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反省心智、算法心智与自主心智

我们的日常行为通常是不经大脑的常规习惯,但是,某些关键性的举动有时会将我们导向一个尔虞我诈、精心设计好的世界。

——丹尼尔·丹尼特,《达尔文的危险》(1995)

智力作为文化话语中的一个概念,短时间内不可能消失。这个概念理应依然存在。不过,围绕着智力展开的许多争论倒是已经开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了。十多年前,理查德·赫恩斯坦(Richard J.Herrnstein)和查尔斯·默里(Charles Murray)写了《钟形曲线》(The Bell Curve)一书,轰动一时。估计今后都不会再有第二本关于智力的书能够引起如此关注了。那时的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围绕着智力展开的激烈争论似乎已经画上了句号。关于智力的所有主要疑惑,学者都已找到了满意的答案[1]。比如,我们已经知道智力约有一半源自遗传(由基因决定),另一半源自环境;我们知道智力对于人生成就起着重要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可以成为人生赢家)。但是,人的命运轨迹又不是完全由智力决定的。那些智力测验没有涉及却对个体产生重要影响的心理能力是学者近期关注的焦点。其中一些能力的缺失是导致理性障碍产生的罪魁祸首。

有些智力概念的批评者认为,智力测验如同一场游戏,测不出什么重要的东西。而另一些批评者则认为,智力概念还不至于一无是处,它的存在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但其实“每个人都是聪明的,只是聪明的方式不一样罢了”。以上两种说法都有失偏颇。另外,还有的批评者认为智商高低不能预测个体在现实世界中的行为。这种观点也不完全正确[2]。不过,传统智力概念支持者的观点也并非无懈可击。比如,有些智力测验支持者认为,智力测验能够评估绝大多数重要的人类认知能力。稍后我将会引用大量实证研究来反驳这种观点。简而言之,无论是智力测验的严苛批评者还是传统智力概念的坚定支持者,他们的论据都已被最新的研究证明是过时的了。

在对智力进行讨论时,通常会在一开始就错把智力概念置于认知功能的语境中,进而接受“智力是人类心智的核心特征”的默认假设,使得后面的所有讨论都偏离正确轨道。我试图摒弃这个默认假设。我将先描绘出心智的大致模型,再把智力放入其中。过去20年,认知科学家在描绘心智运作的基本原理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步。十几年前,认知科学家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写了一本极具影响力的书,名为《心智探奇》(How the Mind Works)。如果退后20年,谁要是敢给书取这样的标题,定会被当作不自量力的笑柄,不过,现在已经没有人会怀疑这个题目无法回答了。然而,认知科学家研究的各种心智模型往往不接地气,对于大众喜闻乐见的问题,比如人们的思考方式如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科学家很少给予关注。我将提出一个当代认知科学家都认可的心智模型,以期可以回答这些问题。与以往的理论模型不同的是,该模型更强调个体差异。这个模型的理论根基是已得到广泛认同的双重加工理论。

[1] 有关智力基本问题所达成的共识,尤其是流体智力方面,其理论发展趋势可见于有关认知能力的相关文献(Bouchard,2004;Carroll,1993;Deary,2001;Engle et al.,1999;Flynn,2007;Geary,2005;Lubinski,2004;Neisser et al.,1996;Plomin and Spinath,2004;Sternberg,2000a;Unsworth and Engle,2005)。

[2] 关于这个问题,施密特等人完成了关于这个问题的大多数综合性研究(Schmidt and Hunter,1992,1998,2004;Deary et al.,2004;Geary,2005;Kuncel,Hezlett,and Ones,2004;Ones,Viswesvaran,and Dilchert,2005)。

《超越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