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霸权主义

在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多元智力理论之初,他曾经考虑过使用“技能”或“能力”这些概念。但是,他认为“这些概念都潜存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最终,我迈出了大胆的一步,从心理学领域选择了一个已存在的概念,并从多个不同的方向对这个概念进行拓展……我提议扩大‘智力’概念的范畴,纳入一些之前不在其内的人类能力”(1999)。与加德纳类似,罗伯特·斯滕伯格认为:“是时候拓展我们对‘聪明’二字内涵的认识了”(2003)。显而易见,两位学者的目的都在于重视MAMBIT(智力测试所评估的心智)之外的人类认知能力。同许多广义智力理论家一样[1],我非常支持他们的目标。但是,我搞不懂为什么要将人类认知的所有方面都贴上“智力”的标签,尤其是那些原本就有标签(包括民间的或科学的)的认知领域(如理性、创造性、智慧、批判性思维、思想开明、自省、明察秋毫)。

斯滕伯格、加德纳和我一直致力于抨击社会和学界对MAMBIT的神化。然而,如果当前这种将每一个积极认知特质都与“智力”联系起来的趋势继续发展下去的话,只会不断地给MAMBIT的神化过程添砖加瓦。让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试想,如果有人反对在评价汽车时太过于强调马力这一指标的做法,于是,为了降低“马力”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受重视程度,他们提出了制动马力、转弯马力、缓和马力等一系列概念来描述汽车的特性。请问,这种策略可以让人们在评估一辆汽车的性能时,忽视发动机功率的重要性吗?我认为不行。反而,这种做法会使得本来希望被低估的特征得到更多的重视。当我们提及“好车的特征”时,人们会关注马力值,表示重视汽车的发动机动力。同理,当人们说起“卓越认知”时,智力概念的频繁使用会催化MAMBIT的神化过程[2]。

通过教育的方式培养认知特质的努力与尝试会受到这种策略的阻碍。例如,批判性思维这项重要认知技能就消逝在“智力”的广义概念框架中。假设“智力”概念继续不断扩张,批判性思维或者理性判断都将成为智力的一部分。智力测验的开发者们将受益于广义的“智力”概念,因为人们不断地将“智力”的广义概念与智力测验联系在一起。这些测验带着“智力”的标签,测验的开发者也不反对将智力测验与广义智力概念联系起来。例如,大卫·韦克斯勒(David Wechsler)在他的书中肆无忌惮地将智力定义为“个体执行有意行为,进行理性思考,以及有效应对环境的整体能力或能力集合体”(1958),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他开发的智力测验。然而,这个韦克斯勒智力测验根本没有测量他提出的这些能力!

[1] 广义智力理论家的观点彼此之间并不相容,这一点我已反复强调过了。例如,有些广义理论家提出了创新智力、道德智力和情绪智力等多种“智力”,加德纳(1999)对此不以为然,拒绝接受这些概念。他还向其他的广义智力理论家提出警告:“我们不能‘绑架’智力二字,使它无所不包,以致其成为心理测量学领域中的‘圣杯’。”然而,事实上,如果我们汇总一下不同的广义智力理论家所提出的多种理论中涉及的所有“智力”,我们会发现,在“智力”这把大伞下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心理活动。智力实则成为“所有的大脑活动”,成了一个大而空洞的概念。

[2] 广义智力理论家也许会认为我的比喻欠妥当,不同智力之间的相关度远远高于汽车性能之间的相关。而我认为,目前还没有充足的数据可以支持上述说法,(Klein,1997;Willingham,2004),即使有数据可以证明不同智力之间的确存在高度相关,我也不认为这会从本质上削弱我所提出的论点。当加德纳(1999)提出“从认知角度来说,我提出了一种全新定义人类本性的方式”这一观点的时候,他就在给“智力”概念添加砝码,与此同时,也惠及了与智力关系密切的MAMBIT和智力测试。

《超越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