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谈到杜甫晚年的诗歌,我想大家看一下《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这首诗里面谈唐朝舞剑的一个女子,“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公孙大娘是当时有名的一个舞蹈家,舞剑最有名。杜甫看到公孙大娘舞剑时七岁,是他爸爸带着他去看的。

杜甫回忆当时看到的舞剑过程,并做了一些形容。这其中有艺术性的描述,“观者如山色沮丧”,就是大家在看她舞剑的时候,都被剑气逼到好像抬不起头来一样。“天地为之久低昂”,好像天地都发生了变化。“如羿射九日落”,“”是讲光线,就是公孙大娘在舞剑的时候发出的亮光,好像神话里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这里杜甫用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神话典故,把光线的感觉描述出来。接下来说舞剑的线条很美。“矫如群帝骖龙翔”,好像天上的诸神驾着龙拉的马车在飞翔,是在讲线条的飞扬感觉。

看舞蹈的时候也有声音方面的感受,“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这两个句子是非常明显的对仗,力量来的时候好像雷霆,可是她舞完了,“罢”,停下来的时候,好像“江海凝清光”,好像江与海上一点风,只剩下一道光。仅仅看这四句:“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已经是对于抽象行为的非常精致的描述,用来形容贝多芬的音乐,也很恰当。杜甫在这里讲的是感觉上的动与静、大与小、明亮与黑暗之间的对比。这里可以看到杜甫诗中很强烈的意象感。

唐诗的好处就在意象的处理,在叙事空间中,意象会一直交错出现。比如说,接下来杜甫开始讲公孙大娘“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从公孙大娘转到了对她弟子的描绘,“临颍美人在白帝”,就是在四川这个地方,“妙舞此曲神扬扬,与余问答既有以”,似乎与杜甫有一种对话的感觉,“感时抚事增惋伤”。讲到当年先帝时代,很豪华,是盛世,安史之乱后,大唐帝国开始没落。“先帝侍女八千人”,那个时候陪侍皇帝的宫女有八千人之多,“公孙剑器数第一”,公孙大娘是因为剑舞得好,在所有宫女中排名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洞昏王室。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馀姿映寒日。”“梨园”就是唐玄宗的国家歌舞团,有上千人,因为安史之乱,皇室没落,梨园崩溃,所以“梨园子弟散如烟”,到民间自己想办法求生活。这是讲帝国由繁华到没落的过程。“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杜甫比李白小十一岁,对于安史之乱以后的败落有更多感受,自然就写到这种乐极哀来的感觉。“老夫不知其所往”,自己年纪也大了,不知道应该要到哪里去,“足茧荒山转愁疾”,好像在荒山里走来走去,走到脚都生茧了,还在发愁。

杜甫的愁与李白的愁很不一样,李白的愁是生命本质上的哀伤,杜甫的愁是因为他感觉到繁华盛世已经过去了,民间的疾苦时时在扰动他的心灵。我们自己也可以感受到可能是两种不同的忧愁:有一种是觉得心情烦乱,生命有一种茫然;有一种忧愁可能是到了医院,看到有人生病,或者看到路边有人穷困。对于李白来说,忧愁是在人生现象里不可解的一种本质的忧愁;对于杜甫来讲,是在人世间跑来跑去,怎么奔忙都觉得无法解决的忧愁。“仙”的愁与“圣”的愁是两种不同的愁绪。

《蒋勋说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