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师徒大斗法 4.和上海有个约定

陈氏女在曾国藩的生命中出现,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曾国藩是个人,不是什么蟒蛇娃,也不是什么巨蟒撒旦,更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贤。他和凡夫俗子之间的距离,比上眼皮和下眼皮之间的距离更小,而且更多时候是紧贴在一起分不开的。

既然如此,又何以解释曾国藩历史留名,而凡夫俗子们却默默无闻呢?

说到底还是曾国藩的一根筋,当然许多凡夫俗子也是一根筋。但曾国藩和凡夫俗子们的筋,扭的不是同一根。凡夫俗子们的一根筋,是他们都知道读书读史有益身心,却铁了心咬紧牙,坚决不肯读书。而曾国藩则是铁了心咬紧牙,纵然没有读书的天资,也非要把书读出个道道来。所以此前的历史典籍,从曾国藩读过的二十三史再到包括了清史在内的二十四史,除了曾国藩一根筋非读不可外,凡夫俗子们都尽其可能离这些书远远的,这就形成了彼此之间人生成就的巨大鸿沟。

再接下来,既然陈氏女已经走入曾国藩的生命,成为历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曾国藩又哪来那么大的精神头,天天给家人写书信,叮嘱家人修身养性呢?如此年轻貌美的女生在身边,他哪来的时间写信?

这是因为,陈氏女自打进了曾国藩的门,第一件事就是往床上一躺,开始大口大口地吐血。原来陈氏女身体有病,这就难怪她看起来袅袅婷婷、弱不禁风了。也许是贫寒生活下的营养不良,也许是当时的卫生条件太差,也许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曾国藩是指望不上陈氏女给他挠痒痒,至于红袖添香、画眉深浅这些小把戏,就更没希望了。

起初,曾国藩似乎还抱有希望,想等陈氏女的身体慢慢好转,但过了段时间,他就察觉不对头了,急忙把陈氏女的父母找来,让他们就在自己的府中照料女儿。曾国藩这样做,实在是老谋深算,生恐陈氏女突然死掉,届时人家父母会怀疑甚至控告他虐待女儿,到时候他解释不清。现在由陈氏女的父母现场照料,自然也就没理由指控他了。

陈氏女入门一共十九个月,吐血不止十九个月,然后就闭上眼睛,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这让曾国藩郁闷压抑,再次跌入神秘主义的泥坑中。他开始深信,自己就没有桃花运,上天似乎拿定了主意,非要强迫他走上圣贤之路。纵然他再不乐意再不情愿,这事也没商量。

无奈何,曾国藩只好放下满脑子的花花心思,转到正经事上来。这正经事就是,追杀末路穷途的英王陈玉成。

话说这安庆,原本是陈玉成的老巢,曾国藩夺取了安庆,并残杀了其最优秀的部将刘玱林,让陈玉成无枝可依,一蹶不振。撤离安庆时又惨遭多隆阿马队追杀,损失惨重。这时候陈玉成最急切的,就是想快一点补充人手。他想沿途转战去襄阳募军,但他的部下人心已散,拒绝前往。失去了刘玱林这枚定海神针,陈玉成甚至连对部众的控制能力都没有了,只能是被动地随部众任意西东,如毫无目标的潮水,涌向庐州一带。

这时候陈玉成最渴望的,就是他的战友李秀成能够伸出援手,帮他一把。

李秀成也确实出手了,不过他选择的地方是杭州。前面说过了,李秀成的老巢是苏州,攻克杭州是符合他的个人利益的。杭州大战,守城的是广西提督张玉良,此人本是江南大营的中坚,咸丰帝活着的时候建江南大营,困守天京,李秀成佯攻武昌,迫使江南大营派出张玉良往援。结果却被李秀成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一个回马枪挑翻了江南大营,从此张玉良就沦落杭州,与巡抚王有龄相依为命。

此时李秀成狂攻杭州,张玉良和王有龄苦守多日,却不见曾国藩发一兵一卒,最终张玉良中炮而死,巡抚王有龄等大员自杀。李秀成杀入杭州,再攻由旗兵坚守的内城,须臾城破,城内旗兵及满兵万人遭到屠杀。

接下来,李秀成驱师奔向上海,去履行一年前他和英国人之间的协议。

一年前,李秀成始克苏州,就将兵锋指向富庶的上海,欲取其膏脂以养军。当时上海富绅惊恐交加,找来了一支令人意想不到的军队:英法联军!

因为担心太平军摧毁上海的经济,不利于列强的长期利益,英法联军在攻入北京城,逼迫咸丰帝逃往热河之后,就到了上海,并与李秀成接洽,双方达成协议,李秀成承诺一年内不进攻上海。

但是现在,一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李秀成回来了,来履行他对上海的约定。上海顿时陷入一片恐慌之中。

《笨人的成圣之道: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