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老师

本书并非批判通才教育,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信息驱动的时代。即便那些没有直接用途的知识,通常也能在某种程度上达到训练大脑的目的,更不用说对这样知识的精通了,知识本身还可以向人们传递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但填鸭式的传授方式是不可取的。虽然接触高等文化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学校能够提供的接触方式仅限于书面和理论,缺乏现实联系。

大量的学生辍学,剩余学生的热情也几乎消耗殆尽,只是为了一个文凭而苦苦坚持,面对这一局面,我们应当认识到通才教育的崇高目标并非通过更严苛的标准或者更多的测试就能实现。我认识的许多有才华的弗吉尼亚大学的学生说他们的高中那几年就是一种浪费,其中一个人说:“我在课堂上什么也没学到,只不过在考试前才临时抱佛脚,考完试,第二天就全忘了。”

在某种程度上,看起来像是成人智力的惰性,仅仅基于一个人本该用一生的时间最终获得的知识来设置中学的课程,而不考虑青少年在人生的这一阶段最应该和最不应该汲取什么。不论是网络游戏、体育运动还是音乐或者政治,青少年对于他们感兴趣的复杂知识的学习能力是超乎想象的,但他们必须亲身投入以充分调动自己的能力。我们可以争辩核心课程、文化资本或者高奖金测试的优势,但如果我们没办法调动青少年对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那这些争辩都是无用的。也正如雷的故事所展示的那样,你可以把孩子带到老师那里,但是你没办法迫使他们思考,你能做的,则是让他们远离教育的过程。

《逃离无尽的青春期:帮助你的孩子走上成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