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心不累的活法(1)

世人通常把快乐建立在一些附加的东西上,一定要得到什么东西,才会说“我很幸福”,这是束缚之路,不是自由之路。

佛陀说,长久的幸福是建立在舍弃上的,执着就是束缚,放下就是自由。幸福就是为人生做减法,舍弃何尝不是一种获得?

幸福不是观念,而是真实的体验

理解了苦,我们再来谈谈怎么消除苦。也就是上一章中说到的“四圣谛”的后面两条。

世界宗教告诉我们的是死后的天堂,在活着时无法体验。

而且,死后还必须排队等待最后的审判。佛教则不同,佛教说的是“现在马上就体验涅盘吧”。

对佛教来说,幸福不是观念,而是真实的体验。

所以,第三条“苦的消灭(没有苦的状态)”和第四条“消灭苦的方法”,只要本人愿意马上就可以体验。

那么,怎么做才能体验幸福呢?

在佛教中,到达解脱的顺序是这样的。

最开始,要尽知一切苦。从没有钱,没有朋友,喜爱的东西在眼前消失,与讨厌的东西相处等苦开始,到谁都无法逃避的老、病、死的苦。

这些是任何人都很容易理解的苦,对吧?

佛教将活着本身看作是接连不断的苦,所以,当然也认同一般社会上认为的痛苦、难过等是苦。

比如,有人说没有钱很痛苦,佛教也承认“是这样,没有钱是很苦的事”。如果母亲说“孩子不听话很苦恼”,佛教也承认这是母亲精神上的苦。

如果丈夫回家太晚,妻子很烦恼,这也是苦。再比如女性上了年纪后化妆的效果就变差了,是吧?但不化妆又不行,而化了妆之后和年轻时一比较又觉得非常难看。不化妆不行,化妆也不行,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对本人来说是苦。

像这种,在日常生活中感到不快、烦恼也是苦,但大家平时没怎么意识到。事实上,还有性质更恶劣的苦。

上了年纪后,就没有闲心再为化妆的效果不好烦恼了,因为与之相比还有更严重的苦,那就是身体在老化。上了年纪后体力衰弱,于是各种各样的苦都产生了。虽然自己不想变老,想保持年轻,但这个愿望永远不可能实现,意识到这一点时会令人感到非常痛苦。

而且,疾病也会接二连三地向自己进攻。不仅被疾病折磨得精疲力竭,最后还不得不就这么轻易地死去。这也是苦。

苦不止这些。

不得不停止做自己喜欢的、不能停下来的事情,不得不离开自己拼命争取到的东西,这也是苦。既然活着,就会不得已做自己讨厌的事情或不想做的事情,见不想见的人,和不想交往的人交往等。自己的希望、爱好、想要的生活方式无法实现,这都是活着的苦。如果这样思考,活着就变成了受苦、心累的代名词。

活着本身是难以忍受的苦,而人们因为无知,竟还硬要制造新的苦。看见他人生病了,心里却想“这是他人的事,和自己无关,自己健康得很,不会得这样的病”。看见他人去世,心里却想“这是他人的事,自己不会死”。看见他人老了,心里却想“自己要永葆青春”。

实际上,坦诚地听一听自己的心声,很轻易就能发现自己心里积压着很多不可能满足的希望,导致心很累。生病很苦,认为只有自己不会生病的人如果生病了,疾病带给他的痛苦会增加数倍,因为这其中大多是多余的苦。大家应该理解,假如心里有不能实现和满足的希望,那活着的苦就会数倍地增加,会变得难以忍受。

人们不想衰老,然而身体却在不断地衰老。衰老之苦的程度会随着不希望衰老的程度而加剧。越是不希望衰老,衰老之苦就越强烈。如果没有这种内心挣扎,就只剩下衰老本身的苦,而这只是很少的一点。不现实的希望和妄想,会将人的痛苦扩大到难以忍受的地步,令心灵很疲累。

大家都喜欢年轻,讨厌衰老。然而,自然的趋势是年轻的人会不断地变老,并且绝对无法避免。喜欢健康,讨厌生病;喜欢活着,讨厌死亡。这两组也是一样。

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喜欢的东西必定会离去,或者讨厌的东西必定会遭遇。也可以说,活着就是不断离开喜欢的东西,遭遇讨厌的东西的过程。

这个过程当然是苦。

但人们还是在努力,努力让喜欢的东西不离自己而去。比如,人们希望自己永远健康、精力充沛地活着,于是戒掉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改吃不怎么好吃的健康食品,或做各种运动活动身体,停止熬夜等。这太可怜了,也不是快乐的生活方式。

可结果最后还是会生病,会衰老然后死亡。

我绝不是说为了健康长寿而努力是坏事,我希望大家理解的是,无论做什么,都无法逃脱“活着是苦,是累”这个事实。

每个人都是如此,每个生命也都如此,所以,佛陀的这个研究很伟大,不是吗?

