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变革年代 现代心理学的两大流派

第一节天命之子

题记: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于自己的本性。

——亚伯拉罕·马斯洛

20世纪前半叶的心理学舞台主要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剑气之争”。虽然也掺杂着“格式塔心理学”等小众类型但影响力都不算大。就在人们以为心理学界将始终由这两大学派统治下去的时候,一种崭新的心理学思潮以火山喷发一般的速度崛起,并且迅速成长为可以和前两者分庭抗礼的心理学“第三种势力”。它就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一个提起它来就会让人感觉到如沐春风般温暖的名字,一个终于开始拿人真正当人看的心理学流派。

“人本主义”这个词并不是心理学家创造出来的,早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就出现了一种要求“把人从神那里解放出来”的思潮。到19世纪后期,以德国哲学家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开始流行开来,“尊重生命,肯定人生”的态度也很快就影响到了心理学界。

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空前的战争和死亡笼罩着整个西方世界,各国都在小心翼翼地舔舐着伤口。此时此刻,卡伦·霍妮和艾瑞克·弗洛姆的新精神分析学派也在反对弗洛伊德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特别是霍妮,已经开始意识到只用“本能”和“潜意识”来解读人的思想是远远不够的。很多的神经症患者发病原因也不是所谓的“童年阴影”,而是现实中的各种焦虑。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诞生,只隔着最后的一层窗户纸了……

把这层窗户纸一下子捅破的,就是心理学史上和约翰·华生并列两大“革命家”的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天命之子。同时,他也是霍妮和弗洛姆的学生。

说起马斯洛这个名字,我们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他的“需求层次理论”。有一段时间他的这一理论在社交媒体上流传甚广,算是心理学这个圈子里除了弗洛伊德之外少有的“文化输出”案例,连带着马斯洛在网友当中也算有点小名气。不过如果你向绝大多数人问起马斯洛到底研究的是什么,属于哪一心理学派,恐怕他们都要一问三不知了。其实“需求层次理论”只是马斯洛构建的心理学大厦的一部分,他对心理学的贡献也绝非这一理论所能概括。

马斯洛有一个十分坎坷的童年。他是犹太人,出生在一个完全感受不到温情的移民家庭,家里有七个孩子,他是老大。父亲酗酒无度,很少见到清醒的时候;母亲则既迷信又十分残暴,打骂孩子如同家常便饭。马斯洛从小就跟母亲关系很差,长大以后的他立刻逃离了这个家庭,甚至拒绝出席母亲的葬礼。这样的家庭环境也把他塑造成了一个胆小、敏感而内向的孩子。

幸运的是,马斯洛的童年里有一样最好的朋友相伴——书籍。他在识字之后就变成了一个小书迷,无论生活中遇到多么苦闷的事情,读到一本好书就立刻心情愉悦了起来。大概正是童年时如饥似渴的阅读经历,让马斯洛在拥有超过大多数同时代人的知识储备的同时,也在心灵当中有了可以作为榜样力量的人物。

马斯洛是一个天才,天才到什么程度呢?《马斯洛传》中说他的智商高达195,差不多相当于普通人的两倍。要知道现任世界首富、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的智商也不过140多,能比马斯洛还高的大概得是爱因斯坦这个级别的了。天才总是不被世界理解,因此他的求学生涯也充满了波折。

马斯洛的父母都是文盲,可能是仅仅出于对上层社会的美好想象,他们让他高中毕业后去读法学专业,以便将来可以做一个能挣大钱的律师。然而马斯洛对法律毫无兴趣,仅仅学了不到一个月就自己转学去了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系。其实他那时候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正喜欢心理学,他可能只是单纯想逃避法学而已。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位心理学老师——我们前面曾经浓墨重彩介绍过的构造主义心理学创始人铁钦纳。然而接下来并不是喜闻乐见的“名师出高徒”故事,而是另一段心酸往事的开始。

马斯洛很快就发现自己遇到了一个枯燥乏味而又十分执拗的老师(像是武侠小说《笑傲江湖》里的华山派弟子令狐冲一样)。铁钦纳以研究心理学零散元素为核心的构造主义心理学虽然曾经一度在美国心理学界占据半壁江山,但是在20世纪20年代,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已经崛起的大背景下,更显得格外无聊而琐碎。他很快就厌倦了这种学习,自己跑回到了原来的学校,宁肯继续学法律……

翌年,马斯洛不顾父母强烈反对,和他的高中初恋,也是他的表妹结了婚。婚后的马斯洛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到底该如何度过,想来想去发现自己居然还是对心理学旧情难忘,于是他又换了一所学校上学,即著名的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在这里他接触到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并且和几乎所有的年轻初学者一样,立刻为这种看上去简单明了的科学心理学思维所倾倒。他宣称,真正的生命是从结婚和转学威斯康星大学时开始的,大约从他师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G. 赫尔开始,马斯洛才算是真正迷上了心理学。

随着马斯洛对另外几种心理学流派如精神分析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等的了解愈加深入,他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兴趣也日渐消退了。天才的世界总是我们凡人很难理解的,大概年轻时候这种对学术观点比较“随心所欲”的态度,也是他天才的一部分吧!

