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知善知恶是良知阳明心学的价值观

中国儒家说,和为贵。有条件,就贡献才能给社会;没条件,就保全自己和家庭,等待和忍耐,这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王阳明心学的价值观也是建立在儒家之上的,只是他发挥得更精炼。他说:“我的价值观只是三个字:致良知。如果一个人能致良知,他必然成为一个诚信、干净、敬业的圣人;如果国家能致良知,必然富强、和谐;如果社会能致良知,整个天地间必然充盈着平等、公正的空气!”

有人问王阳明:“你除了良知外还有别的吗?”

王阳明回答他:“除了良知外还有别的吗?!”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伟大的国家,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除了良知外还能有什么?!

一、良知是道德与智慧的直觉

“良知”的源泉在孟子。孟子说,人类不虑而知的东西叫良知,比如恻隐之心、羞恶之心。王阳明提出良知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龙场悟道时,他就已经悟得良知,但并未正式点出。此后的十余年里,他始终在“静坐”“存天理去人欲”和“知行合一”的理论上打转。

1521年,王阳明在老家浙江闲居讲学,在经历了其人生路中最泥泞的“忠泰”之难(朱厚照身边的红人张忠、许泰对王阳明极尽所能地陷害)后,他对弟子们说:“最近心上总是有个词汇欲蹦跳而出,但又不出,可它就在口边,我捉不出来它。”有一天,王阳明在静坐中慢慢醒来,微微而笑对弟子们说:“终于让我捉出它了。”

众弟子急忙询问。王阳明道:“良知!”见到弟子们先是茫然,后是毫无反应,最后喜上眉梢,王阳明明白,他的“良知”提对了。

他对弟子们说:“‘良知’之学是我从百死千难中得来,尔等万不可当作两个字轻易对待。”自此后,王阳明专以“良知”教人。1524年,王阳明又在“良知”二字前加了“致”字,阳明心学就此定型。

孟子谈“良知”只是把它当成人与生俱来的一种道德力,其实只是“仁”的一部分。而王阳明把“良知”抬高到无与伦比的地位,它认为良知是心的本体,简单而言就是,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支柱,自然也是人之为人的唯一尺度。

王阳明说,良知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知是非善恶的一个东西,人人皆有。

有弟子持保留意见:“恶人也有良知吗?”

“当然!”王阳明斩钉截铁。

弟子再问:“朱宸濠呢?”

朱宸濠造反,不忠不义,这显然是没有良知的表现。

王阳明却说:“他也有良知。”

弟子想笑:“且不说他造反使生灵涂炭的后果吧,只说他被捉后,竟然还恬不知耻地跟您说:‘这是我朱家的事,你姓王的如此忙碌做甚?’不知悔改,这是有良知的表现吗?”

王阳明笑笑:“这是因为他的良知被遮蔽了,正如乌云遮蔽太阳,你怎能说太阳不在了?”

弟子哑然。

王阳明继续说道:“朱宸濠这句问话的确是没有良知的痕迹,可他还有句话却是良知在作用了。他被捉后,曾对我说,‘娄妃是好人,请替我好好安葬她。’我问他原因。他说,‘当初造反前,娄妃就苦苦相劝我不要造反。我那时利欲熏心,根本听不进她的忠言,如今想来,她是这个世界上对我最好的人。’”

弟子们略有所悟。王阳明说出答案:“他能知娄妃是好人,这就是能分清善恶;他能知娄妃劝他的话是正确的,这就是能分清是非。你们说,他这样的大恶人是不是也有良知在?”

“是非”属于智慧、“善恶”属于道德,人能分清是非善恶,就能生存下去,同时也能证明,他是个人!

弟子们连连点头,是啊,连朱宸濠这样的恶人都有良知,何况其他!

王阳明又接着说:“良知能知是非善恶,是自然而然的。没有人告诉朱宸濠,娄妃是好人、娄妃的话是对的,而是他自己感悟到的。在他被擒、面临生死之时,被遮蔽的良知终于冲破迷雾浓云,完全展现。良知作为一种本能、直觉告诉了他终极的答案。”

如果我们用现代心理学来描述“良知”,就是这样的:当我们面对一个情境时,它不会导致我们的直接反应,而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个快速评价思维,这个评价思维不是深思熟虑或理性推理的结果,而是自动闪现,迅如闪电,如你所知,这个评价思维就是良知。

比如得到一笔确凿的不义之财,我们最先出现的是对这份不义之财的是非评价,而不是行为、情绪和生理上的反应,这个是非评价就是良知。它先天而来,自动自发,不受你控制。

通俗而言就是,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道德与智慧的直觉(直观)力,或是直觉(直观)的道德力和智慧力。见父自然知孝是道德,何尝又不是智慧?见强凌弱所以义愤填膺,因为我们判断这是错的,这是智慧,何尝又不是道德?