对身体执着,苦和累就会成倍增加

我想大家应该很容易就能理解以上关于四圣谛的说明。接下来我讲一些稍微难一点的,不是很容易理解的东西。

关于“活着本身是苦”这个话题,前面我也说过。但“活着”这个词稍微有点笼统,难以理解,也难以研究。因此,下面我会将它具体化。即用来表示“身体”(色蕴)和“心”

(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的“五蕴”。

首先,身体的感觉分为五种,分别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些全部是苦。

再说得具体些,“活着”虽然是一个笼统的词,但说“某个肉体活着”,其实就是说这个肉体有感觉。眼睛有感觉可以看见东西,耳朵有感觉可以听见声音,鼻子有感觉可以嗅气味,舌头有感觉可以品尝味道,身体有感觉可以感受到冷、硬、痛。

另外,头脑中有意识这种感觉,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妄想以及气愤、憎恨、嫉妒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感觉。佛教虽然不称这些为感觉,但悲伤、快乐却是感觉。身体无法快乐,心却可以快乐。

试想一下,手绝对不可能会悲伤吧,只有心才会悲伤。手永远不可能想“太高兴了”,所以,快乐和悲伤是心的感觉。

身体的五种感觉加上心的感觉,总共六种。所有的生命都有这六种感觉。如果一个一个仔细看这六种感觉,可以发现它们都是苦。所以,也就是说,我们的身体每一秒都在感受苦,从来不曾停止过。

也许大家不太理解为什么“感觉是苦”,这是因为我们总在不断地变化感觉。假如你试一下只保持一种感觉不改变,看看会怎么样。

比如站立的感觉。尝试一下保持身体不动,一直站立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一定会痛苦得难以忍受吧。我们觉得钢琴的演奏声好听,是因为声音在以极其惊人的速度变化。如果将键盘上的一个键长按三十分钟左右,会是什么感觉?肯定会感觉非常焦躁不安吧。如果总是吃同一种食物会如何?绝对会恶心、反胃想吐的。

归根结底感觉还是“苦”。有感觉就是活着。如果对身体执着,这个苦就会成倍成倍地增加,让心被累的感觉压垮。

幸亏有苦,我们才能活着

在教冥想的时候,我让大家彻底体验过这种苦。

比如呼气时,我让他们在呼到底的时候尝试停下来。此时体会到的肯定是死一般的痛苦。仅从理论上讲的话,如果呼气是苦,那吸气应该就是乐了。这次我又让他们尝试吸气的时候停下来,同样也很痛苦。这种呼气也痛苦,吸气也痛苦的体验很容易尝试。

很多时候我们是坐着冥想,坐得太久的话会很痛苦,相反,长时间站着也很痛苦,这点大家都理解,对吧?

在这些各种各样的尝试中,我们会明白无论什么状态,持续下去都会很痛苦。也就是说,这样做就可以深刻理解身体是由苦组成的。

虽然大家都讨厌苦,但幸亏有苦,我们才能活着。正是因为有苦,我们才会警惕。所以,活着就是苦。

有人听到这句话后,就认为佛教的教导很消极。但佛教说的话非常了不起。活着是苦,无论怎么研究都是苦。

比如,我们现在感觉不到肺、心脏、肠子的存在,对吧?

但是,如果它们稍微出点毛病会怎样呢?那个时候就会明白“苦”的感觉的存在。身体某个地方如果出现问题,就会非常痛苦。所以,比方说,也许在肝脏有问题时,我们不一定会感觉到肝脏痛,但肯定会感受到身体的某个地方痛,知道身体一定出现了状况。

于是,本人就会感觉“不知道为什么身体不舒服,这里也痛,那里也痛”,去咨询医生后明白是肝脏出了问题。对于没有感觉到任何症状的人,无论多么厉害的医生,都很难一眼看出肝脏有问题。

