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派词人陈亮

一、生平事迹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初名汝能,后易名亮,又曾名同,人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浙江省永康县)人。曾祖父知元是个小武官,在金兵攻陷汴京时,随大将刘元庆战死于固子门外。祖父益,性格豪爽,为人耿直,想取功名不成,终生不得志。父次尹,名迹不显。其母黄氏十四岁生陈亮,三十六岁就去世。因此,陈亮主要是靠祖父母抚育长大的。

陈亮是南宋时代著名的主战派人士,也是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少年时就有抗金救国的大志,《宋史》称他“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他多次上书宋孝宗,陈述抗金主张,都不被采纳,反遭陷害,几次下狱,被人目为“狂怪”。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即他临死的前一年,才考取进士第一名(状元),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可是尚未赴任就去世了。

二、创作成就

陈亮是辛派词人,与辛弃疾交往密切,志趣相投。陈亮于乾道五年(1169)写的《中兴五论》,与辛弃疾在此前四年写的《美芹十论》颇有相似之点。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陈亮自浙江东阳远道去访退居上饶的辛弃疾,两人曾同游鹅湖,共商救国方略,别后寄词唱和,词风也相近。正如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所说:“陈同甫与稼轩为友,其人才相若,词亦相似。”陈亮有《龙川词》,存词七十四首。据叶适《书龙川集后》记载,他自认为在其词中“平生经济之怀,略已陈矣”。正是因为陈亮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和理想,他的有些词和辛弃疾一样具有强烈的感情力度,如其代表作《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藳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这首词是作者于宋孝宗淳熙十二年(1185)为送章德茂出使金国时写的。章德茂,名森,德茂是他的字,广汉(今属四川)人,宋孝宗时任大理少卿,淳熙十二年(1185)以试户部尚书使金。“大卿”,古代对各部尚书的敬称。自从宋孝宗初年北伐失败与金订立屈辱的“隆兴和议”(1164)以后,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不仅不思收复中原,反而每年都要派臣去金廷朝拜。章德茂这次受命出使是去庆贺金主完颜雍的生日(万春节),本是一种耻辱性的事件,对此一般是难以写出鼓舞人心的作品,但陈亮却借此抒发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心。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此词“可作中兴露布读”。全词写得大气磅礴,豪情激荡,充满战斗气概,读后令人热血沸腾,精神振奋。

《念奴娇·登多景楼》是他的另一首代表作: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此词本是登览之作,却只有“一水横陈”二句直接写景,余皆为议论和感慨。词中总结六朝的历史教训,批判东晋偏安江左,无意恢复中原,力主北伐,实则借古论今,指责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投降误国。词风与《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一样,议论风发,气壮山河,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所不同者多用典故,正表明了他在艺术审美取向上与辛弃疾有某些相同之处。

总的来看,陈亮的词不仅题材、感情基调与辛弃疾相似,风格也很相似,但正面议论多,形象少,艺术造诣不如辛词。有些词显得比较粗糙。

三、主要参考文献

(一)传记

脱脱:《宋史》卷四三六《陈亮传》,中华书局,1977年。

(二)作品

1.《陈亮集》,中华书局,1974年。

2.夏承焘、牟家宽:《龙川词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3.姜书阁:《陈亮龙川词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4.王叔珩:《陈亮政论词选注》,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

(三)其他

陆坚:《豪情如火,快语如刀——陈亮词论》,《文学评论》1987年第2期。

《唐宋文学六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