王阳明对“良知”的推崇几乎无以复加,他说:“乾坤由我在,安用他求为?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他又说,“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他还说,“良知学是千古圣贤相传的一点真骨血,譬之如行舟得舵,平澜浅滩无不如意,虽遇巅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

这些对良知的赞美之词大有“良知在手,天下我有”的意味,良知真的无所不能吗?

王阳明的答案是,良知的确无所不能,但关键有一点就是:你能致它。天下万事万物皆不出是非善恶之外,良知轻而易举就可给你答案,你只需按良知的答案去行就可以了。

坚信你的直觉、本能、第一感,就是良知。致良知,就是行良知。如何行良知?王阳明给出的答案是:

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要不欺它,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

只要让你的直觉、本能、第一感付诸实践就是致良知。你见到父母,良知所发出的“意”(念头)就会告诉你“孝”是“是”,那你就去行孝;你对待领导,良知所发出的“意”就会告诉你“忠”是“是”,那你就去行忠诚;你路见不平事,良知所发出的“意”就会告诉你“拔刀相助”是“是”,那就立即去拔刀相助。

延展地说,如果你是一家之长,良知所发出的“意”就会告诉你“家和万事兴”,你就应该用“和”来治家;如果你是工作者,良知所发出的“意”就会告诉你“爱岗敬业”,你就应该用“敬”来工作;如果你是一国之君,良知所发出的“意”就会告诉你“以德治国”,你就应该用“仁”来治国。

倘若人人都能致良知,就会如王阳明所说的那样:

致吾良知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天理。

我的良知是光明的,行我的良知于事事物物上,事事物物就得了我的良知。由于心即理,所以事事物物就得了天理,所谓得了天理,就是说,事事物物都是正的,是善的,是对的。你的良知对你说,为天下人谋福利,这就是对的,就是天理,将这一纯粹的动机行之于万事万物上,万事万物必是正的,是善的,是对的。如果整个世界的事事物物都是正的、善的、对的,那这个世界自然就是“和”的。所以说,致良知的效果并不仅限于个人修身,它还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

有弟子问王阳明,天下事物之理无穷,真的只要致吾良知就能万事大吉?

王阳明回答:

是理也,发之于亲则为孝,发之于君则为忠,发之于朋友则为信。千变万化,至不可穷竭,而莫非发于吾之一心。

良知就如同魔法棒,能按你面临的所有问题变幻出解决问题的钥匙来。它就是阿基米德说的那个支点,能撬动天下万物,能四两拨千斤。那个支点人人都有,从理论上而言,人人都能四两拨千斤,遗憾的是,很多人不用支点、不拨千斤,也就是不能致良知。

王阳明说,这种人的良知实际上被遮蔽了,他们的显著特点就是:明知善恶是非而不为善去恶,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虽然如此,但正如朱宸濠那种人一样,他们的良知还在,时机一到,自会显现。

不能致良知,有两种表现。第一种是懒得致,谁都知道言行不一是错的,但很多人却仍然我行我素,而且也并不认为这有多恶。这也是良知被“习俗”遮蔽得太久,认为社会上流行的就是这个,大家都这样,我自然也这样。第二种是没有能力致,谁都知道发动战争必将生灵涂炭,是恶的,但朱宸濠偏偏违背良知造反,要命的是,他还认为这是正确的。这就是良知被“皇帝欲”遮蔽得严严实实,他已没了“致”的能力。

社会上不致良知的人绝大多数属于第一种,但这种不能致良知发展下去,就会顺势成为第二种。到那时,恐怕悔之晚矣。我们用王阳明下面这段恰如其分的比喻来结束:

良知犹主人翁,私欲犹豪奴悍婢。主人翁沉疴在床,奴婢便敢擅作威福,家不可以言齐矣。若主人翁服药治病,渐渐痊可,略知检束,奴婢亦自渐听指挥。及沉疴脱体,起来摆布,谁敢有不受约束者哉?良知昏迷,众欲乱行;良知精明,众欲消化,亦犹是也。

二、知行合一是提高效率的法宝

1509年,也就是王阳明龙场悟道的第二年,其名气已大震于贵州。省会贵阳主管教育的行政长官席书慕名前来拜会王阳明,听了几句后,就问他:“请问朱熹和陆九渊有什么不同?”