“苦”的出现方式也很有道理。以身体的内脏器官来说,比如由于肝脏是慢慢出问题的,就算过一段时间才发现也没关系,但心脏一秒都不能停止血液流动,所以,心脏只要出现一点异常,我们一下子就能感觉到强烈的疼痛和苦。

因此,也可以说,所有的细胞都是因为苦才活着。活着和苦是无法分开的。大家不要错认为因为细胞有感觉,所以只有细胞才有苦。没有感觉的东西只是个物体。心也有感觉,所以苦才成为了心可以感受的东西。

不知道这个事实的人们,会错误地以为“如果灵魂离开了肉体,不是就能永远幸福了吗”。但因为制造生之苦的元凶是心,所以即使心与肉体分离,只要心依然在,就会感到痛苦。

抱着“死后可以到天堂永远活下去”的心态,就等于“希望自己永远痛苦下去”。

因此,佛陀说“一切感觉都是苦”。

像这样,活着有必要尽知一切苦,活着没有一件乐事。佛陀曾明确说过,“假如活着有哪怕一点点的快乐或幸福,我就不会对一切众生讲关于解脱的事了”。

“渴爱”既是苦的原因,也是结果

那么,为什么活着只有苦呢?我们来尝试了解一下其中的原因。

如前面所说,无论承认或不承认,发现还是没有发现,活着时生命感觉到的是苦,这是结论,是真理。

但是,人们讨厌苦,希望幸福、快乐。尽管一次也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幸福,但人人都这么想。

只是因为我们所有的知识都仅限于活着,所以在活着中寻找乐。我们对神一无所知,我们的所有知识都无法超越活着的范畴。所以,想快乐的人,因为对其他的一无所知,所以只能从活着中寻找快乐。

比如,生活在笼子里的鱼,它的所有经验、知识都只限于笼子中,对吧?而我们的笼子就是带着肉体生活,我们的一切知识也仅限于其中。所以,想寻找快乐也只能从中寻找。

因此,大部分人都认为“赚了钱不就幸福了吗”“结了婚不就幸福了吗”“有了财产不就幸福了吗”“如果能有一个气派的房子不就幸福了吗”,但佛陀说“这不是圣人的追求,而是愚蠢的人的追求”“在财产、金钱、家人中寻找幸福,归根结底还是在活着中寻找”。

但活着只有苦,无法获得幸福。比如,因为想获得幸福,于是拼了命地赚钱、赚钱、再赚钱,可回过头一看却发现不仅没有得到任何幸福,相反还很痛苦。于是很懊悔,然后又接着寻找,继续拼命努力。

对这种无法满足的寻求,佛教称为“渴爱”。我们一直在寻找快乐,但总是找不到,所以就一直懊悔。而越懊悔、心越累,就越想获得快乐。

渴爱分为三种,对感官快乐的渴爱,对活着的渴爱以及对厌恶活着的渴爱。

因为前面所说的无明和这个渴爱,导致了欲望、愤怒、憎恨、嫉妒、后悔、失落、懒惰等精神问题的发生。染上一种病后,其他的病也会接二连三地产生。

所以,渴爱是问题所在。渴爱既是结果,也是原因。比如,假设虽然吃了饭,但还不满足,于是就会产生“下次要吃更好吃的东西”的渴爱,然后下次就会去寻找更好吃的东西。

任何事情,是原因的同时也是结果。忘记了这一点,就什么也理解不了,所以,请牢记这一点。

如果大家读过经典就会明白,经典中写的只有“生、老、病、死是苦”“渴爱是苦的原因”。那为什么有渴爱呢?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因会变成果,而渴爱是原因,所以它也是果。

如果只是渴爱,那么即使嫉妒、憎恨,也没什么问题。但如果因为渴爱而懊悔,就会变得愤怒、贪婪、嫉妒、憎恨、报复、消沉、懒惰等,产生各种各样的感情和行为,于是人们就会犯下恶行。

犯下恶行后会怎样呢?本来以为可以变得幸福,最后却以陷入苦难告终。这样做就完全失败了。

如何消除无明和渴爱?

接下来我们思考一下科学地、正确地消除苦的方法。

因为无明和渴爱,是执着于轮回,陷入无限之苦的原因,所以,要消除苦,就必须消除无明和渴爱。

如果要说具体方法,其实很简单。要消除无明和渴爱,就要在承认“活着是苦”这个大前提下,放弃所谓的“不管怎样都要幸福”的想法。但是,如果不是从心底里认可这种“放弃”,就绝对无法做到。

《所有的累都是心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