马斯洛在谈到自己为什么放弃行为主义心理学时讲了一件有趣的事:他的大女儿出生后,他在带孩子的同时也在观察她成长中的各种行为和心理变化。随着观察的深入,他越来越感觉不可思议——一个像小虫子一样只会蠕动的婴儿,不知怎的就学会了咯咯大笑,学会了爬行、翻身、学会了喊爸爸妈妈……这些神奇现象使他领悟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们企图从研究小白鼠等小动物的结果中反推解释人类行为的做法,根本不切实际。因此他在回忆录中说:“我敢说,凡是亲身养育过小孩的人,绝不会相信行为主义!”

大约也是在这个时候,他开始意识到,每一个人都是活生生的,跟那些动物和机械不一样。心理学研究应该把人当成人来研究,而不是当成机械或者动物来研究,这也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萌芽。

带着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深深怨念和强烈的求知欲,刻苦攻读的马斯洛在威斯康星大学接连拿下了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并且他研究世界各种猿猴行为的博士论文获得了圈内人士的一致认可。然而1934年,即将毕业的他却面临了一个非常可怕的问题:找工作。

换到正常的年月,像他这样的名校博士不该愁工作。但是那是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造成的大萧条正在美国蔓延,罗斯福的新政尚未完全见效。这个时候想找一个能养家糊口的工作,对没什么家庭背景又是犹太人身份的马斯洛来说真是难比登天。还好,这时候他遇到了一位贵人:桑代克。

桑代克的生平和学术地位我们前面曾经详细介绍过,这里就不多说了。我们只需知道他当时已经是美国心理学界的大咖之一,而且他还是一个好人。当时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的桑代克刚刚接了一个大项目,做关于“人性和社会秩序”的研究,别的不敢说,经费有的是。一个朋友把马斯洛介绍到了他这里做研究员,负责确定遗传和环境因素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影响程度。这也是他们相识的开始。

然而好景不长,马斯洛的“天才病”又犯了。有一天,他给桑代克写了一份“备忘录”,实际上是一份“反书”。他认为桑代克的这个“人性和社会秩序”研究根本就没有意义,因为所有人类活动都是基因和文化因素的混合体,人性只是一个伪概念。马斯洛其实也知道自己不该放弃这个养家糊口的工作,但是他的个性太强以至于无法在自己不喜欢的研究当中待一秒钟。

当马斯洛被桑代克叫进办公室的时候,心里是非常不安的,老板会不会大发雷霆?会不会骂他忘恩负义?会不会让他立刻卷铺盖走人?不过他预想中的这一切都没有发生。桑代克笑眯眯地看着这个年轻人,告诉他,现在他可以离开这个研究组去做自己喜欢的任何事情,工资还会继续照常发给他。如果他一直找不到工作,桑代克甚至愿意资助他一辈子。

马斯洛惊呆了!这是为什么?桑代克解释说:“你在进组的时候各项测试都顶尖水准,智商水平我都望尘莫及。如果连我都不相信智力测验的结果,那么谁还相信呢?所以我想,还是应该让你独立思考,去做自己喜欢的研究,这样对你对我,甚至对这个世界都将是最合适的。”桑代克甚至连自己的办公室和办公桌都送给了马斯洛,让他安心工作,不用担心后路。

马斯洛长了26岁,第一次被生活这样温柔以待,他感动得流下眼泪。也许正是在这一刻,他真正理解了什么是人性的光辉,一种积极的心理学思维出现在他的脑海中,这就是后来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在这一时期马斯洛又接触到了几位从欧洲大陆避难到美国来的新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比如弗洛伊德的再传弟子、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艾瑞克·弗洛姆(Erich Fromm)和卡伦·霍妮(Karen Danielsen Horney)。正是在他们的影响下,马斯洛完善了自己的“动机与人格”理论,真正开始了开宗立派的进程。

卡伦·霍妮的老师是弗洛伊德的大弟子卡尔·亚伯拉罕(Karl Abraham),因此马斯洛也可以算得上是弗洛伊德的再再传弟子。如果再联想到他曾经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学习经历,我们可以说马斯洛这个穷小子从一开始就有着两大心理学学派的背景,最后融会贯通成了一门全新的神功。

1943年,马斯洛在《心理学评论》中发表了著名论文《人类动机论》(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他在论文中亮出了自己完全不同于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的新观点:人类的行为是被自己的“需求”所决定的,只有还没被满足的“需求”才能影响人的行为。在这本书里,他提出了自己的需求层次理论,该书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之一。

与精神分析心理学相比,人本主义心理学最大的特点就是特别重视现实里一个人的内心冲突,信奉“活在当下”,而不是几乎每一个心理问题都要追溯到童年的心灵创伤。如果是对待同一名抑郁症患者,弗洛伊德在治疗时可能会从他的每一件童年小事问起,直至患者回忆起一件难以启齿的事件——而且多半和性有关。然后弗洛伊德就会宣布他的抑郁症因此而起,通过反复的回忆和分析,最终达到治疗目的。而如果给他做咨询的是马斯洛,就不会这么麻烦了,经过“共情”之后很容易就可以获知,他的抑郁症仅仅是因为和女朋友分手或者公司压力太大导致的,于是马斯洛就会鼓励他去面向新生活。

马斯洛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相信,一个人的心理冲突来自他个人的内心需求,当需求不能被满足时,就会产生心理问题。他们相信一个人会为自己的内心负责任,更看重人的潜能发挥,所以总会有解决自己现实心理问题的办法,他只是没有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而已。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需要做的是引导,而不是全权代理。

那么,一个人到底需求一些什么呢?马斯洛给出了答案。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八卦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