朱熹创建理学、陆九渊奠基心学,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王阳明却戳了戳自己胸口说:“都是一样的心。”

显然,席书问的不是这个,王阳明也没给他机会继续问别的,急转直下大谈特谈自己体悟的“格物致知”。席书渐渐听得入了港,热情邀请王阳明到贵阳讲学。

王阳明欣然同意。席书临行前问道:“您讲课的主题是什么?”

“知行合一!”

席书一愣:“知行本是两件事,怎么能合一?”

王阳明摆出一副惊骇的样子:“知行就是一回事,我说‘合’都欠妥了。”

席书更是大惑,王阳明马上和他讲起“知行合一”的真谛来,这个真谛就记载于《传习录・卷上》中。

徐爱和席书一样,也不能理解“知行合一”,于是向王阳明请教。

王阳明说:“空谈理论,你理解起来很麻烦,你举个例子吧。”

徐爱说:“例子很多,比如大家明知对父母应该孝顺,对兄长应该尊敬,但往往不能孝、不能敬,可见知与行分明是两码事。”

王阳明道:“这种人是被私欲遮蔽了,所以知行分为两截。《大学》中有两句话叫‘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说的就是知行合一的问题。”

徐爱眉头紧皱,表示不明白。

王阳明解释道:“见好色是知,喜好色是行。在见到好色时马上就喜好它了,不是在见了好色之后才起一个念头去喜好。闻到恶臭是知,讨厌恶臭是行。闻到恶臭时就开始讨厌了,不是在闻到恶臭之后才起一个念头去讨厌。”

见到美色是“知”,喜欢上美色是“行”;闻到恶臭是“知”,厌恶恶臭是“行”。一见到美色就马上喜欢了,没有人见到美色后,还要思考一下“我是喜欢呢还是不喜欢呢”;一闻到恶臭就马上厌恶了,没有人闻到恶臭后,还要思考一下“我是厌恶它呢还是喜欢它呢”。

见到美色和喜欢上美色之间没有停顿,没有缓冲,它是一种本能、一种条件反射。正如水向下流,水知道向下流是“知”,向下流是“行”。一个人遭雷劈会立即倒地,遭雷劈是“知”,倒地是“行”。没有人遭雷劈后还会思考“我是倒地呢还是转个圈”,这就是知行合一。

由此可知,“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知识,而是良知。也就是说,良知光明的人面对任何情境或是受到外界刺激时,在做出是非善恶判断后必能行。我们再以“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来证明这个论断:喜欢美色是人的本能,因为是良知告诉我们的“是”,所以我们自然而然地就“行”了——喜欢上美色;厌恶恶臭也是人的本能,因为是良知告诉我们的“非”,所以我们也自然而然地就“行”了——厌恶恶臭。

王阳明龙场悟道后第一次出山的讲学居然是知行合一,按事后追溯的思维来说,其中必有深意。果然是有深意的,有人问王阳明,为何提“知行合一”?

王阳明回答:“如今的人都把知行当两回事看,所以当产生了一个恶念后,虽未去做,也就不去禁止。我主张知行合一,正是要人明白,一有念头萌发就是行了。若产生了不善的念头,就把这不善的念头克去,并且需要完完全全地把它从胸中剔除。这就是我提‘知行合一’的主旨。”

“一念发动即是行”,发动念头的是良知,所以这句话就是:良知即是行,于是知行合一。善念发动时,我们要保持它;恶念发动时,我们就要祛除它。王阳明提“知行合一”的终极目的还是让我们去人欲、存天理,不能有一丝恶念存留心中。

王阳明还说:“世上的人都外衣冠而内禽兽,心理不一、言行不一、我太恐惧这样的事,所以揭‘知行合一’之教。”

言行不一、表里不一、知行不一,正是王阳明深深忧虑的。知行不一不仅是种态度、行为,它还是种人格缺陷。我们不听从良知的命令去行,知和行由此分裂,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心里一套行为一套,这是典型的双面人,人格分裂。

倘若知和行是统一的、合一的,那就是知和行一样,两条直线为一条;倘若知行不统一、不合一,那就是并不重合的两条直线,其中一条直线是你的良知,但另外一条直线就是非良知。你需要你良知的那条线去照顾非良知的那条线,这岂不是特别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事?!

为何不知行合一,把两条线合二为一?

