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佛王维

一、生平事迹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他是我国唐代杰出的诗人兼画家,与孟浩然齐名,和储光羲、常健、祖咏等人,以共同的思想倾向和相近的艺术风格,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山水田园诗派,王维便是这一诗派的杰出代表。

王维出身官僚地主家庭,少时即有才名。《旧唐书》本传云少“有俊才,博学多艺”,《新唐书》本传说他“九岁知属辞”。今存王维诗集中,有他十六岁左右写的《洛阳女儿行》,艺术手法就比较高了。十七岁时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更是千百年来传诵不衰的名作。

王维早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长安和洛阳度过的。他有文学才华,诸王驸马多与他亲近。他经常出入于王公、驸马、权贵之门,生活过得很得意,但也曾看到一些令人愤怒的事情。据说王维早年(约二十岁前后)在宁王(玄宗的哥哥李宪)府里写过一首《息夫人》的诗。息夫人原是春秋息国的皇后,国亡后被掳做了楚国的王妃,虽然在楚国生了两个孩子,但从未和楚王说过一句话。王维写这首诗有一个背景,就是玄宗的哥哥李宪(宁王)仗势霸占了邻近一个卖炊饼的人的妻子,做侍妾,更过分的是他还举行宴会,故意把饼师叫来和妻子见面,借以观察他们的表情,而且还问那妇女可想原来的丈夫。当时王维也在座,只见那妇女对自己的丈夫无声凝注,泪眼相对。于是,王维满怀同情,借用历史题材写了《息夫人》这首诗,借以讽刺这件事。诗云:

莫以今时宠,难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王维是一个具有多方面才能的艺术家,不但诗名早著,而且精通音律。传说他十九岁时赴京兆府试,想举“解头”(第一名),而某公主却准备推荐张九皋。好在歧王(李范)为他出谋划策,让他化装成伶人,身穿鲜美奇异的服装,手持琵琶,与众伶人一起跟随歧王到公主的府邸。歧王叫人摆好筵席,以酒乐请公主来宴赏,众伶人依次向前,王维在最前一排,年轻洁白,风度不凡,公主见了便问:“斯何人哉?”歧王含糊答道:“知音者也。”即令王维独奏新曲,其声哀切动人,满座无不为之动容。公主问王维弹的是什么曲子,王维说是“郁轮袍”。公主大为赞赏。接着,歧王又对公主说王维的诗写得很好,并让他把所写的诗献给公主,公主看了十分惊喜,说:“这些诗都是我平时所习读的,人家说是古作,原来就是您的作品啊!”于是马上请王维换上新衣,升上座,并不再打算推荐张九皋为解头了,而改为推荐王维。(见《唐诗纪事》卷十六引《集异记》)这个故事,虽不一定可靠,但它却反映了王维在音乐上的造诣和年轻时的风度。

开元九年(721),王维二十一岁,进士擢第,任大乐丞。

关于王维在音乐上的造诣,还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次,王维的一个朋友弄到一幅画,画上画着许多乐师在奏乐,但不知其画名叫什么。王维看后说:“这画上画的是《霓裳羽衣曲》第三叠第一拍的场面。”当时有人不相信,便请来许多乐师演奏这个曲子,演奏到第三叠第一拍时,突然停下不动,将乐师们的手腕指法及演奏的姿态与画上画的一对照,果然一样,使得大家无不叹服。(见唐·李肇《国史补》)

王维还擅长书法,而且画画得也很好。他自己曾说:“宿世谬词客,前身是画师。”(《偶然作》)

王维的一生,可以四十岁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正逢开元盛世,政治清平。如同其他许多知识分子一样,王维的心胸比较宽广,政治态度比较积极,有过“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不遇咏》)的政治抱负。

后因伶人舞黄狮子舞(《集异记》云:“黄师子非一人不舞也”)受累,被贬为济州(今山东长清县)司库参军达十二三年之久。直到开元二十二年(734),张九龄任宰相,王维才被提拔为右拾遗。

开元二十五年(737)为监察御史,奉使出塞,在凉州河西节度幕兼为判官。开元末为殿中御史,被派到襄阳主持考试,过郢州,画孟浩然像于刺史亭。

后期,王维的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思想逐渐消极。用他自己的话说,便是“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终南山别业》),开始了亦官亦隐的生活。

王维自襄阳回长安后,先是在终南山隐居,以后又隐居蓝田辋川(宋之问别墅),官职并有升迁。

天宝十五载(756),安禄山兵入长安,玄宗仓皇幸蜀,王维来不及同行,为叛军所俘,并授给官职,王维不肯接受,曾以“服药取痢,伪称瘖疾”推托,安禄山素知其才,迎置洛阳,拘于洛阳菩提寺,被迫接受伪职。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污点,也是最令他痛苦的一件事。

不过,对这个问题也要作具体分析。当时安禄山大宴于凝碧池,强迫被俘的数百名乐工奏乐,乐工们痛哭不已,于是安禄山下令:“面有泪痕者斩!”有个名叫雷海青的名师当场愤激而砸碎了乐器,放声大哭,被碎割而死。后来,王维的好友裴迪,到菩提寺看望王维的时候谈到这件事,王维悲愤之下,提笔写下了一首《凝碧池》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更朝天。秋槐落叶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安史叛军的无比愤恨,以及对乐工们怀念故国的同情。

