令人讨厌的,而且常常喜欢插嘴打断别人,他们喜欢对人评头论足,而不是与人交谈(与那些害羞、谦虚、不爱出风头的低自尊的人相比)。“我的结论是,自我控制远远比自尊更有价值。”

那么,那些常常做坏事的自我膨胀的人,是否是在掩饰他们内在的不安全感和低自尊呢?那些过分自信和自恋的人,是不是在用一个夸大自我的面具来掩盖其弱小的自我呢?许多研究者都试图要找到包藏在这种外壳里的低自尊。然而,通过对欺诈者、黑帮成员、种族灭绝的独裁者和令人讨厌的自恋者的研究,并没有发现相关的证据。鲍迈斯特等人指出,“希特勒具有非常高的自尊。”

道斯总结说,“隐蔽的自尊缺乏是现代心理学家的“以太”,以太曾经被认为是布满整个空间的光波媒介。经证实它是无法探测到的,而且以太的概念随着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引入而被抛弃了。那些认为隐蔽的低自尊是万恶之源的信念甚至更加荒谬,所有现有的证据都和它矛盾。

高自尊的阴暗面也存在于压力中,同时发现低自尊的人更容易患上多种临床问题,包括焦虑、孤独、饮食障碍。当感觉很糟糕或受到威胁时,他们更倾向于透过有色眼镜来看待一切——注意并记住别人最坏的行为并认为伴侣不爱自己。

萨米瓦利和她在芬兰特基大学的同事进一步指出,施暴者表现出的是一种自卫式的夸大自我的自尊模式。那些具有“真正自尊”的人,即那些无需通过寻求成为注意焦点或被批评激怒后才能明确感到自我价值的人,会更经常地去保护暴力行为中的受害者。当确信自己感觉很好的时候,我们的自我防御意识会降低。我们也不会那么脸皮薄和毒舌,不会去吹捧那些喜欢我们的人或指责不喜欢我们的人。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1889~1945),纳粹德国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头号战犯。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给世界许多国家的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据统计,二战期间,约有600万犹太人、数千万其他人种因为希特勒的种族灭绝政策而被屠杀。

但是,鲜有人知的是,希特勒博学、自控、记忆力超群,饱览群书,举止高雅,精通六国语言,会驾驶飞机,以其前所未有的邪恶才华迅速捕获了一大群信徒。而他不吸烟,不喝酒,不好女色,似乎是圣徒般的生活谜一样地深深吸引了许多人。崇拜者蜂拥而至,瑞典探险家奥汀·海斯在见过了希特勒之后这样描写道:“非凡自许的我,今天,终于遇到了一位能够让我折服的人了。”就连英国剧作家萧伯纳也曾鬼使神差地写道:“这是一个怎样伟大的存在啊,非凡,已经不能为之形容,大英帝国需要一个希特勒!”只可惜,希特勒那非凡的才华,配的却是恶魔般的灵魂,最终只能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成为千古罪人。

——编者注

和自尊脆弱的人相比,把自尊更多地建立在良好的自我感觉而不是分数、外貌、金钱或别人的赞美之上的人具有明确的自尊感,会一直感到状态良好。克罗克及其同事对密歇根大学的学生进行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与自尊建立在如个人品质这样的内部因素的人相比,自尊主要建立在外部因素基础上的人自我价值感脆弱,会经历更多的压力、愤怒、人际关系问题、吸毒酗酒以及饮食障碍。克罗克和帕克指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那些试图通过变漂亮、富有或受人欢迎来寻求自尊的人,对真正能提高生活质量的东西却视而不见。另外,如果良好的自我感觉成为了我们的目标,我们就不易敞开心扉接受他人的批评,而是会更加倾向于去抱怨别人而不是与他们产生共鸣,更加强迫自己追求成功,而不是在行动过程中享受快乐。久而久之,如此寻求自尊并不能满足我们对能力、人际关系和自主性的深层需求。对自我形象少关注一些,多注意开发自己的才能和发展人际关系,最终会给你带来更大的幸福感。

《我们都是自己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