良知感应神速,无需等待,本心之明即知,不欺本心之明即行,也就是说,我们面对任何一件事时都能快如闪电地得出正确答案,得到答案,知的同时毫不犹豫马上去行,就是知行合一。

从这点而言,“知行合一”是提高效率的法宝。在修心上,它能迅速提高为善去恶的效率;在社会中,它更能提高你的生活和工作效率。

这就是王阳明的核心价值观,它最应该成为人类的普世价值。

三、王阳明的普世价值观

很多人都认为阳明心学仅仅是伦理哲学,只能针对个人方面的修心,这是对王阳明最大的不敬和亵渎。阳明心学是用来治国平天下的,它在政治、经济、社会的一切问题上都有自己的判断和解决方法,这些判断和解决方法就是王阳明的普世价值观。

在王阳明看来,人人虽都有良知,但良知却有大小的分别:“有如金的分量有轻重一样。尧、舜如同万金之镒,文王、孔子如同九千之镒,禹、汤、武王如同七八千之镒,伯夷、伊尹如同四五千之镒。虽才力各异,但纯为天理相同,都可称为圣人。仿佛金的分量不同,而只要在成色上相同,都可称为精金。”

也就是说,每个人的良知大小决定着你外在才能的不同:有的擅长礼乐,有的擅长政教,有的擅长治理水土和种植……有的擅长做皇帝,有的擅长做大臣子,有的擅长做百姓……

所以,每个人都应按良知的大小来确定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良知小的人,就安守从事农工商的本分,工作勤奋,彼此提供生活必需品,没有好高骛远的念头。良知大的人就出仕当官,以发挥自己的才能。有的经营衣食,有的互通有无,有的制造器物,大家团结合作、齐心协力,纷纷献计献策,为家庭和社会乃至天下做出自己的贡献。

整个社会都应该树立这种观念:不可凭地位的贵贱来分重轻,不凭职业种类来分优劣。所以那些从事繁重工作的人,也丝毫不感到辛苦,从事低贱琐碎工作的人也不认为卑下。倘若真能达到这种效果,那么就像王阳明所说的:“稷(xiè,商代的祖先,传说是舜的臣)勤勉地种庄稼,不因为不明教化而感到羞耻,把契(五帝之一帝喾之子,尧称帝时做为司徒)的擅长教化,看成自己的擅长教化;夔(上古时的音乐家)主掌音乐,不因为不懂礼而感到羞耻,把伯夷通晓礼,看成自己能通晓礼。”

也就是说,每个人在社会上的价值都是宝贵的,由于万物是我的一部分,所以别人做的工作其实也就是我做的。别人做出了成就,我不但不会嫉妒,反而会非常兴奋。

所以王阳明说:“例如人的身体,眼看、耳听、手拿、脚行,都是满足自身的需要,服务于自身的。眼睛不因没有耳朵的灵敏而感到可耻,但在耳朵听时,眼睛一定会辅助耳朵。脚不因没有手持的功能而感到可耻,但在手拿东西时,脚也必定向前进。由于人身元气周流充沛,血液畅通,即使小病和呼吸,感官也能感觉到,并有神奇的反应,其中有不可言喻之妙。”

这就是王阳明的普世价值,以万物一体的世界观为基座,以致良知为灵魂。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该在良知的指引下各安其位,如此一来,那全天下的人就会高兴快乐,和睦相处,亲如一家!

可问题是,很少有人能心甘情愿地“安其位”,我是个农民,凭什么让我受苦受累为你们种庄稼?所以我要做读书人。我是读书人,凭什么让我寒窗苦读十年?所以我要一读书就做大官。做小官的想做大官、做小地主的想做大富豪,做诸侯的想做皇帝,人人都在拼命向上爬,追名逐利,整个社会都沉浸在欲望的惊涛骇浪中。

怀抱远大理想,向上奋进自然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但要先自问:你有这样的能力吗?用心学语境来问就是:你良知的大小和你想要的成就匹配吗?

如果你的良知只有米粒那么大,却去追求良知如金山那样大的事业,这就是不自量力。王阳明说:

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那么,你如何确定自己的良知大小呢?王阳明给出的答案是,当你做一件事时,你持续不断地感觉到心累,就说明这件事不是你能做得了的,要么是你的良知不明了,要么则是你的追求超出了你良知的大小范围。所以,王阳明说:

心所安处,就是良知。

做任何一件事时,只要心安,就说明这件事在你良知大小范围内,反之亦然。

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心都是被物所奴役,而非奴役物。所以常常感觉物为大而心为小,于是常有不安之心。我们总是被外物所牵引主导,心就常常不安。不能反省不安的缘由,非做那些力所不能及的事,这就是良知常常被困,而能力枯竭的原因。

我们要笃志这样一件事:顺天地万物之理则心安,不顺天地万物之理则心有不安,安与不安之际,其名曰“知”。心即理,顺天地万物之理就是顺应自己的良知。中国有句成语叫“心安理得”,它可以用阳明心学这样解释:你做事时心安,那件事的理自然会得出,一件事只要有了“理”,它肯定就是好事,这件事也就肯定能成!

《知行合一王阳明2:四句话读懂阳明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