乱平之后,凡做过伪官的分等定罪。王维因写了这首《凝碧池》诗,得到了新皇帝肃宗的哀怜,加上其弟王缙平乱有功,时为刑部侍郎(主管司法,地位仅次于刑部尚书),愿为他削官赎其罪,因此仅降职为太子中允。

此后,王维的官位虽逐渐升迁,历任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最后官至尚书右丞,但思想却越来越消沉,对佛教的信仰日益发展。他晚年多半是在长安,每日退朝之后,在家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

上元二年(761)七月,这位杰出的诗人便去世了,葬于蓝田辋川,年六十。

二、创作成就

王维的诗,今存四百余首,注本以清人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较为详备。

就诗歌成就而言,盛唐诗人除了李白、杜甫,恐怕就称王维了。

王维诗歌的题材极为广泛,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政治诗

这类诗歌在王维的早期创作中为数不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如《寓言》(二首)其一,《偶然作》(六首)其五即是。前者讽刺贵族子弟不是凭自己的“功德”,只是因各种关系而显达,揭露了他们所过的声色犬马的腐朽生活。后者写斗鸡者的骄奢显赫和儒生的怀才不遇,是一首对比鲜明的讽刺诗。

(二)边塞诗

王维早期由于积极用世、向往建功立业的思想占主导,因而写下了不少以军旅边塞生活为题材的诗篇。这类诗歌写得慷慨激昂,格调豪迈,刚健雄浑,具有阳刚之美。比较著名的有《陇西行》、《从军行》、《少年行》、《老将行》、《使至塞上》等。其中最有名的是《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开元二十五年(737),王维以监察御史从军赴凉州。这是他在出塞途中写的一首诗。诗中通过塞上壮丽风光的描绘,透露出诗人积极向上的情调。

(三)山水田园诗

这类诗歌最为人称道,它多半写在后期,虽然很少反映重大的现实问题,有的甚至有消极情绪,但其中有不少优秀之作,出色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幽静恬适之美,具有较高的审美趣味。如《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中,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静照,石上清泉的声音,洗衣少女的笑声,竹林莲池,渔舟缓过……诸多情景汇成了一幅秋日晚间山村的景色图,静中有动,饶有韵味。《鸟鸣涧》、《山中》等,也描绘出一种闲适、静谧的美丽境界,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王维的山水诗,还表现出现一种雄浑开阔的境界。如《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此诗是作者隐居终南山时所作。诗中着力描绘终南山高大雄伟的动人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赞美之情。“白云”一联,不登高山、不入深山的人是写不出来的。结尾二句,更以人的活动衬托出山的深邃辽远,可谓化实为虚。又如《汉江临眺》,亦为气魄雄伟、意境开阔之作。

另外,他的一些描写乡村景色和农家生活的田园诗,如《赠裴十迪》、《春中田园作》、《渭川田家》、《积雨辋川庄作》、《新晴野望》等,写得也很出色。

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山水田园诗有时往往反映出一种空寂的意境和寂寞的情调。如《鹿柴》、《竹里馆》等,都是以声响反衬寂静的名篇。

王维的诗歌,在艺术上有着很高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山水田园诗方面。这与他在绘画、音乐、书法等方面的深厚造诣是分不开的。苏东坡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志林》)正是揭示了他诗歌富有诗情画意的基本艺术特征。

首先,王维善于以画家的眼光,观察事物,捕捉客观景物的形象特征和动态,淡淡几笔便勾勒出一幅画卷,而且形象鲜明,意境阔远。如《汉江临眺》、《终南山》等诗,在表现手法上,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其次,抓住大自然的一点,从细处落墨,精心刻画。如《辋川二十首》就是这样的作品。诗人分别为辋川二十景各写了一首诗,而且都是五言绝句,多为传世名作。

再次,常以音乐家的敏感,极力捕捉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美妙的声响,融入诗篇,创造出独特的意境。如: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积雨辋川庄作》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清溪》

泉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过香积寺》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送梓州李使君》

这些写景诗句对自然景物的美作了精致的描绘,不仅色彩明丽,形象生动,而且描摹出大自然的情态和美的音响,使人耳闻目见,美不胜收。这样的境界只凭绘画的笔法是无法达到的,而是必须用细致的语言,通过形象之间的对比与和谐,构成一种“有声之画”。

此外,王维诗在抒情方面以构思的精巧和语言的新鲜见长。这在他的送别诗中表现尤为突出,如《送元二使安西》等。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王维的许多诗作受佛教思想影响较深,最为突出的表现是他将一些佛教理念寄寓在山水自然美之中,使其山水田园诗充满“禅趣”,如《酬张少府》、《终南别业》、《鹿柴》、《辛夷坞》等,正如胡应麟所说:“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因此,后代的诗论家注意到王维的佛教信仰与其诗歌创作的关系,赠予他“诗佛”的称号,并将他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相提并论。

三、主要参考文献

(一)传记

1.刘昫等:《旧唐书》卷一九〇《王维传》,中华书局,1995年。

2.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〇二《孟浩然传》,中华书局,1975年。

(二)作品

1.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2.陈铁民:《王维集校注》(全四册),中华书局,1997年。

3.王达津:《王维孟浩然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三)其他

1.陈铁民:《王维新论》,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年。

2.师长泰等:《王维研究》第一辑,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

3.师长泰等:《王维研究》第二辑,三秦出版社,1996年。

《唐宋文学六十家》